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实验材料.doc_第1页
农业昆虫实验材料.doc_第2页
农业昆虫实验材料.doc_第3页
农业昆虫实验材料.doc_第4页
农业昆虫实验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地下害虫识别(一) 一、目的要求: 识别害状,以便对症下药进行防治,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地下害虫的形态特征。(以下各实验的要求与此相同)。 二、实验材料: 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华北蝼蛄、非洲蝼蛄。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金针虫类:(鞘翅目叩头甲科)1、主要种类: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2、为害方式:以幼虫期为害作物根部,不把主根完全咬断从茎的一侧蛀入,蛀口的相对一方茎皮相连末断,拔起呈毛刷状,受害苗慢慢枯死。 3、形态特征:表1 三种金针虫幼虫的形态区别种 特 类征 宽背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体 色黄 褐 色淡 黄 褐 色 茶 褐 色 体 形体较宽,扁平,胸腹背面有一不明显纵沟。细长,圆筒形较细长圆筒形,第2胸节至第8腹节前缘两侧有半月形褐色斑。尾 节末端二分叉,开口为宽径之半,下方有两个大结节圆锥形,近基部两侧各有一褐色圆斑,并有4条褐色斑纹。圆锥形,末端有三个突起,基部两侧各有一半月形纹,并有4条细纵纹表2 三种叩头甲成虫形态的区别种 特 类征 宽背叩头甲细胸叩头甲褐纹叩头甲体 形10.5-13.1mm9.2-12 mm18-9体宽约2.5 mm9mm体宽2.7mm体 色黑色,前胸和鞘翅有时带青铜色或兰色。暗褐色、密被灰色短毛,有光泽黑褐色、被有灰色短毛前胸背板横宽,侧缘具翻卷边饰,向前呈圆形变狭,后缘角后伸有明显背状突起略呈圆形,长大于宽,后缘角后伸。略呈圆形,后缘角后伸。鞘翅宽适度凸出,端部有宽的卷进,鞘翅上纵沟窄,有小点刻。长约头胸的2倍,上有9条纵列点刻。长约头胸的2.5倍,上有9条纵列点刻。(二)、蝼蛄类(直翅目蝼蛄类)1、主要种类: 华北蝼蛄、东方蝼蛄。2、为害特征:以成、若虫为害作物根部,被害部分呈纤维状,由于它的前足在土中开掘前进,能把幼苗吊根,以致失水枯死。3、形态特征:识别以成虫为主,从身体大小,体色,前足腿节下缘形态及后足茎节外侧上方刺的多少区别之。表3 几种主要金龟子形态特征比较表 虫 名成 虫 体 特 征华北大黑金龟子16-21mm,黑褐色有光泽,胸部腹面被黄色长毛,鞘翅每侧有四条明显纵纹。暗黑金龟子 黑褐色,无光泽,前胸背板最宽处位于两侧缘中点以后。黑皱金龟子污黑色,无光泽,鞘翅上有粗大点刻。形成纵状凸面。无后翅。黄褐丽金龟子黄褐色,强光泽,每侧鞘翅上有三条隆起线。中前足爪一个分叉,一不分叉,复眼黑色。黑绒金龟子黑褐,黑色,有丝绒状光泽,鞘翅每侧有九条浅纵沟纹。表4 华北蝼蛄及东方蝼蛄的区别虫 期特 征华 北 蝼 蛄东 方 蝼 蛄成虫体 色黄 褐 色淡 黄 褐 色体 长体粗状,长39-45mm体较小长30mm左右前足腿节下缘弯 曲平 直后足茎节刺距有1-2个距有3-4个距若虫腹部形态近圆筒形近纺锤体后足茎节刺3-8龄同成虫2-3龄以上同成虫体 色黄 褐灰 褐卵形 态椭 圆 形,深 灰 色长 椭 圆 形,由白色至暗紫色每卵室卵数一般300-400粒一般30-40粒作业:1、绘华北蝼蛄与东方蝼蛄前足或后足特征图;2、绘宽背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与褐纹金针虫尾节特征图;实验二、地下害虫识别(二) 一、目的要求: 识别害状,以便对症下药进行防治,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地下害虫的形态特征。(以下各实验的要求与此相同)。 二、实验材料: 大黑金龟、阔胸金龟、黄褐丽金龟、黑绒金龟、小地老虎、警纹地老虎。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金龟子类(鞘翅目金龟甲科)1、主要种类:华北大黑金龟甲,阔胸金龟甲,黑皱金龟甲,黑绒金龟甲,黄褐丽金龟甲。2、为害方式:以幼虫为害多种作物和苗木,咬断主根及地下茎,断口整齐,被害苗迅速枯死,为害须根时,严重影响禾苗发育,为害薯块,啃成凹入的坑洞,为害林果木的根时,啃剥皮层取食幼嫩部分,残留木质部。3、形态特征: 金龟的子幼虫统称蛴螬,种类很多,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头部黄褐色,体白色,一对大型的上颚,体背多皱纹,体弯曲呈(c)字形,种类鉴定主要依据肛腹板上刚毛排列的形态和数目和头部前顶刚毛的数目。(二)地老虎类(鳞翅目夜蛾科切根夜蛾亚科)1、主要种类:小地老虎、黄地老虎、警纹地老虎。2、为害方式:幼虫为害,自近地面附近咬断作物幼苗主茎,造成缺苗断垄。3、形态特征:成虫:了解夜蛾类翅面上的模式斑纹与线的位置和名称,再取三种地老虎成虫标本,参看表5,从前翅斑纹上区别三种夜蛾。