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边城学区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边城学区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边城学区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边城学区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边城学区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边城学区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度联考试题 苏教版(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卷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公路沿着一条河流mn yn,河流上有几座村庄,隔着xio su的树木远远地望去,房屋拥挤在一起,仿佛古老的遗迹。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营养。b、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c、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由“墙”这一意象想到父母与儿女间的代沟,便是司空见惯的立意,称不上新颖。b、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c、今天早上零下4摄氏度,来到室外,不觉令人毛骨悚然。d、美国要抛弃冷战思维,不要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他国指手画脚。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每题1分,每题2分,8分)问渠哪得清如许,_。_,非志无以成学。_,浅草才能没马蹄。_,天涯若比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美景,体现月色皎洁的句子是: _,_。登高,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能展示人的境界。请写出古人以写登高来表达志趣或情怀的两句诗:_,_。5.名著阅读。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古老的郊区公园里静悄悄的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a 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他站起来,向大路走去。选段出自前苏联著名作家_的名著_,a处人物是_。(3分)是什么原因使他产生了这样的轻生念头?这以后,他的人生走向如何?请分别用相关的情节概括回答。(3分) _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学校开展“走进红色岁月,珍惜幸福生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征集活动方案】请你模仿示例,再为这次系列活动设计出两个活动方案。(2分) 示例:忆传统,继承先烈遗志。 方案1:_ 方案2:_【参观教育基地】学校拟组织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请你推荐一个地方(本地或外地均可),写出推荐理由。(3分) _【撰写专刊前言】学校文学社准备出一期反映社会生活巨变的专刊,已收到一组稿件,内容有民生改善、新农村建设、教育均衡发展等,形式有诗歌散文、书法绘画、摄影图片等。请你为本期专刊撰写前言,40字左右。(3分)_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阅读王维的田园乐一诗,完成第7题。(6分)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注】作者退居辋川别墅后,写下七首六言绝句,本诗是其中的一首。7.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2分) _“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作品的艺术特征。请结合诗歌的一、二两句,说说其在写景上的特色。(2分) _结合诗歌三、四两句具体说说田园之乐乐在何处?(2分) _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迎拜于道。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注】郭伋(j):人名。并州: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太守。行部:巡视州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使君:尊称,文中指郭伋。候:等候。至:极点。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素结恩德( )计日告之( )伋恐违信( )遂止野亭( )与例句中“乃”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候期乃入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b.太祖乃悟(赵普)c.乃以瓦布之(梵天寺木塔d.屠乃奔倚其下(狼)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童 儿 数 百 各 骑 竹 马 迎 拜 于 道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译文: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译文:_11.有人说,小孩什么也不懂,郭伋没有必要为了守信而在郊外等一天,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_(三)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一文,完成1214题。(10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翻新。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尽管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我们只要捕获其中的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综上所述,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也不夸张。12.第段划线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话在本段起何作用?(3分) _13.第段中划线的句子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_14.文章以“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为题,有何妙处?(3分) _(四)阅读张炜的何为书一文,完成1517题。