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卫星——月球》.ppt_第1页
《地球的卫星——月球》.ppt_第2页
《地球的卫星——月球》.ppt_第3页
《地球的卫星——月球》.ppt_第4页
《地球的卫星——月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卫星 月球 星空夜景 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 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 但是 由于月球距地球最近 对于地球来说 除了太阳之外 天空中没有任何天体比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更加显著 因此 月球同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同学们 我们都知道地球有一个卫星 那就是月球 有关月球的诗歌 神话故事有许多 你能不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嫦娥奔月 玉兔捣药 从同学们的诗或故事中 说明自古以来 人们就特别关注这个离我们最近的星球 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 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 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学习 视频 月亮 遥望月球 走近月球 了解月球 思考月球 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一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遥望月球 从远古开始 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 用石头 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 用肉眼观察月球 公元1608年的一天 荷兰眼镜制造商利伯休的儿子在玩耍中偶然发现 将两块镜片重叠并使其相隔一定远近观看时 可看见远处教堂屋顶原来几乎看不见的小鸟 利伯休受此启发 把两块镜片装在一个铜管的两头 发明了最初的望远镜 遥望月球 用望远镜来观察月球 遥望月球 1610年 意大利的科学家伽俐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 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据此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 虽然从科学的角度看 伽利略手绘的月面图还不够精确 但月面的地形还是清晰可见的 后来 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相继使用 人们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天象 1959年至1976年 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向月球发射了 多个月球探测器 其中有 个取得成功 登月小艇登陆月球 走近月球 用无人探测器近距离探测月球 1959年9月 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 飞过月球的背面 对它进行拍照 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走近月球 1969年7月20日 美国的 阿波罗11号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明朝有位叫万户的官员 他试图用火箭作空中飞行 他坐在带有两只大风筝的木质 飞船 里 飞船的周围绑上47支 飞龙 火箭 他打算等火箭升空后就用风筝飞行 虽然最终失败 但他是世界上利用火箭升空的第一人 中国的飞天探月之旅 走近月球 你知道我国为实现飞天梦想做了哪些努力吗 南宋时期 人们利用火药燃烧进行喷气推进的方式制作的爆竹和烟火 已接近火箭制造的原理 而唐末宋初至明朝初期 火箭还只是作为燃烧物 其结构多是在火药筒上捆一根细竹杆 这叫 起火 如在 起火 前端加一个箭头 尾端装上箭羽 就是 火箭 了 2003年10月 神舟 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为登月走出了第一步 走近月球 2004年 我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的 嫦娥工程 工程共分 绕 落 回 三个阶段 这标志着中国为探索月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7年10月24日 中国首颗探月卫星 嫦娥一号 成功发射 肉眼观察 天文望眼镜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探月过程与工具 这一个历时几千年的过程 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一个科学不断推进 人类锲而不舍 不断追求精神的写照 二 我的 月球卡 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相互交流并记录在我们的 月球卡 上 太阳 逆时针 自西向东 1 月球运动 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月球公转的周期为 恒星月27 5天 朔望月29 5天 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逆时针 公转速度为1 02千米 秒 了解月球 2 月球的基本数据 了解月球 飞机需16天 高速列车需80天 人跑需11年 地球 月球质量小 无大气 2 月球的基本数据 了解月球 月球体积为地球的1 49 太阳 了解月球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比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小得多 月地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 400 为什么月球体积比太阳小得多 但看起来却大小相似呢 了解月球 了解月球 月球的小檔案 38 4万千米 3476千米 7356亿亿吨 3800万平方千米 127至 183摄氏度 29 5地球天 27 5地球天 自西向东 月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地球一周的时间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真正周期 3 月球的地形特点 了解月球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 亮区是高地 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 