幼虫:取小地老虎幼虫浸渍标本参看表6,在解剖镜下注意皮肤上颗粒的有无,腹部背面四毛片的大小等,掌握种的特征,然后取其它两种对比认识。表5 三种地老虎成虫区别表种特 别 征 警 纹 地 老 虎小 地 老 虎黄 地 老 虎体 长16-20mm16-23mm14-19mm翅 展33-37mm42-54mm32-43mm体 色黄 褐 色 灰 褐 色黄 褐 色前翅灰色或灰褐色,前缘颜色不加深,棒形纹黑色,环形纹和肾形纹配置似一警叹号。黑褐,前缘亦浓黑肾纹凹部具一个向外缘伸出的楔形斑,在其相对的亚外缘线内侧亦有两个楔形纹。黄褐,前缘颜色加深,全翅光泽几乎一致,肾状纹凹处无任何黑纹,棒形纹黄褐色。表6 三种地老虎幼虫区别表种特 别 征 警 纹 地 老 虎小 地 老 虎黄 地 老 虎体 长38-42mm37-43mm33-43mm体 表 密布大小颗粒,头部有对“八” 形黑褐色条纹。布满明显的大小颗粒。无明显颗粒较光滑。腹 部 背 面 毛 片四个毛片前边两个显著小于后边两个。四个毛片前后几乎相等。臀 板 有明显皱纹黄褐色,中央有一对深褐色条纹。为两块黄褐色斑,中央断开。作业:1、绘出三种地老虎前翅特征图。实验三 麦作、水稻害虫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小麦、水稻害虫的形态特征,识别害状。二、实验材料: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蚜、麦吸浆虫、麦秆蝇、麦种蝇、无翅稻蝗、稻灰飞虱、白背飞虱、稻金翅夜蛾。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四、实验内容及方法:(一)、麦蚜类(同翅目蚜科): 1、主要种类: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无网长管蚜、禾谷缢蚜。 2、为害方式:四蚜种麦蚜常混合发生,自麦苗出土以至小麦成熟,不断危害,以春小麦受害最重,常群集于下部叶片,叶鞘及新叶危害,出穗后侧集中穗部,成、若虫都能刺吸茎叶和嫩穗的营养液,被害部分有黄色小斑,严重时茎叶变黄卷缩,主穗不能充分成熟饱满,影响产品质量,还能传播黄矮病,造成更大损失。3、形态特征:观察玻片标本或田间采集活体标本,解剖镜下观察。表7 三种麦蚜形态的主要区别有翅胎生蚜无翅胎生蚜种特 类征 麦二叉蚜 麦长管蚜禾谷缢蚜体长1.8-2.3mm2.4-2.8mm2.6mm左右体色头胸部灰黑色,腹部绿色,背面中央有一条深绿色纵线,复眼黑褐色。腹部黄绿色,至浓绿色,腹背面两侧有褐斑4-5个复眼红色。头胸部灰黑,腹部暗带紫褐色绿色,腹部后方中央有黑斑前翅中脉分二叉分三叉分三叉腹管中等长度,淡绿色,端部暗黑色,末端缢缩向内倾斜。极长,全部黑褐色,端部有网纹。近圆筒形,端部缢缩如瓶颈。 体长1.42mm2.32.9mm1.71.8mm体色绿色,背面中央一条深绿色纵带。绿色,背侧有褐色斑点。浓绿或紫褐色,腹部后端带紫红色。 (二)、麦吸浆虫类(双翅目、缨纹科)1、主要种类: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2、为害方式:幼虫吸食正灌浆的子粒浆液,使麦粒皱缩呈枇粒,造成小麦减产。3、形态识别:观察玻片标本或田间采集活体标本,解剖镜下观察。 表8 两种吸浆虫各虫态主要区别虫 种态 类麦 红 吸 浆 虫麦 黄吸 浆 虫成虫体桔红色。体长2-2.5mm雌成虫产卵管不长,伸出时约为腹长之半,末端呈圆瓣状。雄成虫触角鞭节每节有两个膨大部分,每个膨大部分着生一圈环状毛。体姜黄色。体长2-2.5mm雌成虫产卵管极长,伸出时约与腹部等长,末端呈针状。雄成虫触角鞭节每节也有两个膨大部分各着生一圈刚毛和环状毛。卵长卵形,长约为宽的4倍,末端无附属物。香蕉形,前端略弯,末端有细长的卵柄附属物。幼虫桔黄色,体表有鱼鳞状突起。长2-2.5mm,前胸“丫”形剑骨片中间成锐角深凹陷。腹部末端突起两对,尖形。姜黄色,体表光滑。长2-2.5mm.。前胸“丫” 形剑骨片中间成弧形凹陷。腹部末部突起一对,圆形蛹橙红色,头部前一对毛比呼吸管较短淡黄色, 头部前一对毛比呼吸管较长.(三)、麦秆蝇(双翅目秆蝇科)1、为害方式:以幼虫取食为害心叶和嫩茎,造成枯心苗,囊胎、白穗和部分小穗变白等害状。2、形态识别:成虫:体长3-4.5mm,雌虫较雄虫稍大,全体淡黄绿色、越冬代体色较深,触角短,3节,下颚须基部1/3黄白色,端部2/3膨大,黑色,无口鬃和后鬃,胸部背面有三条褐色至黑褐色纵纹,前翅透明有光泽,纵脉5条,前缘缺刻一处,无臀室;后足腿节显著粗大,内缘有黑刺列,胫节显著弯曲;腹部黄色,背面中央及两侧有黑褐色纵带。幼虫:老熟幼虫体长6-7mm,体细长,黄绿色至水绿色;无头,口钩一对,黑色,前气门突扇状,有6-8个呼吸管,位于前胸两侧,腹末端纯园腹面中央有一深的纵凹,将末端分成两半。 (四)、麦种蝇(双翅目种蝇科) 1、为害方式:以幼虫从麦苗基部钻洞蛀入,被害苗心叶基部被蛀食腐烂,引起枯心。2、形态特征:成虫:灰黄色的蝇子,体长5-5.6mm,翅淡黄褐色,有红、蓝、绿萤光,翅脉淡褐色;胸腹部淡灰黄色,有浅绿色萤光;足、腿节(雌虫)和胫节(雌、雄虫)黄褐色,跗节黑褐色,足的颜色与其它种蝇显然不同,雄虫复眼大,在头顶处相接,腹部狭长,雌虫腹部圆锥形。卵:长卵形,乳白色,表面有隐约纵纹,长近1mm。幼虫:是污白色蛆,体长7-8mm,尾端截面有六对突起,以下端中央两对显著大,外面一对不分叉,里面一对双分叉。