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分析.pdf_第1页
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分析.pdf_第2页
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分析.pdf_第3页
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分析.pdf_第4页
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3卷第 1 1 期 2 0 1 5年 1 1月 光学 精密工程 Opt i c s a n d Pr e c i s i o n En gi ne e r i n g Vo 1 2 3 No 1 1 NO V 2 O1 5 文章编号 1 0 0 4 9 2 4 X 2 0 1 5 1 1 3 1 4 7 1 4 新型 四足 步行机器人 串并混联腿 的运动学分析 高建设 李明祥 侯伯杰 王保糖 郑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摘要 针 对串联四足机器人行走惯量大 自重 载重 比大 的问题 提 出一 种新 型串并混联 四足步行 机器人 并对该 机器人 的串并混联腿进行运动学分析 该机器人 由一个 运载平 台和 四条结构 相 同的串并混 联腿组 成 每条腿 均 由髋 关节 大 腿 小腿顺次连接 构成 其 中髋关节为 3 R R R并联机构 以能耗最小姿态为最优姿态 基于矢量法求 解 了该 串并 混联腿 的运动学正解和反解 利用 MAT L AB和 A DA MS软件验证 了正解和反解 的正确性 基于矢量法和微分变换法求 出了该 混联腿 的速度雅克 比矩阵和加速度矩 阵 分析 了其 奇异性 并利 用 MA TL A B软 件绘制 出该腿 的工作 空间 结果表 明 该 腿在髋关节连杆直径 一2 2 r n m 大腿杆件直径 D一5 0 F i l m 膝关节转角 1 0 5 1 5 5 时 工作空 间呈球冠形 最大 内接圆半径 R一4 0 0 mlT l 高度 为 H E 5 0 0 IT l n l 9 0 0 mini 本研究对该新 型串并混联 四足步行机 器人 的刚度分析 动态 性 能 机构优化设计 和系统控制等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串并混联机 器人 四足 步行机 器人 运动 学正解 运动学反解 奇异 性分析 工作 空间 中图分类号 TP 2 4 2 6 文献标识码 A d o i 1 0 3 7 8 8 OP E 2 0 1 5 2 3 1 1 3 1 4 7 Ki ne m a t i c s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s e r i a l p a r a l l e l l e g o f a n o v e l qu a d r u p e d wa l k i n g r o b o t GAO J i a n s h e L I Mi n g x i a n g HOU B o j i e WANG Ba o t a n g S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Zh e n g z h o u C0 r r e s 0 z g aut ho r E ma i l Un i v e r s i t y Z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1 Ch i n a g a o j i a n s h e 1 6 3 c o m Ab s t r a c t As t h e r o b o t b a s e d o n a d i r e c t l y s e r i a l l e g me c h a n i s m h a s g r e a t wa l k i n g i n e r t i a a n d a l a r g e r we i g h t l o a d r a t i o a n o v e l s e r i e s p a r a l l e l h y b r i d q u a d r u p e d wa l k i n g r o b o t i s p r e s e n t e d Th e r o b o t c o ns i s t s of a l o a d p l a t f o r m a n d f o ur s e r i a l p a r a l l e l l e gs The ki n e ma t i c s c h a r a c t e r s o f s e r i a l p a r a l l e l l e gs f o r t he r o bo t a r e a na l y z e d Ea c h l e g i s c o nne c t e d b y a h i p a t h i gh a c a l f s e q ue nt i a l l y a n d t he hi p j o i n t i s a 3 RR R p a r a l l e l me c h a n i s m B