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二政治第五课 文化创新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会萎缩,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回答1-3题。b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有文化创新的需要来自社会实践 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社会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文化创作的动力来自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a b c dc 2、时代精神的融入对文化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主要告诉我们,文化创新要a保持民族文化特性 b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坚持与时俱进 d抵御其他民族文化的侵蚀b 3、文化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扫除民族文化交流的障碍 促使一种民族文化代替另一种民族文化a. b. c. d.二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中,“见贤思齐”是我们的理念。回答4-5题。d 4、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这就要求我们a用优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b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a 5、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a b c d女书是湖南江永等地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女性文字,两千多年来,只在女性中流传。随着最后一位自然传人的去世,女书面临失传的危险。回答6-7题。d 6、女书是妇女当中流传的、表达她们喜怒哀乐的文字。女书一旦失传a意味着民族文化将自行消亡 b说明民族文化与时代发展格格不入c会使中华传统文化惨遭灭顶之灾 d会使世界文化的百花园受损a 7、“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拯救女书这一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我国目前正在积极行动。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为了捍卫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丰富性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能够使民族文化免受外来文化的侵蚀 能够确保民族文化代代相传a b c d文化的多样性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证和文化创新的原动力。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和定位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与文化资源,正确判断其文化价值之所在。回答8-9题。b 8、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经济全球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也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不会因为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主要说明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c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会愈演愈烈c 9、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是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对文化多样性价值的确认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保证本民族文化免受外来文化冲击的根本出路a. b. c. d.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也有鲜明的个性。京剧是我国戏曲之大成,被称之为中国的戏剧“国粹”。回答10-11题。c 10、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这一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个性和特性的标识 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在实践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会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a b c db 11、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它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 b.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它艺术精华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传统无处不在,我们都生活在传统之中。今日中国的发展,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回答12-13题。a 12、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具有 等特点。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不仅存在于历史,而且存在于现实之中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钳制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a. b. c. d.c 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共同的传统习俗 海峡两岸同根同种,血脉相通海峡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同 海峡两岸社会制度相同a b c db 14、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易传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a即将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c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短信弹指间,沟通零距离”。如今,每天有无数信息在“漫天飞舞”。手机短信被称之为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四大媒体之外的“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答15-17题。a 15、从1998年手机短信业务在中国大陆开通以来,手机短信就以其_等特点,迅速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言简意赅,内容丰富 便捷、经济、及时融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和哲理性于一体 无处不在,无所不能a b c dd 16、2005年“两会”期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启动了手机用户的“两会”服务,对每一位用户发送“两会”讯息。同时,接受手机用户的“两会”热议、“两会”留言。这被称为“手机短信提案”。将手机短信运用到人大和政协“两会”,这意味着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大众传媒a.已经尽善尽美 b.能够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传媒c.即将取代一切旧的传媒 d.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政治生活中b 17、如今,依托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较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 消除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a b c d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答18-20题。d 18、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的新变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能够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a. b. c. d.b 19、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自2001年教育部取消考生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及婚姻状况的限制以来,全国各地每年都有一些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教育部的这一改革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学习热情 能够确保各种年龄段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 是进一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 彰显“活到老、学到老”,让学习伴随人的一生的行政理念a b c dc 20、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通过学校获得知识不同的是,学习型社会的学习已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这将意味着a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将逐步被取代 b终身学习将成为人生的目的c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d学习是全社会工作的中心任务“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努力提高我市文化自主创新能力。认真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积极引导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支持掌握核心技术的文化人才创办创新型文化企业。加强数字和网络等核心技术的应用,丰富表现形式,拓展传播方式。”据此回答21-22题。c 2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社会实践 d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c 22、“认真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积极引导文化企业成为文化创新主体”。这表明a文化创新是文化企业从事文化活动的目标b认真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d政策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a 23、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有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为此我们应这样对待传统文化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c对其加以融合、交流 d全盘抛弃d 24、对文化交流和继承的认识正确的是a文化交流不需要继承 b文化继承可以离开交流c文化交流和传播是同步进行的 d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基础上发展d 25、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的学生练习的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一些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他们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用交响乐的形式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这说明要以中国人容易接受的形式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a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b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c推崇外来文化 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c 26、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a 27、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c 28、200多年前,周易传到欧洲,欧洲哲学家和科学家从中得到启示,提出二进制数学。后来二进制数学又成为电子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之一。这一现象说明 a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 b文化创新需要文化多样性c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文化创新需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c 29、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创新 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 b c dc 30、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要进行文化创新,就必须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正确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a b. c. d. 二、简析题:31、近代以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人们存在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他们认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须全盘否定。只有彻底解脱了传统文化的羁绊,我们才能走向新生。另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衰败,乃是由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失落。只要复兴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明,中华民族就可以强盛起来。第三种态度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一个民族世代累积、相对稳定的群体经验的总结,虽然其中存在着过时的、保守的东西,但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则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往往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时代挑战的内在动力。(1)如何认识上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三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答:第一种态度属于“民族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全盘否定本民族文化,主张全盘西化。第二种态度属于“守旧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外来文化。第三种态度正确处理好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2)我们应该采取哪种态度?答:我们应该采取第三种态度,因为只有这种态度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能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2、从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从古希腊神话、罗马史诗到欧洲中世纪的十四行诗、文艺复兴时期的名作,以及18、19世纪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品,都体现了一种不断创新的精神。请问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途径是什么?答:(1)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2)立足干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借鉴、交流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33、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诗经中,就已经提出“夙夜在公”(意思是从早到晚勤于公务)的道德要求,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曾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对于这些思想,中国共产党赋予其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1)材料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观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从两干多年前提出的“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再到今天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都体现着一种“为公”的思想和理念。这既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基本特征不变的特点,又体现了传统文化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文化的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既是对传统文化“为公”思想的继承,同时又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答: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怎样进行文化创新?答: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因此,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在当代就要立足于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绪饱满进入职场课件
- 2026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2026届蚌埠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春季学期教务处工作方案
- 幼儿园班务新学期工作方案
- 酒吧营销活动方案年
- 全年销售工作方案
- 调查队面试题及答案
- 旅游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 税务延期面试题及答案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共青团中央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气候变化与健康课件
- 公司电脑配备管理办法
- 留疆战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 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