4、蛹:褐色围蛹,仍保留幼虫尾端的突起,长6mm左右。(五)、无齿稻蝗(直翅目蝗科) 1、为害方式:以成、若虫取食叶片,轻者稻叶成缺刻,重者全部叶片吃光,仅留叶脉。还可以咬断小枝梗和吃光乳熟谷粒。2、形态特征:成虫:雄虫体长22-27mm,雌虫28-31mm,体绿色或黄褐色,复眼向后胸两侧各有1条明显的褐色纵带,前翅长,超过腹部末端。雄虫肛上板短三角形,无明显侧沟,雌虫下生殖板两侧平行,后缘无齿。卵:卵在卵囊内倾斜排列,不很整齐,卵粒间胶质坚韧。卵囊有盖,前端平,后端圆纯,褐色。若虫:一般6龄,少数雄性若虫5龄。1龄:体浅黄绿色,触角13节,无翅芽。2龄:体绿色,触角14-17节,翅芽尚不明显。3龄:体绿色或黄褐色,触角18-19节,翅芽明显。4龄:体绿色或黄褐色,触角20-22节。前翅芽变狭长,端尖三角形,后翅芽下后缘也成三角形,但不向后突出。5龄:翅芽向背面翻折。6龄:翅芽可伸达第三腹节,长达33毫米,触角28-29节。(六)飞虱:(同翅目、飞虱科)1、主要种类:白背飞虱,稻灰飞虱。2、为害方式:以成虫、若虫刺叶或茎的汁液,分薜阶段被害株初期茎呈现不规则长形棕褐色斑点,严重时禾丛下部呈褐色,致禾苗枯萎,孕穗至抽穗期引起烂秆,在灌浆乳熟期时虫口集中嫩穗颈部附近取食,同时雌虫产卵于茎基内侧使植株组织破坏,腐烂,形成白穗,或半枯穗。还可传播丛矮病。3、形态识别:见表9表9 二种稻飞虱成虫形态特征和卵的区别表特 种征 类白 背 飞 虱 灰 飞 虱体色及体长浅灰黄色,具有褐斑,长翅型45mm,短翅型2.54mm。浅黄色,长翅型3.5-4mm短翅型2.3-2.5mm。头部黄白色,头顶之两侧及后缘均隆起。浅黄色,头顶两侧缘平行,自前端向颜面有黑纹两条。前胸及小盾片前胸背板黄色,中央有不明显的隆起线3条,小盾片雄虫中部显著黄白色,两侧部黑色,雌虫中部黄色,两侧有暗褐色斑纹。前胸背板淡黄色,小盾片雄虫为褐色,端部两侧淡黄色,雌虫大部分淡黄色,两侧部有暗褐纹两个,中央具有纵隆起线。卵成单行排列,产于水稻叶鞘内,卵端较小,卵帽近三角形,长大于宽,因此使卵条端部形成锯齿状。卵椭圆形颇弯曲,成双行排列,因此卵条排列紧密,端部呈波浪式。 作业:1、列表比较小麦三种蚜虫、稻蝗、白背飞虱,灰飞虱主要特征区别。2、区别两种吸浆虫各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四 玉米、杂粮害虫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比较掌握玉米、高粱等禾谷类作物害虫的形态特征。二、实验材料:玉米螟、粘虫、栗茎跳甲、玉米叶螨、亚洲小车蝗、尖头蚱蜢。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玉米螟(鳞翅目、螟蛾科)1、为害方式:玉米螟以幼虫为害,随寄生发育阶段不同,取食部位亦异,玉米抽雄前集中在喇叭筒内,咬穿卷着的心叶,待心叶展开后,呈现一排整齐的小穿孔,玉米抽雄后,蛀食雄花分枝及花柄,使雄花折断,雄花衰老后蛀茎为害或食害花丝或苞叶,后期发生的幼虫由雌穗顶部蛀食花丝,蛀入穗内,食害籽粒,蛀孔外排泄有呈锯末状之粪便。2、形态特征:主要认识成、幼虫,取针插、浸渍标本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成虫:体长1012mm,前翅黄褐色,内、外横线暗褐色呈波状,亚缘线为黄褐色锯齿状,前后翅展开时,外横线连成一线。幼虫:体长2030mm,灰白色,背部色较深,老熟时略红色、中、后胸背部前缘有毛疣4个,腹18节每节6个,前排4个较大,后排2个较小。蛹:雄蛹体长1516mm,雌蛹体长1518mm,体形细长,黄褐色,腹部56节腹面多有腹足痕迹一对,腹部末端有竖实的尾刺,其顶端有58根弯曲的刺毛,雌蛹生殖孔位于第8节腹前端,雄蛹位于第8节腹后端。(二)、粘虫(鳞翅目,夜蛾科)1、为害方式:幼虫咬食禾谷类作物叶片,嫩穗及嫩茎,大发生时往往全田被食尽。2、形态特征:认识成、幼虫,取针插、浸渍标本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成虫:体长1617mm,翅展3637mm,体淡黄褐色,雄虫较雌虫色浓,前翅近前缘的中央具两园形淡黄色斑,外面园斑下有一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小黑点。自顶角至后缘1/3处,有黑色叙纹一条,翅外缘有7个小黑点。卵:馒头形,表面有纵脊起,多产于叶尖或枯黄的叶片上,排列成块。幼虫:体色变化很大,体长30-40mm,头部红褐色,颅中沟及脱裂缝两侧有棕色纹,呈“八”形,两侧具网状花纹,胴部背面较腹面色深,背中线白色,边缘有黑线,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为绿黑色纵带,趾钩单序缺环形。蛹:体长18-22mm,赤褐色,第5-7腹节背面近前缘有一深褐色脊状突起,其上有点刻一列,腹末中央有一对长刺,附近还有二对细刺。(三)栗茎跳甲(鞘翅目叶甲科) 1、为害方式:成、幼虫均为害,幼虫从地面下或从茎基部蛀入,形成(枯心苗),成虫取食粟叶表皮组织,形成不规则的纵条纹。 2、形态特征:认识成、幼虫,取浸渍标本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成虫:卵圆形,体长约1.8-3.2mm,宽约0.8-1.5 mm,雌虫较肥大,体多为黑褐色,少数深兰色,紫褐色,具有金属光泽,头部密布刻点,漆黑色,翅鞘点刻排列整齐;腹部腹板全褐色,可见5节,具有粗点刻。