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 压强与浮力第一节 压强一、压力(见摩擦力相关笔记)补充:二、压强 1、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 (变形公式:f=ps )f-牛(n)s-米2(m2) p-牛/米2(n/ m2)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 n/ m2 3、物理意义:如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5104pa表示1 m2地面上所受压力为1.5104n 4、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5、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三、补充 1、对于规则物体(体积=底面积高如圆柱体、长方体、立方体等)压在水平面上时有另一计算压强公式:推导: 即 举例如:高度相同的铁制实心圆柱体a、正方体b和长方体c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最重,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最小,则这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_ 2、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则压强一定大,压力越大则压强不一定大,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不一定大 3、如图把书从桌子的边缘慢慢向里推,则书对桌面的压力_,压强_ 4、如图将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切去阴影部分则: 5、7.9kg的正方体铁块静止于1m2的水平桌面中央,求铁块对桌面的压强(铁=7.9g/cm3 g=10n/kg)6、a重30n,b重15n,a底面积为10cm2,b底面积为5 cm2,把它们按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求(1)a对b的压强(2)b对地面的压强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一、压强计 1、怎样显示压强大小? 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高度差越大则表示压强越大 2、如果还没按金属盒上的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就已经出现高度差,则应该:取下橡皮管重新连接 3、如何检查橡皮管及各连接是否漏气? 用一个恒力作用橡皮膜一段时间,看压强计两边液面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说明不漏气二、结论 1、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深度”的定义:是指液体内某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高度,不是某点到容器底部的竖直高度4、公式设水面下h深处有一面积为s的圆面,它所受到的压力是其上方圆柱形的液柱所产生的推导步骤:(1)这个液柱的体积:v=sh;(2)这个液柱的质量:m=液v=液sh;(3)这个液柱的重力就是压力:f=g=mg=液gsh;(4)平面受到的压强:=液gh;因此,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p=液gh5、液体内部压力一般用公式f=ps=液ghs计算,这样就不用考虑容器的形状6、液体重力与对底面压力关系如图所示三、补充 1、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建造的宽一些,为什么?因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相同面积受到的压力比上部大,所以下部要建造得宽一些2、如图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同种液体,当a管竖直,b管倾斜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a,b两管中液体的质量关系_,对管底压强关系_,若a,b两管中液体质量相等,则两液体密度关系_,对管底压强关系_3、如图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装有1的液体插入装有密度为2的液体中当橡皮模变得水平时,则p1=p24、在一个重2n,底面积为0.01m2的容器里装8n的水,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05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g=1on/kg)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第三节 气体的压强一、大气压强的存在1、几个实验2、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生活中说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用塑料吸盘挂衣物、医生用注射器吸药水(将药液压入病人体内不是大气压的应用)、用吸管吸饮料、抽水机把水抽到高处二、估测大气压的值 1、器材: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注意事项:(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空气让注射器内压强为0(2)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3)活塞横截面积s=(v:容积 l: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误差原因:(1)不可能排尽筒内空气(偏小)(2)活塞与筒壁有摩擦(偏大)2、最早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意大利的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汞柱)产生的压强,此实验中水银柱稳定后若顶部穿一个小孔则水银将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且此实验玻璃管的粗细、长于一米,是否倾斜均不影响结果若管内混有少量空气则测量值偏小 (1)标准大气压值为:1.0105pa (2)实验方法:等效替代(3)此实验为什么不用水来做: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撑约10.34m高的水柱,实验的玻璃管太长,不方便操作三、金属盒气压计:抽去内部空气的波纹状金属盒在大气压发生变化时其厚度会发生改变四、大气压的变化1、海拔越高的地方,大气越稀薄大气压越小,越接近地表,大气压越大2、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冬季比夏季气压大,晴天比阴天大五、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1、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2、将圆底烧瓶中的水烧开后塞上瓶塞,用冷水浇瓶底会发现瓶中的水重新沸腾(理由:烧瓶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烧瓶壁而液化,烧瓶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等效于烧瓶中的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沸腾现象消失,温度降低当对烧瓶抽气时,瓶中的水又沸腾起来3、气压与温度的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气压升高,温度降低时气压降低4、气压与体积的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增大时气压减小,体积减小时气压增大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如图为飞机机翼的截面图,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大,它对机翼的压强小;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小,它对机翼的压强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产生向上的升力3、纸筒在顺时针旋转下落的过程中,周围空气相对于纸筒向上运动,周围纸筒带动空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样纸筒右侧空气流速小于左侧流速,从而使纸筒沿弧线向左侧偏转 举例:乒乓球中的旋球、足球中的香蕉球第四节 浮力一、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力称为浮力 2、三要素:(1)方向:竖直向上 (2)作用点:自身(一般在重心)(3)大小二、浮力大小的计算 1、称重法(证明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浮力作用):f浮=gf拉 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细线、石块、水 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g (2)将石块浸入水中,静止后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的示数为为f拉 现象: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受力分析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液gv排液(1)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其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有无关(3)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注意实验顺序):实验现象:f浮=gf拉=g桶g桶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4)此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f浮=g排气=气gv排气3、原理法:f浮=f上f下如图:它的左右前后两侧面所在的深度相同,所以所受液体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而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不同,f上f下即浮力为其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差 举例:与容器底紧密接触的石蜡块、河中的桥墩(规则固体)所受浮力为0 4、平衡法:f浮=g物漂浮:物体浸入液体静止在液面上,有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这种状态叫漂浮 悬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悬浮三、补充1、排水量: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m排)船是漂浮,根据平衡法和阿基米德原理 f浮= m排g= g总= g船+g货2、密度计原理 如图:甲_乙两次均漂浮g=f浮甲 g=f浮乙 f浮甲= f浮乙 甲gv排甲=乙gv排乙 v排甲v排乙 甲_乙 即密度计的刻度越往下所标值越大 3、实心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f浮=g物 f浮=液gv排液 g物 =液gv排液 物gv物=液gv排液 即物=(液=) 4、如图是浸在水中的自制潜水艇模型,在紧靠铁钉的塑料侧壁上戳有几个小孔,在瓶口接着橡胶管,从管里向外吸气,模型将_;向管里吹气,模型将_(填“上浮”“下沉”)5、例题:在课外小组活动中,小刚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分别浸没有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1)本实验是探究浮力大小与_的关系(2)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为多少?(3)小石块的密度?(4)盐水的密度?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一、怎样使物体上浮和下沉 1、判断方法(绝对,适用于所有情况)物体的浮与沉是由浮力大小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决定的(如图所示)2、判断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矿招工考试题及答案
- 招教考编考试试题及答案
- 应急调度面试题及答案
- 无菌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一级律师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零售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桂林市火炬中学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西河池学院招聘教职人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北京知名财务知识培训班课件
- 儿科N0-N1季度理论考试题(含答案)
- 信息平台造价管理办法
- DG-TJ08-2202-2024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城市轨道交通)
- 2025年度学校国际交流合作计划
- 2025年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题(附答案)
- 安全管理目标及责任书
- 阀门配送方案模板(3篇)
- 激光切割安全操作规程
- 海事管理培训课件
- 《曾国藩传》读书分享课件
- 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完整版)
- 厂区安保巡逻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