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农业科学2 0 0 9 年第8 期 百泰对荔枝霜疫霉病的生物活性测定与防治试验 彭埃天1 宋晓兵1 习平根2 凌金锋1 陈霞1 姜子德2 1 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广东广州5 1 0 6 4 0 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东广州5 1 0 6 4 2 摘要 6 0 百泰 吡唑醚菌酯 代森联 水分散粒剂是由巴斯夫公司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菌剂 为拓宽其适用范围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式 测定了其对荔枝的主要病害荔枝霜疫霉病的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 6 0 百泰对霜疫霉病菌有优良的抑菌效果 浓度为1 0I x g m L 的抑菌效果达9 6 9 8 E C 5 0 和E C 分别为0 7 5 2 3 4 1 7 斗咖L 大田防治效果优良 在荔枝挂果期施药3 次 6 0 百泰10 0 0 倍对荔枝霜疫霉病的防效达到8 0 以上 与对照药剂 2 5 凯润乳油30 0 0 倍处理的防效相近 显著优于另一对照药剂7 0 品润干悬乳剂7 0 0 倍处理的防效 建议在荔枝产区推 广应用 关键词 6 0 百泰水分散粒剂 杀菌剂 荔枝 霜疫霉病 生物活性 防治试验 中图分类号 s 4 8 2 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 0 0 4 8 7 4 X 2 0 0 9 0 8 0 1 3 7 0 3 B i o l o g i c a la c t i v i t y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a n dc o n t r o lt e s to f6 0 C a b r i oT o pW G a g a i n s tP e r o n o p h y t h o r al i t c h i i P E N GA i t i a n l S O N GX i a o b i n 9 1 X IP i n g g e n 2 L I N G J i n f e n 9 1 C H E NX i a l J 1 A N GZ i d e 2 1 P l a n tP r o t e c t i o n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G u a n g d o n g A c a d e m yo f A g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c e s G u a n g z h o u5 1 0 6 4 0 C h i n a 2 c o 如伊o f 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S o u t hC h i n a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G u a n g z h o u51 0 6 4 2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6 0 C a b f i oT o pW G P y r a c l o s t r o b i n M e t i r a m i san e wf u n g i c i d ef r o mB A S F w h i c he f f e c to nP e r o n o p h y t h o r a l i t c h i iW a gd e t e r m i n e di nl a b o r a t o r ya n df i e l d s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e r ew a si n h i b i t o r ye f f i c i e n c yo f9 6 9 8 t oh y p h Mg r o w t ho f P 1 i t c h i ii n1 0I 工g m LC a b r i oT o pm e d i u m E C 卯a n dE C m w e r e0 7 5 2 1 x g m La n d3 4 1 7I x g m Lr e s p e c t i v e l y S p r a y i n g6 0 C a b r i o T o pW G 1 10 0 0 f o rt h r e et i m e sa tf r u i t i n gp e r i o dg a v eac o n t r o le f f e c tm o r et h a n8 0 a g a i n s tPl i t c h i i w h i c hw e r ea l m o s t s a m ea s2 5 C a b r i oE C I 30 0 0 a n dm u c hb e t t e rt h a n7 0 P o l y r a mD F I 7 0 0 