幼虫:老熟幼虫体长4-6.5mm,头小黑色, 胴部白色,每节中央斑点呈横条形,两侧呈圆形,前胸背板及臀板褐色,三对胸足外侧及端部黑褐色。(四)玉米叶螨(真螨目叶螨科)1、发生与为害 近年来,宁夏引黄灌区粮菜桑等作物上叶螨发生较重,银北地区玉米、大豆受叶螨危害尤为严重。据惠农县资料,1988-1998年每年玉米受叶螨危害率达90%以上,受害玉米千粒重下降3-20%;1992年平罗、陶乐等县玉米叶螨发生面积占96%;而且危害严重,造成玉米大豆叶片早期干枯,提前成熟2025天。玉米叶螨主要有二种,即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它们以成若螨刺吸植物汁液,受害玉米叶片干枯,提前成熟,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2、形态特征:观察玻片标本或田间采集活体标本,解剖镜下观察。朱砂叶螨:成螨:椭圆形、长0.48mm深红色;有背毛26根,体侧有黑斑二对。0.36mm.幼螨:体近圆形,长0.15mm,浅红色,有足3对若螨:又前期若、后期若(仅有)。体椭圆形,色变深,二斑叶螨:成:雌背呈卵圆形,长0.53mm.。春夏黄绿色,秋橙色。体背两侧各有长形黑斑1个,其外侧3裂。幼螨体近圆形,长0.15mm。色透明,取食后变绿,足3对。若螨:足4对,体侧有明显斑块,体长0.36mm。作业:1、绘粘虫、玉米螟成虫前翅特征图。 2、绘粘虫、玉米螟幼虫特征图 实验五 油料、经济作物害虫(一)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掌握油料、经济作物害虫的形态特征,识别为害症状。二、实验材料:草地螟、甜菜象甲、银纹夜蛾、苜蓿夜蛾、灰条夜蛾等。 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 (一)、草地螟:(鳞翅目、螟蛾科)1、为害方式:幼孵幼虫取食嫩叶叶肉残留表皮,3令以上食量增加,将叶片吃光,大发生时,每株作物上大达几百头幼虫,每平方米可达6000头,造成作物成片枯死;幼虫4-5令是暴食期,如食物缺乏可成群迁移,有“二粘虫”之称。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812mm,翅展1226mm,前翅灰褐色沿外缘有谈黄色条纹,翅中央稍近处有淡黄色斑块,略呈长方形。后翅灰褐色,沿外缘有2条平行的黑色波纹。卵:乳白色,有珍珠光泽,椭圆形,长1mm,宽0.5 mm或排成复瓦状卵块。幼虫:体长1921mm,头黑色有白斑,胸腹部黄绿或暗绿色,有明显的纵行条纹,周身有毛庞。蛹:体长14mm左右,体细长,淡黄色,土茧约长40mm,宽34mm。(二)、甜菜象甲(鞘翅目、象甲科)1、为害方式:成虫为害甜菜幼苗的子叶和真叶,为害严重时,可将幼苗的地上部全部吃光,造成严重缺苗;幼虫在土中啮食幼根,为害严重时,使甜菜叶片萎焉以致死亡。2、形态特征:主要认识成、幼虫,取针插、浸渍标本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成虫:体长1216mm,宽46mm,虫体底色为黑色,但体表密盖一层白色鳞片,故又呈灰白色。因爬行过久,表面鳞粉被擦掉,就又呈黑色。(1)头部延长呈象鼻状,为该虫重要特征之一。(2)触角膝状,前胸背板表面凹凸不平,有条纹并布满刻点。(3)两鞘翅上各有纵列点刻十点,三个黑斑斜着分布于前、中、后三处,末端有两个白斑。幼虫:乳白色,无足,体弯曲呈“C”字形,肥胖,曲线长2730mm,直线长1213mm,体表有很多横纹皱。蛹:是离蛹,乳白色,长13mm左右,每腹节后缘有一列突起,上生棕色短毛。(三)银纹夜蛾(鳞翅目夜蛾科)1、为害:大豆、豌豆、大麻、甘蓝、白菜、向日葵等。以幼虫危害豆叶、嫩尖、花器和幼荚。可吃光叶片,造成落花、落荚,子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2、形态:成虫:长18mm,翅展35mm,黑褐色。前翅中央有一银色芝麻形斑点,在斑点前有一银色“U”字形纹。卵:半球形,直径0.5mm,从顶端想四周有隆起放射纹多条。幼虫:长32mm,黄绿色,体背有8条淡色纵纹,腹部第五节背面肥大。腹足2对(在腹5、6节上)。4龄后腹5节有2个黄色圆斑为性,无。蛹:长15-20mm,褐色,纺锤形。末节有突出臀棘,棘端分2叉,上生4个小钩。茧:椭圆形,由薄丝造成,半透明,可透视里面的蛹。(四)灰条夜蛾 (夜蛾科) 1、为害:亚麻,土豆,甜菜,花生,豌豆,玉米,高梁,向日葵,刺菜,灰条等。幼虫最喜食灰条等杂草,有死性,稍有触动即卷曲落地。2、形态:成虫14mm,翅展35mm,灰褐色。前翅灰褐,翅上线纹明显,环纹白色,肾纹黑色,亚缘线白色,内下方有3条尖长黑纹。卵:馒头形,有纵横格纹,顶有一小突起。幼虫:35mm,初幼形如造桥(12足不发育),3令后体色有绿,粉绿,黄绿等。气门周有密集黑斑,并连续成一条纵线贯穿全体,气门下线白色较宽明显。蛹:13mm,黄褐色,翅足绿色,端末有臀棘2对。作业:1、绘草地螟前翅特征图;2、绘甜菜象甲全体图; 实验六 油料、经济作物害虫(二)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掌握油料、经济作物害虫的形态特征,识别为害症状。