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求知文化补校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浙江省苍南求知文化补校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浙江省苍南求知文化补校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浙江省苍南求知文化补校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浙江省苍南求知文化补校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苍南求知文化补习学校2013-2014学年第四次月考语 文 试 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薄情(b) 楔子(xi) 大腕(wn) 几绺(li ) 眯了眼(m) 排忧解难(nn)b.蓦然(m) 叨咕(do) 亲昵(n) 冰雹(bo) 捋虎须(l) 疲于奔命(bn)c.忖度(cn) 坊间(fng)棕榈(l) 菁华(jng) 三相电(xing) 怅望低徊(hu)d.胳臂(b) 悭吝(qin)请柬(jin)盥洗(gun) 砸饭碗(z) 荦荦大端(lu)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丁肇中所说的“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对那些欺世盗名、投机钻营的伪学者是一个提醒:学术贵在专一,应恪守学者本份。b. 处于群体中的人,应当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如果意见有分歧,要么自己认错,要么忍耐,要么干脆淡出那个群体,忌反复,忌聒躁,忌内哄。c.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人们很渴望一处宁静的港湾,室内外装潢高手一定能令你的家涣然一新,但不一定能给你的家带来脉脉温馨。d.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邓丽君的歌不经意地飘来,在她的歌声中迈向中老年的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恍若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国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后,安倍无理指责中方此举“极度危险”,日本政府的危言危行将进一步损害中日关系。b著名主持人鲁豫,身材娇小,谈吐伶俐,玲珑剔透又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不可能有任何躲闪的余地。c美国政府关门意味着什么?许多国会和白宫职员休假之后,一些美国媒体开始一五一十地讨论这一看起来颇具现实意义的问题。d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事件频频发生,令人扼腕;“最美教师”“最美农妇”等舍身救人的事迹,则感人至深,荡气回肠。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岁末年至,中央纪委针对公车私用、舌尖上的浪费、公款印制寄送贺卡等问题突出,发出通知要求坚决刹住腐败之风。b越是在招商引资压力大、竞争激烈的局面下,越是要严把准入关、环境关、投资强度关,将有限的发展资源向优质企业和项目集中。c中国产品经营者有责任让全世界消费者彻底改善对中国制造的印象和偏见,告别野蛮模仿、粗糙设计、粗放经营、恶性竞争。d沪蓉高速广安段一辆面包车与停靠在路边的重型大货车追尾,事故致十二人遇难,其中有七位未成年人和一名3岁儿童。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南戏艺术从萌芽到成熟的进程是漫长的。温州等地的民间歌戏, ,而五大传奇戏的出现,则标志着南戏艺术的成熟。 在进入城市以后 它的戏剧结构也就更加严谨和完整了 随着南戏活动地区的扩展 戏剧结构比较简单 各种舞台艺术的综合运用才逐渐成熟 出场的角色也只有三四个人物a bc d6. 根据下面的报道,概括说明研究人员试验取得的结果。(不超过25个字)(4分)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研究人员对28名吸烟者和34名不吸烟者进行了试验。研究人员用微弱电流刺激受试者的舌头,这会使人产生一种类似金属味道的味觉。结果发现,吸烟者普遍需要更强的电流才会产生这种味觉。舌头的味觉感受器是味蕾,它的作用非常重要。研究人员用内诊镜观察受试者舌头上的味蕾后发现,吸烟者的味蕾更为扁平,并且周围相关血管的发育状况也不好,这会大大影响味蕾发挥作用。7. 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示例:叶子逃离木讷的树干,得到了无限的自由,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养料。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何处去?”这一连串的自我追问是长存于每个人心中永恒的哲学命题。家谱,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线索。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是同宗共族的血缘集团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私修?因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据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宗法制度的体现。上古,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朝代,如西周,统治者的儿子们谁能封王、袭爵,一排家谱便一目了然。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到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的现象。中国古代是宗族社会,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家谱中占有一个位置。