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命题与分析.doc_第1页
试卷命题与分析.doc_第2页
试卷命题与分析.doc_第3页
试卷命题与分析.doc_第4页
试卷命题与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测验题命题计划与试卷分析一、考试目的:1、考查学生在第二章里的学习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2、检查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第二章光现象的学习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二、命题依据:l 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里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总传播的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面镜的发散作用和凹面镜的会聚作用。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三、考试目标:(见表3-1)认知行为目标学 习 内 容了解1、什么是光源、光源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光速c=3.0108m/s、2、光的反射现象、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的形成、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对光的作用、4、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5、太阳光谱、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6、什么是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性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简单应用光沿直线传播、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色光的混合、颜料的混合、红外线有紫外线的应用综合应用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表3-1四、试题形式:(见表4-1)试题的形式考察的认知行为目标一、选择题判断、理解、简单应用、二、填空题、记忆、了解、理解、简单应用、三、做图题、理解、简单应用四、实验探究题、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五、计算题、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表4-1五、考试内容: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六、编题计划:(见表6-1)取样范围作为目标了解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题型和难易程度一、光的传播A1(E)B13(E)A3(E)B14(M)A9(M)12%二、光的反射B14(M)B15(M)C23(M)E27(M)11%三、平面镜成像B16(E)A2(E)A4(E)A7(M)B14(M)B17(E)C24(H)E27(M)E28(M)D25(M)39%四、光的折射A5(M)A8(M)B18(M)B19(M)A6(M)C22(M)D26(H)25%五、光的色散A10(E)B21(E)5%六、看不见的光B20(E)A12(E)A11(E)、8%15%30%40%15%说明: A为选择题、B为填空题、C作图题、D实验探究题、E、计算题。 数字1.2.3.为试卷题号。 小括号内表示试题难度,其中E为容易题、M为中等题、H较难题。 表6-1七、试卷:附录1: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班别: 姓名: 得分: 一二三四五六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体是光源的是( )A、月亮 B、没有点燃的蜡烛 C、反光的黑板 D、正在放映的电视机屏幕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上的书,是因为( )A、书本会发光 B、书本发生漫反射C、书本发生镜面反射 D、眼睛发出光射到书本上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日环食 B、手影游戏 C、海市蜃楼 D、小孔成像4、平行光射到粗糙不平的表面上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也都相等 B、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不一定相等C、入射角不一定相等,反射角一定相等 D、入射角不一定相等,反射角也不一定相等5、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决定于( )A、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B、物体的大小C、平面镜的大小 D、观察者的位置6、如图,是我们看到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7、小刚从平面镜看到他身后墙上的时钟的指针位置如右图所示,则该时钟实际指的时刻是( )A、2时40分 B、8时13分 C、4时47分 D、9时20分8、潜入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树木,他看到的是( )A、树木的实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高B、树木的实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低C、树木的虚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高D、树木的虚像,像中树木的高度比树木的实际高度要低9、当一个人逐渐走近路灯并离开时,他在路灯下的影子长度变化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10、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几种基本色光是( )A、红、黄、绿 B、红、青、黄 C、蓝、红、绿 D、蓝、红、黄11、下列物品中,主要应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是( )A、电视遥控器 B、手机 C、手电筒 D、无绳电话12、对于紫外线,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陈述的观点如下:甲:我们学校的食堂里有一盏紫外线灯,它能发出淡蓝色的光,因此,我认为紫外线是可以看得见的淡蓝色的光。乙:不对。我看到外面卖的防紫外线遮阳伞布外面都是银灰色的,这可能是银灰色能很好地反射紫外线。因此,紫外线是银灰色的。丙:我认为有的光源发出的紫外线是淡蓝色的,有的光源发出的紫外线是银灰色的。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 )A、甲 B、乙 C、丙 D、都不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千米每秒,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或“小”)。14、请指出下面各句话语所说明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立竿见影: 水中倒影: 海市蜃楼: 15、雨后初晴的晚上,天上有月亮,地面路上有水坑,当迎着月亮走的时候,路上发亮的地方是水坑,而相对较暗的地方是地面,这是因为月亮射来的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 ,照在没水的地方发生 而造成的现象。1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 、 。17、太阳灶是利用 面镜对光具有 作用,能将太阳光反射后相交于焦点上。汽车观后镜是利用 面镜对光具有 作用,在镜里能形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因而使司机的观察范围扩大。18、某人站在岸边看到水中有一条鱼,他看到鱼的位置比鱼实际位置要偏 (填“高”或“低”),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的缘故。