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周周测试题(无答案) (2).doc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周周测试题(无答案) (2).doc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周周测试题(无答案) (2).doc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周周测试题(无答案)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灌云县四队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部分(共17题,共24分)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 徐州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3. 中共通过重庆谈判获得的最大成果是( )。a. 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b. 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c. 使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 d. 赢得了反内战的时间4. 芳芳在编制本单元大事年表时发现,1946年6月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内战开始 b. 重庆谈判 c. 挺进大别山 d. 转战陕北5. 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a. 声东击西 b. 诱敌深入 c. 调虎离山 d. 迂回战术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 )a.周恩来 b.张学良 c.杨虎城 d.毛泽东7.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象征,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塑造了伟大的民族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a. 聂耳 b. 田汉 c. 毛泽东 d. 冼星海10.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取得数量上的优势是在哪次战役之后( )a. 挺进大别山 b. 淮海战役 c. 辽沈战役 d. 渡江战役9、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a、毛泽东 b、朱德 c、贺龙 d、邓小平10.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的标志是(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 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c. 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 d. 北洋军阀政府的成立11. 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a. 广东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延安革命根据地 12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远远落后于欧美,但有位卓越的科学家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终于揭开了制碱的奥秘而成为世界公 认的制碱工业权威,他是( )。 a. 詹天佑 b. 侯德榜c. 茅以升d. 魏源13 “红 军不怕远征难,万 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 军“远征 ”的直接原因( )a.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 势震动全国 b.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c.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14 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15 “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 ,主要原因是( )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c.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16.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九一八事变 d.国共两党再次合作17.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b.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 据地的序幕c .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答案二 非选择题部分 (共36分)18阅读下列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七律,1935年10月(1)毛泽东的诗中记述了长征途中的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你能从中找出几个?(至少三件)(3分)(2)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3)你认为红军长征最值得我们学习什么?(2分)19.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请回答: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这一事件的发源地在哪?根据这些口号,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一中的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指哪些人?和约指什么和约? 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该事件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重心由北京转为上海这一事件的对中国历史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0. 材料一: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箕豆之煎,况汉卿(即张学良,字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位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而政府逮加讨伐,宁不顾国人责以勇于对内,怯于对外?”1936年12月24日桂林日报 材料二:“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的电文请回答:(1)材料一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