y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l e a s t e n e r g y c o n s u mi n g p o s t u r e a s t h e o p t i ma l p o s t u r e t he f or wa r d k i ne m a t i c s a nd i nv e r s e k i ne ma t i c s a r e d e r i v e d ba s e d o n ve c t o r me t h od a n d t he y a r e v e r i f i e d b y ADAMS a n d MATLAB s o f t wa r e s Th e v e l o c i t y J a c o b i a n ma t r i x a n d a c c e l e r a t i o n m a t r i x o f t he s e r i a l pa r a l l e l hy br i d 1 e g a r e ob t a i n e d ba s e d on v e c t o r me t h od a nd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t r a n s f o r m me t hod a nd t he i r s i ngu l a r i t y i s a na l y z e d t he n t he wor ks pa c e o f t h e hy br i d l e g i s f i g ur e d ou t by M ATLAB s of t wa r e Ca l c u l a t i ons s ho w t ha t whe n t he l i nk a ge d i a me t e r s o f t h e hi p a nd t hi g h a r e 2 2 mm a n d 5 0 mm a n d t h e a n g l e o f k n e e 0 4 i s wi t h i n E l o 5 1 5 5 t h e wo r k s p a c e o f t h e h y b r i d l e g i s p a r t o f a s p h e r e wh o s e r a d i u s o f t h e i n s c r i b e d c i r c l e R i S 4 0 0 mm a n d a l t i t u d e H i S wi t h i n r 5 0 0 mm 9 0 0 收 稿 日期 2 0 1 5 0 2 1 0 修 订 日期 2 0 1 5 0 3 1 2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N o U 1 3 0 4 5 1 0 郑州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发展基金资助项 目 No 1 4 2 1 3 2 1 0 7 6 光学精密工程 第2 3 卷 mm Th i s r e s e a r c h h a s 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 a s e r i e s o f f u r t h e r s t u d i e s o n s t i f f n e s s a n a l y s i s d y n a mi c pr o pe r t i e s m e c ha ni s m o p t i ma l d e s i gn a nd s y s t e m c o nt r o l o f t he no ve l s e r i e s pa r a l l e l qu a d r u pe d wa l ki n g r ob o t s Ke y wo r ds s e r i e s pa r a l l e l r ob ot qu a d r u pe d wa l ki ng r ob o t f o r wa r d k i ne m a t i c s i nv e r s e ki n e ma t i c s s i n gu l a r i t y a na l y s i s wor ks pa c e 引 言 足式 机器 人 由于 落 足 点 分散 故 能在 足 尖 点 可达域内灵活调整行走姿态 并合理选择支撑点 因而具有更高的避障和越障能力口 在足式机器 人中 四足步行机器人运动灵活 稳定性好 既有 超 于 两足机 器人 的平 稳 性 又 避 免 了六 足机 器 人 机 构 的冗余 和 复杂 性 因此 在 整 个 步行 机 器 中 占 有 很 大 的 比重 在 抢 险救 灾 排 雷 地 理 探 险等 方 面 具有 良好 的应 用 前 景 是 目前 机器 人 研 究 领 域 的热点 之一 2 现有的四足机器人的腿部机械结构大多数 由 串联机构组成 如美国波士顿动力学公 司研制 的 B i g D o g l s L i t t l e Do g 7 和猎 豹 C h e e t a h 山 东 大 学开发的液压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 意大利理 工 大学 研制 的 Hy Q口 机 器人 