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一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声音不同之处是()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关于小水珠的形成,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a是水缸中的水分子扩散形成的b是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水缸可能有裂缝,水渗到缸外形成的3如图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4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5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7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绿化居住环境b减弱热岛效应c减少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8以下各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a验钞机可通过验证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在夜晚观察和监视目标d火灾时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探测器拍摄照片,从而使人们及时、准确地了解火场位置等信息9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10如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铅水银酒精甲苯熔点/32838.811795沸点/174035778111a铅在350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c济南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d济南地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1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12两位同学做捉迷藏游戏,甲同学躲在书橱的背后,通过穿衣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a不能看到甲同学b一定能看到甲同学全身c至少可以看到甲同学的眼睛d以上说法都不对13有四个实验现象:不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d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14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是:()a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b取出温度计;c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最小分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记录读数aabcdebabcedcacdebdcadeb15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酒精灯、烧杯等器材规格相同),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对应的实验中水的初温比a的低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7分)16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17制作冻豆腐鲜豆腐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在低温下,水逐渐(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并热量,水结成冰后有一定的体积,占据一定的空间,等到豆腐冻好以后,拿出冰箱,冰(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变成了水,但是冰所占的空间却没变,因此豆腐会有很多孔18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这种“白气”是由于冰箱(填“内”或“外”)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热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由于热水瓶(填“内”或“外”)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1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使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20小明同学对光现象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甲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2)看不见的光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电视机遥控器能发出线,验钞机能发出线(3)如图乙所示,将红、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4)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彩色光带,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21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镜中像将 (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2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选填“上升”或“下降”)了m24一条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应为三、作图与实验题:(共40分)25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6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30,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法线和标出入射角大小27如图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28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作一条入射光线,使其通过点a,并使其反射光线通过b点29请写出图中两种情况下的温度值:甲,乙30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图甲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哪两支蜡烛,选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图乙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选填“a”或“b”)一侧观察(3)实验中发现蜡烛通过镜成两个像,原因是(4)小芳对(3)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后重新开始实验,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选填“应该”和“不应该”)点燃(5)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棋子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像”或“实像”)(6)如图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她马上得出了结论,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你认为小芳实验的不足之处是31如图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1)蜡烛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正立”或“倒立”)、(填“实像”或“虚像”);其成像的原理是;(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3)将蜡烛向右上方移动,则它在薄膜上的像将向方移动;如果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将(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4)如果小孔变大,它在薄膜上所成的像将32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若将ao向on靠近,obon(选填“靠近”或“远离”)(2)如图乙,把f向后折叠,(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若要看到反射光线的光路,小明可以往空气中(3)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33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分钟,冷却到第5分钟时呈态(2)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凝固前降温比凝固后降温(选填“快”或“慢”)(3)凝固点为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了(选填“高”或“低”)(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34一天饭后,小红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干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探究(1)提出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与布的什么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布的吸水能力可能与布的种类有关(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量的水(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将现象记入下表:布料种类涤纶麻木棉杯中所剩水量最多较少最少布块所含水量最少较多最多(5)结论:(6)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35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有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所示)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12345678910平均值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单层7978828073848482818080双层2023242424252222212523(2)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一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声音不同之处是()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考点】响度;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解答】解: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特征中的响度定义去分析解答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关于小水珠的形成,以下解释中正确的是()a是水缸中的水分子扩散形成的b是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水缸可能有裂缝,水渗到缸外形成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水缸中的水分子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但不会如此明显,故a错误;b、水缸中的水蒸发会形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不会以液体的形式吸附在水钢壁上,故b错误;c、水缸外面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的,故c正确;d、水缸如果有裂缝,不会在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3如图所示,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制造舞台效果的物理学原理的了解: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解答】解:舞台上的效果是通过喷洒干冰来完成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会升华为气态;干冰升华要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显然,小明的解释中,(1)正确,(2)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要注意的是,液化只是物质物理状态的变化,不会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4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不会听到流星撞击月球的声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知道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5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的是()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实验题;比较思想;实验分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在平面镜的两侧,物像到平面镜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物体远离平面镜,像远离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然后对各选项逐一分析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b、因为平面镜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当人向平面镜走近时像大小不变,所以可判断选项a、b错误;cd、因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物距与像距相等,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此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必然随之变小所以可判断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人靠近平面镜时,感觉人的像在变大,实际上人像的大小不变,感觉变大的原因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增大的缘故这是学生不容易理解,并出现错误的地方6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考点】声音的产生 