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桃花源记学习内容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借助注释学文言 17桃花源记 第1学时学习目标1、利用注释、工具书,通过小组研讨读懂第1、2节课文内容;2、理解课文第1、2节中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3、感受作者在桃花源中所寄寓的人生、社会理想。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第1、2节中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感受作者在桃花源中所寄寓的人生、社会理想。导 学 过 程感悟一、预习1读课文1、2节,正确朗读加点字音。(利用注释,查阅词典,注意多音字,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多音字的读音。)屋舍( ) 俨( )然 阡( )陌交通 黄发垂髫( ) 便要( )还家 妻子邑( )人遂( )与外人 间( )隔 衣着( )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 ) 此中人语( )云 不足为( )外人道也 及郡( )下 诣( )太守2读课文1、2节,理解文意。(利用课文注释及资料,小组内合作探究)(1)解释重点字词含义:缘溪行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才通人(2)翻译下列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学生分小组对课文1、2节进行进行逐句翻译,展示自习成果。4学生分小组对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重难点句子词语进行讲解。古今异义:鲜美交通俨然缘 开朗词类活用:异前 穷一词多义:寻 舍 其特殊句式省略句:省主语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 5阅读思考、讨论:(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是虚幻的?(可以从桃花源的环境、出现的突然以及渔人的感受等角度思考)(2)结合下文,思考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有什么特点?(可以从环境、人民的生活,风俗民情等角度思考)(3)再结合下边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想想,作者把桃花源写得那么好,作者在其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可以把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思考)二、展示(预习题目)三、反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发现桃花源( )(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悉如外人( )便要还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 , , , 。5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学反思:知识链接: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sh)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十三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之一。陶渊明的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他也是田园派的鼻祖。 学习内容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借助注释学文言 17桃花源记 第2学时学习目标1利用注释、工具书,通过小组研讨读懂第3、4、5节课文内容;2理解课文第3、4、5节中重要文言词语的含义;3辨证地评价陶渊明的人生价值观。学习重难点理解课文第3、4、5节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的词语的含义;导 学 过 程感悟一、预习1写出文中含有的成语,并说出他的含义:(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黄发垂髫、落英缤纷、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与世隔绝)2读课文3、4、5节,理解文意。(利用课文注释及资料,小组合作探究)(1)解释重点字词含义:具答之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遂与外人间隔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诣太守欣然规往 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2)翻译下列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3学生分小组对课文3、4、5节进行进行逐句翻译,展示自习成果。4学生分小组对课文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重难点句子词语进行讲解。古今异义无论妻子绝境 不足 间隔 津 外人 志一词多义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同义词都悉、皆、咸、并 沿:缘、扶 邀请要、延通假字便要还家 具答之特殊句式(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2)省略句 省略主语 例:“(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省宾语: 例:问所从来(是“闻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5阅读思考、讨论:(1)桃花源中人为什么不让渔人向外人说起他们的所在?渔人为什么要诣太守?(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思考)(2) 想象一下,太守如果在渔人的带林下发现了桃花源,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二、展示(预习题目)三、反馈阅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答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亦不详其姓字 详:_ (2)既醉而退 既: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因以为号焉 以乐其志c或置酒而招之 无怀氏之民欤 d或置酒而招之 既醉而退3“传文”中的“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4请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5翻译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教学反思:知识链接:桃花源诗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注释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憩,休息。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游诣,游玩。纪历志,岁时的记载。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言,语助词,无义。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桃花源记第一课时达标检测1.本文是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的。2.咸 延3.(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演义课件图文
- 2025-2030中国差别化涤纶聚酯切片市场运作模式及投资机会风险剖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小青龙颗粒市场经营风险与投资前景建议研究报告
- 三只小猪说课件
- 三力一度两保障课件
-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解读
- 技术精英备战:系统维护面试题库解析
- 公路养护岗位面试实战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如何写好演讲稿的作文
- 太平巷幼儿园07-08年一学期电教工作总结
- 检验科生物安全
- 综合应用能力b类试卷及真题答案
- 2025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职业技能大赛(排水管道工)备考题库(含答案)
- 反渗透超滤计算表
- 2025年乡村全科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公司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制度与实施
- 异位肾患者护理查房
- 2025-2030年中国波斯地毯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阴茎癌围手术期护理
- 2025年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