日本 干 叶工 大 米 田完教 授研 制 的 Hy p e r i o n 4 1 机 器人 等 这种 串 联式腿结构简单 控制建模容易 但 自重 载重 比 大 承 载 能 力 低 1 并 联 腿 式 机 构 以 其 自重 载重比小 承载能力高 稳定性优于串联机构等优 点 成 为步 行 机 器 人 优 于 串联 腿 机 构 的选 择 口 如 日本早稻 田大学的 wL系列步行椅的设计l 1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的 P a r a wa l k e r的设计l 1 国 内燕 山大学王 洪波 等 提 出 的 四足 两 足 可 重组 步行器的构想 张成军等 1 9 提出的基于 3 R P C并 联机 构 的新 型 步 行 机 器 人 荣 誉 金 振 林 等 l 2 提 出 的基 于 U UP R P 4 UP S机构 的并 联机 械 腿 但机构本身工作空 间较小 较难完成 高速度 的行走 越 障作业 随着 四足机 器人 在非机 构化 特种 地形 中应 用 的深 入 和 拓 展 人 们 对 四足 机 器 人 的速 度 机 动 性 适应性等提 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高速 高承 载 低 能耗 自带 动力 源 的机 器人 设计成 为 了 四足 机 器人 的研 究重点 而 机器 人 腿作 为重 要 的基 础运 动部 件 对 四足 机 器人 的运 动 学 和 动力 学 特 征具 有重 要 的决定 作用 引 因而 四足 机 器 人腿 的 设计成为了四足机器人高速高机动性运动的重要 影响因素 为了克服 串联式腿结构和并联式腿结 构各 自的局 限性 国内外学者将研究 目标转 向串 并混联式腿结构 周玉林等 2 将混联机构引入 仿人机器人的研究 构造 了人形机器人 的整体构 型 Ye R u i h u a等 提出了新 型的串并混联机器 人 可 用 于辅 助 股 骨 骨 折 复 位 P i s l a D o i n a 2 提 出 了用 于 腹 腔镜 手 术 的 5 D OF混 联 机 器 人 在 四足步 行机 器人 机 械 结 构设 计 方 面 混 联 腿 结 构 兼 具并 联机 构 和 串联 机构 的优 点 可 在 提 高机 器人 载 重 自重 比的 同时 满 足快 速稳 定 响应 的需 求 从而实现高速 低 能耗 高承 载的运动 田兴 华 高峰等 总结了现有 四足机器人的腿构型的 优缺点 提出了 3种不 同的混联腿构型 并对其进 行 了分 析 为 提高 了整 机 的刚度 和 自重 载重 比 本 文提 出 了一 种新 型 四足 步 行机 器 人 对 该 机 器 人 的 串 并 混联 腿 进 行 了运 动 学 分析 并 进 行 了 Ma t l a b和 Ad a ms 仿 真 2 腿部机构描述 新型 4 足步行机器人由 4条结构完全相同的 串并混联腿和运载平台组成 如图 1 所示 每条腿 都是 由髋 关 节 大 腿 和小 腿 组 成 如 图 2所示 其 中髋 关节 是 3 RR R 并 联 机 构 如 图 3所 示 具 有 3 个 转 动 自由度 髋 关 节 的 3个 分 支 的 9个 转 动 副轴 线都交 于 动平 台 的中心点 髋 关节 的 3个驱 动 电机 固定 在定 平 台上 并与机 器人 背部 相 连 减 轻 了行 走时 的抬 腿 惯 量 提 高 了机器 人 行 走 的快 速性 和稳 定 性 膝 关 节 采 用 直线 电缸 驱 动 电缸 体通 过 铰链 与大 腿 和 小腿 链 接 提 高 了膝 关 节 重 心位置 减小了整个腿部对于髋关节的转动惯量 从而提高 了腿部的灵活性 该 串并混联腿的髋关 节部 分可 以等 效 为一 个 球 副 膝 关 节 具 有 1个 转 动 自由度 因此整 条 腿具 有 4个 自由度 该新 型 串并 昆 联 4足步行机器人的每条腿都采用串并混 光学精密工程 第2 3 卷 u 一 O y 0 1 2 l n 0 n 0 l l 0 o 0 1 J 髋关节第 i i 一1 2 3 个分支 的驱动轴轴线 矢量 主动杆和从动杆之问转动副的轴线矢量 从 动杆 和动平 台之间转 动副 的轴 线矢 量 分别 用 s S 2 表示 当 i 1 2 3时 髋关 节 3个 驱动 轴 轴线 矢 量 Js s 2 1 s 3 1 分别为 r S 1 2 一一f 1 i mc 8 5 1 S a S 一 丢 一 汁 雩 1 I f z 一 丢 c3 譬 f 一 十 1 s 4 从动杆与动平台之间的旋转副的中心轴矢量 s Js s 分 别 满足 s 一BA J 3B s 一 砖 T 1 吨 s 5 其 中 r s1 1 一O i 5 c k 一 s l 如 l s 一 一 s f 一 5 c 主动 杆 和 从 动 杆 之 问 转 动 副 轴 线 矢 量 s s 分别 为 可得 f s1 3 一 一 z 一 一 z 一 一 z I s ss I4 3 T 1 f 根据髋关节机械结构的特点 可得 S 2 S 3 0 i 一 1 2 3 S 一 7 O 0 1 T 0 O 0 1 0 O O T 0 1 T Ro t z 一 4 一 一 1 将 式 4 6 代 入式 7 中可得髋 关 节 的 3个 7 驱 动 的转 角 0 0 0 满足 t a n0 一 旦 S 0 f8 0 t an 3 c a 等 熹 2 sa 3 一 o o 一 3 o 一 3 一 t an 一 嚣 筹誊 3 3 o 3n o 2s 3 o 将髋关节等效为一个球副与膝关节串联组成 