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10月月考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10月月考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10月月考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10月月考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语文10月月考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年级语文月考试试卷第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青荇(xng)桀骜(o)拊心(f) 身被八创(chung )b角力(jio)叱骂(ch)浸渍(z)殒身不恤(yn )c喋血(di) 彳亍(ch)孱弱(chn) 长歌当哭(dng )d百舸(g) 团箕(j) 乘车(chng)以药淬之(cu)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嬉游疑碧混混沌沌横槊赋诗b落蕊枕藉 揠苗助长没精打采c敛裾 遨游妖童嫒女冯虚遇风d须臾 袅娜山川相缪正襟危座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的雕塑精品。b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c中国政府在筹建期货市场时派出了大批人员到国外考察,包括对美国期货市场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模式不足为训。d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这无异于火中取栗,不但烫手,且玩火者必自焚。4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育专家指出,父母不应轻易让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离开自己,否则,过早的离开会使他们的心理、性格受到不良影响。b中国电影之所以在国内难挡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海外仍是非主流,是因为中国电影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过于“自闭”。c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认为,应在粮食法中加入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以法律手段约束、整顿浪费粮食的行为。d虽然海水淡化具有洁净、环保、供给稳定等特点,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还没有被广大沿海地区所采用。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读朱自清的散文, , 。 , , , 。以及由于执著人生而产生的“沉痛隐忧”他不论是抒情,是叙事,是写景,或是说理处处可见其诚挚、美好之襟怀,严谨、认真之作风颇有一些“温、柔、敦、厚”之风都使人感到是那么实在、平易、纯正、透彻而没有丝毫的虚、浮、躁、厉之气a b c d6下列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巧姐病了,凤姐忙在家里煎药。赵姨娘也打发贾环过来问候。问候完了却也不走,不小心把正在煎的药打翻在地。凤姐本嫌恶他们母子,今见贾环这样,便火从心来,大骂不止。(红楼梦)b大卫成长过程中,遇到过许多不友善的人,如凶残贪婪的继父摩德斯东,残忍的校长克里古尔,狡诈的朋友史蒂尔福斯,心怀歹意的恶人尤利亚希普。(大卫科波菲尔)c高老太爷死后,陈姨太无端以“助产条件太差”为由,不许瑞珏在家里生小孩。觉新将瑞珏送到城外荒郊的茅屋中,结果瑞珏不幸死去。(家)d当爱斯梅拉达因为被指控使用巫术杀害弗比斯而判处绞刑时,加西莫多从钟楼飞身而下,把她解救到教堂里,为保护她不受别人伤害,他甚至不惜得罪了收养他的副主教克洛德。(巴黎圣母院)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微博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公民记者”。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秒互动”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抢”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2011年1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仅开通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16万多人,有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3月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微力量”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报告显示,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透视中国的“微博热”,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摘自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7下列有关微博“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c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d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b“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c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d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9对“微力量”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力量”是指由于微博的快速发展,伴随其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b数量庞大的微博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传统媒介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更快,更有力度和深度。c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聚集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也延展了人们的社交网络。d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微博热将持续, 微博的“微力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程信,字彦实,其先休宁人,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信举正统七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也先犯京师,信督军守西城。都督孙镗击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镗战益力,也先遂却。景泰元年,请振畿辅饥民,复河间学官、生徒因用兵罢遣者,皆报可。明年二月,出为山东右参政,督饷辽东。巡抚寇深奏盗粮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视旧加大,属信钩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深由是不悦信。天顺元年,擢太仆卿。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三营大将言太仆苛急,请改隶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仆马数,勿使人知。若隶兵部,马登耗,太仆不得闻。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帝是之,乃隶太仆如故。明年,改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都指挥夏霖恣不法,佥事胡鼎发其四十罪,信以闻,下霖锦衣狱。门达言信不当代奏,时寇深方掌都察院,以前邻劾信。征下诏狱,降南京太仆少卿。寻母忧归。成化元年,起兵部,寻转左侍郎。四川戎县山都掌蛮数叛,陷合江等九县。廷议发大军讨之。以襄城伯李瑾充总兵官,进信尚书,提督军务。至永宁,分道进。信与瑾居中节制。转战六日,破寨七百五十余。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俘获无算。录功,进兼大理寺卿,与白圭同莅兵部。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改南京兵部,参赞机务。明年致仕,逾年卒。谥襄毅。信征南蛮时,制许便宜从事。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曰:“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辄自专,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备臣欲预钱谷讼狱事,信曰:“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论者韪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举正统七年进士 举:考中。b又置新斛视旧加大 视:比照。c属信钩考 属:隶属。d论者韪之 韪:认为正确。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为官正直的一组是(3分)信不纳,督军从城上发箭炮助之 信立碎之,曰:“奈何纳人于死!”京卫马旧多耗,信定期征之 信以闻,下霖锦衣狱信欲有为,而阻于圭,数称疾 迄班师,未尝擅赏戮一人a b c d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洪武中戍河间,因家焉 因击沛公于坐b乃隶太仆如故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c信与瑾居中节制 失去所与,不知d信欲有为,而阻于圭连 劳苦而功高如此第卷四、(28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脱有警,马不给,谁任其咎? (4分)_(2)刑赏,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4分)_(3)守备重臣,所以谨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职耳。