19、一束光线由 (填“空气”或“水”)斜射到 (填“空气”或“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20、天然紫外线的主要来源是太阳光,地球周围大气层上部的 可吸收紫外线,使得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不能到达地面,但目前该物质正受到空调、冰箱里逸出的 等物质的破坏,出现了“空洞”。21、用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 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顺序排列起来,叫做 。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一束光斜射在一块玻璃砖上,请在下图中画出光线穿过玻璃砖的光路图,并在图中标明法线、折射光线、入射角和折射角。23、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经过点A照射到平面镜MN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24、如图,光线从空气射入某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是30。光线射到液体底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请完成光路图并标明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度数。四、实验探究题(共15分)25、(8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雨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右图。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分) 实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1分) 实验前,小雨他们猜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你能帮他们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吗?请写出你的方法。(3分) 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了证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你还应该怎样对实验进行改进?(2分) 26、(7分)小强喜欢看星星,听奶奶讲故事。一天晚上,小强突然想:星星为什么不断地眨眼睛呢?难道它们一会儿发光,一会儿又不发光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强搜集了下面这些光现象,请找出其中原因。在野外围着篝火烧烤,隔着篝火看到对面的人在晃动。在哈哈镜前会看到自己的像变形。夏天,可以看到柏油马路上好像有一股水气上升,隔着水气看到对面的东西在晃动。你觉得小强搜集的这些现象中,有没有与星星眨眼睛问题相似的?你觉得它们的相似点在哪里?(4分)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了吗?请你想象一下,在月球上看到的星星会眨眼睛吗? 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27、如图,一束光经过点A斜射到平面镜MN,入射角为30。若入射光线入射方向不变,平面镜MN顺时针转动20,则此时,反射角为多少度?28、如图,一物体距平面镜10m的地方开始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移动,当该物体移动了9秒钟后,它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多少?八、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附录2:第二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D 2、B 3、C 4、D 5、B 6、A 7、D 8、C 9、B 10、C 11、A 12、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3、3.0105、小14、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平面镜成像规律”或“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15、镜面反射、漫反射 16、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任选三个)17、凹、会聚、凸、发散 18、高、折射 19、空气、水(不能互换) 20、臭氧层、氟利昂 21、红橙黄绿蓝靛紫(答不全的扣0.5分)、光谱三、作图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2、 作图3分,标明各线各角2分,写不全的扣1分;不用尺规作图的作图不予给分。23、 24. 不用尺规作图(作图不规范)不予给分。虚线地方如画 作图3分,标明各角2分,写不全的扣1分;不用尺规作图的作图不予给分。实线的扣2分,漏写箭头的扣1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虚线地方如画实线的扣2分,漏写箭头的扣1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四、实验探究题(共15分)25、为了找出蜡烛的像的位置2分两根蜡烛大小一样(长短一样)1分将一白纸放在平面镜后面的位置,纸板上没有蜡烛的像3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两距离大小相等;改变蜡烛1的位置,多实验几次2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26、与星星眨眼睛相似(写对一个给1分,写错不扣分),都是光透过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2分,只写出是折射原因造成的都给分)光线通过空气时,由于空气分布不均匀产生折射现象;(1分)不会,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使光线发生折射(答出“不会”的给1分,后面的原因给2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五、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7、解:依题意画图如右图所示,则: MOA=9030=60 1分 旋转后,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 MOA=MOA20=40 2分 因为:r=i 1分 所以:r=1/2(1802MOA)1分 加分点:正确作图的可加12分(如果满分100分则不加), =1/2(180240) 不画的不扣分。其他情况酌情给分 =50 1分 。28、解: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特点)1分 S=100.59 3分 =5.5m 2分 计算错误的扣2分,漏写单位的扣1分九、试卷质量分析:1、 考试分数分布表及分数分布图 分数分布表分数区间中值Xc人数f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0 9 分 4.5分00 % 10 19分 14.5分35 % 20 29分 24.5分1322 % 30 39分 34.5分1729 % 40 49分 44.5分1322 % 50 59分 54.5分712 % 60 69分 64.5分610 % 70 79分 74.5分00 % 80 89分 84.5分00 % 90 100分 95分00 % 表9-1 分数分布图 平均分为:38.6分 图9-12、 题型结构分析:试题类型分析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看不见的光一、选择题1(E)3(E)9(M)2(E)4(E)7(M)5(M)6(M)8(M)10(E)11(E)、A12(E)36 %二、填空题13(E)14(M)14(M)15(M)14(M)16(E)17(E)18(M)19(M)21(E)20(E)22 %三、作图题23(M)24(H)22(M)15 %四、实验探究题25(M)26(H)15 %五、计算题27(M)27(M)28(M)12 %12 %11 %39 %25 %5 %8 %100 %备注: 数字1.2.3.