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 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 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 因此把它们称为 海 著名的有云海 湿海 静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 那里层峦叠嶂 山脉纵横 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 即月坑 这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形 月球上直径大于1000米的环形山多达33000多个 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 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 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 深达8788米 除了环形山 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 高山和深谷叠现 别有一番风光 了解月球 月球的地形 主要有两种 月海和环形山 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 是无一滴水的 海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 又叫做月坑 月坑近似于圆形 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很相似 了解月球 这张照片是阿波罗11号飞船在1969年绕月飞行时所拍摄的 环形山 在月球上到处可以看到环形山 环形山的中间 地势低平 有的还分布着小的山峰 环形山的内侧比较陡峭 外侧较平缓 无论是月球正面 还是月球背面 无论在明亮的高原 还是在低平的月海 都有环形山分布 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 总数达5万多个 在月球的正面 直径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 就有33000个以上 月陆 月球本身不发光 只反射太阳光 我们把月球的表面称作月面 肉眼所见月面上的明亮部分我们俗称月陆 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山脉高原地形 了解月球 了解月球 月谷 月球表面一种地形构造 月面上不少地区曾发现一些黑色大裂缝 弯弯曲曲延伸数百公里 宽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好像浩浩荡荡奔赴海洋的河流 形状与地球上的东非大裂谷相似 称之为月谷 月谷 月球永远都是一面朝向我们 这一面习惯上被我们称为正面 另外一面 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 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 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 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 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 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了解月球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 月面景观与地球有什么不同 了解月球 月球的年龄 月球是地球分裂出来的吗 已经知道月球的年龄和地球很近 約46亿年 虽然地球年龄和月球相近 但月球却不是由地球分裂出來的 因为从岩石矿物成分相比 并不一致 月球多的 地球反而少 月球少的 地球反而多 思考月球 夜日 真真假假 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摄氏度 在月球表面 宇航员能轻松跳过4米 图中的宇航员能边听音乐边看书 2米 4米 思考月球 根据降落在月球表面上的探测器发回的信息 你认为在月球上的以下情况是真是假 并请说出理由 真 真 假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 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 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 白天 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 夜晚 温度可降低到 183 月球有丰富的矿藏 据介绍 月球上稀有金属的储藏量比地球还多 月球上的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富含铁 钛的月海玄武岩 第二种是斜长岩 富含钾 稀土和磷等 主要分布在月球高地 第三种主要是由0 1 1毫米的岩屑颗粒组成的角砾岩 月球岩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种左右的矿物 其中6种矿物是地球没有的 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地球上最常见的17种元素 在月球上比比皆是 以铁为例 仅月面表层5厘米厚的沙土就含有上亿吨铁 而整个月球表面平均有10米厚的沙土 月球表层的铁不仅异常丰富 而且便于开采和冶炼 据悉 月球上的铁主要是氧化铁 只要把氧和铁分开就行 此外 科学家已研究出利用月球土壤和岩石制造水泥和玻璃的办法 在月球表层 铝的含量也十分丰富 月球土壤中还含有丰富的氦3 利用氘和氦3进行的氦聚变可作为核电站的能源 这种聚变不产生中子 安全无污染 是容易控制的核聚变 不仅可用于地面核电站 而且特别适合宇宙航行 据悉 月球土壤中氦3的含量估计为715000吨 从月球土壤中每提取一吨氦3 可得到6300吨氢 70吨氮和1600吨碳 从分析看 由于月球的氦3蕴藏量大 对于未来能源比较紧缺的地球来说 无疑是雪中送炭 许多航天大国已将获取氦3作为开发月球的重要目标之一 世界上已有960多人次进入过太空 杨利伟是第413位进入太空的人 目前 在太空运行的800多颗卫星中 美国占了一半 中国只有34颗 中国导航定位系统绝大多数都是建立在美国的GPS系统之上 一旦美国关闭应用 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格局 我们正在努力改变 我们正自主研发 北斗 导航系统 计划2008年左右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对卫星导航系统的需求 思考月球 月 了解月球 同学们你已经知道月球的哪些知识 歇后语初二三的月亮 不明不白 初七八的月亮 半边阴 大年初一没月亮 年年都一样 大年三十盼月亮 妄想 三十晚上盼月亮 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