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七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七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七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七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七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唐洋镇七年级语文两小儿辩日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 、 熟读两小儿辩日、 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一、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1)列子一书的作者是列御寇。据传,列御寇是战国时期郑国人, 家学派的早期人物。(2)孔子名 字 时期人 家学派创始人。2、 给下列字注音: 辩 斗 一 儿 曰 大 如 车 盖 盘 盂 沧 沧 凉 凉 探 汤 孰 为 汝 多 知 乎二、基础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加粗的词语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二)归类总结1、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孰为汝多知乎2、古今义不同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古义 今义及其日中如探汤 古义 今义3、词类活用孔子东游4、一词多义问其故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孰为汝多知乎?问其故 故人西辞黄鹤楼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温故而知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4、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6、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二、问题探究。 1、 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 -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 三、拓展迁移。 庄子欲刺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 选自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馆竖(sh)子:旅馆的童仆。须:等待。 1.解释加有下划线的词: (1) 庄子欲刺虎 (2) 馆竖子止之曰(3) 两虎方且食牛(4) 一举必有双虎之名(5) 两虎果斗(6) 一举果有双虎之功2.翻译文中句子。 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 3.阅读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窗体顶端窗体底端两小儿辩日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二、学习重难点:学习、积累文言词语,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什么是寓言?它有什么基本特征?(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评价。二、作者简介:列子一书的作者是列御寇。据传,列御寇是周朝,道家学派的早期人物。列子原书早已散失,现在流传的列子是东晋人张湛辑注的。列子一书属于道家学派,书中散布了唯心主义,但也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三、解题。此题系编者所加。“辩日”,意思是关于太阳(距地球远近)的辩论。四、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辩斗盘盂沧沧凉凉探汤孰为汝多知乎2、朗读指导(注意某些地方的停顿、断句、某个字的读音,语气等。)前两句说的是两种相反的观点,都用肯定的语气读;后两句说的是根据,有为自己辩护兼驳斥对方的意思,都用反问的语气读。“我以”“一儿以”“此不为”之后,须作停顿。“大如车盖”重读,“则如盘盂”轻读-使有对比色调。“沧沧凉凉”轻读,“如探汤”重读-同上。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强调:知=智读音zh3、大家再次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词句的意思?(1)日中:(2)决:(7)其(3)及:(4)车盖:(8)为(5)则:(6)探汤:(9)乎4、通译课文三、合作探究1、在这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理由呢?2、孔子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是怎么做的呢?(不能决也)孔子那么知识渊博的人,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他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3、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4、我们不但要像两个小孩那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勇于探索,还要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识是无止境的,两千多年前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的问题,可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为什么?(1)、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2)、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3)总结:其实,早晨及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一样的。5、演读课文,深入了解内容三位学生,一人演孔子,另两人演小儿。孔子的话可由学生自由发挥,符合文义即可。四、拓展延伸1从两小儿的辩论可以看出什么?2“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五、小结两小儿辩日让我们领略了一场有趣的争论,这个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可贵的探索精神,我们应该发扬这种精神,去探索大自然,创造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六、板书日初日中一儿日初近(大)日中远(小)勇于探索两小儿辩日一儿日初远(凉)日中近(热)学无止境孔子不能决也实事求是七、当堂检测(一)解词译句。1、(1)辩斗:(2)故:(3)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