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减排总量控制规划修订.doc_第1页
十二五减排总量控制规划修订.doc_第2页
十二五减排总量控制规划修订.doc_第3页
十二五减排总量控制规划修订.doc_第4页
十二五减排总量控制规划修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污染物减排规划)编制单位:*环境保护局二0一一年五月目 录一、 总 则 (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编制依据(四)技术路线(五)基准年与排放基数(六)污染控制因子与目标(七)规划实施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情况评估(一)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二)主要减排措施(三)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三、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与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一)工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二)城镇生活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三)农业源COD与氨氮预测(四)二氧化硫新增量预测(五) 氮氧化物新增量预测(六)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测算结论四、总量控制思路与污染减排项目(一)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基本思路(二)工业COD、氨氮减排项目和削减量测算(三)生活(城镇)COD、氨氮减排项目与削减量测算五、目标可达性分析(一)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可达性分析(二)实现目标的前置条件六、保 障 措 施(一)将污染控制的关口前移,严格控制“增量”(二)多管齐下,依法严厉监控、监督污染源,尽量减少“存量”(三)强化污染减排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四)进一步建设运行好减排三大体系(五)建立有利于污染减排的投入机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一、总 则“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深化、细化和量化,是指导全县“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分配、减排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总量控制规划,是落实全县环境保护目标,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落实总量控制规划,全面实施污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抓手。(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减排,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环境质量要求、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环境安全为立足点,全面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管理减排,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确保实现“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二)基本原则1统筹衔接规划编制要服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节能减排重大战略和*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要求,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全过程系统控制角度,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进行总体设计。在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部门联动,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行业与项目相结合。2分类指导根据各行业的技术、政策、标准等差异化要求,合理测算减排潜力。总量控制目标与任务应结合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资源能源消费需求,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治理现状、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环境容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3分解落实按照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要求,准确掌握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重点行业治理水平,科学测算总量控制基数、新增量,上下统筹衔接,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行业、项目,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通过规划编制,切实推动“十二五”减排工作。4合理可行总量控制目标在综合考虑新增量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可达性、政策措施可行性、经济可承受的思路,做好存量、新增量、减排潜力、削减任务之间的系统分析,合理把握工作节奏步伐,做到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和投入、政策相匹配。