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青海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青海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青海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青海省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年级文科历史(满分:100分)第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a.经济危机的影响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2.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 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3.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列宁主张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退出一战c.实行新经济政策 d.废除新经济政策4.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然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a.没有改变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 b.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没有根本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d.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5.1944 年7 月,孔祥熙发给蒋介石密电:“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需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美可能将国际银行对英让步,其他各国则望基金与银行均告成功。”与这封密电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召开6.“它成立之初,就拥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它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它最显著的特征。”材料中的“它”是指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盟7.有史学家认为,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全球化的发展,又造成了“全球分裂”。以21世纪的世界格局来看,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指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c.文化差异不断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8.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9.“从来皇帝的尊号中都有奉天承运继天立极这样的字样。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曾为皇帝制造神圣光环的历史人物是a.老子 b.董仲舒 c.李贽 d.梁启超10.我国佛教强调“直指本心”的修炼方法。与之类似的观点是a.“温故而知新”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经世致用”11.梁启超说:“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明夷待访录)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从中受益最深的应该是a.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 b.经世致用的学风c.追求个性自由的主张 d.唯物主义的观点12.“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13.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14.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15.“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这一论述出自a.伏尔泰哲学通信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6.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 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纸币的流通 火器的使用 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 b. c. d.17.“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北宋词人柳永的词之所以在宋代能得到广泛的传 播,主要是因为他的词a.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激情 b.善于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c.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 d.反映市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18.2010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错误的是a.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交融的产物 b.比较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c.是中国古代戏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d.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19.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 b.达尔 文 c.牛顿 d.爱因斯坦20.“他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列宁)。材料中的“他”是指a.达尔文 b.哈维 c.牛顿 d.爱因斯坦21.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 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a.时代杂志的预言非常准确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c.美国控制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d.信息技术带来了严重的危害22.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近代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据此理解,“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 “工商皆本”的意识 b.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c.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的主张 d.义和团运动 “扶清灭洋” 的口号23.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物质修明,尤重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摆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这表明,康有为主张剪辫的根本出发点是a.安全生产 b.推翻清朝统治 c.发展国力 d.禁绝西方文化24.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25.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26.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27(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7题)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a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b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c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d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28(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17题)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29(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5题)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30.法国著名作家左拉非常推崇美术的一个流派,他认为:“绘画所给予人们的是感觉,而不是思想。”这一流派的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其代表作是a.日出印象 b.马拉之死 c.格尔尼卡 d.雅典学园第ii卷材料解析题,共3题,31题10分,32题15分,33题10分,共35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71年12月,由木户孝允、岩仓具视、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日本政府要人组成的日本政府遣外使团自横滨出发,途经华盛顿、伦敦、巴黎、哥本哈根、柏林、罗马等地,对欧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了为期长达一年零九个月的考察。遣外使团于1873年9月归国后,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遣外使团的正式报告书。在这份报考书中,对当时的欧美社会有如下的考察记述:(欧洲)上下皆以快美生活为主意,相互精于生理,并以勤劳之力达到其主意为荣,以无为依人而食为耻。然欧美一般皆生活于利欲之中。如按前所述,其政俗精神属我四民之类。而所谓自主之理,只在一味追营私利,并以此为勤劳之生业。此等固执,余等不敢渝薄。而高等人物中,皆以立议会、设会社、论国政为成就。此等于东洋风习相反。 明治初期日本关于近代文明的三大争论 材料二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1)依据材料一,归纳欧洲“政俗精神”的主要特征(3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政府对待“报告书”的积极应对措施。(4分)(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在遭受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开展的,但最终的结局不同。请简要分析其结果不同的原因。(3分)32. 材料一梭伦把他个人一度掌握的很大权力和权威用在了制订和落实法律制度上,他更注意的不是他在权住上会怎样,而是他不在会怎样。有人曾嘲笑他编订的法律好象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但梭伦说:“我制订法律,无责无贱,一视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梭伦指向法治的改革成功不仅与其个人政治素质和魅力有关,也还依靠了雅典人当时已经比较尊重法律的民情。摘编自何怀宏梭伦改革的两点启示材料二在王安石建议之下设立了一个叫做“明法”的新科,考试科目是律令、刑统大义和断案。凡应“明法”考试而被录取的,即由吏部列入备用的司法人员的名单3中,其名次且列在及第进士之上。到十六年后,保守派的首脑人物司马光做了宰相,在科举方面首先就废除了明法新科。 邓广拓王安石(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施行法治的特点。你是否同意“他编订的法律好象蜘蛛网,只能缠住那些落在网里的弱者,遇到富人和权贵就会被扯得粉碎”这一看法?并说明理由。(8分)(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设立明法科的直接意图。依据材料概要分析梭伦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7分)33、阅读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请回答:(1) 图一图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个阶级的思想?(3分)其基本政治主张分别是什么?(3分)(2) 以上图为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阶级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主要贡献。(3分)(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1分)三、问答题:5分341718世纪世界历史经历着一场巨大转折,结合史实概括这一巨大转折欧洲范围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思想领域方面的表现。(5分)高二文科历史期中考试答案aacdacdabcaabbcadcdabbcacaa b ba31. 【参考答案】(1)特征:追求高质量生活、立足勤劳致富和过于追求私利;上层人士的民主参政意识浓厚。(3分)措施:开展明治维新,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即“殖产兴业”;拓展海外贸易等。制定和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4分)(2)阿里内容相似,改革初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专制统治和不断对外扩张,遭到旧势力和人民的激烈反抗,并与英国的殖民利益发生严重冲突,而日本明治维新既学习西方,又能结合本国国情加以深化,改革措施有力适当,得到比较高广泛的支持;日本与列强的矛盾也逐渐化解。(3分)32、【参考答案】(15分)(1)特点:注重法律的延续性;强调中庸、平等的原则;重视法律制度建设-(4分)评分说明:观点1分,理由3分。仅表明观点,未说明理由的不给分。观点一:同意。理由:法律保护贵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