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现场学习考察报告.doc_第1页
项目现场学习考察报告.doc_第2页
项目现场学习考察报告.doc_第3页
项目现场学习考察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现场学习考察报告 为了加强基金会公益项目审计,完善项目财务管理制度,我会专门成立项目实地考察小组,并于2017年7月13日,由基金财务部负责人智炳莉带队与基财部会计朱静、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项目主任韩素杰、湖北公益项目负责人刘小平、组委会工程服务中心主任顾纯来、妇科项目带教专家王世华一起陪同民政部、卫生部专门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王丽娟、会计师郭珍前往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进行“上消化道疾病普查”和“妇女病普查普治”项目考察。考察期间,两位审计老师深为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疾病普查的热情及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带教专家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对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实施的上述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她们真切感受到我会实施的项目是实实在在为农村群众带来实惠的优秀项目;同时对我会项目督导人员表现出的职业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现将此次现场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如下: 一、五峰县实施疾病普查普治项目成功的原因 据五峰县卫生局局长赵长胥说,他是在2017年10月参加了湖北省卫生厅组织举办的“湖北省卫生局长培训班”上听了胡宁宁副秘书长的课,认为妇女病普查普治项目和上消化道疾病普查项目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好项目,课后便积极跟踪这两个项目在其它地区的开展情况,之后向健康扶贫组委会打报告申请实施。 2017年3月11日,五峰县卫生局拟以妇女病普查普治和上消化道普查普治两项目为载体,启动全民健康行动计划,拟对全县20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对30-70岁年龄段的人群开展上消化道疾病普查。这是我会第一次在一个地区同时开展两个公益项目,最初,我会项目负责人顾虑重重,认为这样一个小县城,地处偏远山区且自然条件恶劣,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卫生资源匮乏、居民居住分散,能否顺利地同时开展两个群众性较强的公益项目对于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宣传、发动、组织工作是一个挑战,然而实践证明,五峰县的项目开展得非常顺利。截至今年6月底,已圆满完成渔洋关镇、仁和坪镇、长乐坪镇、傅家堰乡、湾潭镇、牛庄乡6个乡镇的疾病普查普治工作,普查人口近10万人。 成功开展公益项目的原因: (一)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密切配合 五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疾病普查普治工作,将此次疾病普查作为县人民政府“民心工程”中的十件实事之一,将其写进了“关于加强农村工作的决定”,成立了以副县长邓玉华为首的县疾病普查普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2-3人具体负责“行动计划”的实施,明确各村委会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村“行动计划”的宣传、组织、协调以及实施等工作。在疾病普查过程中,分管的县长、乡镇党委书记亲临现场指导普查普治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确保了本乡镇普查普治工作顺利完成。上消化道疾病普查普治专家感叹,从未见过像五峰县政府这样重视疾病普查工作的。 (二)广泛深入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参检率 群众的热情参与是搞好普查普治工作的基础。县卫生局为了确保群众知晓率、参检 率达到100%,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制作疾病普查普治电视宣传短片,将印制的10万余份宣传单分发到户,各乡镇召开动员会、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开展疾病普查和早诊早治的重要意义。 (三)组织精兵强将,确保普查工作质量 为保证普查普治工作质量,切收良效,县卫生局专门成立了疾病普查普治技术领导小组,并从全县抽调技术水平高、思想作风好、能吃苦耐劳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30人的精干医疗队。疾病查治前,医疗队选派多名专业人员到宜昌市、宜都市、英山等地系统学习了妇女病普查诊断技术。组委会派专家王世华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带教期间,医疗队员通过勤奋学习使其在乳腺疾病诊断、电子阴-道镜检查等方面的业务技术得到了迅速提高。为了方便群众检查,从登记、体检、化验、治疗、健康咨询以及到费用报销,医疗队在每个环节上都做到精心设计,热情接待、细心检查、耐心解释,让群众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保障了普查普治工作顺利进行。医疗队全体队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连续3个多月坚持清晨6时起床,工作到晚上11时返回驻地,深入每个乡村,日均接待参检者近600人次。为尊重受检者的隐私,妇检室均被安排在隐秘性较好的环境里进行检查,加之极强刺激性的消毒液、不良的通风条件、医生每天连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