(三)编制依据1国家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32007年*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42009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技术报告(四)技术路线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包括以下步骤:1对“十一五”污染减排工作执行情况以及“十二五”减排形势进行分析,确定总量控制规划的范围(时间、控制指标以及控制对象等),掌握基础数据;2根据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分析2010年排放量,确定基准年排放基数;3测算“十二五”期间国控主要污染物与省控特征污染因子新增量;4测算减排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总量减排措施方案,落实到重点工程和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项目;5根据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结果,提出总量控制目标。(五)基准年与排放基数1基准年与规划时限规划编制基准年2010年,规划目标年2015年,规划时限20112015年。2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数1)排放基数确定原则根据*2010年污染物动态跟新调查的统计数据,把201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十二五”总量控制方案和“十二五”减排考核的基数。2)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表1-1 2010年*COD与氨氮排放量 单位:吨污染物名称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合 计COD302.571032.56155.721490.85氨氮0.5576.81 42.46119.82 表1-2 2010年*SO2与NOX排放量 单位:吨污染物名称电力行业其他行业合计二氧化硫136137.04971.46137108.5氮氧化物38953.61737.6540691.25(六)污染控制因子与目标1污染总量控制因子国控污染因子: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的基础上增加氨氮(NH3-N)和氮氧化物(NOX),共4项,由国家总量控制,统一要求,统一考核。2总量控制目标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污染物排放强度、减排潜力等因素,在分析减排潜力和测算新增量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减排目标。减排目标采取相对量表达形式,即到2015年*污染物COD、二氧化硫相对于2010年排放基数各削减7%;氨氮、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相对于2010年排放基数各削减8%。(七)规划实施县人民政府与县(乡镇)、县直相关部门,签订“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县直相关部门要将总量控制目标任务,按照各自的职责进行量化和具体化,分别制订年度实施计划。对目标实施进展情况,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每季度进一行一次督查,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并将实施情况通报全县。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情况评估(一)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2009年、2010年两年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521.6吨,市政府下达减排量为350吨;完成二氧化硫减排2691.8吨,市政府下达减排量为2390吨,“十一五”末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皆超额完成减排任务。COD排放的主要行业有煤炭开采、铅锌矿洗选、冶金行业; SO2排放的主要行业有火力发电、铁合金冶炼及水泥制造业。(二)主要减排措施1签定减排责任状,层层抓落实*政府成立由庞坤县长同志任组长的“全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县直各相关责任单位、重点排污企业签定污染减排责任状,并列入新型工业化考核目标,每季度考核一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2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通过银行贷款与地方政府投入,建成污水设计处理能力6000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县城区污水管网基本覆盖,成为*“十一五”减排的重点工程。3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促进企业达标排放“十一五”期间,企业通过申请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自筹,完成污染治理项目15个,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4严格新建项目管理,控制污染新增量对新上项目,坚持“四个一律不批”、“八个不准”、严格控制“两高一资”和完善“六个优先审批”的工作程序,重大项目由*项目环评审查委员会审查的原则,严把项目入口关。“十一五”期间共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登记表、报告表和报告书 262个;“十一五”期间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88%,较好地控制了主要污染物的新增量。(三)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1“十一五”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COD减排由于煤矿开采产生的废水进口浓度低,减排量很小。 二是污水处理厂管网不配套,处理效率低。