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交通“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鄞州区交通“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鄞州区交通“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鄞州区交通“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鄞州区交通“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 一、交通发展现状1、公路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区投入建设资金45亿元,共新改建干线公路14条,累计完成里程62公里,重点建设了明州大道鄞江至洞桥段、沿海中线鄞州段、古林至横涨公路、鄞中至横溪公路、育王互通立交、五龙潭至溪口公路、34省道石矸段、329国道五乡段、通途路西延、联丰路二期以及甬金高速连接线、福庆路南延、机场路南延等一批干线公路;新建改建次干道和农村联网公路178条,累计里程286 公里。配合宁波市高速公路建设总里程约65公里。图1-1 鄞州区“十一五”公路建设投资情况至2010年底,我区公路总里程达18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8.2公里,一级公路118.3公里,二级公路247.1公里,三级公路292.7公里,四级公路1079.5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136.4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为97.3%,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及主要县道为主干线,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全区公路密度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公路交通运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进一步缓解,有力地支撑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图1-2 鄞州区2010年公路里程等级构成情况图1-3 鄞州区“十一五”公路网发展情况表1-1 鄞州区“十一五”公路网发展情况技术等级里程(公里)新增里程(公里)增长比例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合计987.959159547916721031716.8961741.6721835.8847.886%高速公路69.77569.77597.63598.19598.19598.228.441%一级公路83.918848889137195.37996.772118.334.441%二级公路192.519229831234387236.754241.924247.154.628%三级公路222.621278807278807284.908283.515292.770.131%四级公路406.8139321789699031001.661021.2661079.5672.7165%等外公路12.31300000-12.3-100%养护投入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公路养护投入大幅增加,共计投入资金5.6亿元。一是加大了大中修工程投资力度,共实施大中修工程180余项,投入资金1.3亿元。二是加大了公路安全设施投资力度,“十一五”期间共新增和完善公路钢护栏300公里,投入资金5000万元;改造病危桥65座,投入资金2500万元;整治危险边坡155处,投入资金1600万元;增设交通标志6900套,漆划标线110500平方米。实现了国、省、县、乡、村道临水临崖危险路段安全设施到位率100%,危桥危隧改造率100%。三是加大了养护机械设备的投资力度,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购置各种养护机械设备,养护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市各公路段之首。还建立了GPRS电脑定位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实现了公路的信息化管理。管养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公路管养水平不断提高,公路交通路况明显改善,全区公路综合好路率达80%,干线好路率达98%,与“十五”未相比分别提高10.9%和0.2 %。一是路政管理得到加强,共发现违章案件37325件,查处36578件,查处率为98 %,拆除违章建筑9230m2,拆除非公路标牌3533块,整治马路市场82个,基本实现全区公路安全畅通。二是公路治超力度加大,增设了高桥S318省道治超站,与下应宁波东高速出口治超点形成东西联治的治超新格局,共处理处罚车辆19170辆,卸载货物163368吨,卸载率100%,有力地保护了路产路权,促进了公路运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三是有效开展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理顺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明确了养护责任主体和资金来源,推动了全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规范化。2、水运内河航道 目前我区航道总里程为280公里,其中有六级航道1条,即奉化江航道,长25.9公里;七级航道10条,总长115.9公里;其它均为等外航道。基本以这11条六、七级航道为骨架形成水运网络。我区内河航道密布,但等级较低、通航条件差。奉化江通航条件较好,但受城市扩展和桥梁净空高度等影响,通航能力也受到限制。随着杭甬运河的开通,姚江(属市区管辖)的通航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成为流经我区条件最好的内河航道。内河港口 我区内河港口目前主要分布在奉化江及其支流上。除3个企业配套性200吨级煤码头泊位外,主要是城防工程建设后迁移的25个临时性黄沙简易码头,泊位规模小、靠泊能力低。姚江的内河港口目前还处于规划中,尚无建成的码头,但该段航道开发内河港口的潜力较大。沿海港口 我区沿海海岸线共有18km。中近期可开发岸线位于大嵩江口朱家高墩,港口岸线长约2180米。目前我区无大中型沿海码头,海运基础设施薄弱。3、运输服务公路运输 “十一五”期间,公路运输量稳定增长。2010年,公路完成客运量4351万人,客运周转量128096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741万吨,货物周转量93854万吨公里,分别较2005年增长33%、18%、26%和17%。公路客运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为依托,引导运输企业大力发展城市间快速客运班线,加快发展中长途旅客运输。全区现有客运企业11家(其中出租车客运企业5家),中长途客运线路61条,营运车辆1469辆(其中出租客运汽车1142辆),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随着货运市场的开放,我区的货运营运车辆发展迅速,目前共有货运营运车辆16290辆,运力与运量基本相适应。水路运输 “十一五”期间,水路市场特别是货运市场迅速发展。2010年,水运完成客运量1.2万人,客运周转量8.4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618万吨,货物周转量402870万吨公里,分别较2005年增长34%和164%。全区共有水运企业13家,其中客运企业1家,普货运输企业10家,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2家。共拥有客船5艘,488客位;货运船舶85艘,总运力176413载重吨。船舶运力比“十五”末增加158 %。由于我区水运优惠政策的出台,水运企业规模较以前有较大提高,发展前景良好。 