串联 机构 此时该 串并 混联 腿 可 以等 效 为一个 S R 机构 对该 S R 机 构 建 立 坐 标 系 定 平 台 坐 标 系 A 和动平 台 坐标 系的 B 与 图 5中意 义相 同 膝 关 节坐 标 系为 C Z 轴始 终指 向转 动 关节 C 转 动关节 C处坐 标系 的 X 轴平行 于 动平 台坐标 系 的 轴 初 始 位置 时 c垂 直 纸 面 向外 轴 指向 目标点 P 大腿和小腿 的长度分别为 L 和 L 如 图 4所示 图 5 腿部机构坐标系 Fi g 5 Co or d i na t e s y s t e ms o f l e g O O l l 一 0 O 第 1 1 期 高建设 等 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 的运动学分析 由于图 5中 表示 的为 串联 机 器人 结 构 运 动 学反 解不 唯一 以该整条 腿 运动 时整条 腿 的能耗 最小 为 目标 考 虑 腿 的最 优 位 置 当膝 关 节 C位 于最 低处 时 驱 动 整条腿 运动 所需 的能 耗最 低 如 图 5所示 此 时膝关 节处的转动轴线 必垂 直 于向量 m一 0 0 1 同时膝关节轴线 x 始终垂 直于 O P 设足 端 点坐标 为 P P 可得 Xc OP m一 p 一 0 9 同时轴线矢量 满足 rX 1 l l 一 醒T r 1 0 0 0 1 0 L l L 将 户 一p O 单位化 然后使 其和等 式 1 O 可 以联立方程组 可解得 a和 满足 一a n 一 1 1 l 卢 一0 由OP OC和 P C构成一个三角形 根据三角 形余弦定理可得 由于驱 动 电机 D 行程 的限制 0 4 1 0 5 1 5 5 结合式 1 2 可 得 D 的行程 L z z 一2 z 1 z 2 c o s O 4 1 3 全局 坐标 系下 足端 点 P 的坐标满 足 为 一 L 2 1 1 4 计算得 r P 一L1 a 十 L 2 s 4 O 一 C 4 a P y L1 口 L2 s 4 0 一 口 1 5 L 1 a L 2 s 4 0 一C 4 a 将等式 1 1 1 2 代人式 1 5 中 可得 t a n 一 一 b p a p 6 1 6 其 中 口 一L 一L p 户 6 4 L L 一 L L 2 一 p p 综上可得该 串并混 联机器 人腿 的运 动学反 c s 一 L L 一 2 T 2 2 L L 1 2 解为 其 中 a y 满足 其 中 r 口 a l 一0 7 a 0 一 a r c t a n 旦L Sa O ca o v arc 嵩 豢 一 r ct n r上一I 3 o 2 s o J 巫 巫 一一 1 8 0 S a s B S Y j r c n c y 一 z p f 一 n b p a p 6 J 日 一L 一L 2 T p 2y TP 2 b V L I L 2 一 L g 2 一 4 运动学正解分析 求 该 串并混 联 机 器人 腿 的正 解 时 已知 髋 关 节 3个驱动 的转角 0 0 0 解 出髋关节动平 台 相对 于定 平 台 转 动 的角 度 a 8 和 7 将 膝 关 节 驱 动电机的行程换算到膝关节 的转动角度 0 进而 得 出该 串并混 联机 器人 腿 的运动 学正解 令 t a n O 1 t 1 t a n O 2 一t 2 t a n O 3 一t 3 对式 8 整 理 可得 光学精密工程 第2 3 卷 t l C s O 0 0 一 0 c 2 2 0 z 卜 4 g c n x c n y 2 J a s z 一0 一 c 2 s 1 瓜 一 f 2 a 3 n z 0 1 9 式 1 9 中有 6 个未知数 但只有 3个方程式 因此若想求出式 1 9 中 6个未知数 的解 需要添 加 3个约束方程 根据旋转矩阵的性质 可添加如 下 3个约束方程 2 0 f 0 m t I o t l C a O O l 1 一 f 3 q c et o y 2 set 2 0 z m 1 一 g c et 一 g g cet y 2 4 g s 2 n z j 1 g g cet 2 set 3 0 z 1 一 F c d s 2 s 一 0 2 1 1 2 2 0 l 0 2 0 0 0 I D n 0 0 0 给 出 的值 用 Ma t l a b软件解 上 述 方 由于 向量 s s s 相交 于动 平 台的 中心 点 程 组 可得 出 8组解 其 中 4组 为虚数 解 由于该 B 因此 S S S 的旋 转 可 以 看成 是 绕 着 同一 机器人对应的正解应为实数 因此舍去 4组虚数 轴进行 绕该 轴的角转速可 以用 y表示 如 图 6 解 根据 公 式 1 8 对剩 下 的 4组实 数解 求 解 所示 可得 f d a r c t a n n j fl a r c t a n 2 2 2 7 a r c s i n O z c 根据 一0时 整腿运动时能耗最小 筛 除 不等于 0的两组解 由于该机 器人髋 关节 每个 RR R分支的第二个转动副在 0 9 o 即 0 0 9 0 根据此条件对筛除另外一组不满足该条件 的实 数解 剩下 的一 组 解 即是 满 足 整 腿 运 动 时 能 耗最 小 的 0 0 0 3 对 应 的髋关 节 正解 得出 a y之后 将 a y和 0 代人式 1 7 即可 得 出该 串并 混联腿 机 构 的正 解 5 奇异性 分析 该机器人腿为串并混联结构 分析其奇异性 应 先分 析髋关 节 的奇异 性 再 分 析整腿 