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学业水平测试高二政治(选修)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6分。 1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的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这表明哲学是 a对具体知识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b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c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d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 2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b气者,理之依也 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d存在即是被感知 3下列观点中属于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是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a b c d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45题。 4作者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表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促进作用 5“人生易老天难老”和“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哲学寓意是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6哲学课上,李华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王明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两位同学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哲学老师认为,他们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a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7右侧漫画启示我们要 a发挥主观能动性 b使客观符合主观 c坚持实事求是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我们常说,做事情一是要“尽力而为”,二是要“量力而行”。这体现了 a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的关系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9从苏东坡的“把酒问月”到今天的“嫦娥探月”,以及未来中国的“载人登月”,千年之前,人们只能望月惆怅,今天千年梦想成为现实,这主要说明实践具有 a客观物质性 b主观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目的性计划性 10同样的运输量,铁路建设占地仅为高速公路占地的1/10。在2013年新建的时速三百公里的客运专线陆续投入运营后,动车组列车高速条件下的运输安全,又成为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全新的课题。这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1“吸烟有害健康”,人人皆知。多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香烟中的尼古丁是“害”人的祸首,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尼古丁只是引起吸烟者对香烟造成依赖的化学物质,因吸烟致死的人群大部分死于亚硝胺、苯并芘引发的肺癌。这说明 a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b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 c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12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 d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 1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道出了人们对城市建设的美好期许。今天,人们在选择宜居城市时,会综合考虑经济、气候、生活、环境等因素。这是因为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 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14“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a b c d 15由于英国石油公司租用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工人操作不慎,一个海底甲烷气泡由钻扦底部高压处向低压处上升,喷出井口的甲烷气体遇到明火引发系列爆炸,造成钻井平台沉没后大量漏油,导致墨西哥湾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灾难。这一事件告诉我们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系统由要素组成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a b c d 16明朝诗人李开先诗云:“诗到淡中才有味,人须短处去求长。”下列成语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a b c d 17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 b矛盾双方存在相互分离的倾向 c矛盾双方是相互包含和转化的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18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这是全国开放新格局中的先行试点,将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供借鉴的“制度试验池”和适合推广的新模式,为我国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创造经验、积累经验,引领全国开放升级。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个性寓于共性中并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d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1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分清轻重缓急,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符合发展实际,顺应人民意愿。这是因为 a人民的意愿决定改革的进程 b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 20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是指通过逐层增加材料的方式将数字模型制造成三维实体物件的过程。该技术对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消费电子产品等产业的革新有巨大推动作用。然而,3d打印是材质一层层堆积成形,每一层都有厚度,这决定了它的精度难以企及传统的减材制造方法。上述认识体现的哲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b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21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事物的性质 c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22右图“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事物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a b c d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b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24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b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c否定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25随着2013年社会热点的变化,中国梦、小伙伴、中国大妈、喜大普奔、人艰不拆、土豪、雾霾年度热词不断出现。这表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 d主观与客观总是相符合的 26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a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27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是: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为社会公平、人类生活环境作出突出贡献;个人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这一评选标准体现了 a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b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人生价值的实现是自我奋斗的结果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贡献 28一株植物单独生长容易枯萎,而与众多的植物一起生长则生机盎然,这种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倡导密切合作,先后共有25位科学家荣获诺贝尔奖。“共生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 把握联系客观性,避免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 b c d 29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就告诉我们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人们接受文化影响都是被动的 a b c d 30江苏省委宣传部从海量的征集意见中确定新时期江苏精神为“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新时期江苏精神是江苏发展之魂,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极大促进了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这表明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 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的力量就是物质力量 a b c d 31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 a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b没有创新就没有继承 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d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32微博技术以其短小、便捷的特点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获取信息,发表观点。