图1-4 鄞州区“十一五”公路水路客货运量情况28运输方式计算单位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0比2005增长(%)年均增长(%)公路客运量万人32603550387040504230435133.5%5.9%水路客运量万人0.71.1111.21.271%11.4%公路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10852311562310985611223211788012809618%3.4%水路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9.7191212118.4 -13%-2.8%公路货运量万吨13801520165017601850174126.2%4.8%水路货运量万吨46048142346550361834%6.1%公路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80220823008235087850905589385417%3.2%水路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152110139079132925161466229415402870164%21.5%表1-2鄞州区“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量增长情况场站建设 我区原有客运三级站一个,即麦德龙对面的鄞州客运站。“十一五”期间新建了宁波城西客运站,为客运四级站,投资约500万元;建设了港湾式停靠站1300个,投资约2000万元。十一五”期间共建设了3个货运站,其中枢纽站1个,中心站2个。枢纽站为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一期,投资2.2亿元。中心站为宁波鄞州开诚物流有限公司货运站,投资1000万元;宁波市金星物流有限公司货运站,投资4200万元。宁波市规划的公路运输货运枢纽邱隘物流园区位于邱隘铁路货场附近,占地约1500亩,主要为邱隘铁路货场提供集疏运服务,及为毗邻的宁波高新区等产业园区提供现代物流服务。该货运枢纽将由宁波市建设。二、交通发展分析(一)主要特点1、交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交通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的五年是我区历史上交通发展速度最快、投资力度最大、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的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区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为“十一五”计划的160%,是“十五”期间投资额的4倍多。通过五年的努力,我区路网结构已经发展到与区域经济基本适应的新阶段。杭甬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甬金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绕城高速公路组成的“井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已初步形成,“七横十二纵”的干线公路网已基本建成,交错密布的农村公路网正日益完善。随着甬台温铁路的通车、轨道交通的开工建设、杭甬运河的开发,全区交通逐步形成了以公路为主,水运、铁路、航空等为辅的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大交通”综合运输体系,交通供给能力不断增强。2、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区公路管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路况明显改善,在全区范围内消灭了危桥危隧,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的安全设施实现了全覆盖。公路管养科技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机械和装备水平明显改善。管养体制逐步理顺,管养工作日趋规范。交通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治交水平不断提升,有力地保障了我区交通运输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运输市场不断发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区的公路水路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明显。全区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公路运输运力与运量基本相适应,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等专业化运输发展迅猛。水运企业运力结构调整继续深化,“老、旧、小”船舶纷纷淘汰,“大、特、新”船舶不断进入市场,船舶运力比“十五”末增加158 %。(二)存在问题 1、交通供给能力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相比仍显不足。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建设,我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地保障了我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 目前我区公路网的经济、技术、环境等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值仍然较低,服务管理水平依然不高,交通紧张状况的缓解具有不全面性、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交通供给能力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相比仍显不足。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和新城区人口的集聚,我区交通发展问题凸显,如新城区与宁波市老三区的连接道路日益拥堵;承担区内快速交通的高等级公路偏少以及立体交通缺乏,导致道路通行能力不高;部分主干路建成时间早、破损较严重,亟需升级改造;公路网整体服务水平不高,路网布局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区交通必然继续处于基础设施集中建设的阶段,处在基本适应向适度超前迈进的阶段,建设高潮仍将持续。2、运输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仍显不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费结构和出行行为的变化,我区汽车保有量尤其是私人小汽车的增速仍将居高不下,居民对“出行”的支出比重明显扩大,对“出行”的畅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目前高速公路、轻轨、铁路、机场均穿过或坐落于我区,但各种交通方式之间及与城市内部交通之间还缺乏有效衔接,各类场站枢纽换乘还不够便捷,运输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要求的高效率、高质量的“零距离换乘”、“无缝衔接”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各种资源要素与交通建设的需求相比仍显不足。虽然“十一五”交通建设取得了较多成绩,但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尤其是资源要素的压力。一是项目前期审批难度越来越大,用地审批办理更为严格,土地指标落实困难。二是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受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土地价格等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成本急剧增加。三是政策处理难度增大,目前群众对改善交通的愿望远不如以前迫切,对交通建设的关注度与支持度也随之下降,交通建设环境日趋不利。四是环保压力与日俱增,交通建设属于用能大户,用材、用电需求量很大,国家对能耗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妥善处理好节能减排与工程建设的问题。