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1、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2、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定型? 3、“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曲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用于 a.灌溉 b.制瓷 c.耕种 d.冶铁5、下列商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出现柜坊、飞钱 “遍地徽商” 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 a. b. c. d.6、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 a秦汉以来,统治者大多重农抑商 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和益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 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由于重农抑商,明清时期,农产品很少进入市场7、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封建王权的强化 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d上层建筑的变化8、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的广泛传播 9、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a b c d10、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秦国的农业劳动力缺乏现象严重,已达到免征十年赋税招徕三晋之民“使之事本”的地步,为扭转上述现象,统治者 a 首倡“重农抑商” b 提倡“工商皆本” c 下令实行“海禁” d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1、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迪亚士 d迪亚士、麦哲伦12、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13、从世界市场角度讲,全球化趋势最早开始于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4、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发明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时代15、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可能包括 a轧棉机、内燃机 b蒸汽锤、铁路设备 c电灯泡、轮船 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16、19世纪末20世纪初,如果你生活在英国的伦敦,那么就可以 乘坐火车外出旅游 坐着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看到电灯照亮千家万户有事情与朋友联系可以打电话 通过互联网与同学聊天 abcd17、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包括 石油化学工业 棉纺织业 汽车工业 煤矿工业钢铁工业 a b c d18、下列发明及交通工具,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是 19、近代以来,世界联系不断加强,下列对世界联系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 新的通讯工具的发明 a b、 c、 d、2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休”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1、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近代化。最先实践“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2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 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农民手工业者破产进入劳动力市场 外国在中国开办企业的刺激 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诱导 a b c d23、学习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发言如下,其中观点不准确的是 a. 列强的侵略是民族企业发展的最大阻碍 b民族企业在诞生之日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c. 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和革命史上都有重要贡献 d民族企业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表明,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政治民主后,它才能健康发展24、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脚。某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千呼万唤始出来”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国民党统治后期25、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用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26、 “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在这一计划中,工业建设方面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 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27、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28、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全面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9、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1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30、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重农抑商政策,对于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起了很大作用,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32、1492年,葡萄牙航海家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33、由于工业革命壮大英国的实力,因此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34、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35、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其实行期间,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机床厂先后建成投产,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36题11分,37题11分,38题8分,计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二: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什么经济的写照?(1分)这种经济产生于何时?(1分)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有哪些。(2分)(2)材料二表明清朝推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1分)这一政策是战国时期的哪个人首倡的?(1分)你对这一政策有何评价?(2分)(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请回答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的经济政策(1分)及其所产生的影响?(2分)37、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分)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这为“地理大发现”。(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2分)材料二: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华网(2)发电机是由谁研制成功的?(1分)随后,人们发明了哪些“以电为能源的产品”?(1分)这些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材料三: (3)上面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1分)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1分)(4)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和组织形式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5)这次科技进步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四、问答题:本大题共8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38、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经历曲折发展历程,请回答:(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分布在广东的民族企业是什么?( 1分)(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3分)(3)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发展最快的是什么部门?(2分)(4)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状况(1分)(5)从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中你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