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安全上网.doc_第1页
学会安全上网.doc_第2页
学会安全上网.doc_第3页
学会安全上网.doc_第4页
学会安全上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会安全上网【设计思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上网成瘾,他们要网吧,不要学校;要鼠标,不要书包;要游戏,不要成绩许多家长、老师“谈网色变”,不得不面对与网络“抢”孩子的尴尬局面。初一新生正是自我意识增强、社会接触面扩大的时期,对电脑、网络的接触也比小学时增多。若能在一开始就引导他们认识网络的利弊,了解不健康上网带来的危害,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就可以有效地趋利避害,达到健康上网、安全上网的目的。【活动目标】1让学生明白电脑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是工具不是玩具。2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认识到网络是柄双刃剑。3让学生了解不健康上网方式的危害。4师生制订上网规则,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活动形式】1电脑网络知识问答。2谈话和讨论:网络的利与弊。3情景创设:不健康上网方式对学生的危害。4讨论:形成安全上网规则。【课前准备】1电脑网络小调查(见附件一),以及反映出的问题(见附件二)。2设计电脑网络知识问答题。3情景设计:一个中学生的网聊日记、报纸摘抄、学生心理陈述等。【活动过程】一、电脑网络知多少?(一)师: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电脑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从小调查中看出,许多同学喜欢上网,大家能否谈一谈你为什么喜欢上网?上网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A:上网可以玩游戏,很刺激,很陶醉,如果赢了很有成就感。学生B:上网可以和好朋友聊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拘无束,心情很放松。学生C:上网可以玩拱猪、斗地主、打麻将、下围棋等,很过瘾。学生D:电脑知道的真多,查资料感觉很方便,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学生E:上网搜查自己喜欢的明星资料时很兴奋、很过瘾。学生F:我很喜欢上网,因为QQ上可以练级,级别高了,还可以挣得好装备,感觉很骄傲。学生G:增强自尊和自信,比如和姚明赛投篮,我如果赢了,感觉很有成就感。(二)师:看来多数同学把上网作为了一种娱乐的方式,上网时感到轻松、刺激和兴奋。除了娱乐的功能,大家对电脑网络还了解多少?老师准备了几道题,看准能最先说出答案。学生们跃跃欲试屏幕显示:电脑网络知识问答题1我国开始正式接入Internet的时间为(答案:B) 、A1986年 B 1994年 C1995年 D19962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 。(答案:A)A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共享 B运算速度快 C可以相互通讯D内存容量大3全球最大的电脑软件提供商是哪家?首席执行官是谁?(答案:微软, 比尔盖茨)4你知道国际象棋特级大师与电脑之间的“人机大战”吗?5请说出计算机的十个用途。学生们纷纷抢答,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对于电脑网络的娱乐功能,学生了如指掌,但一些关于电脑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实用功能,他们却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对于电脑网络,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了解。这时,教师分别出示两张照片(屏幕显示图片)并介绍。1你知道神六在太空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吗?这是在北京的航天飞控中心,正是这些地面科技工作者通过电脑网络,控制和保证了神六的安全飞行和着陆;22005年12月,北京海军总医院的神经外科专家田增民教授,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操控一个远程脑外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地为1300公里外延安一名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手术。学生们被教师的介绍吸引了,原来电脑网络有这么大的本领!经过介绍,学生们对电脑网络有了新的认识:电脑网络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在生产、卫生、教育、科技、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使人的能力更大程度上得到拓展和延伸,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此时,学生认识到电脑是工具而不是玩具,使用电脑网络应多注重它的实用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娱乐的功能。(三)结论:电脑是工具而非玩具二、网络利弊谈(一)字幕显示: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目前中国大陆上网用户达103亿,其中青少年网民的比例在一半以上,仅18岁以下的网民就有16274万。 师:网络时代已经滚滚而来,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置身其外,网络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二)小讨论:网络利弊谈师:通过游戏小调查,老师了解到有些同学喜欢上网,有些同学又不喜欢上网,上网的同学为什么?