的奇异性 5 1 髋关节 奇异 性分 析 对 式 7 求导 可得 S Js O f 一1 2 3 2 3 图 6 角速度 向量和线速度 向量叉乘关 系 Fi g 6 Cr os s p r odu c t r e l a t i on s hi p be t we e n a ngu l a r ve l o c i t y ve c t o r a nd l i ne a r ve l o c i t y v e c t o r s A t 表示 t 时 刻 轴 向量 S 绕 着 中 心轴 y旋转并经过时间 后的位置 根据向量的 叉 乘关 系 可得 一 y S 2 4 对 式 4 求 导可得 2 6 S S 2 5 其 中 0 的一阶导数表示的是第 i 个电机上输出轴 的角 速 度 将 式 2 4 2 5 代 入 式 2 3 中 整 理 可得 S S z Sia一 S z S y 2 6 对式 2 6 进行 整理 可得 该髋 关节 的运 动学 逆 屉 屉 恤 第 期 高建设 等 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 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分析 问题 为 0 一 J 2 y 其 中 一 2 7 一 扫 j r 一 一 r l s 1 1 S 1 2 s 1 3 f s 2 1 S 2 2 S 2 3 f Js 3 1 S 32 S 3 3 I 对式 2 7 进行 整理 可得髋 关 节 的运动 学正 问 整 条腿 的雅 可 比矩阵 即为 题 为 J O 2 8 J 一 J 2 2 9 其 中 为髋关节机构 3条运动支链 的输入 角速 度矢量 为 X Y Z 型 R P Y角 O t 口 y的转速矢 量 J 为输入角速度矢量 向X Y Z型 R P Y角转 甘r 1 速 矢量 转化 的雅可 比矩 阵 雅 克 比矩 阵 J 由 J 一 和 J 组成 当 I J I 一0和 l J I 一0时髋关节 发 生奇 异 按矩阵分析理论对 t 进行奇异性分解 即存 在正交矩阵 R 和 R 使 J 厶 3 O 其 中 厂 1 A 一 l 0 2 r 3p l a r l a J l l a p l a a o p a8 a p a 8 a p a 0 ap a y ap ay O p a 3 p 8 0 4 a p 8 0 4 O p a o 4 等一 L 一 L c SaS tic r c 口s Lz s 4 一 S a S 3 S y c c y 一 L L2 c 4 C C B C r 十L2 m 一 L 一L2 c C S fl S r L2 s 4 c S p C y s s L2 C a S fl S r S a C 1 十L2 C r S C r 其中 为J 的 3 个奇异值 并且 其 中 一 一 该髋关节机构的条件数为 k J 一 1 0 3 3 2 髋关节机构的条件数 k J 取决于雅可 比矩 阵 J 而雅可 比矩阵 J 是随着运动平 台姿态 的 变化而变化 的 所 以 髋 关节机构处于不 同姿态 时 条件数 k J 也有不 同 设计时应尽量使最小 条件数为 1 此时髋关节 的灵巧性最高 各奇异值 相等 各 向同性度最高 5 2 整 条腿 的奇 异性 分析 由于 已知整 条腿 的反 解 方 程 因此 可 以对 反 解方程进行微分得到整条腿 的反解微分方程 用 a 口 表示 式 1 5 中的 0 0 0 a a a 并对其进行微分可得 a p Op a8 3 p a 8 ap 37 a p a y ap 87 a p a O 4 op o O 4 a p a 0 4 口 9 0 4 33 O p y L1 一L 2 c 4 5 5 7 L 2 5 Y S a C 7 c q py m L1 一L2 c s c L2 s s c 卢 s 一 L L2 c S a S fl S T C C 7 L2 S 4 s s B c y c S y 一 L2 c s S fir S a S fl C r C a S 1 一 0 3 a 一 L1 Lz c 4 s c r s 3 s r 等 L 一 L 2 c C 3S r 4 c 一 L2 c 对整 条腿 的结 构 特 点 分 析 可 知 只 有 当膝 关 节转 角 0 一0或 0 一1 8 0 时 腿 部 机 构 会 产 生 奇 异 将 0 一0或 0 4 1 8 0 代 入 式 3 4 中 验 证 可 得 疗 0 时 稚 青 锸 阵r的 第4列 和 第3列 女 J 1 l r y 0 一 一 一 光学精密工程 第2 3 卷 小 相等 符号 相 反 可 得 0 一 1 8 0 时 雅 克 比矩 阵 J的第 4列和第 3列相 等 由此 可证 明 当 一0 或 一 1 8 0 时 该 腿 机构 确实 处 于奇 异 位 形 腿机 构 会 刚化 丢 失 1个 自由度 结 构设 计 中在 膝关 节 处设计使转角 0 1 0 5 1 5 5 从而使腿机构远 离奇异位形 5 3 髋 关节加 速度 分析 对式 2 3 进一步对时间求导可得 S 2 s S 一 0 一 1 2 3 3 5 由式 2 4 求导可 得 S 日 f xJs f y 3 6 由式 2 5 求 导 可得 一 舀 s S s 3 7 将式 2 4 2 5 2 6 3 6 3 7 代入到公式 3 5 中 整 理后 可得 9 塑 丝 塑 J S l S z S S n S 2 S 第 二项 其实 为雅 克 比矩阵 与 的一 阶导数 的 乘积 可以将第一项单独作为一个 