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启明外国语学校2016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完全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2下面的著作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在这两部著作中均有记载的史实是( ) 史记 资治通鉴a秦始皇统一六国 b东汉建立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隋朝开凿大运河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4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松赞干布 统一青藏高原 文成公主入吐蕃 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设置驻藏大臣( )a b c d5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过程 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 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6国家公祭日是指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从2014年开始我国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这天跟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7“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政府为开辟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a澳门问题 b香港问题 c台湾问题 d少数民族问题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 b c d9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b殖民霸权的确立 c垄断组织的出现 d工业革命的发展10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一说法依据的是林肯政府( )a领导美国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b消除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d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11下图所反映的历史情景之所以发生,是由于 损害了中国主权( ) 五四运动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12下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c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d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促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3题7分,第14题10分,第15题9分,共26分)13(7分)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但到了清朝,这种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2)请你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3)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成就?(4)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有何影响?14(10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国舰队侵入长江以后,一直开到南京。军舰来往于南通江面时,当地人惟恐英军登陆,纷纷下乡避难。清通州(今南通)人刘长华梓里述闻材料二 1894年至1895年发生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证明只靠经济上变革的洋务运动未能根本改变中国的落后。于是出现了要求从更深层面,包括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声音。材料三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是继续背着历史包袱不放,还是与过去一刀两断,最终要由日本自己来选择。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答中外记者材料四 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胜利。摘自人教网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侵略战争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2)材料二中提到的政治体制上学习西方的 “声音”指哪一历史事件?试举出两个代表人物。(3)材料三中“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根据材料四归纳这场战争中国取胜的主要原因。(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15(9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二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材料三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胡锦涛十七大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冷战”指的是什么?开始和消失的标志各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态度?本世纪最能体现中国这一态度的重大举措是什么?(4)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机遇;有人说,是挑战。你是怎样认为的?请说出其理由。初三历史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二、非选择题13(1) (2) (3) (4) 14(1) (2) (3) (4) 15(1) (2) (3) (4) 初三历史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123456dabdbd789101112cbdcad二、非选择题13(1)张骞通西域。(1分)(2)鉴真;玄奘。(2分)(3)指南针。(1分)(4)闭关锁国政策;(1分)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即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的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2分)14 (1)战争:鸦片战争。(1分)危害:中国从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分。意思相符即可)(2)声音: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或百日维新)。(1分)人物:康有为,梁启超。(2分。答谭嗣同等相关人物亦可)(3)战争: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1分)取胜原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反法西斯国家的相互配合。(2分。意思相符即可)(4)符合题意,有对侵略、抗争、探索、合作等的认识即可。(2分)15(1)西方国家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杜鲁门主义;华约解体、苏联解体。(3分)(2)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2分)(3)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家竞争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