已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部分管网未实行雨污分流,且覆盖面不大,进水浓度不高,处理负荷不足,致使处理绩效不高。2.“十二五”减排措施(1)“十二五”面临的污染减排形势“十二五”是通过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战略机遇时期,国家将继续并进一步扩大农村环境整治范围,继续实行污染治理“以奖促治”的资金支持。*委、县政府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原则,将“突出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十二五”规划战略之一,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这些都是“十二五”污染减排难得的机遇。但是“十二五”污染减排也面临许多挑战与压力。一是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量的压力大根据*“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GDP将以年均16%左右速度快速增长,到2015年,*GDP将达到636000万元,比2010年预期净增331156万元;城镇人口将达到24.78万人,比2010年预期净增0.74万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染物的排放也将大幅度地增加。二是工业污染存量减排的空间很小*工业COD减排项目主要是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减排量小。“十二五”工业污染减排的潜力主要在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且减排潜力很有限。所以,“十二五”进一步减排工业污染存量的压力很大。三是农业污染减排困难重重农村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县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农业污染减排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缺有效的监管手段。(2)“十二五”减排措施针对上述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要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一是强化当地政府和经济部门的污染减排责任;二是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对恶意超标排污行为要依法严厉处罚;三是加快县环境监测站的建设进度;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尽快完善已建污水处理厂的管网;五是淘汰落后工艺及产能;六是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生产及使用,加大农业污染防治。三、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与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规划期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增加值、城镇人口、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是主要污染物新增量预测的基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刚要和国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规划指南),预测*“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新增量。(一)工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工业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规划指南有2种方法,即单位GDP排放强度法与分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强度法。根据*工业结构情况,*规定统一采用单位GDP排放强度法预测(备注说明)。单位GDP排放强度法 (式3-1) (式3-2) (式3-3)式中:E工业COD“十二五”期间工业COD新增量,吨;Ei,工业COD第i年工业COD新增量,吨;i第i年,i=15,分别代表20112015年;Ii-1,COD第i-1年单位GDP工业COD排放强度,吨/万元。以2010年单位GDP工业COD排放强度为基础,逐年等比例递减;I2010,COD2010年单位GDP工业COD排放强度,吨/万元。采用2010年本辖区预期值;GDPi-1第i-1年GDP,万元;ri,GDP第i年扣除十个低COD排放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式3-5)2010年低COD排放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量和2010年GDP增量采用本辖区2010年预期值;没有预期数据的,采用2009年低COD排放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量和2009年GDP增量数据进行测算。rCOD“十二五”期间单位GDP工业COD排放强度年均递减率,%。取2007-2009年单位GDP工业COD排放强度年均递减率的几何平均值,公式如下: (式3-6)2007年*GDP:208264万元 2007年工业COD排放229.55吨 氨氮排放量:1.12吨2009年*GDP:263715万元 2009年工业COD排放111.8吨 氨氮排放量:0.82吨2010年*GDP:304844万元 2010年工业COD排放296.24吨 氨氮排放量:0.55吨1、按照以上公式,得出十二五期间*工业COD新增量为:81.98吨。2、工业氨氮排放新增量计算与COD新增量计算相同。通过计算十二五期间*工业氨氮新增量为:0.16 吨。