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1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商鞅、北魏孝文帝、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等人物画像,那么这节历史课的复习专题应该是a改变社会性质的变革 b科技改变生活c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 d战争与和平2列举三次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外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分)3俄国1861年改革(或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明治维新(1分)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1分)3(8分)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美、俄、日各国在不同时期都面临着重大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或变法),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随着克里米亚的灾难,农奴的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较有远见的贵族都赞同把农奴从以往一向将他们束缚在小块土地上的契约中解放出来。这样,贵族打算将小块土地上联成一片,采用有效、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并仅仅雇佣他们所需要的从前的农奴做散工,由于这些情况相结合,亚历山大二世能在1861年3月1日颁布废除的法令。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因此,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 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雏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出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材料四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三、四均选自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俄国和日本为摆脱困境各进行了什么改革?其影响有何共同点?(3分)(2)材料三、四中,苏俄和美国为摆脱困境各进行什么措施?各自的特点是什么?(4分)(3)从上述材料中,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1分)30.(1)改革:俄1861年改革(俄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2分)共同点: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分)(2)措施: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2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尝试用市场手段发展生产力(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新政是加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干预、宏观管理(意思相近即可)(2分)(3)面对困境,应适时作出调整 社会主义既有市场也有计划,凡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都是社会主义的。(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1分)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计划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乖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摘目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 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摘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摘自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l)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列宁是如何“改错”的?( 2 分)(2)材料二中罗斯福说的这种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罗斯福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罗斯福实行的措施对现在的美国经济有什么借鉴作用?( 6 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政府是如何调整“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 2 分)(4)以上所实行的三种政策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 分)24. (1)列宁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2 分)。(2)1929一1933 年经济危机时(2 分)。实行”新政”,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2 分)。可以通过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办法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言之成理即可)( 2 分)。(3)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 分)。(4)通过政策调整,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言之成理即可)( 2 分)。5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有过许多成功的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8分)(1)上文中苏俄、中国改革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改革开放所产生的影响。(3分)(2)分别概述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2分)(3)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新一轮经济危机迅速席卷全球,如果说这次美国经济危机堪比“大萧条”的话,奥巴马实行的83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和某些国有化政策更像罗斯福新政。请指出奥巴马新政与罗斯福新政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所体现出的共同特点。(2分)(4)三次改革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历史经验?(1分)24(1)列宁、邓小平。(2分)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1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苏俄: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分)美国: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分)(3)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分)(4)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改革应结合本国实际;应以史为鉴;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6(12分)专题复习是历史复习的常用方法。王老师在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这一专题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甲同学上台简介日本明治维新,他说:“推翻天皇统治以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废县置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加快对外扩张,极大地增强了国力。”(1)甲同学的这段话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帮他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_应改为_应改为_应改为_(2)乙同学对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进行了比较,请帮他填补完整,并指出还可从其它哪些方面进行比较。(5分)背景:都是由于_发展受阻,但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内容:都涉及_问题,但日本改革内容更全面。影响:都是各自社会的转折点,主要是由于_发生了根本变化;都加紧对外扩张,都保留了_残余。其它方面:(3)丙同学认为上海之所以能够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其重要原因。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改革开放的史实说明理由。(4分)6(12分)(1)“天皇”改为“幕府”;“废县置藩” 改为 “废藩置县”;“中国”改为“欧美” (3分)(2)填补:资本主义 土地(或经济) 社会性质 封建(4分)其它方面:性质,方式等(1分)(3)同意(1分)。理由: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纯水制取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内画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手工织毯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药学审方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村委书记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药剂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疗专家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境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应急预案真题附答案
- 二次抵押贷款合同
- 健康指南绝经与乳腺癌的关联性
- 《家蚕小蚕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规程》
- 《税费计算与申报》第四版 教案全套 王荃 项目1-7 涉税工作基础知识-其他税种的计算与申报
- 植物内生菌与宿主关系研究进展
- 无仓储危化品经营单位应急预案
- 关爱生命-急救与自救技能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GB/T 33881-2017罐车用铝合金板、带材
- GB/T 2951.2-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
- 安全阀校验委托单
- 安全生产知识题库(20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