不喜欢上网的同学又是为什么?网络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同学们自由发言和讨论。学生A:我不喜欢上网,感觉无聊,想起我哥哥上网痴迷,影响学习,所以远离。学生B:我怕影响学习成绩,回家没有办法与父母交代。学生C:我不喜欢上网,因为太虚,我喜欢实的。学生D:我不喜欢上网,因为上网痴迷,影响自己的学习,从网吧出来浑身疲惫、思维混沌;若有不开心的事,可以跑步、打篮球。运动后心情很好,精神状态也好。学生E:我不喜欢上网玩游戏,而喜欢从网上查找学习资料,我认为这样有利于身心健康,也可以解闷。在我心中网络是有害的。学生F:如果打篮球和去网吧,我会选择打篮球,因为打篮球一身汗很痛快,而在网吧我感觉很害怕,空气污浊,脏话连篇,随时都可能发生争斗和打架。学生G:我不喜欢上:网聊天,因为都是虚的,只是机器和机器的对话,更喜欢和身边的同学做朋友。学生H:上网无论是玩游戏和聊天,让人感觉很轻松、很愉快。学生I:上网可以查阅资料,增长知识。学生J:上网可以开阔眼界,尽览天下大事。学生边讨论,老师边在黑板的两边分别总结出网络的利与弊。1网络的弊:(1)容易网络痴迷而难以自拔,成为无辜的受害者。(2)容易造成现实感缺乏而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3)容易扭曲自尊做虚拟世界里的“英雄”。(4)容易造成现实感缺乏而使正常的人际沟通受阻。(5)耽误时间,影响学习。(6)浪费钱财,没钱上网还可能引发偷盗或抢劫。2网络的利:(1)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足不出户博览世界知识宝库。(2)拓展我们的生活空间,让我们足不出户了解天下大事。(3)帮助我们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传递信息。(4)娱乐的场所,给人刺激和轻松的感觉。(5)网上聊天很畅快淋漓,无拘无束。讨论中教师适时点拨,并针对问卷分析问题。例如学生中出现的扭曲的自尊、错误的同伴认同、虚拟的成功感等,引导学生认识网络的虚拟性和非现实性,例如,虽然在游戏中自己和姚明赛投篮,赢了姚明并带来愉悦的感觉。但那终究是虚拟的,虚拟代替不了现实。又例如,虽然做网络高手让同学羡慕,但自己终究要面对现实中的学业和成绩,那种扭曲的自尊感是靠不住的。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失落和伤自尊,惟有勇敢地面对现实,才是成长发展的惟一出路。网络是柄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善于使用可以为自己带来益处,盲目或错误使用就会刺伤自己。(三)结论: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学会趋利避害师:网络有有害的一面,下面所列的几种上网方式,你认为是有利还是有弊呢?三、通过情景设计,展示不健康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健康上网的认识1情景设计(1)学生日记摘抄网聊十几个小时不下线我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我依恋上我的QQ,有时能在QQ上挂线十几个小时而不会下线,就像是人在吸毒一样,上瘾后没完没了,看来上网和吸毒可以划等号。我感觉QQ就像人们所说的“网络毒品”!而我已经深深地中毒了,我成了网络中无数网虫的一员了,说到网虫我对它的理解是:一个人在网上吸食了“网络毒品”,以后逐渐上瘾,再以后死在了网络上。网络这把双刃剑把我“杀”死了,只是它“杀人”不见血。(2)学生心理陈述从优秀生到最后一名曾经学习优秀的小青,自从被同学“辅导”后接触了网络游戏,从此就无心学习了,由原来的前三名,下降至最后一名。他说:“上课时我的脑海里时常跳出我在网上的头标和昵称,时常沉浸在游戏里那惊险火爆的场面中,时常陶醉在几路玩家痛快刺激的过关里,我简直可以听到机器里发出的轰鸣的声音,想着我的网友可能又在挂线、升级和在装备上超过我,心里就像有爪子在挠一样的难受。”(3)报纸摘抄:暴力或黄色游戏对学生的影响拦路抢劫的小强被警方抓获时说:“当时我玩了5个小时的格斗类游戏,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脑子里都是打啊、杀啊,身上没钱了还想玩,我已分不清游戏和现实了,一走出网吧,正看到一个单身女青年路过,就跟了上去!”从网上对骂到网下决斗,两名少年纠集来自己的“兄弟”。少年小雨的尖刀刺中了另一名16岁男孩的腹部。一个将拖着沉重的脚镣走进高墙,另一个则花季殒命。小雨悔过说:“网络里的暴力游戏。真的害人害已啊。一旦玩上瘾,里面的暴力、色情场面就永远像瘟疫一样缠着你,让你不想学习,不想过正常人的生活,更可怕的是,当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麻烦时,也会选择利用它里面学会的东西来解决一切”你看了有何感想呢?学生们有的说“太可怕了,幸好我没走到这一步”,有的说“他太傻了,我可得小心点”,还有的结合自己身边的具体事例来谈不健康上网方式对学生的危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加深了学生对不健康、不安全上网方式的认识和危害的了解,不但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会导致堕落和犯罪。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出什么是不健康上网方式。(1)某些网络游戏,似网络毒品,一玩就上瘾,且难以自拔。(一位网络老板称:“就怕你不来,来了就跑不掉。”)(2)现实感缺乏,网聊十几个小时而不下线,导致人际交往障碍。(3)暴力游戏导致抢劫和斗殴等犯罪行为发生。(4)色情游戏导致不健康性行为,例如裸聊等。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说:“看来网络确实是有利也有害,不健康、不安全的上网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危害。那么我们如何趋利弊害,健康上网呢?”四、教师与学生共同制订安全上网规则 (一)上网安全规则八条第一条:切勿到网吧娱乐,远离不良网络游戏。特别提示:网络是一柄双刃剑,稍不留意它就会刺向你。第二条:切不可将网络游戏当作一种精神寄托而沉溺其中。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和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第三条:控制上网时间。