(10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能够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而有人却不能不知从什么时候丧失了这种能力。后一种人觉得前一种人很奇怪,甚至还有些令人费解;而前一种人却认为自己拥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保有一种充实的幸福。现在到处都是书,可是那些书的作者却不尽是前一种人。书是什么?书是真诚待人的文字,是真正的人才有的心事,是人真切朴实感情的投影。然而许多书并没有感情,或者说没有真切朴实的感情。这样的书也能算得上书吗?如果仅仅是印上满纸的花言巧语、卖弄、粗鄙的发泄,装订得再好,在我看来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我们应该被一个人的心事牵引着,走向很远。我们于是在这时候也会想起自己的一些事情,咀嚼生活,滤过流逝的时光。是的,在极为有限的生命历程之中,假如没有这样的回顾和思念,没有情感之水循环往复的浸洗,将是多么可怕。所以我们常常感谢那些真诚待人的文字,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关于童年,田野,小院,那一束不能忘记的小花;还有敬仰和欣悦之情,与别人相似的叹息,以及悄藏起来的温暖这些既是永恒的东西,又是作者自己的东西。我们在阅读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内心的一切与之交换,从而获得特别的欢乐。当然,如果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些虚假赝品,我们是不会与之交换的。由此看来,世上所有的文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真字。只要真就会诚,就会亲近和亲切。苍茫人世,邈邈光阴,我们还是需要这样的一份感觉只要是给人这种感觉的,无论多么稚嫩的文字我们都欣然接受;而另一类文字,无论多么高深我们都将本能地拒斥。在拜金时代和数字时代,理应有一些别样的心灵和声音,并以此去寻找、召唤更多的心灵和声音。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时代被作价卖掉,或被浅薄生硬的技术主义分割禁锢。我们必须向往“诗意地栖居”。 15.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呢?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3分) _16.请指出选文第段中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_17.请联系全文,说说作者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书”能够给读者带来怎样的阅读感受。(4分) _(五)阅读叶浅韵的母爱的硬度一文,完成1821题。(20分)关于母亲的很多故事,我都是从祖母的口中慢慢得知的。长大以后,我甚至忘记了母亲怀抱的味道,回避和拒绝她任何形式的亲近和主动示好,似乎只有和她对抗着、沉默着、屈从着才是我与母亲之间最恰当的距离。母亲很勤快。她种的菜总是比别人家的高出半指,她养的猪总是比别人家的膘肥体壮,她织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家的光鲜亮丽。她用一双灵巧的手织出波浪花纹的紫色毛衣,如今我都还记忆犹新。母亲除了种菜还大搞养殖,圈里养着十多头猪,猪菜的事情分配给她的孩子们,柴火的事情她亲自带领孩子们去山上,在她锋利的斧头下,不一会儿功夫就能满载而归。我总是不能忘记我们以弱小的肩膀背起不堪重负的担子,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母亲巴不得一次就把山背到家里。每当我发出怨言与抗议,母亲就会骂我偷懒,并立刻举出我的小伙伴们谁比我小但背得比我还多的例子。在母亲的辛劳付出之下,一个家过得红红火火,这让她在家里的地位显得至高无上。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从来不肯松懈的,总是严厉地要求她的每一个孩子。常常是我们在外犯了错回来,劈头就会挨一顿棍棒,等父亲回来也许还会第二次挨打。我们家的正门背后竖着一根根细细的棍子,那是她的家法。它们侵略过母亲每一个孩子的身体,一棍棍抽下去,先是白白的一道道的痕迹,后已分不清痕迹间的距离。她永远奉行“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遵行“小树不剪不成材”的成长规律。母亲给我的爱总是很坚硬,她除了不断的要求与责备,就是严厉。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六岁就被送去五里外的学校接受启蒙教育。她喜欢关心考试的结果。每一次我考得九十分以上,她总是要怀疑我是抄袭别人的,即使那已经是全班最高分。如果偶然考低了,她定会拉着我脏脏的小手,指着我破了的脚尖,责骂我是个贪玩的孩子。母亲高高地扬着家法,训斥我、恐吓我说:“丫头,你念不好书,就甭想吃饭,甭想整天疯跑,将来我就把你嫁到大山深处去。”那时候的我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惶恐。见祖母一把将我拉进怀里,母亲不高兴地说这孩子要是将来不成气候定是祖母的责任。扔下些伤祖母的话,她一溜烟又到她的地里去侍弄她的白菜黄瓜们了,我想它们看到母亲的温情定是比我们多多了。祖母总是一边抚慰我一边给我讲“一只羊过河十只羊过河”的道理,鼓励我做好领头羊,给弟弟妹妹们作出好榜样。母亲的四个孩子一个个变成凤凰飞到了梧桐树上,她暴力的教育模式迅速在周围的村庄里推广开来。这时候的母亲再没有举起过手中的棍棒,说话的声音也日渐温柔,甚至偶尔会当面表扬下我,我在不知所措间眼里装满了泪水,我知道那是一种久违的情愫涌动而出。我一直不敢把对母亲心底的这种敬畏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哪怕是在文字里。从小到大的作文里,一次也没有过关于母爱的记载。对于我的母亲我是羞愧的。我安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习惯地接过她的给予。总是不敢离她的怀抱很近,怕她坚硬的壳刺伤了我的身体。于是,我与母亲就习惯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对峙着,直到我有了孩子。回忆是一场温暖的绽放,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正是母亲有硬度的爱,抚平了我内心所有的脆弱,给了我足够的坚强。18.整体感知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母爱的硬度”体现在哪些事上。(3分) _19.根据要求答题。(10分)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_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 有什么作用 ? (4分) _结合文意,请理解第段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_20.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一段有什么好处 ? (4分) _21.读完本文,你是否赞同文中母亲的教育方法,并说明理由。(3分) _三、作文(60分)心中有关爱,生活会流光溢彩;心中有真诚,做事能坦然面对;心中有目标,前进就勇气倍增;阳光、激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