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第二章 “十二五”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一个以鄞州新城区为中心的快速、便捷、畅通、安全、经济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为我区实现交通现代化奠定基础。二、发展重点十二五”交通发展的重点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和交通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合理的路网结构 公路交通系统应以适应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前提,保持公路总里程持续稳步增长,逐步提高公路的技术等级,逐步提高高级路面的铺装率,重点提高公路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合理规划高等级公路在路网中的比例,逐步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适当发展立体交通;合理分配国省道、重要县道和农村公路的比例,缓解区域公路交通发展的不平衡。协调的运输结构 保持公路运输发展与其在整个综合运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协调,加快发展水路运输;保持运输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与运输需求相协调。优化的运网布局 在科学、合理、优质的交通网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运输网络布局,形成公路建设、港航建设、场站建设、运输服务等协调一致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满意的运输效率 提高运输行业和运输企业的运输效率和效益,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及时、优质的运输服务。先进的管理 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实施先进的管理技术,实行信息化管理,以及实现运输系统智能化。三、发展目标1、公路建设“十二五”公路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壮大交通运输业,至2015年完成我区交通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实现交通建设适度超前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七横十二纵”的公路网骨架,公路网总里程达到2060公里,其中穿越我区境内的高速公路达135公里,一级公路210公里,公路网密度153.0 公里/百平方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到98.5%,域内基本实现以新城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实现十分钟上高速的交通格局。2、公路管养以保持公路“畅、洁、绿、美、安、优”为基本要求,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加大路政执法力度,有效治理超限运输,规范公路运输秩序,维护公路路产路权。至2015年底,全区综合公路好路率达85%,干线公路好路率达98.9%;公路违法案件发现率100%,查处率98%以上;公路超限率控制在4%以下。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有路必养、有路必管。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合理安排大中修工程,保证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3、水运“十二五”期间我区水运将以杭甬运河的全面开发为契机,加速我区内河、沿海港口建设,形成江海联运的运输网络。内河港口方面重点是以杭甬运河姚江段集中开发为主,以奉化江适当开发为辅,建设杭甬运河高桥港区和高桥航运服务区。计划“十二五”期间新建500吨级泊位6个,新建300吨级管理用浮码头1座,新建鄞州港航管理处高桥管理站。沿海港口方面加快象山港北港区鄞州段的开发建设步伐,重点做好滨海工业园区万吨级普货码头的前期工作,为发展滨海工业园区提供有力的海运集疏网络。4、运输场站场站设施是道路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连接的结合部,是组成运输网的节点,“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公路运输场站建设和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的改造建设,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客运方面计划新建鄞州长途客运站、出租汽车服务中心,新建姜山运管站、中心运管站办公用房,建设公交港湾式停靠站100个。货运方面将配合建设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二期和宁波鄞州开诚物流有限公司货运站二期。5、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强化交通安全生产,到201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监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装备设施体系。全区等级公路的安全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全区客运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上推广运用GPS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安全监控技术。重大运输责任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全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6、交通环保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交通建设中推广应用交通环保技术、交通环保材料等,着力发展绿色交通,改善交通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7、交通信息化“十二五”期间我区交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是,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着力提升交通运输装备、组织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根据现有的交通信息网络系统,不断加以开发和完善,使信息化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到交通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各个领域。第三章 “十二五”交通规划方案1、公路建设“十二五”规划公路建设总投资约78亿元,完成新改建公路362公里。(1)干线公路 为加快构筑“七横十二纵”的干线公路主骨架格局,“十二五”期间将着重建设和改造一批重要干线,并加强重要干线之间的联网路建设。续建项目4个(即通途路西延、甬金高速连接线、福庆路南延和机场路南延),新开工项目9个,规划新改建干线公路112公里,投资73亿元,主要建设项目及其功能如下:甬梁线拓宽(一期):长10.4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18.7亿元。它的建成将彻底改善甬梁线(望春至绕城高速段)的交通紧张状况,消除宁波市西大门交通瓶颈,并为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五乡南北大通道:长3.8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3亿元。它是329国道与鄞县大道之间的重要连接道路,它的建成有利于改善五乡镇南北交通不畅的状况,促进五乡镇的经济发展。章水至横街:长3.3公里,二级公路,其中隧道长1.8公里,总投资1.3亿元。它的建成沟通了荷梁线和望童线两条县道,打通了章水镇对外的第二条交通通道,将进一步促进西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古林至高桥公路:长8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8亿元。