一般以30分钟为宜,不超过一小时。在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学习的情况下安全使用网络。第四条: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自己真实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意见。第五条: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在网上读到任何信息都可能是不真实的。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一个给你写信的“12岁女孩”,可能是一个40岁的先生。 第六条:当你单独在家时,不允许网友来访。未经父母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不要自己单独与网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需要父母的陪同。第七条: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聊天内容或所作所为,如果父母实在对计算机或互联网不感兴趣,也要让自己的可靠的朋友了解,并能经常交流使用互联网的经验。第八条: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理睬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二)课后将全班整理出的安全上网规则。在学校门口张贴,并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安全上网!【课后反思】近两年来,来咨询室接受咨询的学生中,网络痴迷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异性交往过密的学生。多数学生是被无奈的家长硬拖来的,还有的是经老师介绍过来的,通过和网络痴迷学生的“亲密接触”和“斗智斗勇”,有些学生在自我认识提高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的基础上发生了可喜的转变,而有些学生仍然痴迷不悟,看了让人心疼和无可奈何。因此,我产生了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提前预防的想法,正如有一句防火的宣传口号:“隐患险于明火。防患胜于救灾。”为此,作了本节课的系列设计活动。下面是课程后的反思。从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引发了我如下的诘问:学生不上网玩游戏玩什么?我们有没有为学生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吸引学生的、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和场所?有没有集娱乐性、趣味性、团体互动性、健身性于一体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有没有为学生开放的足球场、篮球场,以满足学生正常的健身娱乐需要?学生不上网聊天有谁陪学生聊天?有多少家长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耐心地、认真地听孩子讲话?有多少老师能抽出时间听孩子说说心里话?学校又为学生之间的正常、健康交往组织了哪些有促进的、适宜的活动,以利于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我们用什么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开放的、能吸引学生的图书馆、博物馆?还是不但能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还能在其中实地创造的艺术场馆或科技馆?如何让学生正确面对现实中的挫败?如何让学生在现实中找到成功的感觉?如何矫正学生扭曲的自尊?如何改变学生错误的同伴认同?这些问题不能解决,网络痴迷或成瘾问题就永远是治标不治本,而以上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的通力合作。“网络安全、健康上网”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持久性的任务,仅仅通过一节活动课是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本课仅相当于给学生打了一个防预针,以后任重而道远。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可以联手设计一个“健康上网在行动”的系列教育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课、个别心理辅导和个案分析、板报、给家长的一封信、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等。并持之以恒地落到实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附件一:电脑网络调查问卷1你喜欢上网吗?A很喜欢B比较喜欢C不喜欢D从来不上2你上网都喜欢做什么?A查阅资料B玩游戏C上网聊天D制作个人网页或动漫E看电影F浏览色情内容3你对网络游戏或聊天的喜欢程度?A难以自控,非常着迷B有时可以控制,有时难以控制C以不耽误学习为原则,基本可以控制D从来不上,怕影响学习4你为什么喜欢上网?A被同学羡慕B有成就感C游戏精彩刺激D多人互动E升级和装备F轻松愉快G其他5你上网的场所?A网吧B家里C学校D朋友或同学家6你接触网络游戏的方式?A同学介绍 B网吧老板介绍C网上朋友推荐D满足自己的好奇心7你在上学期间(周一到周五)每天的上网时间?A1小时以内B 2小时以内C3小时以上D从来不上8你周末上网的时间?A 2小时以内B3小时以内C5小时以上D从来不上9你放假(寒暑假、五一、十一)期间上网的时间?A3小时以内B5小时以内C昼夜泡吧D从来不上 10你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如何?A很优秀,非常自信B成绩中等 C比较差有点自卑D很差,让我很自卑附件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