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球菌感染与治疗(1)PPT课件.ppt_第1页
G+球菌感染与治疗(1)PPT课件.ppt_第2页
G+球菌感染与治疗(1)PPT课件.ppt_第3页
G+球菌感染与治疗(1)PPT课件.ppt_第4页
G+球菌感染与治疗(1)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院内G 感染及处置 2 一 院内G 感染的发生率 3 院内感染分离致病菌构成 全国9城市13家三甲医院 葡萄球菌已成为院内感染首要致病菌 李家泰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 2001年1月 4 近年国外G 球菌感染的分离率 院内菌血症中重要致病菌分离率 致病菌NNIS 14424 SCOPE 2596 EPIC 247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32 344 9金黄色葡萄球菌1616 621 9肠球菌910 610 9真菌88 19 3大肠杆菌56 56 5肺炎克雷白菌55 5 肠杆菌属45 1 假单胞菌属35 39 7链球菌33 1 NNIS 全美院内获得性感染调查系统 SCOPE 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 EPIC 欧洲ICU感染患病调查 5 国外G 球菌感染的变化 表1 1980年至1990年间美国院内血源性感染致病菌非教学医院 改变 教学医院 改变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536 754 金黄色葡萄球菌 272 176 肠球菌 153 120 革兰氏阴性菌 21 1 念珠菌属 370 487 6 1992 1999年间引起ICU病人血行感染的五种最主要细菌 NNISSystemReport AmJInfectControl 1999 27 520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7 1992 1999年间ICU病人中引发肺炎的五种最常见细菌 0 5 10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20 NNISSystemReport AmJInfectControl 1999 27 520 8 0 5 10 15 20 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986 1990年间引起ICU病人伤口感染的五种最常见细菌 JarvisandMartone JAntimicrobChemother 1999 29 supplA 19 9 国内G 球菌感染的分离率 上海 2000年4月 2001年4月 上海11家医院共分离细菌18533株 其中G 菌34 G 菌66 10 国内G 球菌感染的分离率 北京 G 50 70 E coli 12 21 绿脓 7 17 肺克 7 10 阴沟 2 10 鲍曼 3 4 G 30 40 60 70 neutropenic 金葡 8 18 MRSA 60 80 表葡 7 18 MRSE 57 77 肠球菌 10 13 真菌 8 19 人民医院安友仲 11 结论 G 感染在院内感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2 二 MRSA MRSE感染的发生趋势 13 美国革兰阳性菌的耐药趋势 1980 1998 14 表皮葡萄球菌耐药谱变化 Lyytikainenetal 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1996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 院内NNIS系统的医院 1991 24 欧洲ICUs 1993 60 南美医院 1993 12 48 日本医院 1993 41 70 澳大利亚医院 1992 10 40 中国医院 1994 34 51 东南亚 1992 1994 4 53 社区曼哈顿VA门诊 1987 27 护理院 1994 22 法国门诊病人 1996 14 16 金黄色葡萄球菌美国医院菌株对b 内酰胺类的耐药率 35302520151050 1974 1978 1980 1984 1986 1990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b 内酰胺类的耐药率 200 500张床 500张床 1982 1976 年代 中国的MRSA分离率 单位 金葡菌总菌株数 所有部位 血液a 甲氧西林耐药率 A2516 022 2B1723 520 0C1258 3100D5427 826 9 a血培养的所有金葡菌均对甲氧西林耐药 Antimicrob Ag Chemother 46 3 879 881 2002 18 23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株的科室分布 天津医科大学2001 19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各种抗生素的体外活性 Gaynes InfDisClinPrac1993 20 肠球菌耐药情况 天津医科大学2001 21 细菌耐药的产生与传播 细菌耐药特性 天然耐药 获得性耐药 抗生素选择性压力过度的处方抗生素过度使用与滥用不良的依赖无控制的出售 细菌耐药性转移卫生环境 医院的卫生学 耐药菌发展趋势 敏感 耐药低浓度耐药 高浓度耐药单一耐药 多重耐药 22 MRSA MRSE感染可能是致命的 MRSA MRSE感染 程度重 易致流行或爆发 治疗困难死亡率可高达34 50 Rubioetal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1995 21 1414 23 23 MRSA和MRSE的流行趋势 MRSA和MRSE在持续地增长 而MRSE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MRSA MRSA和MRSE在HAP中较CAP所占的比例高 HAP中的MRSA占各种病原体的构成比10 20 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MRSE是导管相关性感染和植入物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24 三 MRSA MRSE的耐药机制 25 MRSA 耐药机制 26 糖肽类的作用和耐药机制 敏感结合的糖肽类阻止新的亚单位与已合成的细胞壁相连 G M G M G M G L ala D glu X NH2 D ala M D ala 耐药糖肽类不能与丙氨酸侧链相连 新的亚单位与已合成的细胞壁成分结合 