(二)城镇生活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1预测模式根据规划指南,城镇生活COD与氨氮新增量测算,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其计算公式:Ei生活COD =(Pi,人口- Pi-1,人口)综合,CODD10-2(式3-7)式中:Ei生活CODi年度,生活COD新增量,吨(Pi,人口- Pi-1,人口)i年度城镇人口增加数,万人综合,COD人均COD综合产污系数,克/人日D365(天)计(综合,COD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和餐饮、医院、服务业等污染源COD综合产污系数) 氨氮新增量测算方法同上。2预测结果*DCOD=71克/人日 *DNH-H =8克/人日2015年*总人口预计41.39万人根据(式3-9)计算, *“十二五”城镇生活COD与氨氮新增量分别为3.21吨和0.36吨。 (三)农业源COD与氨氮预测根据规划指南,已纳入污染源普查的农村生活污染源因统计口径不全,不做预测;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较小且不易监控,不做预测;“十二五”期间,农业源COD与氨氮只预测规模化畜禽养殖业部分(污染源普查口径范围),采用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等5种畜禽的产污系数分别预测,其中肉畜禽(猪、肉牛、肉鸡)以出栏量为统计基量,奶、蛋等畜禽(奶牛、蛋鸡)以存栏量为统计基量,其他畜禽不在污染源普查统计范围内和非规模化养殖的,不做预测。1预测公式规划指南关于农业源水污染物的预测模式为:E2015农业=(N2015畜禽i畜禽i 10-3)(式3-8)式中:E2015农业2015年农业源水污染物产生量,吨N2015畜禽i2015年i类畜禽统计基数,头(羽)畜禽i畜禽种类,包括猪、奶牛、肉牛、肉鸡、蛋鸡畜禽ii类畜禽产污系数,见表3-1 表3-1 猪、奶牛、肉牛、蛋鸡、肉鸡污染物产生系数表畜禽养殖类别猪(千克/头)奶牛(千克/头年)肉牛(千克/头)蛋鸡(千克/羽年)肉鸡(千克/羽)COD36.002131.001782.004.750.42氨氮1.802.857.520.100.02N2015畜禽i优先采用“十二”规划数据,没有规划数据的,以本辖区2010年预期数据作为基数,按2005-2009年各类畜禽存栏量或出栏量的年均增长率作为“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进行测算,公式如下:N2015畜禽i= N2010畜禽i(1+畜禽)5(式3-9)式中:畜禽 2005-2009年各类畜禽存栏量或出栏量的年均增长率,%N2010畜禽i、N2015畜禽i分别为2010年和2015年各类畜禽数量,头(羽),N2010畜禽i采用本辖区预期数据 2预测结果*优先采用“*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规划”数据,按照上式计算出:*2015年农业源COD产生量为100.74吨,氨氮产生量为0.96吨(四)二氧化硫新增量预测根据规划指南,二氧化硫新增量原则上采用宏观测算方法进行预测,分为电力行业和非电力行业两部分进行测算:ESO= E电力SO+ E非电SO(式3-10)式中:ESO“十二五”期间SO2新增量,万吨E电力SO电力行业“十二五”期间SO2新增量,万吨E非电SO非电力行业“十二五”期间SO2新增量,万吨1电力行业电力行业SO2新增量根据电力煤炭消费增量、燃煤硫分和脱硫效率测算,规划指南测算公式:E电力SO=M电增S1.7(1-)(式3-11)式中:M电增“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增量,万吨S燃煤机组煤炭平均硫分,%(按2009年本辖区火电机组燃煤平均硫分取值)综合脱硫效率,%(按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综合脱硫效率90%取值)测算参数:M电增= M2015- M2010=351万吨 S=5.38%测算结果:E电力SO=3.21万吨 2非电力行业非电力行业SO2新增量根据非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增量、非电力行业单位煤炭消费的SO2排放强度测算,规划指南测算公式:E非电SO=M非电增q2010非电(1-k宏观)10-3(式3-12)式中:M非电增“十二五”期间非电力行业煤炭消费增量,万吨q2010非电SO 2010年非电力行业单位煤炭消费量的SO2排放强度,千克SO2/吨煤q2010非电SO = E2010 SO- E电力/ M2010非电10-3(式3-13)E2010 SO、E2010电力SO分别为2010年SO2排放总量、2010年电力行业SO2排放量,万吨M2010非电2010年非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总量,万吨k宏观“十二五”期间非电力行业SO2排放强度下降比例,%(按照“十一五”期间环境统计排放强度下降比例取值)k宏观=(1-)100%(式3-14)测算参数:M非电增= M增- M电增=368.7-351=17.7万吨 q2010非电SO =5.65千克/吨煤k宏观 =81.4%测算结果:E非电力SO=814吨 (五) 氮氧化物新增量预测根据国家规划指南,氮氧化物新增量预测按照电力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水泥行业、其他行业分别进行测算,其计算公式:ENO= E电力NO+ E交通NO+ E水泥NO+ E其他NO(式3-15)式中:ENO为“十二五”NOx新增量,E电力NO、 E交通NO、 E水泥NO、 E其他NO分别为电力、交通、水泥、其他行业NOx新增量,万吨。1电力行业电力行业氮氧化物新增量,根据国家规划指南采用单位燃料排污系数法进行测算,公式为:E电力NO= M电增ef 电力NO10-3(式3-16)式中:ef 电力NO电力行业单位燃煤量NOx的排污系数,千克/吨煤,平均排污系数取值为1.72千克/吨煤预测结果:E电力NO=3511.7210-3 =0.604万吨 3水泥行业国家规划指南水泥行业NOx新增量,采用排污系数进行测算,公式为:E水泥NO=P水泥ef 水泥NO10-3(式3-17)式中:P水泥“十二五”期间水泥产量的增长量,万吨。根据水泥行业发展规划取值,没有行业发展规划的,按照“十一五”水泥行业产品产量增长速度取值。*按照十二五期间工业项目提供数据取值。ef 水泥NO水泥行业排污系数,1.15千克/吨水泥 P水泥= 60万吨预测结果:E水泥NO=601.1510-3 =0.069万吨(六)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测算结论按照规划指南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测算方法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新增COD 185.93吨、氨氮1.48吨、二氧化硫32914吨、氮氧化物6730吨。