【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性来研究看不到或不易观察到物质,形象直观【解答】解:由于音叉振动的幅度过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和区分,所以用“转换法”将这个实验效果进行放大;当把悬挂的泡沫塑料球紧靠在正在发声的音叉上时,音叉的振动将泡沫塑料球弹开,即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成泡沫塑料球的振动以便于观察和进一步的研究;故选:b【点评】此题就是用转换法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初中物理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应当掌握7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a绿化居住环境b减弱热岛效应c减少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声现象【分析】噪声的减弱办法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逐个分析选择项的内容,找出它们的共同目的【解答】解:a、汽车的禁鸣与绿化居住环境没有关系故a错误b、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措施与缓解“热岛效应”无关故b错误c、禁止汽车鸣笛;安装隔音板;铺设沥青路面都是减小噪声的办法故c正确d、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这些措施与减少大气污染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四大污染之一,应该了解一些生活中减弱噪声的常识,并且知道在什么途径中减弱的噪声8以下各例中,不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a验钞机可通过验证钞票上的荧光标记,来检验钞票的真伪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达到攻击的目的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在夜晚观察和监视目标d火灾时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探测器拍摄照片,从而使人们及时、准确地了解火场位置等信息【考点】红外线 【专题】应用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通常用在移动通讯等方面;荧光的重要组成是荧光增白剂,能在紫外线光照射下发出迷人的反光,验钞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快速分别纸张的;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解答】解:a、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进行工作的,符合题意;b、某种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的高温,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不符合题意;c、某种“夜视仪”可根据人体、岩石、坦克的温度不同,在夜晚观察和监视目标,是因为温度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数量不同,不符合题意;d、火灾时利用安装在卫星上的探测器拍摄照片,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工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超声波和电磁波的特点及其生活应用,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释9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声现象【分析】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人耳不能够听到;水母、青蛙等动物可以听到较低的声音频率【解答】解: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故a符合题意风暴不会导致电磁波和地磁场的变化,故b、d不符合题意风暴不会引起温度突然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次声波的定义和原理应用进行解答,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10如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铅水银酒精甲苯熔点/32838.811795沸点/174035778111a铅在350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c济南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d济南地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温度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因此分析表中数据可知,350的铅是液态;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因此固态酒精与甲苯是晶体;晶体的熔点也是它的凝固点,因水银在38.8才凝固,所以在济南地域内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沸点是液体沸腾时的温度,78的酒精已经沸腾,所以在济南地域内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解答】解:a、由表知铅的熔点是328,此温度时的铅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错误b、由表知固态酒精与甲苯是晶体,故b错误c、由表知水银的凝固点是38.8,在济南地域内的气温不低于此温度,在济南地域内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故c错误d、由酒精的沸点可知,如果用酒精温度计测济南地域内的沸水温度,会把温度计胀破,因为在济南地域内沸水温度远远大于78; 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熔点凝固点及沸点的综合应用能力,是一道中考题1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考点】物理常识 【分析】要了解常见的温度: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知道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和沸水的温度【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所以a错误;b、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b正确c、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c错误;d、70与人的正常体温相差太大,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对水的沸点很容易忽略标准大气压下这个条件12两位同学做捉迷藏游戏,甲同学躲在书橱的背后,通过穿衣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a不能看到甲同学b一定能看到甲同学全身c至少可以看到甲同学的眼睛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光反射的可逆性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当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线进入一个人的眼睛,如果反射光线变成入射光线,那么入射光线就会变成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就是光路的可逆性【解答】解: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那么乙同学也一定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甲同学的眼睛,但不一定能看到甲同学的全身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路可逆”在生活中产生的现象,解释时要结合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是两角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13有四个实验现象:不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d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考点】声音的产生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解答】解:a、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当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不符合题意;b、吹笛子时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当按住不同的孔时空气柱长度不同,这样空气柱的振动快慢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不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符合题意;c、大钟被敲响后会振动,所以会带动铅笔振动,所以当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不符合题意;d、当用手按住振动的锣面时,锣面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并会利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现象14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是:()a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b取出温度计;c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最小分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e读出温度计的示数,记录读数aabcdebabcedcacdebdcadeb【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实验题【分析】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测量步骤、读数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解答】解: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应该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再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再让温度计液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再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并记录,最后取出温度计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解答时要从温度计的量程、测量方法、步骤、读数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酒精灯、烧杯等器材规格相同),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对应的实