I tw a ss u g g e s t e dt h a t6 0 C a b r i oT o pW GW a s a p p l i e di nt h el i t c h ip r o d u c t i o n K e yw o r d s 5 0 0 f oC a b r i oT o pW G f u n g i c i d e l i t c h i P e r o n o p h y t h o r al i t c h i i b i o a c t i v i t y e f f e c tt e s t 荔枝霜疫霉病 P e r o n o p h y t h o r al i t c h i iC h e ne xK o e ta 1 I l l 是危害荔枝的重要病害 在广东 广西 福建 海南和台湾等地都有发生 常在荔枝花果期严重危害 花穗 幼果和近成熟的果实 引起大量落花 落果 裂果 和烂果 在果实成熟前2 0 3 0d 如遇连绵雨水 病菌 迅速入侵扩散 造成严重损失 病果率可达5 0 损失 率可达3 0 8 0 严重影响荔枝的产量 质量及销 售 2 3 1 因此霜疫霉病是造成荔枝产区长期单产低且不 稳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药剂防治是目前控制荔枝霜疫 霉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因此应加强对高效 低毒 安 收稿日期 2 0 0 9 0 7 0 1 基金项目 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 n y c y t 一3 2 广东省农业 攻关重大项目 2 0 0 4 A 2 0 5 0 5 0 0 1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 2 0 0 6 8 2 0 3 3 0 0 3 3 2 0 0 7 8 0 2 0 8 2 1 0 0 1 作者简介 彭埃天 1 9 6 2 男 研究员 E m a i l p e n g a i t 2 1 c n 1 3 7 全药剂的筛选 使用技术的研究及其推广工作M 6 0 百泰f 吡唑醚菌酯 代森联1 水分散粒剂是由巴 斯夫公司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杀菌剂 由吡唑醚菌酯和 代森联复配而成 含吡唑醚菌酯5 和代森联5 5 能 阻止病菌侵入和扩散 对真菌性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 果 吡唑醚菌酯 P y r a c l o s t r o b i n 主要破坏病菌线粒体合 成 起快速的治疗作用 代森联 M e t i r a m 主要抑制复合 酶生成 阻止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的伸长 使病菌无法 侵染植物组织 起较好的预防作用 我们于2 0 0 6 2 0 0 7 年进行了6 0 百泰水分散粒剂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的室 内生物活性测定和防治荔枝霜疫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材料 供试病原菌为荔枝霜疫霉菌 试验药剂6 0 百泰 水分散粒剂为巴斯夫 中国 有限公司产品 对照药剂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1 3 8 2 5 凯润 吡唑醚菌酯 乳油 7 0 品润 代森联 干悬浮 剂均为巴斯夫 中国 有限公司产品 5 8 露速净 含甲 霜灵1 0 和代森锰锌4 8 可湿性粉剂为上海惠光化 学有限公司产品 试验地点设在广州市花都区赤泥镇 试验荔枝品 种为桂味 8 年生树和9 年生树1 属于易感病品种 每 6 6 7m 2 种植3 0 株 荔枝各期肥水管理 害虫防治措施 属当地一般水平 1 2 试验方法 1 2 1 生物活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 将供试 药剂按不同剂量加入定量的P D A 培养基中 配制成系 列浓度的含药培养基 6 0 百泰和5 8 露速净分别配 制成0 5 1 2 5 1 0 2 5 5 0 1 0 0p g m L 共8 个不同浓 度的含药培养基 每个浓度处理重复4 次 将预先培养 的荔枝霜疫霉病菌菌块 打孔器直径6m m 置于含药 的P D A 平板中央 在恒温 2 7 0 无光照条件下培养 1 9 2h 后测量菌落直径 与空白对照比较 计算各药剂 处理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生长的抑菌效果 利用D P S 数 据处理系统对试验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并计算 试验药剂的E C 和E C 帅 1 2 2田间试验 试验设6 0 百泰20 0 0 倍 15 0 0 倍 10 0 0 倍和2 5 凯润30 0 0 倍 7 0 品润7 0 0 倍及 清水对照6 个处理 4 次重复 随机区组排列 每小区 2 株树 药液和清水用 没得比 超绿1 6 型手摇喷雾器 喷施 喷至叶片和果实稍滴水为止 尽量喷及叶背 2 0 0 6 年在荔枝挂果期共施药3 次 