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人民版必修1(1).doc_第1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人民版必修1(1).doc_第2页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人民版必修1(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学案 人民版必修1阅读:关于代议制1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2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条件方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产生和推广,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提供前提。3主要特征: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还有政党制、范围不断扩大等4作用: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顶梁柱;19世纪70年代以后,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它地区,产生广泛的影响。5主要国家和特征: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议会制);美国总统共和制;法国的总统共和制;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二元制)一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考点考纲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基础知识一、背景: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1、革命发生的背景原因17世纪初建立的斯图亚特王朝实施专制统治。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处于有利地位,推动了海外殖民活动、圈地运动和工厂手工业的兴起,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经过、内战: 年爆发;议会军领袖 ; 结果:1649年1月,英国国王 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建立: 年克伦威尔就任 ,成为英国的独裁者。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时间: 。原因: 。“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原因: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 “光荣革命”:_年,结束了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了 。意义:为民主政治建立创造了条件。【问题探究】为什么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其实质又是什么?因为通过这场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国家政权。这是一次不流血的政变,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但是,这种妥协是必要的,有分寸的。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过程;(一)确立:限制王权的法案;=-(1689年)王位继承法(1701年);1、背景:“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_,国王权力不再_-。2、条件:“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3、法案:权利法案:国王无权废止_;不得侵犯议会的_;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_;不得干涉议会_;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_;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具体限制。4、目的:限制_,扩大_;5、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_手中,确立了_,_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_的基础。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二)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世纪中叶);1、形成:1)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_;2)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3)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_任财政大臣,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了实际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使议会的行政权力大增)3)到_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2、内阁与议会的关系:_有_产生;_要对_负责,定期报告工作。并逐渐形成这样的惯例: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_,或者解散_。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去留。3、影响:国王“_”,只是_的象征。英国成为_的典型国家。【问题探究】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不同?1)中国:内阁是君主专制进一步产生强化的产物,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而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为皇帝服务。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他们的主张采纳与否取决于皇帝,不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2)英国: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对国王负责;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完善:1832议会改革;1、原因:1)原选举制的弊端;2)19世纪二三十年代_的冲击;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3)根本原因:_的开展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_实力大增,工业资产阶级为了谋取参政权所进行的积极斗争;(工业近代化必然带来政治民主化)2、内容:(见书本)第一,选举资格的改革 (1)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 第二,议会名额重新分配 (2)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3)增加了一些新兴工业城市为选区。3、影响:_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_-的政治权利受到了种种限制。(一分为二)(四)强化:“内阁专横”格局的出现(19世纪末);1、议会的权力:拥有_,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成为英国政治权力的核心。2、内阁权力的扩大:19世纪70年代以后;_开始膨胀,逐渐凌驾于_之上;体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1)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的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2)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由内阁掌握行政并对议会负责。4)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内阁和议会存在相互制约的权力关系。2、作用:1)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的权力受到大大削弱,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适合了当时英国的国情,极大地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3)君主立宪制代表了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不仅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建立新的制度,也有着巨大影响。【问题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历经数百年,其基本趋势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1)基本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内阁后来居上,成立权力核心;2)实现方式:通过革命和政变(“光荣革命”)方式夺取政权;通过立法方式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通过改革方式不断完善君主立宪制;重点阐释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 (1)相同点: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2)不同点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元首国 王总 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 袭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任期制国家元首的权力“统而不治”的虚君掌握国家的实权政府首脑首 相总 统政府的产生议会产生总统任命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并对议会负责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国会(参众两院)是制约与平衡的关系国家权力中心议 会总 统解释:角度 英、美政治体制差异的原因提示:(1)英国是欧洲典型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国王统治之下,封建势力较强,“光荣革命”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英国的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