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一、 积累和运用(35 分)1.看拼音写汉字(4分)xi( )疵 b( )益 和i ( ) 眼花lio( )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人表中,然后改正。(4分)晨光从街对面的楼顶上斜铺过来,将门廊分成界限清析的两部分,一明一暗。小女孩就站在这奶水一样的阳光中,全身流躺着透明的新鲜与灵气,像摇曳在晨风中的一朵新蕾。母亲则被推在暗影里,辩不清面容,只有恒久的安祥与幸福隐约在眉宇间。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10分)(1)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2) ,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3)今夜月明人尽望, ? 王建十五夜望月(4)不应有恨,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5) ,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4. 下列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课本节选的当“海盗”去中我们可以得知汤姆之所以会产生当海盗的念头,是因为他厌倦了学校枯燥的生活,体验了人情的冷暖和感情的孤独,由此而产生了逆反心理。b课本节选的“海盗”生活,描写了汤姆、乔和哈克三个小“海盗”在杰克逊岛的清晨生活。c课本节选的洞中历险,描写了汤姆在历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勇敢的精神,以及他们在死亡与恐惧的威胁中表现出的那种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与高尚纯洁的友情。d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他的创作多以幽默讽刺见长,语言简练生动,内容蕴含丰富。5.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目睹坟地惨案后,汤姆和哈克采取了什么做法?( 2分)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图书馆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平均每天接待读者约200余人次。 b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通过做好主要道路风光带绿化工作,使城市品味得到极大的提升。 d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7将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少年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钦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相约, ,但可惜那时我们太年轻,心里喜欢着,却无法分解和辨析它的奥妙。 乐曲中的每一处细微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 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 无论哪一种音乐都会使我们欢欣 那欢喜是纯真无邪的a、 b、 c、 d、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次竞选他作了充分的准备,演讲那天,他一粉墨登场,就受到了工人们的欢迎。b这些学校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让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c齐白石笔下的虾,憨态百出,栩栩如生,让人赞不绝口。d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冠军张碧晨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9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她的眼睛十分像她的父亲,周围都肿得通红。(比喻)c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都就闻到瓜香了。(夸张)d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排比)二、阅读( 35分)浣 溪 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0.上阕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11这首词中 这一句是反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听唱黄鸡与白日”一句句意,目的是 。(2分)12.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上阕写眼前之景,突出这里的自然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首七字既点出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兰溪之名的由来。b下阕即景生发议论:溪水尚可倒流,谁说人老不能焕发青春?c人生之“再少”,不是指人真的可以返老还童,而是指人应该保持一种年轻的、乐观的心态。因为人所能改变的,仅仅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无不反衬出了词人受贬谪之后的抑郁苦闷之情。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0-14题。(10分)甲: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3.下列句中的“之”与“驱之别院”中的“之”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至之市 b.故时有物外之趣c.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d.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14. 下列哪个选项中没有通假字 ( ) (2分)a果如鹤唳云端 b而置之其坐 (郑人买履)c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郑人买履)15你欣赏选文中儿童的表现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2分)答: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6解释句中划线的词。(2分)(1)恐已暮( )矣 (2)臣闻( )之 1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阅读往事依依的节选部分,完成15-16题。(4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18. 选段回忆了作者读书时听两位国文老师讲课的情形,抒写“我”听课的感受,请在选段中各找一句“我”当时感受的句子。(2分) 19.“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句中“传染”一次能否改为“传遍”,为什么?(2分) 阅读石崖上的枣树,完成2023题(14分)刘成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20.文中记叙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3分)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理解。(3分)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 22.文章第段写人们看见枣子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23.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石崖上的枣树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作文(60分)跨进中学大门,你肯定有许多新感受,可能来自新环境,可能来自新老师、新同学,也可能来自新开设的课程,请以“当我走进这所学校”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感情真挚,感受真实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初一年级 语文学科 答题卷1.看拼音写汉字(4分)xi( )疵 b( )益 和i ( ) 眼花lio( )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人表中,然后改正。(4分)错别字正确字3.默写(10分)(1) ,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2) ,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3)今夜月明人尽望, ? 王建十五夜望月(4)不应有恨, ?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 (5) ,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4.( )(2分)5. 汤姆和哈克采取了什么做法?( 2分) 6. ( )(3分) 7.( )(3分)8. ( )(3分) 9.( )(3分)10. (2分)11这首词中 这一句是反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听唱黄鸡与白日”一句句意,目的是 。(2分)12.( )(3分) 13.( )(3分) 14. ( )(3分)15答: (2分) 16解释。(2分)(1)恐已暮( )矣 (2)臣闻( )之 1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8. 答:(2分) 19. 答:(2分) 20. 答:(3分) 21. 答:(1)(3分) (2)(3分) 22. 答:(2分) 23. 答: (3分) 作文(60分)当我走进这所学校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初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13略4 d 5. 他们提心吊胆地跑回镇子,相约保守秘密,并写血书宣誓。6d 7c 8c 9. b10.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幽雅、洁净、清新的山林雨景图。(2分)11.休将白发唱黄鸡(1分)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衰老之叹。(1分)12. d(2分) 13. c 14. a15.欣赏。因为他能专注地观察事物,且能驰骋想象,这能大大地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16(b )(2分)17少年好学,就像初升太阳的光芒;壮年好学,好像中午太阳的光辉.(2分)18.(1)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2)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 (2分)19.不能,因为传染说明老师的情感以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的心灵,而传遍没有这种感染的情感。(2分)20路过的人们,对枣兴叹;民间艺术家们想要摘枣,年轻后生扔石打枣;我们攀崖摘枣,结果悻悻离开。(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21.(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枣儿的色彩和数量之多,(1分)突出了枣树健壮而蓬勃(或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特点。(1分)(3分。意思对即可。)(2)颤栗本义是战抖,在这里是心灵受到震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瑞新安全培训课件
- 理财课件简介及讲解
- 安全文明施工课件教学
- 球场安全意识培训内容课件
- 登山步道开发工程方案(3篇)
- 农业无人机租赁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格局与2025年市场细分领域增长潜力分析
- 安全教育最后一课课件
- 安全教育日培训记录课件
- 格力风管机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教师培训笔记课件
- 脑瘫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风力发电基础施工合同范本
- ktv承包经营合同范文
- 《实战电池性能测试》课件
- 2025年贵州蔬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1月浙江省高二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2025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理解词语含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GB/T 44421-2024矫形器配置服务规范
- 磷酸哌嗪宝塔糖的毒理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