具体施药时间为5 月1 21 3 小果期 5 月2 4 日 中果期 6 月2 日 果实膨 大期 各次施药后8h 内无降雨 试验期间降雨天数 2 9d 降雨量6 7 6 9m m 相对湿度4 4 一9 3 1 3 均气 温2 0 8 2 8 6 t 3 2 0 0 7 年同样在荔枝挂果期开始喷药 共施药3 次 具体施药时间为5 月1 01 3 小果期 5 月 2 3 日 中果期 6 月5 日 膨大期 各次施药后8h 内 无降雨 试验期间降雨天数2 6d 降雨量4 1 8 6m m 相对湿度4 7 9 0 日均气温2 2 7 3 1 5 T 1 2 3 田间调查调查方法参照文献 8 进行 2 0 0 6 年 和2 0 0 7 年分别在荔枝果园第3 次施药后1 7d 和1 6 d 果实成熟期 调查1 次 每小区调查2 株荔枝树 每株 按东 南 西 北 中五点取样 每点调查果实约2 0 只 共调查果实约2 0 0 只 记录总果数 病果数或病级数 计算病果率或病指及平均防效 并用D M R T 法对各处 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 病果分级标准 0 级 无病 1 级 病斑占果实表面积1 0 以下 3 级 病斑占果实表 面积l l 2 5 5 级 病斑占果实表面积2 6 5 0 7 级 病斑占果实表面积5 1 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 1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在恒温 2 7 0 无光照条件下培养1 9 2h 后 供试 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生长的抑菌效果 见表1 在8 个供试浓度中 随供试浓度升高 抑菌效果 随之升高 同一药剂0 5 1 0I 山g m L 处理间的抑菌效果 差异彼此达到显著水平 其中6 0 百泰2 5 1 0 2 5 5 0 1 0 0I x g m L 处理的抑菌效果分别为7 8 9 0 9 6 9 8 1 0 0 1 0 0 1 0 0 1 0 0 与对照药剂相比 在0 5 1 2 5I x g m L 同等有效浓度下 6 0 百泰对荔枝霜疫霉病 菌的抑制效果显著低于对照药剂5 8 露速净 1 0 1 0 0 仙 m L 的有效浓度下两者的抑制效果相近 表16 0 百泰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注 1 2 7 0 C 无光照条件培养1 9 2h 菌落直径已扣除接种 菌块直径 2 表中同列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 显著 D M R T 法 利用D P S 数据处理系统对两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进 行分析得出 6 0 0 9 百泰和5 8 露速净的毒力回归方程分 别为Y 5 2 4 111 1 9 4 9 8 7 X 和Y 5 8 8 9 3 9 2 2 1 8 8 5 X X 一 代表对数浓度 y 一代表抑制率机率值 6 0 百泰的 E C 5 0 和E C 蚰分别为0 7 5 2 3 4 1 7 卜g m L 对照药剂5 8 露速净的E C 5 0 和E C 9 0 则分别为0 3 9 7 1 5 0 2 咖L 6 0 百泰的E C 5 D 和E C 9 0 均高于对照药剂5 8 露速净 试验结果表明 6 0 百泰对荔枝霜疫霉病菌菌丝体 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可进行下一步的田间药效试验 2 2 田间防治效果 2 0 0 6 2 0 0 7 年各药剂供试浓度处理对荔枝果实霜 疫霉病的防治效果见表2 2 0 0 6 年6 0 百泰20 0 0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倍 15 0 0 倍和l0 0 0 倍3 个浓度处理病果率分别为 1 0 2 0 7 1 5 和5 4 9 随处理浓度增加 病果率降 低 处理间的病果率差异显著 2 0 0 7 年3 个浓度处理 的病指分别为3 3 5 2 7 9 和2 2 l 随处理浓度增加 病 指降低 处理间的病指差异显著 与对照药剂相比 6 0 百泰10 0 0 倍处理的病果率 病指 和对照药剂 2 5 凯润30 0 0 倍处理差异不显著 而15 0 0 倍和 20 0 0 倍处理则显著低于该对照药剂 6 0 百泰l0 0 0 倍和1 5 0 0 倍处理病果率 病指 均显著低于另一对照 药剂7 0 品润7 0 0 倍处理 表26 0 百泰对荔枝霜疫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2 0 0 6 年施药 3 次后1 7 d 2 0 0 7 年施药 3 次后1 6 d 处理焉幕荪万百面丽1 磊 西砥万 6 0 百泰2 0 0 0 倍 1 0 2 0 c6 5 6 53 3 5 c7 0 7 3 6 0 百泰1 5 0 0 倍 7 1 5 b7 5 9 02 7 9 b7 5 6 7 6 0 百泰1 0 0 0 倍5 4 9 a 8 1 5 l2 2 1 a8 0 7 4 2 5 凯润3 0 0 0 倍 5 8 l a8 0 4 32 2 3 a8 0 5 3 7 0 品润7 0 0 倍 9 7 3 c6 