它将是沟通鄞西地区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对于促进鄞西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鄞县大道改造:长20.8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15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0亿元。它的建设有利于缓解该道路目前的交通紧张状况,充分发挥鄞县大道重要交通干线的功能和作用。甬梁线拓宽(二期):长4.1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3.2亿元。它的建成将显著改善甬梁线(绕城高速至岐阳段)的交通通行条件。明州大道(横涨至郭家峙):长21.3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18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0亿元。该项目是横贯我区东西方向的重要交通干线,对于促进沿线乡镇和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鄞州大道西延:长3.3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4.5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亿元。它的建设有利于缓解鄞县大道的交通压力,充分发挥鄞州大道快速路的功能和作用。庆元路:长13.6公里,一级公路,总投资约9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4亿元。该道路是除鄞县大道、鄞州大道以外又一条横贯我区东西方向的重要交通干线,是对鄞县大道、鄞州大道的有效补充。 (2)农村公路“十二五”期间,共安排新改建农村公路250公里,总投资约5亿元,农村公路实现网络化。农村公路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农村落后的交通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对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2、公路管养公路管养要深入贯彻“精细化养护”、“全面养护”和“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加强养护管理,落实养护责任。根据我区公路管养目标以及现有路况,按照“轻重缓急、保重保主、集中整治”的原则,合理安排大中修工程,保证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全区公路路况和服务水平。坚持科学养护理念,加大公路养护技术革新和创新步伐,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进程,加大养护设备投入,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促进公路养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公路管理用房建设,新建公路养护中心技术监督管理大楼,新增咸祥、姜山2个公路养护管理站,迁建盛垫、高桥2个公路养护管理站。“十二五”期间,我区公路管养计划投入资金10亿元。3、水运以杭甬运河高桥港区和高桥航运服务区为重点,加快内河港口建设。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发挥水运集疏运功能,计划“十二五”期间在高桥物流园区马车桥至草舍航段新建500吨级泊位6个,占地面积150亩,企业投资7400万元,形成150万吨/年的内河吞吐能力;加强基层站所建设,完善水运管理服务设施,在高桥航运服务区建设300吨级管理用浮码头1座,投资160万元;建设鄞州港航管理处高桥管理站,投资500万元。同时加快象山港北港区鄞州段的开发建设步伐,规划在滨海工业园区附近的“黄牛礁”水域建设万吨级普货码头1座,占地面积200亩,投资1.5亿元,“十二五”计划做好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区水运建设需投入资金8060万元,其中政府投资为660万元,其余均为社会投资。“十二五”期间,我区水路运输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继续引导运力发展,促进企业优化运力结构,预计至“十二五”期末,我区水运运力可从“十一五”期末的17.6万吨增至50万吨,运力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84%;二是进一步规范水运市场管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三是整合市场资源,加强港口开发建设。4、运输场站“十二五”期间,客运方面根据我区客流量分布特点,结合宁波市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布局,计划新建鄞州长途客运站,为客运二级站,功能定位是长途客运,位于下应街道下应北路旁,占地105亩,设计日发送能力1万人次,投资9000万元;新建出租汽车服务中心,位于首南街道鄞州大道旁,占地30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投资4000万元;加快管理用房建设,新建姜山运管站、中心运管站办公管理用房,投资约2000万元;新建公交港湾式停靠站100个,投资200万元。货运方面将配合建设宁波空港物流中心二期和宁波鄞州开诚物流有限公司货运站二期。“十二五”期间,我区运输场站建设需投入资金15200万元,均为政府投资。5、安全保障继续加强安全制度建设,深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提升交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继续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完善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大公路水运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投入,增加安全管理装备;加强建设过程安全生产的设计,推行建设工地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管理。全区等级公路的安全设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标志标线清晰规范;在全区客运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上推广运用GPS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安全监控技术;提高公路运输及管理部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公路营业性车辆万车死亡人数较目前明显下降,实现我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状况的明显好转。6、交通环保到2015年,在营运车辆中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全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船舶废弃物达标排放或回收;道路营业性运输车辆、内河运输船舶单位运输量能耗明显下降。“十二五”期间我区规划建设的高等级公路全部采用沥青路面;新改建山区公路的边坡处治及防护均按规定纳入建设项目范围;对穿城镇道路建设中引起噪音、震动等影响较为严重的均采取适当技术措施加以防治和解决。严格执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在交通建设中保护好水利、土地、植被、文物等资源;优化设计方案,避免大挖大填;坚持文明施工,减少人为污染;加大绿化投入,美化公路通行环境,促进公路与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7、交通信息化“十二五”期间,交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是:一是开发应用于行政审批、行业监督、行业管理等的业务应用系统,提高行业的监管能力和决策水平;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务应用系统,形成交通基础政务信息资源库,提高交通行业管理部门的行政办公效率;三是以服务公众为宗旨的门户网站系统建设。