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十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训练三(无答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十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训练三(无答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第十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基础训练三 沪教版1.苏州2009)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2. 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3.(苏州2011)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将草木灰(含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 b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c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混合配制防治植物病害的波尔多液d汽车或电动车的蓄电池中用到的硫酸溶液是由浓硫酸稀释而成4.(苏州2008)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存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反应 d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蛋白质变性5.(苏州2010)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硫酸钾(k2so4) b碳酸氢铵(nh4hco3)c尿素co(nh2)2 d磷酸二氢铵(nh4h2po4) 7.(苏州2010)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用食盐生产烧碱 8.(苏州2006改编)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硝酸应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硫酸铜可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d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9(苏州2005)以下实验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区别氨气和氯化氢气体 b用锌粒和浓盐酸两种试剂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 c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硝酸并微热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10.(苏州2005)能简便、粗略地确定某岩石样品中是否含碳酸钙的试剂是 a水 b石蕊试液 c烧碱溶液 d稀盐酸11.(苏州2006)下列关于氢氧化钠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能导电 b该溶液ph7c该溶液均一、稳定 d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12(苏州2012)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aco2 bhcl cnacl dca(oh)2 13(苏州2006)将下表内每一组无色溶液都能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淀粉、氯化钠淀粉、碳酸钠淀粉、葡萄糖a碘水 b酚酞试液 c稀盐酸 d石蕊试液14.(苏州2010)根据右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a铜 b碳酸钠c氧化铜 d氢氧化钡15.(苏州2012)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16. (苏州2007)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 b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17.(泰安2011)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 浓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 饱和食盐水18.(南通2011)施用钾肥能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下列物质可用作钾肥的是 anh4hco3 bk2co3 cco(nh2)2 d. ca(h2po4)220(大连2011)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 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21.(泰安2011)掌握物质的分类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指出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nacl b. koh c. mgo d.cu22.(咸宁2011)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土壤ph的要求是:大豆6.07.0,茶5.05.5,玉米7.08.1,马铃薯4.85.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23.(广州2011)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24.(滨州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