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田家炳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春天到了,楚秀园里鲜花争研斗艳,秀q的云杉生机盎然,绿波lin滟的湖面上游船竟发,身着美丽服装的姑娘在芳草如茵的湖滨翩翩起舞。根据拼音写汉字。秀q: lin滟: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2按照要求,改正下面的这段文字中的错误。(6分)用图形构成的象形文字有局限性很大的,它无法分辨相似的事物。我们的祖先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把一个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个“象形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这部分称为“形符”。另一部分是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用来表示事物的读音,这部分称为“声符”。由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的字就是形声字。这样,事物的形状无论多么相似,只要读音上有区别,都可造出不同的字去表达了。现在的汉字,大部分都是用这种墨守成规的方法造出来的。(1)第句有语病,请修改: (2)第句有一处标点有误,请修改: (3)第句中有一个成语使用有误,请修改: 3名著推荐与阅读。(6分) 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选段中提到的人物出自水浒传,他的名字是 ,外号 , 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概括他的性格特征 4诗、文名句填空(题为必答题;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一题作答,若答一题以上,只批阅前一题)。(8分)必答题:故园渺何处? 。 , 。(韦应物闻雁) ,相伴过年华。(葛天民迎燕)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选答题: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孔子论语雍也)二(56分)(一)赏析范仲淹渔家傲(6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这首词的上片以一个“异”字统领,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2分) 6.这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0题。(21分)【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4分)(1)尝贻余核舟一:( ) (2)诎右臂支船:( ) (3)绝类弥勒:( ) (4)东安一士人善画:( ) 8.翻译下列句子。(9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9.甲文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乙文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 。(4分)10. 甲、乙两文画线句都赞美了古人的高超技艺,但表现手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5分)牛蒡花我穿过田野回家,正是仲夏时节,草地已经割完,黑麦刚要动手收割。我采了一大束各种的花朵走回家去。这时,我看见沟里有一朵那异样的我们那里管它叫鞑靼花。割草人竭力免割它,如果偶尔掉一枝,割草人怕它刺手,总是把它从草堆里扔出去。我忽然想折下这枝牛蒡花,把它放在花束当中,我走下沟去,一只手钻到花蕊中间,把在那里正睡得甜甜蜜蜜懒洋洋的马峰赶走,就开始折花了。然而却是非常困难;且不说花梗四面八方地刺人,甚至刺透了我用来裹手的手巾,它并且是这样的惊人的坚韧,我得一丝丝地劈开纤维,差不多同它搏斗五分钟的光景。末了,我把那朵花折了下来,这时花梗已破碎不堪,并且花朵已经不那么鲜艳了。此外,由于它的粗犷和不驯,同花束中娇嫩的花朵不协调。我婉惜我白糟蹋了一枝花,它本来在自己的位置上是好好的,于是把它扔掉了。“然而生命是多么富于精力的力量啊”,我回忆折花时所费的气力,想道,“它是如何努力地防卫着,并且高傲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呵。”在我面前道路的右边,发现一棵灌木。当我走近了的时候,我认出这棵灌木仍然是鞑靼花,跟我徒然把它的花折来并且扔掉的那棵一样。这鞑靼花有三个枝杈。其中下枝已经断掉了,残枝像砍断的胳膊突出着。另外两枝都有一朵花。这两朵花原是红的,现在变黑了。一枝是断的,断枝头上有一朵沾了泥的花耷拉着;另一枝也涂抹了黑泥,但仍然向上挺着,看样子,整棵灌木曾被车压过,过后才抬起头来,因此它歪着身子,但总算站起来了。就好像从它身下撕下一块肉,取出五脏,砍掉一只胳膊,挖去一只眼睛,但它仍然站了起来,对那消灭了它周围弟兄们的人,决不低头。“好大的精力!”我想道,“人战胜了一切,毁灭了成百万的草芥,而这一棵却依然不屈服。(列夫托尔斯泰)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内容各表现了牛蒡花的什么特点?(6分)(1) 第2段中写花梗四面八方地刺人,表现牛蒡花 (2) 第2段中写我采牛蒡花差不多同它搏斗了五分钟的光景,表现牛蒡花 (3) 第4段中写牛蒡花歪着身子,但总算站起来了,表现牛蒡花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四段划线句子。(4分) 13. 作者在最后写道“人战胜了一切,毁灭了成百万的草芥,而这一棵却依然不屈服。”这句话意蕴深邃,因为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都有无数令我们感动的“这一棵”。请结合阅读或生活体验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14分)阅历与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分) 17.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 三(40分)18作文。(40分) 请以“把握住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初二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颀 潋 研改为妍 竟改为竞(4分)2.(1)把“局限性”和“很大的”调整顺序(2分) (2)形声字改为“形声字”(2分)(3)“墨守成规”改为“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等(2分)3. 鲁智深(2分) 花和尚(2分) 其性格特点:粗中有细,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等。(答出任两点给2分)4.略5.荒凉(2分)6.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4分)7.(4分)(1)贻:赠送(2)诎:同“屈”,弯曲(3)绝:极,很(4)善:善于,擅长8.(9分)(1)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是挑选长而狭窄的桃核刻造的。 (3)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9.(4分)(1)盖大苏泛赤壁云(2分) 逼真(2分)10.(4分)正面描写,(1分)突出雕刻家刻画细腻 逼真,情态毕备。(1分)侧面描写,(1分)通过写猫的反应,从侧面烘托画家画作的逼真。(1分)11.(6分)(1)多刺,具有护身武器(2)坚韧(3)永不屈服,生命力强。12.(4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2分)增强语势,将牛蒡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牛蒡花受到的巨大伤害,令人震撼,表现了牛蒡花不屈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牛蒡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象征意义更为鲜明。(4分)13.(5分)示例1:我们有时只看到了鸽子祈求的眼神,有时只听到了古藤的哭泣,却忘记了世界上还有一种品质叫做坚贞不屈。我们不该忘记那些在悬崖绝壁上家月彩虹之桥的斑羚,也不该忘记那从树枝上扑向比自己身躯大百倍的猎狗的麻雀是的,即使一切都被毁灭,还有一种精神长存,这就是“不屈服”。 示例2:印象最深刻的是电视剧亮剑里的那位骑兵连长,当身旁所有的战士都牺牲了,当他自己已经被鬼子重重包围,当激战之后自己也身负重伤,他仍然摇晃着身躯,举起战刀,冲向敌人。是的,在民族解放的战争中,有无数的“这一棵”,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如青松一般坚韧不屈,塑造了中华民族钢铁一般的脊梁。(言之有理即可)14.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2分)二者不可偏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