详见表3-2、3-3。表3-2 *“十二五”COD与氨氮新增量预测结果汇总:吨污染因子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数量合计比例合计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数量比例(%)COD81.9844.13.211.7100.7454.2185.93100%氨氮0.1610.80.3624.30.9664.91.48100%表3-3 *“十二五”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新增量预测结表单位:吨、%污染因子电力行业非电力行业合计小计其 中交通运输业水泥行业其他行业二氧化硫数量32100814/32914比例98.741.26/100氮氧化物数量60406906906730比例89.710.310.3100四、总量控制思路与污染减排项目(一)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基本思路1水污染物总量控制1)推进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严格控制新增量工业重点行业的污染物削减仍然是“十二五”总量控制的重点任务,应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新增量,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避免形成生活污染持续削减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不断上升的局面。一是大幅度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行业准入,以排放标准和清洁生产标准倒逼造纸、棉麻纺织、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优化发展方式,减少污染物新增量。二是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提高行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降低污染物产生强度、排放强度,从根本上促进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2)加快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提高治污设施环境绩效一是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和城镇污水网管覆盖率。二是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上游的集镇,优先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3)把农业污染源纳入总量控制管理体系,着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十二五”期间将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主要切入点,将农业污染源纳入污染物总量减排体系。一是以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二是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增施有机肥,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三是推行农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探索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落实好“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措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洁。2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推进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严格控制新增量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全面落实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发展,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新建项目必须按照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最严格的环保要求进行控制,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其中电力行业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低氮燃烧技术并建设脱硫、脱硝设施。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煤炭消费增量,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2)推进电力行业和水泥、铁合金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减排氮氧化物排放控制以电力行业和机动车为重点,强化重点区域减排。电力行业全面推行低氮燃烧技术,安装高效烟气脱硝设施,现有其他大型燃煤锅炉应因地制宜、因煤制宜、因炉制宜地加快烟气脱硝设施建设和管理;水泥行业以及燃煤锅炉推行低氮燃烧技术。(二)工业COD、氨氮减排项目和削减量测算1.结构减排十二五期间预计关停落后产能企业三家:*伟泰铁合金有限公司、*大坡煤矿、*猫洞乡远洋煤矿。预计可削减COD排放量1.38吨。2.工程减排新建煤矿污水处理设施30座,预计可削减COD:76.00吨。(三)生活(城镇)COD、氨氮减排项目与削减量测算*十二五期间生活(城镇)COD、氨氮减排,主要靠十一五期末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进行削减。