二、实验材料:黄条跳甲、棉铃虫、豆天蛾、豆芫箐等。 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 四、实验内容及方法:(一)黄条跳甲(鞘翅目,叶甲科)成虫:长22.5mm,椭圆形,黑色有光泽,鞘翅上点刻排成纵列,中央有黄色条纹。1、黄宽条跳甲:黄色条纹宽而较直,触角基部6节黄褐色、余黑褐色(共11节)。2、黄狭条跳甲:黄色条纹狭窄,触角基部4节黄褐色、余黑褐色。3、黄曲条跳甲:黄色条纹外侧中部凹陷很深,内侧中部平直。触角基部12或23节,黄褐色,余黑褐色。(二)棉铃虫(鳞翅目,夜蛾科)1、为害特征:以幼虫为害嫩叶及棉铃、往往前半身钻入铃内,后端露于铃外,幼虫食量很大,一虫能连续食害铃45个,食性广、寄主植物达200多种。2、形态特征:成虫:雄体灰绿色,体长17 mm,翅展34 mm,雌虫红褐色体形稍大。前翅中部有暗褐色环形纹和肾形纹各1个;外横线和亚缘线呈波状,两线中间呈暗褐色宽带,翅外缘有小黑点一列。后翅灰黄色,外缘部分深褐色,其内有淡色斑23。翅中部有一浅褐色斑为横脉纹。卵:半球形,乳白色,表面有纵脊纹和横格。幼虫:体长约30mm,体色变异大,有淡红、淡绿、黄白、绿色等,气门线白色,刚毛瘤黑色或与体色相同。|蛹:长18mm,纺锤形,褐色,末端有1对黑褐色臀棘。雌性生殖孔位于第8腹节,雄性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三)豆天蛾(鳞翅目天蛾科) 别名豆虫1、为害:豆天蛾以幼虫食害大豆叶片,轻则虼成网孔,严重时将豆株吃成光秆,使不能结荚而影响产量,除为害大豆外,也为害绿豆,红豆,刺槐等。2、形态:成虫:体黄褐色,略带绿。体长40-50mm翅展100-150mm。前翅有6条深色的波状横纹,顶角有一“”褐色斑。后翅小暗色,后角附近黄褐色。卵:近球形,长2-3mm.黄白色。幼虫:长8090mm,黄绿色。腹1-7节,每节两侧各有一向背后方倾斜的黄白色斜线。腹第8节有一尾角,黄绿色。蛹:体长40-50mm,红褐色,喙与体紧贴,末端露出。腹5-7节气孔前各有一横沟纹。(四)胡麻漏油虫(鳞翅目细卷蛾科)1、为害:为害植物-胡麻,幼虫孵出后,钻入蒴果内为害种子,被害果种子全吃光或残缺不全。2、形态:成虫:体长6mm,展翅16mm,体褐色,前翅全部灰色,端及中部有赤褐色带,翅中央有一大褐斑,后缘有45个小黑点,前缘顶角处淡色区域内有3个黑斑,后翅灰黑色.幼虫:蜡黄色,68mm,腹足4对,趾钩单序全环式。蛹:赤褐色,顶头有一突起,腹末环形,周围分布着褐色瘤,每瘤上有1钩。蛹茧:越冬茧,化蛹茧二种,均由丝粘土粒而成。作业:1、绘三种黄条跳甲前翅特征图; 2、绘棉铃虫前翅特征图。实验七 蔬菜害虫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比较掌握蔬菜害虫的形态特征,识别为害状。二、实验材料:菜粉蝶、云斑粉蝶、菜蛾、甘蓝夜蛾、菜蚜、白粉虱、油菜潜叶蝇、美洲斑潜蝇、。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四、实验内容:(一)菜粉蝶(鳞翅目粉蝶科)1、为害:以幼虫为害叶片,初令时仅食叶肉残留表皮,形成透明小孔,2龄后分散为害,叶片食成缺刻或仅留叶脉,其粪便污染蔬菜,伤口招引软腐病入侵。2、形态特征:主要认识成、幼虫,取针插、浸渍标本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成虫:长18mm,灰黑色,翅展48mm,翅白色,有黑斑。雌虫前翅基部灰黑部分几乎占全翅一半,翅尖三角形黑斑较深。中央外侧有浓黑斑2个,一上一下较明显;蝶:前翅基部灰黑部分很少,翅尖黑斑较淡。中部上面一黑斑明显,下面1个仅有微影,后翅前缘均有一黑斑。卵:鲜黄色,长0.6mm。表面有纵横隆线,形成许多长方形小格。幼虫:体长28-35mm绿色,背面密布小黑疣,上生细毛。蛹:体长18-21mm,两端尖细,中部膨大,体背具有3条纵脊。色:黄、淡绿、淡褐。(二)菜蛾(鳞翅目菜蛾科)1、为害方式:以幼虫取食叶肉、心叶、顶芽、嫩荚、使叶卷曲,植株矮化,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2、形态特征:成虫:灰黑色,较深,体长7mm,翅展14mm,前翅灰褐色,密布暗褐色小点;后缘有3曲波状纹,白色。静止时两翅呈屋脊状,翅尖翘起如鸟尾,两翅白色部合并成3个斜方块,故称方块蛾。卵:淡黄色,椭圆形,表面光滑,3-5粒排成一块。幼虫:淡绿色,长12mm。前胸背有褐色小点,组成2个“U”字纹,体上有细毛,尾足向后伸长超过腹部末端。蛹:长约6mm,淡绿色,腹部2-7节背面两侧各有一小突起,腹末有14对钩刺。茧:灰白色网状,茧内蛹清晰可见,多附于菜叶背面及茎部。(三)甘蓝夜蛾(鳞翅目夜蛾科)1、为害方式:幼虫为害取食叶肉,咬成大小不等孔洞及缺刻,严重时叶肉全部吃光,仅剩叶柄及叶脉;低龄幼虫集中取食,长大后分散为害,并能成群转移。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8-25mm,翅展30-50mm,体灰褐色,前翅灰黄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曲线,及云状兰纹,亚缘线白色波纹,肾纹环纹色淡。