为试卷题号。 小括号内表示试题难度,其中E为容易题、M为中等题、H较难题。试 题 分 数 分 布易(E)中(M)难(H)分数小计33分55分12分百分比33 %55 %12 % 表9-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试卷内容(见表6-1)为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的内容。覆盖比较全面,只是缺少“物体的颜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各行为目标所占比例比较合理。能较好的突出“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等部分重点内容。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比较符合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3、 考试质量评价: 原始分数统计表学号总分前50%/X后50%/YXYX2Y2学号总分前50%/X后50%/YXYX2Y2123185903242531462620520676400235251025062510032121200144034830185409003243351312062096140043428616878436344325184506253245272161264413635442420480576400622184723241636302191894418174728195327843613749292058084140085430247209005763843281542078422593320132604001693943301339090016910402218396484324404326174426762891132221022048410041373072109004912292271544844942614021840160044113221847232416435235175951225289143024614457636443222102204841001551302163090044145413011330900121164232103201024100466035258751225625174324194565763614733201326040016918272251104842548382117357441289192820816040064494228143927841962064333110231089961503525102506251002115132261694513725123006251442256302678090067652332582006256423623230960102490053202000400024623626936129667654242136344192519181183241552824496576162660372385113695295636251127562512127553025750900625573121102104411002824204804001658352961748413629422814392784196592423123529130533023690900529总人数NXYXYX2Y2591627656216873672413830 表9-3信度 该次测验的信度值不够理想。效度 该试卷内容(见表6-1)为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的内容。覆盖比较全面,只是缺少“物体的颜色”这一部分的内容。 各行为目标所占分数见表(6-1)和表(9-2)各行为目标所占比例为:了解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5 %30 %40 %15 % 表9-4比较合理。 各个题目的内容见“题型结构分析表(9-2)”能较好的突出“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等部分重点内容。同时,也有一定的难度。比较符合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难度对于选择题用公式: 来计算。其中,H为难度,N为被测的总人数,R为答对的人数。对于非选择题则用公式: 来计算。其中,H为难度, 为某个题目所得的平均分, 为该题满分。选 择 题平均难度总平均难度1234567891011120.560.460.390.530.600.630.650.660.530.660.080.360.51非 选 择 题平均难度0.58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0.670.720.850.710.580.420.170.670.43.0.830.430.550.850.820.830.620.63 表9-5 难度值较易占7.2 %、难度适中占64.8 %、难度较难的占28.0%,平均难度为0.58,总体难度控制的比较好,稍难一点。区分度前27 % 和后27 % (各16人)原始数据统计表1234567891011121314前27%11人11人12人9人11人4人8人8人8人6人15人13人14分34分后27%3人6人5人6人4人4人1人5人10人6人15人4人10分5分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前27%13分27分33分23分28分13分18分24分58分71分32分18分48分74分后27%0分7分13分10分22分5分13分3分22分21分13分16分3分12分 表9-6112题为选择题,选用区分度计算公式: 式中 和 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答对的人数,n为高分组或低分组的人数。1328题为非选择题,选用区分度计算公式: 式中 和 分别是高分组和低分组某个题目的平均分, 为该题目的满分。 参照美国人伊贝尔(L.Ebel)对试题评价的区分度指标,见表(9-7)区分度D试题评价0.40以上优秀0.300.39良好0.200.29差,但需修改0.19以下淘汰 表9-7 详细区分度统计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区分度0.500.310.440.190.4400.440.19-0.13000.560.130.61L.Ebel评价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区分度0.410.420.310.440.250.250.160.260.450.630.150.020.470.54L.Ebel评价备注:为“优秀”、为“良好”、为“差,需修改”、为“淘汰”。 表9-84、 考试情况评价: 考试情况一览表分值范围0 9 分12 18分21 27分30 36分选择题6 人26人26人1人分值范围0 5分6 10分11 15分16 22分填空题11人26人18人4人分值范围0 5分6 10分11 15分作图题30人22人7人分值范围0 5分6 10分11 15分探究题57人2人0人分值范围0 4分5 8分9 12分计算题35人16人8人分值范围 0 19分20 29分30 39分 4049分5059分 60 69分70 100分平均分总分3人13人17人13人7人6人0人38.6分 表9-9 该试卷总体情况不太理想,特别是作图题、探究题计算题得分率太低。具体到下面各个方面: 很多识记性的知识点学生还是比较容易弄错。如:13题考查学生对光速c=3.0108m/s的识记,正确率为13 %,难度居然为0.87。16题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识记,全班也仅有4人能给出完整答案,难度为0.78。大部分同学只能回答出一两点。21题考查学生对白光通过三棱镜后的七种色光的识记,大部分写不全。 对一些要求初步了解的知识掌握不够。如:5题,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简单理解,难度达到0.60;12题考查学生对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的了解,难度本应小于0.10,但却为0.36。 学生动手作图能力差。22、23、24题这三道作图题难度分别为:0.83、0.43、0.55,而22题只是将课本里的练习题换了一下图的位置,就造成了0.83的难度,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动手画图的能力很差。同时,作图时很多学生没有用铅笔与直尺或三角板,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都没给予一定的关注;作图太随意,太不规范。探究实验型题目情况也不容乐观。25、26题难度分别为0.87、0.82。这和学生刚接触这一类型题目、对题形不太熟识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