R城镇=QCaD10-2 (式4-1):式中:Q污水处理厂设施规模,万吨/日C污水处理厂污染物进出水浓度差,mg/L,查表得贵州COD、氨氮分别取值130 mg/L、10mg/La污水处理厂负荷率,%,按照规划指南取值75%D按365天计经测算可削减COD:213.52吨 氨氮:16.42吨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结构减排及电厂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1)结构减排项目“十二五”期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淘汰落后产能、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关闭*伟泰铁合金有限公司、*大坡煤矿、*猫洞乡远洋煤矿,并按照国家规划指南R结构=E0计算,“十二五”结构减排可削减二氧化硫331.54吨、氮氧化物109.6吨。具体数据见表4-1:表4-1“十二五期间”拟关停企业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单位(吨)名称COD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伟泰铁合金有限公司306106.4*大坡煤矿0.5815.491.68*猫洞乡远洋煤矿0.89.601.52合计4.38331.54109.62)火电电厂脱硫工程削减量测算公式燃煤发电机组新建脱硫设施,以2010年分机组的SO2排放量作为排放基数,根据脱硫工程的综合脱硫效率计算SO2削减量,计算公式如下:R脱硫工程=E01(式4-2)式中:R脱硫工程新建脱硫设施的SO2削减量,万吨/年E0该机组2010年排放基数,万吨1综合脱硫效率,按照85%取值 经测算电厂新建脱硫项目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113166.48吨3)提高城镇电气化率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按电气化率平均每年提高5%,十二五期间共计提高25%计算,可削减二氧化硫1029.6吨。4)火电厂低氮燃烧及烟气脱硝工程减排 减排计算公式:根据国家规划指南,电力行业既进行低氮燃烧改进又安装烟气脱硝设施的,NOx减排计算公式:R低氮及脱硝工程=E01+E0(1-1)2(式4-3)式中:R低氮及脱硝工程实施低氮燃烧改造及烟气脱硝的NOx削减量,吨/年1低氮燃烧NOx去除率,35%2烟气脱硝综合效率,取值6070%*火力发电行业按照低氮燃烧测算R低氮及脱硝工程=E01经测算火力发电行业可削减氮氧化物:13633.76吨5)水泥行业低氮燃烧加烟气脱硝LNB+SNCR的NOx去除效率按照50%取值,由(式4-2)计算得出。水泥行业可削减氮氧化物:738.3吨 五、目标可达性分析(一)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可达性分析1总体减排目标可达性由下表5-1可知,根据2010年排放基数,“十二五”新增量和削减量的测算,所预测的*2015年国控污染因子COD的排放量比2010年可削减7.04%,氨氮可削减12.5%,二氧化硫可削减9.7%,氮氧化物可削减9.1%。如果污染物的新增量与削减量的预测与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实接近的话,则实现“十二五”国控项污染物COD、二氧化硫2015年比2010年减排7%和氮氧化物和氨氮2015年比2010年减排8%的目标是可行的。36表5-1 *2015年主要污染物减排数据表 单位:吨污染物名称2010年排放基数十二五期间四项主要污染物削减率削减量十二五工程、结构减排预计削减量十二五期间预测新增量2015年控制排放量十二五预计削减率备注二氧化硫5661.467%396.31361.148145114.39.7%COD1490.857%104.36290.9185.931385.887.04%氨氮119.828%9.616.421.48104.8812.5%氨氮余留减排空间:5.34吨氮氧化物1737.658%139847.96901579.759.1%2不同污染源减排目标可达性1)不同污染源COD与氨氮减排目标可达性按照表5-1的方法制作的表5-2,是*2015年工业源、生活源和农业源COD与氨氮排放量的预测。由表5-2可知,工业源的COD削减较平稳,但仍然不满足7%的削减要求,氨氮2015年比2010年不减反升,增加29%;生活源的COD与氨氮分别可削减20.4%与20.8%。因此,生活源减排量补充工业源和农业源减排量,“十二五”两项水污染物减排7%和8%的目标,均可基本达到。 表5-2 *2015年COD与氨氮不同污染源减排预测表 单位:吨污染源类型与污染因子名称2010年排放基数“十二五”时期2015年预计新增量预测可削减量预测排放量削减率(%)工业源COD302.5781.9877.38307.17-1.5氨氮0.550.160.71-29生活源COD1032.563.21213.52822.2520.4氨氮76.810.3616.4260.820.8农业源COD155.72100.74氨氮42.460.962)不同污染源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减排目标可达性按照同样的方法制作的表5-3,是*电力行业与非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015年的排放量预测。由表5-3可知,“十二五”期间实现二氧化硫减排7%的目标,电力行业潜力很大,非电力行业尚有待加强管理和减排项目实施,其中大力提高农村电气化率,减少燃煤使用量是实现减排的有力途径之一;实现氮氧化物减排10%的目标,电力行业空间也很大,但非电力行业必须新建水泥生产行业烟气脱硝工程才能实现。 表5-3 *2015年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不同行业污染源排放量预测表 单位:吨污染源类型与污染因子名称2010年排放基数“十二五”时期2015年预计新增量预测可削减量预测排放量削减率(%)电力行业二氧化硫133137.0432100113166.4852070.5660.9氮氧化物38953.6604013633.7631359.8419.5非电力行业+生活燃煤SO2二氧化硫5661.468141361.145114.39.7氮氧化物1737.65690847.91579.759.1(二)实现目标的前置条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既面临排污基数大、新增量大和减排绝对数量大的压力,又面临结构减排的许多不确定因素、资金缺口和农工业污染源减排和农村环境管理缺位等诸多困难,因此,要完成目标,必须满足如下4个前置条件。一是关停到位。淘汰落后产能。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政策措施要到位。因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减排,除了靠电厂改造脱硫设施和新建脱硝设施外,主要是靠淘汰落后水泥生产线,建设水泥生产烟气脱硝设施等来实现。