卵:馒头状,宽0.6mm,表面有纵、横隆起线呈放射状,初产黄色,逐渐变紫色。幼虫:体长40-50mm,腹面淡绿色,体背色-有绿黄、灰褐、黑褐等变异,1-2龄腹足3对,3龄后腹足5对,亚背线上方每体节有倒“八”字形黑斑1对。蛹:体长20-20mm,赤褐色,腹末臀棘较长、黑色,棘上着生刺1对,刺顶端膨大。(四)油菜潜叶蝇(双翅目潜蝇科)1、为害: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叶肉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白色线状隧道,为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甚至枯死。成虫还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处呈小点。2、形态:成虫:小型蝇子,体长2.32.7mm,翅展6.3-7mm,全体暗灰色,触角黑色3节,第3节近圆形,触角芒细长,2节,无长毛;前翅长大,半透明,有紫色闪光,腹部肥大,产卵器突出于体外,黑色。腹瘦小。卵:长椭圆形,灰白色,长0.3mm,产于叶缘组织内。幼虫:体长3.2-3.5mm,乳白色,前气门有6-10个开口,后气门有6-9个开口,排成不整齐的双行。蛹:体长2.1-2.6mm,卵圆形,略扁,10节,前气门“y”型。(五)美洲斑潜蝇(双翅目潜蝇科)1、为害:多食性,据记载,为害100多种蔬菜,花卉及杂草。幼虫在寄主表皮下,取食叶肉,形成白色蛇形虫道,虫道内残留虫粪形成的断续黑线。2、形态:成虫:1.8mm长,翅展5.4mm。触角黄色,触角芒黑褐色密生细毛。前胸背面黑色,肩部及两侧黄色。中胸小盾片黄色。腹部黑色,两侧缘黄色,腹各节后缘淡黄色。幼虫:长2.4mm,黄色带绿,可透见绿色内脏。后气门突出,端黑色。蛹:长1.8mm,长圆形,黄褐色,前气门小,后气门较长。(六)、温室白粉虱1、为害:白粉虱以成、若虫在寄主叶背吸食汁液,受害叶片退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同时粉虱分泌蜜露,可引起霉污病的发生,污染叶片及果实,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和品质,此外,还可以传播某些病毒病。2、形态:成虫:体长0.9-1mm,白色,全体覆有一层白蜡粉,雌成虫停息时,两翅合拢平坦,雄成虫两翅呈脊状。卵:长椭圆形,0.2-0.25mm初产淡黄-后变黑,有卵柄,产于叶背。幼虫:长卵圆形,扁平,淡绿色,半透明,体表有长短不齐的丝状突起(蜡刺有10对)。蛹:形似幼虫,但稍短,若虫老熟后,化蛹于若虫的皮壳中。(七)、菜蚜(同翅目蚜科)1、主要种类:甘蓝蚜-又叫菜蚜;菜缢管蚜-又称萝卜蚜;桃蚜-又叫烟蚜。2、为害方式:菜蚜成虫和若虫通常群集在叶背及心叶,刺吸汁液,使受害的菜叶发黄,卷缩,生长不良。若嫩茎和花梗受害,多呈畸形,影响抽苔、开花、结实。此外,菜蚜还是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传播者,且病毒病造成的损失往往比蚜害本身还重。2、形态: 甘蓝蚜:长1.8mm,黄绿色,体面覆有白粉,腹背有数条暗绿色横纹。*腹管:甚短,中部略粗,基部细。菜缢管蚜:长1.61.8mm黄绿色。腹背有黑色横带,两侧有黑点纵列。腹管;颇长,末端黑色稍膨大,缢如瓶口。桃蚜:长1.62mm淡黄绿色(有赤褐色体),触角发达长体。腹管甚长,中部膨大,先端有边如瓶口。作业:1、绘菜粉蝶成虫及幼虫图2、绘菜蛾前翅特征图实验八、贮粮害虫一、目的要求:观察并掌握贮粮害虫的形态特征。二、实验材料:玉米象、谷象、豌豆象、绿豆象、麦蛾、印度谷螟、粉班螟、锯谷盗、红斑皮蠹等。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四、实验内容: (一)、玉米象、(谷象)(鞘翅目、象甲科)1、为害:玉米象为最常见储粮害虫,成、幼虫均能蛀食为害麦粒、稻谷、大米、玉米等谷物,被害谷粒常成空壳,谷象是国内检疫对象。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55mm,圆筒形,红褐一黑褐色,头部伸延成喙状,触角膝状8节,鞘翅基部及端部各有1黑褐色椭圆形斑,后翅膜质。卵:长椭圆形,长0.60.7mm,乳白色,半透明,下端稍圆大,上端逐小,卵帽明显。幼虫:体长4.56mm,乳白色肥大,粗短多横皱,背面隆起,腹部平坦,无足(头小,淡褐色),口器黑褐色。蛹:3.54mm,椭圆形,初乳白一后褐色,头喙伸达中足基节。前胸背板上有8对小突起,(上生一根刚毛),腹末肉刺1对。(二)豆象类(鞘翅目、豆象科)1、主要种类:豌豆象、绿豆象、蚕豆象2、为害情况:豌豆象为害豌豆;绿豆象为害绿豆、赤豆、豌豆、扁豆等;蚕豆象为害蚕豆,偶而也为害扁豆、豌豆等,均以幼虫蛀食豆类,影响产量及质量。2、形态特征,见下表10种特 别征 绿 豆 象 豌 豆 象 蚕 豆 象体长2.53mm 4.55mm 56mm体色赤褐色、密布黄褐灰白细毛黄褐色、密布黄、白黑细毛黑褐色、布黄褐细毛触角基6节黄褐色、雄栉齿状、雌虫锯齿状基4节黄褐色、两性均锯齿状同豌豆象鞘翅中央具一黑色横带翅末1/3处有一白色斜斑翅末1/3处有一白色弧形斑 (三)、印度谷螟(鳞翅目、螟蛾科)1、为害情况:幼虫为害,多栖息在粮堆外层和上层,先蛀食粮粒胚部,然后剥食外胚层。