7 2l3 9 6 d6 5 4 7 清水 C K 2 9 6 8 d1 1 4 6 e 注 表中同列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 f D M R T 法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6 0 百泰对荔枝霜疫霉病 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6 0 百泰20 0 0 倍 15 0 0 倍和 10 0 0 倍处理对荔枝果实霜疫霉病的防效分别为 6 5 6 5 7 5 9 0 8 1 5 1 和7 0 4 7 7 5 6 7 8 0 7 4 其中10 0 0 倍处理与对照药剂2 5 凯润3 0 0 0 倍的防 效相近 15 0 0 倍和20 0 0 倍处理的防效则显著低于 对照药剂2 5 凯润30 0 0 倍的防效 6 0 百泰l0 0 0 倍和15 0 0 倍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另一对照药剂 7 0 品润7 0 0 倍处理 3 结论与讨论 3 1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表明 6 0 百泰对荔枝霜 疫霉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 0 0 6 2 0 0 7 年的田间药 效试验表明 该药剂对荔枝霜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效 较 耐雨水冲刷 在试验过程中 喷施6 0 百泰20 0 0 倍 l5 0 0 倍和l0 0 0 倍液的荔枝枝梢和果实均未见有药 害现象 荔枝枝梢和果实生长正常 结果良好 果色红 润有光泽 值得推广使用 6 0 百泰推荐在挂果期喷药 3 4 次 即在小果期 中果期 膨大期或果实转色前期 果实转色期或采果前1 0 2 0d 各喷药1 次 施药间隔 时间为1 0 1 5d 使用浓度以15 0 0 一l0 0 0 倍为宜 3 2 6 0 百泰是由两种作用方式不同的药剂吡唑醚 1 3 9 菌酯和代森联复配而成 对于延缓荔枝霜疫霉对单一 药剂的抗性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在加强栽培管理 的基础上 配合6 0 百泰等杀菌剂的合理使用 同时 注意不同类型的有效药剂的交替使用 是防治荔枝霜 疫霉病的有效措施 3 3 荔枝霜疫霉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果和病叶上越 冬 翌年春末夏初产生孢子囊 随风雨传播 孢子囊产生 的游动孢子侵入寄主嫩梢 叶片 花穗 结果小枝 果柄 及果实为害 而湿度是引起该病发生的首要条件 侵染 过程短 再侵染频繁是该病在产区经常普遍发生 严重 流行的主要原因 每年3 7 月是霜疫霉病的盛发期 此 时产区处于多雨季节 温湿度极适宜于该病的发生和 流行 如2 0 0 6 年试验期间降雨天数2 9d 占试验天数 的7 4 降雨量6 7 6 9m m 雨量偏多 相对湿度最高达 9 3 1 3 均气温2 0 8 2 8 C C 相对较低 田间病情较重 2 0 0 7 年试验期间降雨天数2 6d 占试验天数的6 0 降雨量4 1 8 6m m 雨量中等 相对湿度最高为9 0 日 均气温2 2 7 3 1 5 相对较高 田间病情相对较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福建省南平市第一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庆阳长庆中学陇东中学分校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县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现代文学鉴赏课件
- 2025年春季英语四六级写作高分策略与实战演练试卷
- 现代女性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模拟试卷 实战演练知识点精讲
- 王波培训知识产权贯标课件
- 重庆市七校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王亚林律师课件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企业领导培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大学班助培训
- 子公司设立管理制度
- 阿氏圆教学课件
- 陇南市成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环保行业成本管理制度
- 内蒙古自治区“十五五”农牧业发展计划
- 中等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引导》课程标准
- (2025)事业单位考试(面试)试题与答案
- 沈阳地铁入职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产后耻骨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