叠加项 系数矩 阵 即令 一 蔷 i 一 1 2 3 3 9 则式 3 8 可 以写 为 一 J 4 0 其 中 8 一 F 0 1 2 0 3 r 1 r 2 3 y j 若 已知 3个驱 动 电机 的转动 角加 速度 i i 和 髋 关节动平 台的转动角速度 则髋关节动平 台的 转动 角加 速度 可表 示为 y t 8一 y 41 5 4整条 腿 的加速 度分 析 由式 3 3 可 知 静 攀 簪 静 对公式 4 2 进一步对时间求导可得 其 中 H t 4 3 n E P H E H Hz H H1 H2 H3 为 4 4形 式 的 He s s i a n矩 阵 H 一 H 2 一 H 3 当 3个 驱动 电机 的转 动角 加速 度 和髋 关节 动 平 台的转 动角速 度 y已知 时 通 过 公 式 4 1 可 以算 出髋关节动平台的转动角加速度 结合膝 关 节 的 转 动 角 速 度 和 角 加 速 度 通 过 式 4 3 4 4 4 5 就 可 以得 到该 串并 混联 腿 的足端 的加速 度 n 至此 可 得 到 驱 动 角 速 度 和 该 串并 混 联机 器人 腿 的足端 的角 加速 度之 间 的关 系 丽 丽 两 而 丽 研 而 而 丽 一楸 一 丽 一 一 一 丽 丽 丽 3 1 5 6 光学精密工程 第2 3 卷 0 旦 a a 角位移 曲线 a An g u l a r d i s p l a c e me n t c u r v e s 一 一 一一 一一一 一 一一一一一l i L 1 电机2 l 电机 i b 角速 度曲线 b An g u l a r v e l o c i t y c u r v e s c 角加 速度 曲线 c Ang ul a r a c c el e r a t i o n c u r v e s 图 1 O 由 Ma t l a b计算得到 的串并混联腿 的运动 分析 曲线 F i g 1 0 Ki n e ma t i c s a n a l y s i s o f s e r i a l p a r a l l e l h y b r i d l e g o b t a i n e d b y M t a l a b l 一 D 一 I 一 一 u v f矾 一 一 u 0 矗一0 0 譬 0 I 嚣 I J z I s o 一 一 L 1 0 一 8一 o 0 譬 I 嚣 I I 第 i 1 期 高建设 等 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分析 3 1 5 7 I f B m i 一 一 一 4 i 一 一 6 5 98 2 6 5 7 1 3 O a 角位移 曲线 a An g u l a r d i s p l a c e me n t c u r v e s 0 3 5 0 2 3 3 3 0 1 1 6 7 O O 01 1 6 7 0 23 3 3 b 角速度曲线 b An g u l a r v e l o c i t y c u r v e s J O N T I A n a r M k I OI N T 一3 An g u l w A m m 2 A A Ma g J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1 0 0 t s 0 8 8 7 c 角加 速度曲线 c Ang ul a r a c c el e r a t ion c u r v e s 图 1 1 由 Ad a ms 模拟仿真得到 的串并混联腿 的运动分析 曲线 F i g 1 1 Ki n e ma t i c s a n a l y s i s o f s e r i a l p a r a l l e l h y b r i d l e g o b t a i n e d b y Ad a ms 7 2正解 验证 该 串并 混联机器人腿 的结构参数为 一4 5 L1 42 6 mm L2 44 8 I T l m Z l一 3 0 0 m m Z 2 1 0 0 mm 由 7 1节可知反解是正确 的 在该 串 并混联机器人腿 的工作空 问 内 任取一 点 一6 5 7 8 4 3 为 P点 的坐标值 通过式 1 9 可 以得 出 此 时对 应 的反解 0 2 0 和 L 计 算 结果 为 r 1 1 3 28 8 5 j 嘶 8 4 5 v 0 3 5 3 6 I 9 I l L 3 8 5 7 7 0 9 将这一组髋关 节驱动 代入 到式 2 3 中 用 Ma t l a b求解 可 得该 组 驱 动数 据 对 应 的 8组解 除去 4组为虚数解 对剩下的 4组实数 解求解可得 y 的值如表 1所示 表 1 0 2 0 a 对应 的 4组 实数解 T a b 1 F o u r g r o u p s o f r e a l s o l u t i o n t o 0 1 0 2 根据 一0时 整腿运动时能耗最小 筛 除 第 1组和第 3组数据 根据第 4组数据不满足条 件 0 9 0 筛除第 4 组 剩下的第 2组数据即 是整腿运动能耗最小时对应的髋关节正解 此时 d y 为 6 0 0 9 0 0 2 O 1 8 6 9 由式 1 5 可 求得此时 L对应的 0 一1 3 5 将 a p y 0 代人 O 3 O 3 0 3 3 一 面 一 I 一 一 I 0 一 o s u 5 4 9 3 9 9 4 5 O 1 1 2 42 2 1 1 7 4 1 l 4 7一 O 6 2 2 6 0 