微博的兴起是因为它 a是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 b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能以创新的方式进行文化传递、沟通与共享 d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3歌手龚琳娜演唱的忐忑,以笙、笛、提琴、扬琴等乐器伴奏,融合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多种音色,突破传统的民歌唱法,获得广泛好评。这说明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推陈出新 b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 c科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材料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以“信息交互、知识分享、用户至上”等为核心理念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正深刻地改变着企业的运作模式,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分工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网络时代,“个个都有麦克风 人人都是通讯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为此,有人认为:“是和非不能分也不必分了。” (1)材料一是怎样体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6分) (2)请运用“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反驳“是和非不能分也不必分了。”这一观点。(6分) 35“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数百年的“24孝”故事正是中国孝文化的集中体现。“24孝”的故事成为系列最初起源于元代,出自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又称二十四孝图。传统的“24孝故事”良莠不齐,如“郭巨埋儿”等,也有违反人性的地方,受到诟病。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传统的“24孝”,人们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为此,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等单位共同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新“24孝”简洁易懂,朗朗上口;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除了发布新“24孝”标准以外,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还免费发放孝心宣传册,借助大众传媒,通过电视、广播、图画、剪纸等,宣传新“24孝”行动标准的内涵、传唱新“24孝”歌曲和童谣,倡导新“24孝”行动。 (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推广弘扬孝文化?(6分) (2)结合材料,说明应当如何传承传统的孝文化?(6分) 36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一系列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经济建设的“中国式奇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第二位,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提升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平均超过20%。我国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之后,人民群众对未来期待更高:过去施工建厂,首先考虎的是经济利益,今天引进项目,担心的却是环境污染;过去期盼吃饱穿暖,今天却追求吃的健康、安全;过去梦想有车有房,现在则忧虑pm2.5排放;城乡居民收入整体都有提高,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物质生活富裕了,但当家作主的权益这些“中国式难题”,仍然必须而且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来破解。 (1)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6分)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分析为什么“中国式难题”必须而且可以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6分) 三、探究题:本题18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37高考不考英语,英语不记入高考总分,高考改革还在酝酿之中,已经引起了坊间的热议。某校高二同学,对此开展了探究活动。 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对于高考改革,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3%的网民表示支持,22%的网民表示反对,其余的人无可无不可。 (1)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上述现象。(6分) 同学们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改革开放之初,英语人才匮乏。通过高考“指挥棒”引导人们学习英语,有利于培养大量的英语实用型人才。然而,当前国情、世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般英语翻译人才在人才市场上已经趋于饱和。如果继续把英语的重要性置于汉语之上,显然有些不太妥。同时也是对国内英语教育教学课多时长、学习收效差、应用不足问题的努力回应。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英语高考改革实际上不是淡化英语的分量,只是改变评价方式。 (2)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说明英语改革的必要性。(6分) 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北京高考改革方案,减少英语、增加语文分值的调整,真正的用意,是对近年来整个社会重英语、轻母语倾向的纠正。此外,它也是一个正在因为经济实力增长而逐渐回复自信,重新打量自己的文化源流,重新评判自己和世界之间关系时的必然选择。 (3)请你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北京这一方案的真正用意。(6分)高二政治(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6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c a b a c d c b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a d b d d c a c b b d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c a b c b d c b a c a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催生出了互联网思维。(1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分)互联网思维正深刻地改变着企业的运作模式,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分工和生活方式。(1分) (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因此,是非必须分。(3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可以把指导人们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是和非是可以通过实践来区分的。(3分) 35(1)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孝文化的推广弘扬,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2分)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孝文化的推广弘扬,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2分)文化塑造人生。推广弘扬孝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2)传承和发展传统的孝文化,应当加强教育,因为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应当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因为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应当借助于多种物质载体,因为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应当对传统的孝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中发展,这样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答到其中一点得2分,本小题不超过6分。) 36(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就要求坚持两点论。材料中既看到“中国式奇迹”,又看到了“中国式难题”。(2分) 矛盾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中分析了人民群众对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期待,体现了这一要求。(2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我国通过改革,不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从而创造了“中国式奇迹”。(2分)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2分)“中国式难题”表明,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经不适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状况,必须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1分)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停车场地下空间施工方案
- 超高层建筑消防系统施工方案
- 厂房顶管施工方案
- 酒店灯光亮化施工方案
- 地下管沟及管道铺设施工方案
- 废旧油漆桶加工处理设施施工方案
- 双排脚手架施工方案要点
- 海洋环境腐蚀性墩柱防腐蚀施工方案
- 除尘管道安全施工方案
- 发泡混凝土路垫施工方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机电安装冬季施工方案
- 2023城镇排水管道碎(裂)管法修复工程技术规程
- 工程材料询价(核价)单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金瓯永固杯
- 颈动脉狭窄的护理
- 国际机场机坪车辆行驶管理手册
- 去极端化思想课件
-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规范
- (中职) 移动商务基础(第二版)第7章短视频与直播电商(4学时)电子教案
- T-SDDA 0002-202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