并吐丝连缀粮粒,形成小团。幼虫排出赤色具臭味的粪便,污染粮食。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mm,翅展1315mm,前翅狭长,基半部约2/5呈黄色,端半部3/5赤褐色,翅面散生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后翅灰白色半透明。幼虫:体长1012 mm,头赤褐色,胸部黄白色,中部数节较粗,前胸背板及臀板淡黑色,腹足趾钩双序全环式。(四)、麦蛾(鳞翅目、麦蛾科)1、为害情况:幼虫多在小麦、大米、稻谷、玉米、高粱及禾本科杂草种子内食害,被害粮粒大部蛀空,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重量及发芽力。2、形态特征:成虫:淡黄色,体长4.56.5mm,下唇须发达向上弯,并超过头顶,前翅竹叶形,后翅菜刀形,前后翅缘毛特长,几乎与翅宽相等。幼虫:体长58 mm、淡黄白色,头小、黄褐色,胸部较粗壮,腹部各节依次向后逐渐细小,胸足3对极短小。腹足5对、退化成小突起。雄虫腹部第5节背面可见紫黑色斑点1对(睾丸)。作业:1、绘印度谷螟成虫图。2、绘玉米象成虫图。实验九、 果树害虫-食叶害虫的识别一、目的要求:观察比较掌握苹果、梨树、桃树害虫的形态特征。二、实验材料:梨心毛虫、天幕毛虫、苹果剑纹夜蛾、苹果巢蛾、李枯叶蛾、树粉蝶、桃天蛾、大青叶蝉等。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四、实验内容:(一)梨星毛虫(鳞翅目、斑蛾科)1、为害情况:幼虫孵化后,先食新芽,并且吐丝联缀叶缘,将叶卷起呈饺子状,在内食叶肉,食完后又转移新叶为害。2、形态特征:成虫:中型蛾,暗黑色,体长9-12mm,翅黑色略透明,脉纹明显,上生许多短毛,雌蛾触角栉齿状,雄蛾为短羽毛状,头、胸部皆有黑褐色绒毛.卵:椭圆形,长0.7mm,数粒至百粒聚集成卵块,初产白色,后渐变紫褐色。幼虫:体纺锤形,长16-22mm,黄白色,两侧各排列10个较大的黑斑.各节背面有横排毛丛6簇。蛹:长11-13mm,腹部3-9节背面前缘有褐色短刺一列,蛹茧溥。乳白色半透明,茧的外层连在被害的卷叶内。(二)天幕毛虫:(枯叶蛾科)1、为害情况:幼虫孵化后,食害新芽,嫩叶,并在小枝交叉处吐丝张幕,群居其中夜出食叶,芽叶吃尽后,迁移他枝另结天幕。2、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赤褐色,长20mm,前翅中央有一浓褐色宽横带,雄蛾略小,淡黄褐色,前翅有褐色黄带2条。卵:圆桶形顶端灰白,卵块成顶针状,紧密盘绕于枝条上,每块有卵约200-300粒左右,极坚韧。幼虫:体长60mm,头暗蓝色,前胸背中央有1对黑纹。背线白色,两侧各有橙黄色线2条,每节此线下有一黑疣,上生长毛。蛹:黑褐色,上有淡褐色短毛,体长1720mm。(三)李枯叶蛾(枯叶蛾科)1、为害情况:幼虫群集食害叶片,吃成缺刻或全叶吃光。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mm,翅展60mm,赤褐色,触角双栉状,前翅中央有深褐色波纹3条,(内、外横、亚缘线),外缘后缘呈波状黑色。后翅前缘向前扩展呈黄褐色,此扩展部分展翅时为前翅覆盖,静止时露于前翅外,外观甚奇特,易与他蛾区别。卵:椭圆形绿色,有白色半环轮纹。幼虫:体长70mm,扁园褐色,胴部每节两侧有瘤状突起,密生黄白色长毛。中后胸背有黑色横楞1条,上生黑色粗毛。第11节背面有1短纯尾角。蛹:长30mm,黑褐色。茧:长50mm,纺缍形,灰色,紧附于枝条上,内有黄白粉末。(四)苹果巢蛾(巢蛾科)1、为害情况:春季将嫩叶叶尖吃成网状,虫体渐大后在树叶及小枝上吐丝结网,网络为巢群集其中为害,巢内叶片吃光后即转另枝结巢,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全树枝叶网络无余,远望之如白绵状。2、形态特征:成虫:小型白色蛾,翅上有黑点。体长9mm,翅展20mm,前翅前缘有一排黑点46个,其它区域黑点不规则。后翅灰黑色,内缘毛很长。幼虫:体长2025mm,黄褐色,头黑色,体上有黑色毛疣,上生黑刚毛。卵:扁平椭圆形,黄色,卵粒如鱼鳞,10-200粒,为一卵块。蛹:长1012mm,纺锤形,初红-后黄色,外被丝质茧。(五)苹果顶稍卷叶蛾(小卷叶蛾科)1、为害情况:幼虫咬食果树新稍顶芽嫩叶,影响生长。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mm,灰白色小蛾,前翅基部黑褐色,中央有灰白色宽横带,其间有较深的横纹数条,翅外缘有6个黑斑快。卵:园形,稍扁平,黄白色有光泽。幼虫:体长10mm,头、前胸背板及胸足黑褐色,体黄白稍带红色,有短毛。蛹:长6mm,黄褐色,腹背各节前缘有一横列深褐色刺状突起。尾末有钩刺3对。(六)苹果剑纹夜蛾:(夜蛾科)1、为害情况:幼虫食害叶片,轻者吃成缺刻,重者吃光。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820mm,翅展4043mm,中型灰色蛾。下唇须向前伸出,前翅银灰色,剑状纹特别显著,黑色,有3个分支如剑。环、肾形斑清晰,两斑之间有黑斜线相切,外缘有一列黑点。卵:馒头形,壳面有纵纹。