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干县神政桥学校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江西新干县神政桥学校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江西新干县神政桥学校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江西新干县神政桥学校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江西新干县神政桥学校学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政桥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40分)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6分)xu r b s z wng ,s r b xu z di 。2. 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痴想(ch) 耸立(sng) 尽量(jn) 头晕目眩(xun) b. 迂回(y) 屡次(l) 应和(h) 小心翼翼(y)c. 教诲(hu) 条幅(f) 陶冶(zh) 擎天撼地(qng)d. 倔强(jing) 洗濯(zhu) 给予(j) 盘虬卧龙(qu)3. 根据解释,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笑嘲,“口”(口字旁),与嘴有关;潮,“氵”(三点水),与水有关。横线处应填写“嘲”。b. 立贮,“贝”(贝字旁),与财物有关;伫,“亻”(单人旁),与人有关。横线处应填写“伫”。c. 坚忍不 跋,“足”(足字旁),与脚有关;拔,“扌”(提手旁),与手有关。横线处应填写“拔”。d. 珑剔透玲,“王”(王字旁),与玉器有关;铃,“钅”(金字旁),与金属有关。横线处应填写“铃”。4. 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朗润:明朗润泽。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b. 小憩:休息一会儿。 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c. 训诫:训练,告诫。 忍俊不禁:忍住不笑。d.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a. 正是清风送爽之时,那乐声穿林渡水而来,自然使人心旷神怡。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 春风轻拂,波光明灭,徜徉在桃树林中,倍感温馨舒适。d. 一霎时,漫天的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消息。6.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拟人)b.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比喻)c.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比喻)d. 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拟人)7. 仿写句子。(4分)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独立;人的一生像木,要成材,身心须健康;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能力须全面;人的一生像火,要 , ;人的一生像土,要 , 。8. 在金秋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9分)(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3分) (2)按下面的要求策划一个你们班级的活动方案。(3分)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孔子、曹操、李白、白居易、辛弃疾、朱自清、老舍等文化名人的画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介绍他。 (3分) 9. 写出下列诗歌中带有“风”字的完整诗句。(7分,每空1分)(1)曹操观沧海: , 。(2)王湾次北固山下: ,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_ , _, 。10. 写出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花的段落。(4分)桃树、杏树、梨树,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童趣 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1. 选出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 细察其纹理 (细小)b. 果如鹤唳云端 (果真)c. 驱之别院 (赶、驱逐) d. 徐喷以烟 (慢慢地)12.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以虫蚁为兽 徐喷以烟b.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项为之强c. 怡然称快 忽有庞然大物d. 故时有物外之趣 昂首观之13.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蹲其身,使与台齐。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4.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忽有庞然大物”中的“鹤”、“物”在文中各指什么?(2分) 15. 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3分) (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6.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开始,到“ ”结束。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大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17.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1821题。(8分)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18. 给上面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b. c. d. 19.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字的内容。(2分) 20. “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对这句话加引号?(2分) 21.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写鸟儿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有什么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5分)感悟春天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在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又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 ?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 ?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选本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最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纳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位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一天站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说完便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22. 读完第段,你感觉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2分) 23. 为第段空格处依次填入两个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高洁 烂漫 b. 烂漫 高洁 c. 烂漫 高大 d. 灿烂 高洁24. 作者在第段中引用了许多古人的诗句,其目的是什么?作者的这种写法对你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启发?(2分) 25. 第段“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一句中的“这”具体指什么?你猜测一下“概莫能外”的意思是什么?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6分)“这”具体指 。“概莫能外”的意思是 。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是运用 具体表现“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26. 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用第段中的语句回答)(3分) 三、作文(40分)27. 升入了中学的你,一定又认识了许多新的老师,结识了许多新的同学,中学的学习和生活也使你有了许多新的感受和体验,请你从中选择一个方面作为具体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试题答案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2. b 3. d 4. c 5. a 6. c 7. 示例:人的一生像火,要蓬勃,体力须充沛;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8. (1)示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示例二: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可引用名言,也可自拟。内容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2)示例:活动主题: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活动目的:通过阅读名著,培养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位。活动方式:请作家到班上举办专题讲座 举行“我爱文学”的主题班会 举办“阅读名著”的手抄报比赛 (3)略(能介绍名人所处的朝代及对他的评价即可,多写更好。) 9.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0. 略 11. a 12. c 13.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齐平。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了。 14. “鹤”指蚊子,“物”指癞蛤蟆。 15.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示例: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蛤蟆破坏了“我”的兴致。“我”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这句话充分写出了“我”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活情趣。16. 孤山寺;白沙堤;春;最爱。17. 略 18. d 19. 春风图。20. 春天那吹动杨柳的风儿吹在脸上一点儿都不觉得寒冷。因为这是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所以用引号。21. 作者从听觉入手来写春风带来了美妙的声音,表现出了春风的和悦。22. 多雨、短暂、来得艰难(春光金贵,春光难觅,雨水多)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