(4分)_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6分)答:_ _(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答:_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荆轲刺秦王(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归园田居)(3)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过秦论)(4)子在川上曰:“ , !”(论语子罕)(5)子曰:“ ,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画师洪野施蛰存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我们立刻就很熟识了。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因为是个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真的好吗?那么,请教好在什么地方呢?”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这些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由刚才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我因为看惯了中国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满意,但最后,有一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我说:“我还是喜欢这个。”他点点头,微笑道:“我懂得你的趣味了。”后来,我曾经偶然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有名无实的事我不愿意干。”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学生,对于艺术大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都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这样地心境自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一个中学教师。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画有几件已经被选入全国美术展览会了。”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黄昏亦是其中之一。闭幕之后,一日清晨,他挟了一卷画到学校里来,一看见我,就授给我道:“这个现在可以送给你了。”我展开一看,竟就是那幅我所中意的黄昏。我看画幅背后已经在展览的时候标定了很高的价目,觉得不好意思领受这盛情,正在沉吟之际,他说:“不要紧,你收了罢。我早已要送给你了,因为要等它陈列过一次,所以迟到今天。至于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它了,我的画最近又改变了。”后来,他又吸收了新艺术理论,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曾画过几帧反基督教的小品,野外写生的对象,不再是小桥流水,或疏林茅屋了,他专给浚河的农民,或运输砖瓦的匠人们写照了。除了免不掉的应酬敷衍之外,他绝不再画中国画,他曾经招我去看一幅新作,画着一个工头正在机轮旁揪打一个工人。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以及几帧不受人赞美的画幅以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到什么缺少,而他生前的孜孜矻矻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他就只是以一个忠诚的艺术家的身分而死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之后,人们亦不会再长久地纪念他。一个水上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选自施蛰存散文集,有删改)16文章第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17文中第说他后来“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突变”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18通读全文,请概括画师洪野的性格特点?(6分)答:19请概括本文的主题。(5分) 六、(15分)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每年高考结束后,高三的学哥学姐们都要举行“高考复习资料义卖”活动,场面十分火爆。请你用动情的笔记录下这感人的场面。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修辞。 有一处使用“既又”句式。 采用议论抒情方式揭示活动的意义。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不少于200字。七、(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教育部前发言人、现任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新浪认证微博上写道,中国应当取消小学英语课,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增加国学教育。 针对王旭明的上述言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你有何看法。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语文参考答案1.a(bji-ju,c dng- dng,d chng -chng)2.b(a 凝碧, c 冯虚御风,d 正襟危坐)3c (a“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对象错误。b“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对象错误。c“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d“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不合语境)4.b(a项语意重复,“否则”与“过早的离开”保留其一。c “几个参会的省的代表” 表意不明;“整顿”与“行为”搭配不当。d项句式杂糅,应为“被广大沿海地区采用”或“为广大沿海地区所采用”;语序不当,“虽然”应置于“海水淡化水”之后)5c(句是无条件复句“不论都”,句承句从反面说其风格,且煞尾字是仄声,句再从正面收束,小结全文,用词较句概括度更高,且煞尾是平声,这样,“没有之气,颇有之风”也符合对举句的音韵美)6.c(以“血光之灾”为由)7c (“并决定着公共舆论的走向”错。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故应是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决定)8d (a“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错,为外加信息;“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也错,有违事实。b“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错,不合文意。根据文意,应是“正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c “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错,不能必然地推断)9b (“更有力度和深度”错)10c(属:委托,交付)11d(表明程信督战果敢;表明程信恪尽职守;表明程信想做事而不能如愿)12b(于是。a于是,副词;趁机,介词。c和,连词;结交,动词。d却,连词;和,连词)13(1)倘若有警报,马匹不充足(不能供给),谁能承担这个过失?(“脱”、 “给”、 “任”、“咎”,每译对一处给1分)(2)刑罚奖赏,是君主的大权,不得已才授予别人。(判断句、“人主”“柄”、“假”,每译对一处给1分)(3)守备是重臣,用来防备意外事件的。像这些事,是主管官吏的职责。(“所以”、“ 非常”、“ 若”、“ 乃”,每译对一处给1分)14(1)用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侧面表现)乡村的清净;(2)用月影从侧面烘托了乡村夏夜的清静(3)用溪水之声反衬环境的清静(三类意象各1分,反衬、烘托各1分,两个都写到给3分,首句直接表现乡村环境的清静也可给1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分)(2)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喜爱(1分),对归隐乡村的向往(1分)。15(1)为变 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隳名城,杀豪杰(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16文章第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凸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二人友情;(2分)引起下文对画师洪野的叙写;(1分)和画师洪野在艺术上不被人接受构成对比(或和后面的议论相呼应)。(1分)17文中第说他后来“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突变”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从关注自然风景过渡到关注底层人物;(2分) 从依据旧的理论到吸收新的艺术理论;(2分)从中西合璧的画法到完全摈弃中国画。(2分)18通读全文,请概括画师洪野的性格特点?(6分)答:(1)热情、率直(2)不慕虚名、 安于淡泊(3)对艺术的忠诚和执着(每点2分19请概括本文的主题。(5分)答:文章叙述了作者与画师洪野交往过程,(1分)表现了洪野热情和执着的性格(1分),反映了洪野的人生观和艺术观(1分),抒发了作者对洪野人格赞美之情(1分),表达作者对社会难以容纳洪野这样的人感到无奈和悲哀(1分)。 20.略21.略【参考译文】程信,字彦实,他的祖先是休宁人,洪武年间戍守河间,于是在那里安家。程信考中正统七年进士,被授予吏科给事中。也先侵犯京城,程信督率军队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