幼虫:体长50mm,体色黑色,有黄、红、白色斑,全体着生较稀疏黑色及白色长毛,(似毒蛾幼虫),这是夜蛾科中唯一幼虫有毛之属-剑纹夜蛾属;背线黄色,亚背线黑色,每节有白色斑点1对。气门上线黑色,内有绛红斑点。气门下线粉红色。蛹:赤褐色(七)树粉蝶(粉蝶科)1、为害情况:越冬幼虫食害新芽,花及叶片,轻者缺刻,重被吃光;第一代幼虫常群居为害叶片,造成枯叶。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2-25mm,体黑色,翅密被白毛,翅脉触角大部分黑色,触角末端黄色。卵:金黄色,直立,纺锤形,表面有纵隆起。幼虫:体长40mm,灰黑色,腹面浅紫色,两侧有黄白色带,全身密生黄色毛。蛹:黄白色,散布黑色斑点和粗线条,颇为美丽。(八)桃天蛾:(天蛾科)1、为害情况:幼虫取食树叶,吃成缺刻或全叶吃光。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0-40mm,体灰褐色略带紫,前翅灰褐色,内.外横线明显,近外缘部分黑褐色,边缘波状,后翅粉红色,近后角有紫黑斑2个。卵:椭园形,长径约1.6-2mm,绿色,透明,有光泽,一端有胶质。幼虫:长83mm,黄绿色,头部成三角形,青绿色,第1-8腹节,侧面有黄白色颗粒。蛹:赤褐色,尾末有短刺,体长42-45mm。(九)大青叶蝉(同翅目、叶蝉科)1、为害:雌虫用锯齿状产卵管刺破植物表皮产卵,卵痕如月牙,严重时,因枝条卵痕广布受伤严重,而不能越冬。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雌10mm,雄8mm,头顶有一对黑斑,复眼绿色呈三角形,前胸背极广黄色,有绿色三角形大斑,前翅绿色四周黄色,末端透明。卵:长2mm,长椭圆形,稍弯,一端稍细,初产时淡黄渐变无色透明。若虫:初时白色,复眼红色,渐变淡黄色,胸背中央及两侧的4条褐色纵纹直达腹端,老熟若虫67mm。作业:1、绘梨星毛虫成虫及幼虫图实验十、 果树害虫蛀果害虫的识别一、目的要求:观察比较掌握苹果、梨树、桃树害虫的形态特征。二、实验材料: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大食心虫、梨心毛虫、天幕毛虫、苹果剑纹夜蛾、苹果巢蛾、李枯叶蛾、树粉蝶、桃天蛾、大青叶蝉等。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四、实验内容:1、桃小食心虫(鳞翅目、果蛀蛾科(蛀果蛾科)(1)为害:幼虫蛀入果后,在皮下潜食果肉,使果实变形,后期幼虫在果内纵横穿食,排粪于果实内,造成所谓“豆沙”。(2)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8mm,灰白或灰褐色,前翅近前缘中部有1兰黑色三角形的大斑,翅基部及中央有7簇黄褐色或兰褐色斜立鳞片。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3-16mm,桃红色,幼令幼虫淡黄白色,前胸侧毛组2根,腹足趾钩单序环行。蛹:淡黄白至黄褐色,长6.5-8.6mm。翅足及触角端部不紧贴蛹体而游离。卵:深红色,椭圆形或桶形,以底部粘附于果实上,卵壳上有刻纹,顶端1/4处有2-3圈“Y”形刺毛。2、梨小食心虫:(1)为害情况: 为害梨、桃、苹果、杏、山楂、等,以梨、桃受害最重。除蛀果外,还蛀食桃、杏、李等果树的嫩梢,造成枯梢.(2)形态特征:成虫:灰褐色,体长5-7mm前翅前缘约有8-10组白色短斜纹,翅中央有一白点,近外缘有10个褐色小点。后翅茶褐色,各足跗节末端灰白色。卵:浅黄白色、半透明、扁椭圆形、中央隆起,周围扁平。幼虫:体长10-13mm,黄褐色或桃红色,前胸侧毛3根。腹末有臀栉4-7个。蛹:长6-7mm,腹部3-7节背面前后缘各有1行小刺列,8-10节有稍大的刺一排,腹末有8根钩刺。蛹有白茧。3、梨大食心虫:(1)为害:主要为害梨,也为害沙果、桃、杏和苹果。幼虫在春季为害梨芽,梨花,使花序凋萎,为害果实时,吐丝于果柄端,使受害果不能脱落。形成“吊死鬼”梨。幼果受害变黑、变干。(2)形态特征:成虫:体暗灰褐色,长10-12mm,前翅有紫色光泽,前翅2/5和1/4处各有灰色横线1条,并嵌有紫褐色的宽边。中室上有1白斑,后翅灰褐色。卵:扁平椭园,长约1mm,初产黄白色,后变为红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7-22mm,胸、腹暗绿色,腹足趾钩双序环形。无臀栉。蛹:体长10-12mm,初时碧绿,后变黄褐色,臀棘6-8根、钩状,排成一列。作业:1、给树粉蝶成虫及蛹图实验十一、果树害虫-天牛、几丁虫、螨类害虫的识别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比较掌握苹果、梨树、桃树多种害虫形态特征,识别害状。二、实验材料:苹小几丁虫、金缘几丁虫、六星几丁虫、星天牛、红颈天牛、山查红蜘蛛、苜蓿红蜘蛛、苹果红蜘蛛、朝鲜球蚧、桑尺蠖、桑叶螨等。三、实验用具:扩大镜、双筒解剖镜、镊子、拨针、培养皿、剪子等。 四、实验内容(一)、天牛类(鞘翅目、天牛科) 1、光肩星天牛:(1)为害状:卵多产于枝干离地面30-70cm处,产卵孔“八”形,初孵化幼虫先在皮层下盘旋蛀食2个月,后入木质部向根颈处蛀食,蛀孔外堆有木屑虫粪。(2)形态特点:成虫:体长22-32mm,翅黑色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