l O O 0 0 1 一 一 一 一 T s 一 一 l I 9 一 曲 u v 一 o l 0 一 矗一 o 0 冀 一 u v I甲 一 一 L1 0 一 B J 0 3 B Q 葡I I 3 1 5 8 光学精 密工程 第2 3 卷 式 1 7 中 可分 别 得 到 这两 组 驱 动 数 据 对应 的足 端 中心 点 P的正解 为 f p 一 一 6 0 49 5 J P 一5 7 4 7 0 8 4 6 l P 一8 4 2 7 8 0 2 式 4 6 得到的 P值和给定的 P 值 一6 5 7 8 4 3 非 常接 近 误 差很 小 由此 可证 明该运 动学 正 解 正确 8 结 论 针对串联 4足机器人行走惯量大 白重 载重 比大 的问题 提 出 了一 种新 型 4足步 行机 器人 对该机器 人的串并混联腿进 行 了运动 学分 析 主要结 论如 下 1 基于矢量法 以能耗最小姿态为最优姿态 分析 了 整 条 腿 的运 动 学 正 解 和 反 解 并 通 过 参 考文献 E l i WE I D E MA NN H J P J E I F E R F E I T Z E J Th e S i x l e g g e d TU M Wa l k i n g R o b o t c P r o c o y t h e j EEE R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o n f e r e n c e l 9 9 4 1 0 26 l 03 3 2 鄂 明成 刘虎 张 秀丽 等 一种粗 糙地 形下 四足仿 生机器人的柔顺步态生成 方法 J 机 器人 2 0 1 4 3 6 5 5 8 4 5 91 E M CH LI U H ZHANG X I e t a1 Compl i a nt g a i t g e n e r a t i o n f o r a q u a d r u p e d b i o n i c r o b o t wa l k i n g o n r o u g h t e r r a i n s J R o b o t 2 0 1 4 3 6 5 5 8 4 5 91 i n Ch i n e s e 3 李满天 蒋振 宇 郭伟 等 四足仿 生机器 人单 腿系 统 J 机器人 2 0 1 4 3 6 1 2 1 2 8 I 1 M T J I ANG ZH Y GUO W e t a 1 I e g p r o t o t y p e o f a b i o i n s p i r e d q u a d r u p e d r o b o t I j Ro b o t 2 O l 4 3 6 1 2 1 2 8 i n Ch i n e s e 4 张雪峰 秦现生 冯华山 等 面 向奔 跑运动 的刚 柔 复合 四足 机 器 人单 腿 设计 与 实验 研 究 J 机 器 人 20 13 3 5 5 5 8 2 5 88 Z HANG X F QI N X S H F ENG H SH e t a 1 De s i gn a nd e x pe r i me n t s t ud y On a q ua dr u pe d r o b ot s i ngl e l e g wi t h c o mpo s i t e r i g i d f l e x i b l e c on f i gur a t i o n f o r g a l l o p g a i t J Ro b o t 2 0 1 3 3 5 5 5 8 2 5 8 8 Ma t l a b和 Ad a ms 软件 验证 了所得 正解 和 反解 的 正确 性 2 基 于矢 量法 和微 分变 换法 的混 合方法 建 立 了该混 联腿 足端 速度 和驱 动关 节速 度之 间 的映 射关系 推 导 出了适用 于 RP Y 转速形式 的速 度 雅克比矩阵 实现 了机构关节空间和足端工作空 间速度的一一映射 3 建立 了机 构 的加速 度分 析表达 式 得 到 了 该混联腿的关节空间和足端工作空间加速度的一 一 映射关 系 4 对该混联腿进行 了奇异性分析 结果表 明 当髋 关节 雅 克 比矩 阵 为零 和 膝 关 节 转 角 为 0 或 1 8 0 时 该腿结构出现奇异 5 当髋关节连杆直径 d 一2 2 n l m 大腿杆件 直径 D一5 O mm 膝关节转角 0 1 o 5 1 5 5 时 该腿的工作空 间呈球冠状 最大内接 圆半径 R一 4 0 0 IT l m 高度 H 5 0 0 mm 9 0 0 ram i n Ch i n e s e 5 RA I B E R T M B I A NKE s P 0R K NE L S ON G e t a1 Bi gDo g t he r ou gh t er r a i n q ua dr upe d r ob ot c 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1 7 t h I F AC r C o n g r e s s Oxf o r d 2 0 0 8 1 0 8 2 2 1 0 8 2 5 6 P L AY E R R B UEHL E R M R AI B E RT M B i g D o g c U n ma n n e d S y s t e ms T e c h n o l o g y Be l l i ngha m A SPI E 2 00 6 No 62 3 02 0 7 KAI AK RI S HNAN