二是工程减排的资金到位。工程减排仍然是“十二五”污染减排的主要手段,特别是生活源的减排,只能靠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提高负荷率实现。三是农业污染减排监管到位。农业源的减排须由畜禽养殖业通过“改进养殖方式”、“全过程综合治理”和“进入农田利用”等方式来减排。所以农业源污染减排必须有专人规划、组织协调和加强考核、严格责任,如果这个有很大减排潜力的大头抓不住,“十二五”*的减排目标将很难实现。四是,工业结构调整到位。单纯依靠治理工程带来的减排空间是有限的,而且投入也很大,要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关键是要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发展其他排污强度低的产业。六、保 障 措 施(一)将污染控制的关口前移,严格控制“增量”1完善工业园区规划环评认真落实国家规划环评条例,协调发改部门加快工业园区环评进度,将规划环评、区域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前提,提高环评的科学性,使环评从微观项目层面向宏观战略层面延伸,从宏观上控制排污增量。2严格新建项目的环保审批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对新建项目继续坚持“四个一律不批”与“八个不准”的原则,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十二五”时期,对*涉铅、锌的重金属行业,实行“行业限批”;对于污染物排放量不降反增的改建、扩建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环境审批,由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领导小组审批,在具体新建项目上严控排污增量。所有建设项目的环境审批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不得越权审批、违规审批、拆分环评,更不得弄虚作假审批。要建立项目审批问责职,尽量减少审批失误。对未批先建的项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厉查处。3强化项目的“三同时”监督管理建设项目管理要由重审批向审批、监管与验收并重转变,积极推进施工期环境监理,建立健全环保审批、验收全过程管理制度。建立“三同时”验收管理与环评审批联动机制,每个项目从审批、工程监管到环保验收由专人从头到尾跟踪管理。对没有实行“三同时”或环保设施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一律不准投入生产或使用,把好污染物新增量的关口。(二)多管齐下,依法严厉监控、监督污染源,尽量减少“存量”1实施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根据贵州省污染源在线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设施,并与市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联网,对污染排放情况实行每天24小时连续监控,发现超标排污情况,及时通知排污单位,查明原因,限期改正。2配合上级环保部门定期督查县政府与县环保局配合上级环保部门,每季度对重点减排单位进行一次督查,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3对污染减排重点项目跟踪监督对省环保厅确定的*污染减排项目及与市政府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的减排项目,由县环保局重点调度,跟踪监督;对与县(乡镇)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的减排项目,由相应的县(乡镇)环保部门重点调度跟踪监督。重点减排项目,要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和要求、完成时限,每个项目都要作出详细的实施方案,有专门的跟踪监督管理人员。重点项目每季度调度一次,并将进展情况汇总报县政府。4试行专职乡镇环保监察员监督对*重点乡镇,特别是有牲猪养殖场、养鸡场和水产养殖场(区)的乡镇与农业污染减排任务大的乡镇,试行专职乡镇环保监察员,对污染减排单位进行监管,定期送样监测工程减排效果,监督设施运转,解决减排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乡镇环保监察员由县环保局选派和管理。5鼓励社会参与监督推行企业环境行为公开、环保执法行为公开、环保政务公开和环境信息公开,扩大公众环境知情权。完善环境信息政府网站,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公布城市空气质量、饮用水源水质、流域水质、污染减排工作进度等环境信息,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完善座谈会、论证会和公众听证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环保决策。加强信访工作,充分发挥环保投诉热线“12369”的作用,拓宽和畅通群众举报投诉渠道。对典型的环保违法行为与大的环境污染事件,请新闻媒体曝光,公开处理。(三)强化污染减排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1强化污染减排约束机制1)继续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政府负责制实行减排政府负责制,切实把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主要领导绩效审计范畴。切实把污染减排与改善环境质量相挂钩,与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相挂钩,与查处企业环保违法行为相挂钩,与新型工业化考核相挂钩。2)对减排不到位行为实行严惩对企业恶意排污行为,依法顶格处罚;对环保设施运行不正常的企业,依法责令限期改正,加倍征收排污费并进行处罚;对未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的企业,不予审批除环保项目以外的新、扩、改建设项目。 2完善污染减排激励机制1)资金优先支持完成减排任务的重点企业在严格执行国家主要污染物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