G M G M G M G L ala D glu X NH2 D ala M D ala 27 NCCLS药敏指南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所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如对苯唑西林 或甲氧西林 耐药 则对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碳青霉烯类和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均应报告耐药 而不考虑其体外药敏结果 28 万古霉素的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阻碍细菌RNA的合成 Lyytikainenetal EurJClinMicrobialInfectDis1996 独特的杀菌作用机制使MRSA MRSE对其几乎没有耐药 29 四 MRSA MRSE感染的危险因素 30 MRSA感染的常见部位 感染部位排位依次为 下呼吸道感染外科伤口及导管相关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血液感染皮肤感染 如烧伤后感染 31 MRSA感染的高危因素 使用呼吸机导管及介入治疗前期使用多种抗生素住入ICU 32 MRSA感染的易感人群 免疫功能受损或免疫缺陷患者新生儿 老年人有创口的外科患者 严重烧伤患者粒细胞减少者 恶性肿瘤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33 MRSA感染的常见科室 排序如下 呼吸重症监护室 RICU 其他ICU神经内 外科呼吸内科血液科及肿瘤科骨科及肝 胆外科儿科及烧伤科 34 四 耐药G 感染的治疗 35 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是公认对严重MRSA感染疗效肯定且能单独治疗并能有效控制感染的抗菌药物 有效率达73 95 万古霉素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极低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呈上升趋势 GISA也已出现 提示用药时应给予关注 并密切监测其耐药性发展动向 由于上述耐药菌分离率一般很低 万古霉素目前仍是MRS 肠球菌所致重症感染 尤其是全身感染首选药物 36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一 Kollef提出的原则或策略 猛击 hittinghard 在获得病原学诊断后 初始广谱或超广谱抗生素方案应立即改为目标治疗即针对性 相对窄谱抗生素治疗方案 住院或插管后 5d 诊断为肺炎 选择下列一种方案 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b 内酰胺类 b 内酰胺酶抑制剂氟喹诺酮类 住院或插管后 5d 无危险因素 有危险因素 选择下列抗生素中的两类联合 抗假单胞菌内酰胺类药物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MRSA分离率高的单位考虑联合万古霉素 38 万古霉素用于初始治疗的指征 1 下呼吸道标本涂片找到G 球菌2 机械通气 7d3 先期应用抗生素治疗或正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而疗效不佳4 长时间住院 特别是住ICU或反复发作的重症肺炎5 由护理院转入者6 昏迷或颅脑创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二 39 医院内血流感染 一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美国住院病人4千万 年 50 需要血管内插管医院获得性败血症中35 45 发生在ICU 而ICU病人仅占全部住院病人的10 血管相关的感染是反映医院水平和质量的晴雨表 40 医院内血液感染 二 常见临床类型及其诊断 导管病原菌定植 插管部位无感染征象 而远端导管半定量培养发现病原菌 15个或定量培养病原菌浓度 103 局部感染 插管局部皮肤有红肿 压痛或脓性分泌物 41 导管定量或半定量培养和其他静脉抽取的血液培养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病人有血液感染的临床表现 而无明显的其他感染来源 不能取得实验室证据 但拔管后全身感染征象好转 可认为是间接证据 继续留管病人经导管采血定量培养到的细菌与其他部位静脉采血标本培养到的是同种细菌 且前者浓度高出5倍以上 医院内血液感染 三 42 早期经验性治疗显著改善预后 病死率28 4 对61 9 抗生素必须覆盖MRSE MRSA VRE 真菌 G 杆菌获得性病原学诊断后即改为目标治疗Chest2000 118 146 医院内血液感染 四 43 预防MRSA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下降 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MRSA已有报道 全球不足10株 万古霉素耐药VanB和VanC基因型对替考拉宁有效 国外新上市的链阳霉素streptogramin和恶唑烷酮类linezolid抗菌药对MRSA和MRSE有效 44 重新评价万古霉素的毒性 万古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与产品纯度有关 万古霉素的毒性作用包括 耳 肾毒性 变态反应 药物热 皮疹 瘙痒及红人综合征 血栓性静脉炎及偶有粒细胞减少等 常规剂量毒副作用非常少见 常规剂量应用万古霉素非常安全 45 合理应用万古霉素 减少毒副作用发生 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 减少耳 肾毒性老年人 儿童可适当减少剂量静脉输注速度不能过快 减少红人综合征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肾功能不全者严格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 用药期间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各种肾毒性药物避免与本药合用 46 欧洲药典严格规定 万古霉素纯度不得低于93 稳可信 纯度 95 去甲万古霉素纯度仅81 6 稳可信 最高的纯度 最低的副反应 47 稳可信 高纯度 更高的安全性 一 Wenmanetal inters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