M B UC HI I J P AS T OR P e t a 1 Le a r n i n g p l a n n i n g a n d c o n t r o l f o r q u a d r u p e d l o c o mo t i o n o v e r c h a l l e n g i n g t e r r a i n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 Ro b o t i c s Re s e a r c h 2 0 0 1 3 0 23 6 2 58 8 柴汇 孟健 荣 学文 等 高性 能液 压驱 动 四足 机器 人 S C a l f 的设计与实现 J 机 器人 2 0 1 4 3 6 4 38 5 3 9l CHAI H ME NG J RONG X W e t a 1 De s i g n a nd i mp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SCa l f a n a dv a nc e d h yd r a u l i c q u a d r u p e d r o b o t J R o b o t 2 0 1 4 3 6 4 3 8 5 3 9 1 i n Ch i n e s e 9 李贻斌 李彬 荣学 文 等 液压 驱动 四足仿 生机 器 人 的结 构 设 计 和 步 态 规 划 J 山 东大 学 学报 2 0 1 1 4 1 5 3 2 3 6 LI Y B LI B RONG X W 以 n M e c ha ni c a l d e s i g n a nd ga i t pl a nn i n g o f a hy dr a ul i c a l l y a c t ua t e d 第 1 1 期 高建设 等 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 的运动学分析 3 1 5 9 E l O 1 1 1 1 2 1 3 1 4 1 1 5 1 6 2 E 1 7 q u a d r u p e d b i o n i c r o b o t J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d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En g i n e e r i n g S c i e n c e 2 0 1 1 4 1 5 3 2 3 6 i n Ch i n e s e SEM I NI C TSAGARAKI S N G GUGLI ELM I N0 E e t a 1 De s i g n o f Hy Q A h y d r a u l i c a l l y a n d e l e c t r i c a l l y a c t u a t e d q u a d r u p e d r o b o t J P r r j c e e d i n g s o f 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n g i n e e r s Pa r t J J o u r n a l o f S y s t e ms a n d Co n t r o l E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1 2 5 5 6 8 3 1 8 4 9 S EMI NI C Hy QDe s i g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h y d r a u l i c a l l y a c t u a t e d r o b o t D G e n o a Un i v e r s i t y of Ge n oa 201 0 YONEDA K Li g h t we i g h t q u a d r u p e d wi t h n i n e a c t u a t o r s J J o u r n a l o f R o b o t i c s a n d Me c h a t r o n i c s 2 0 0 7 1 9 2 1 6 0 1 6 5 任 冠佼 陈伟海 陈斌 等 基于双四杆机构 的蟑螂 机器人设计 与分析 J 机械 工程 学报 2 0 1 1 4 7 1 1 1 4 2 2 REN G J CHEN W H CHEN B e t a 1 Me c h a n i s m d e s i g n a n d a n a l y s i s o f c o c k r o a c h r o b o t b a s e d o n d o u b l e f o u r b a r l i n k a g e J 1 J o u r n a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1 4 7 1 1 1 4 2 2 i n Ch i n e s e 王 洪波 徐桂玲 张典 范 等 助老助 残 四足 两 足 可重构并联腿步行机器人运 动学 建模与仿 真 I j 燕山大学学报 2 0 1 0 3 4 6 5 0 8 5 1 5 W A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