验中水的初温比a的低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专题】实验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同样的装置,得出不同的图象,可以考虑水的多少是不同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解答】解:观察图丙可知,a升温快、b升温慢,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只能说明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甲组水的质量小于乙组水的质量a图线a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图线b对应的实验中水的初温与图线a的初温相同,故b错误;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故c正确;d水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不断吸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并且考查了水的沸点和水多少之间的关系,知道水的沸点与水的多少无关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7分)16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考点】声音的产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频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发生变化故答案为:(1)振动;(2)响度;(3)音调【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综合题17制作冻豆腐鲜豆腐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在低温下,水逐渐凝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并放出热量,水结成冰后有一定的体积,占据一定的空间,等到豆腐冻好以后,拿出冰箱,冰熔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变成了水,但是冰所占的空间却没变,因此豆腐会有很多孔【考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解答】解:豆腐中的水在低温条件下凝固成冰,此过程放热拿出冰箱,当冻豆腐解冻时,冻结的冰熔化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答案为:凝固;放出;熔化【点评】本题考查凝固、熔化及凝固和熔化的特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凝固和熔化的概念18打开电冰箱门时,常会看到电冰箱门的附近出现一股“白气”,这种“白气”是由于冰箱外(填“内”或“外”)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热水瓶口出现的“白气”是由于热水瓶内(填“内”或“外”)的水蒸气凝结形成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解答】解:(1)打开冰箱门时冒“白气”,其原理是冰箱外面的水蒸气遇到冰箱中的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形成的;(2)热水瓶口出现“白气”,是热水瓶中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答案为:外;内【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液化现象的了解,注重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注意“白气”是小水滴,不是水蒸气19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汽化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较低,使水蒸气发生液化 而形成的【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汽化吸热;(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降低温度、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在高温下发生了汽化现象变成了水蒸气;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盘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金属盘底部故答案为:汽化;较低;液化【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汽化和液化基本概念的理解,属于热学基础题目的考查,比较简单20小明同学对光现象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甲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2)看不见的光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电视机遥控器能发出红外线,验钞机能发出紫外线(3)如图乙所示,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4)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彩色光带,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漫(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漫反射;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红外线;紫外线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大小为3108m/s;太阳光是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透明物体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的颜色相同白色物体反射各种颜色的光,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2)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3)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4)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大小为3108m/s,即每秒可传播3108m;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红光屏只能反射红光,则我们将不能看到七彩光带;(2)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实现对电视的遥控作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3)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因此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4)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彩色光带,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故答案为:(1)3108;不能;(2)红外;紫外;(3)蓝;(4)漫【点评】本题考查光速、光的色散、红外线、紫外线、光的反射等,知识点较多,属于中等题21若一个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大穿衣镜前0.5m处,则此人在镜中的像高是1.6m,若此人远离平面镜,镜中像将远离 (填“远离”或“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将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实验题;比较思想;实验分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解答】解:(1)由于像与物大小相同,身高1.6m的人,他在镜中的像身高也是1.6m;(2)因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若此人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也远离平面镜;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故答案为:1.6;远离;不变【点评】(1)熟记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人的视觉感觉总是近大远小,即离像近感觉大,离像远感觉小,像的真实大小总与物相同2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低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分析】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会汽化出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白气”,房间的温度越低,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越明显据此分析房间甲和房间乙的气温【解答】解:由图中可知:甲房间中壶嘴冒出的“白气”更多;“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甲房间壶嘴冒出的白气多就说明了甲的气温低故答案为:低于【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液化现象,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受冷,温度差越大,液化现象越明显23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虚像(选填“虚”或“实”);(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6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下降(选填“上升”或“下降”)了0.5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反射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解答】解:(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故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虚像;(2)根据平面镜成像中的像物等距可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3m+3m=6m;(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移动到e点,如下图所示:be=of=1m,因为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所以cg=of=0.5m,则说明水位下降了0.5m故答案为:(1)虚;(2)6;(3)下降;0.5【点评】考查了对平面镜成像原理、特点的了解,属基础知识的考查,24一条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60,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应为45【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应用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先确定入射角,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反射角的大小;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而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先确定入射角的大小,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求出反射角的大小【解答】解: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所以入射角为90=45故答案为:60;45【点评】此题主要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掌握入射角的概念以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作图与实验题:(共40分)25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要求保留作图痕迹)【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专题】作图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些关系作出物体ab的像【解答】解:根据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a点的对称点a,同理作出b点的对称点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的像如下图:【点评】平面镜作图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来作,另一种是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来作,比较来看,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要简单明了,容易一些26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