主要有公路运输管理系统、规费征收管理系统、货运(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公路运输公共服务系统,以及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和港航管理信息系统;四是积极推进电子政务,逐步实现全区交通系统行政办公电子化、网络化,并实现与宁波市交通信息网络的联接。第四章 “十二五”用地需求和资金筹措方案1、用地需求“十二五”期间,我区交通建设项目总用地需求为5440亩,其中公路建设4923亩,水运360亩,运输场站157亩。详见附表。2、资金来源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区交通建设项目共需资金90.473亿元,其中公路建设78.147亿元,公路管养10亿元,水运0.806亿元,运输场站1.52亿元。详见附表。资金来源及组成为:市以上补助3.015亿元,区财政自筹86.718亿元,社会投资0.74亿元。第五章 实施规划的建议及措施我区公路水运“十二五”建设养护规划的实施,对于完善我区交通运输网络,提高综合效益,以及实现我区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矛盾,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1、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建设资金。为了保证我区公路水运“十二五”建设养护规划的顺利实施,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金筹措是关键。我区交通建设投资应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拓宽筹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多层次、多渠道筹集交通建设资金。(1)转变投融资思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和经营,以市场力量推动交通建设。(2)改变投融资策略。实行“政府控制投资总量、适当平衡、分步实施、确保重点”的政策,努力盘活资金,形成交通建设资金良性循环。(3)拓宽投融资渠道。除争取本级财政支持外,可通过以下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土地储备拍卖;银行贷款;争取上级资金补助;乡镇自筹或向社会筹资。(4)加强投资管理。交通建设从前期至工程竣工,全过程加强投资控制和管理,确保合理工程造价。2、合理安排年度计划,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为使我区公路水运“十二五”建设养护规划不再是一幅理想的蓝图,应根据规划合理安排年度计划及做好项目前期工作。(1)本着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规划合理安排年度计划,使规划和计划相互衔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2)根据年度计划落实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进行滚动调整计划,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和评估,使规划更好地指导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3)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注重项目包装,提升项目档次,着力解决建设用地报批难题,同时做好项目储备工作。3、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质量是交通建设工程的生命,必须以质量为本,强化工程建设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水平。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要树立新的质量观念。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不仅仅要求坚固、耐用,它已成为人类创造文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科技创新、体现人文景观成果的综合反映。这就要求我们要提升质量意识,以人为本,使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工程质量也是实现建设项目经济、社会效益的途径之一。新的质量观念对设计、施工、建设单位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要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落实质量责任制是关键。必须全面落实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制,做到分层管理,逐级负责。同时严格合同管理,运用行政执法手段和经济处罚手段对违反合同管理的行为进行查处。(3)要加强工程监督力度。坚持以“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负责和政府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加大行业监管力度,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监控,确保工程质量。4、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交通建设发展。(1)深入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积极推广运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依靠科技创造“新”效益。(2)依靠科技进步,降低工程造价。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组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努力降低工程造价。同时,加强工程概预算和工程变更设计管理。(3)加强交通信息技术在交通建设、行业管理和安全保障上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5、交通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区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但缺水、缺电、缺土地较为严重,在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和环境保护制度的宏观背景下,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发展交通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道路新改建要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模,尽量集约使用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公路建设必须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因工程建设给环境保护带来的不良后果。道路选线应避免穿过不宜穿越地区,对取土、弃土、筑路材料开采等改变自然环境的地方应进行恢复自然环境的附属工程设计。努力改善交通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序号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规模建设年限总投资(万元)“十一五”投资(万元)“十二五”投资(万元)用地面积(亩)备注一、公路建设13017437814704923杭甬高速通途连接线望春至岐阳公路新建一级公路,长13公里,宽44米2009-2011961055833016670861(已批)甬金高速鄞州连接线新建长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