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江苏省铜山区清华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大自然的语言(第2课时)要点:能够准确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导学过程使用备注一、课前自主先学: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语言给你整体的感受是怎样的?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3.结合例句,归纳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二、课中互动学习学习活动一:说明方法及作用请你分别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说明方法发句子,并分析作用:a 举例子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 b 作比较 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c 分类别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 d 下定义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 f 作诠释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g列数字句子:说明方法的作用:活动指导:说明方法的作用,不能说套话、空话,应该紧扣相关语句内容来谈说明方法达到的效果与作用。学习活动二:揣摩本文的语言1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 赏读12段,与下文做对比说说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表达效果 。2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10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活动指导:说明语言,限制性词语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同时,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同学们也应该能够准确区别。3.下面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结合课文说说这正好说明影响物候的哪个因素? 。三课堂检测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1)(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2)(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3)(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1)( ) (2)( ) (3)( )2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a物候现象 b气候变化 c物候规律 d四季景色变化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