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理(1).doc_第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理(1).doc_第2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三语文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 理(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技巧。2. 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典题回顾将2012年江苏卷伯父墓表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1)(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2)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3)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二、重点讲析要想较好地掌握着一个知识点,那么我们首先要弄明白翻译题有什么要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借用清代著名翻译家严复的话来说那就是三个字:信、达、雅。信:真实,准确。实词虚词做到字字落实。达:通顺,流畅。合乎现代语法规范及语言习惯。雅:语言优美。对一些句子要译出原文的风格。三、设疑讨论,归纳翻译方法1、讨论:下面句中的黑体字如何翻译,用了什么方法?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对曰:“将以衅钟。”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师生归纳方法:留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2、讨论:下面句中的黑体字如何翻译,用了什么方法?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信陵君窃符救赵)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师生归纳方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情况:句首发语词。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句末调节音节的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3、讨论: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指出翻译用了什么方法?(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之)而师之。(师说)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鸿门宴)师生归纳方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4、讨论: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思考用了什么方法?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愚公移山)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赤壁赋) 王语暴以好乐。(介词结构后置)(庄暴见孟子) 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廉颇蔺相如列传)师生归纳方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5、讨论:下面句中的黑体字如何翻译,用了什么方法?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师生归纳方法:换(对):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四、要点总结:1. 总结翻译的基本方法:留、删、补、调、换(对)。2. 对文言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要脱离上下文语境(即词不离句,句不离篇。)3、主谓宾结构成分要齐全4、答题时一定要打草稿,在誊写。答题就是翻译。翻译要分三步走:拟草稿。可在草稿纸上大致草拟一下答案。誊答案。在对草稿斟酌、调整、确信无误后才誊写到答卷纸上。誊写过程中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划清晰;“三不”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不写错别字。查疏漏。写好之后再读一读,看看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是否有错别字等。这是防止疏漏失分的有效途径。五、巩固训练 (思考翻译时用了哪些方法) 1、(2010江苏卷)(原文见文言实词学案)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译文:(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或许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2(2009江苏卷)(原文见文言实词学案)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译文:(1)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2)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3)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之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节选自说苑至公)(1)楚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2)不之刑也,吾将死。(3)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译文:(1)楚国令尹子文的族人有触犯刑法的,法官逮捕了他,听说是令尹的族人就又释放了他。(2)不惩治他,我就要去死。(3)国人听说这件事,说:“像令尹这样办事公正,我们还担心什么呢!”解析(1)令尹、廷理:官名。干:冒犯,触犯。拘:拘押。释:释放。“之族”中的“之”是结构助词,译为“的”。“拘之”“释之”中的“之”是代词,指“干法者”,译为“他”。也:句中语气助词,不译。而:就。(2)刑:惩罚。不之刑:宾语前置句式,即“不刑之”。(3)第一个“之”是代词,可译为“这件事”。第二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若:像。公:公正。党: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何忧:宾语前置句式,即忧何,担心什么。参考译文楚国令尹子文的族人有触犯刑法的,法官逮捕了他,听说是令尹的族人就又释放了他。子文把法官叫来并责备了他,把他的族人交给法官说:“不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