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重庆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重庆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重庆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重庆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12-2013学年(上)半期考试高2014级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所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今天我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对此,我们可以继承发扬儒家学说中的( )a .“和为贵”和“仁”的思想 b .农本思想c .有教无类的思想 d .“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2、 “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 .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3、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控制的加强 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 5、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这种观念源于理学提倡(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 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存天理,灭人欲 d. 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6、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政治家,赞颂商鞅,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7、某书友到旧书市场去“淘宝”,见到一本章回体小说,封面已经没有了。小说通过爱情的纠葛变化、家族的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了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这本小说是()a西游记 b水浒传c三国演义 d红楼梦8、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l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古代中国禁绝任何外来文明 c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d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9、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世界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0、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11、19世纪末,康梁维新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12、鸦片战争前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睁眼看世界”的着眼点主要在()a社会制度方面 b思想文化方面c军事技术方面 d经济科技方面13、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补课”。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a主张民主共和 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14、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当时提倡“这两位先生”的进步意义体现在()动摇了封建君主专制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a bc d15、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这说明()a康有为能正确理解和评价孔子主张的政治制度b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c康有为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在政治上具有软弱性16、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a建立革命党,发动工农群众 b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c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d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17、1912年2月15日,即清帝宣布退位三天后,孙中山率临时政府文武员赴明孝陵,祭奠明太祖朱元璋。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孙中山革命思想中的()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 d实业救国思想18、1919年底,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北京,同李大钊等人联系密切,同时更广泛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后来他回忆说:“在我第二次游北京期间,我读了许多关于俄国的书。我热情地搜寻了一切那时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使我对马克思主义建立起完全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这段文字表明毛泽东()a思想尚未转变 b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c引导李大钊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化 d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19、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c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20、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 “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21、“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诗篇”指的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南方谈话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2、“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斗阵地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组成部分d各国政府都重视教育23、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c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24、对“双百”方针的理解正确的是()“百花齐放”指的是科学上的不同学派“百家争鸣”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二者皆可自由发展提倡在文学艺术和科研领域创作和批评的自由a bc d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12-2013学年(上)半期考试高2014级历史答题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30分,第26题9分,第27题13分,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共30分)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进行教学的场所)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四: 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 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人物b和人物c分别是谁?(6分)(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或措施?(4分)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4分)(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4)据材料四指出,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一切“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2分)(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2分)26、观察下列图片:(9分)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3分)(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举例分析说明。(6分)27、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1:“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2: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材料3: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本志罪案答辩书材料4: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老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请回答:(1)概括材料1所反映主张,其目的是什么?(3分)(2)依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2体现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较之材料1,其进步性表现在哪里?又有何局限?(6分)(3)材料4与材料3有什么联系?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重庆市江北中学校2012-2013学年(上)半期考试高2014级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5abddc 6-10bdcad 11-15bcdbd 16-20dabab 21-24cbc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30分)25题答案:(1)a指孟子b指荀子c指孔子(每点2分,共6分)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各级学校进行教化(每点2分,4分)儒学被统治者推崇(确立)为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阻滞了各种学术思想的发展等。(回答任意两点,每点2分,共4分)。(3)主张:反对盲从孔子;反对将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男女平等)。(每点2分,共6分)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或工商业者)队伍壮大;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每点2分,共6分)(4)统治者的推崇;科举考试的推动。(2分)(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2分)26题答案:(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每点1分,共3分)(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每点2分,共6分)27题答案:(1)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维护清朝的腐朽统治。(每点2分,共4分)(2)主张:进行维新变法。进步性:要求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局限性: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表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每点2分,共6分)(3)联系:宣传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南。(每点2分,共4分) 历史 (学科)试卷双向细目表板块题号考点分值主、客观识记理解应用综合 ( )1古代思想文化2客观2古代思想文化2客观3古代思想文化2客观4古代思想文化2客观5古代思想文化2客观6古代思想文化2客观7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2客观8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2客观9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2客观10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2客观11思想解放潮流2客观 ( )12思想解放潮流2客观13思想解放潮流2客观14思想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