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其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正是中国文化最为重视的,这一点与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家谱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四个层次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资料。以前人们更多关注王侯将相,但是家谱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对于研究民风民俗、民族迁徙、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流行病和遗传病研究等都很有帮助。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百姓家族有着丰富的家族故事,这些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平民化的寻根意识,正以不可小觑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走进千万普通家庭。在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里,古旧家谱中附着的诸多人文价值正日益显现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在对生命本体的回溯和关照中,生命变得更加具有质感。在这种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人文人文,有人,才有文。家谱不是人口统计表这么简单,而是一部人的学问。家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家谱的内核。家谱是符号,真正重要之处在于这一符号背后的文化认同。有人这样说:“家谱是什么?是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给每个人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寻根之情,不管过多少年,会有人知道你,记住你,认可你,哪怕你再平凡卑微。”每一个生命叶片,都因了“根”的滋养,而愈发油翠和充满生机。除了名人传记、大人物传记外,家谱让我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家谱是活的精神,涵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家族的情愫。继往事知来者,家谱体现着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对一个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家谱寻根的过程中,前人的奋起、磨砺、责任,成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家谱的使命就是“承前启后”,把精神代代相传,其中的家风、家训更有强大的教化作用,让一个家族不偏离主线。8.下列对“家谱”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家谱为解答人对自我追问的哲学命题,提供了答案。b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我国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开始时为适应政治与社会需要,主要是官府修谱。c. 家谱是中国所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家谱这一符号的背后附着了文化认同。d. 家谱不仅把同宗凝聚在一起,同时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由宗族制度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中国古代构建社会价值体系的方式同外国由宗教来构建社会价值体系有根本区别。b细微生动的家族史与个人生命史共同编织着中国历史的长卷,家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缺少了家谱,中国历史由国家史、地方史、家族史和个人史构成的历史资料就无法完整。c. 继往事知来者,家谱让生命找到了彼此间的枝脉牵系,重建了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也让每个人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有所归依。d. 家谱中所记载的孝敬父母、和睦乡邻、端肃风俗、重视耕读等族规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视的东西,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10.请根据文章的37段,分条概括家谱的作用。(3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每个人的至亲母亲 刘醒龙 过年回家,有一种东西总在堵着我的喉咙。我们是在黄昏时刻到家的。从车窗里望见系着旧抹腰的母亲,孤单地等候在院门外的那一刻,我第一次发觉,一生中最先学会、叫得最多、最了不起的称谓,竟然无法叫出声来。是女儿趴在怀里,冲着奶奶,响亮而又深情地替我叫了一声生命中最爱的母亲!母亲灿烂的笑容,分明是冬日苍茫中最美丽的景致。这么多年,记忆中惟一没变的是系在母亲身上的抹腰。母亲四十几岁时就病退在家,此后的30年中,一件又一件的抹腰,也就是别的地方称之为的围裙,就成了她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时装。回家之前,妻子拉着我特意去商场为母亲买了一件枣红色绣花中长棉外套,我们非常满意,拿给母亲试穿,母亲也非常满意。大年初一早上,母亲走出睡房后的模样,竟然没有一个人及时看到。临近中午,大家在院子里晒太阳,我问母亲为何不穿那件新衣服。话刚说完,我就发现,那件新衣服其实早已穿在母亲身上。母亲在穿上新衣服的同时,亦随手系上那件沾着油腻、补有补丁的抹腰。母亲过分的苍老,主要原因在于父亲。81岁的父亲在所有事情上越来越任性而为,完全是母亲宠坏的。父亲将自己可以有些作为的岁月,全部献给了他曾百般信任的乡村政治。如今回过头去看,父亲这辈子从未弄懂得过什么是政治。现在已到了“现在的事记不得、过去的事记得清”阶段的父亲,就用那貌似清醒明白的糊涂,开始了对母亲仿佛不近情理的导演。越来越靠潜意识生活的父亲,迫切需要有人来出演往日工作与生活中相伴过的那些角色。母亲是天下最常见的那种任劳但不一定任怨的妻子,心里有委屈,就会在儿女面前一一数落。我们也会跟着母亲抱怨父亲几句。然而,母亲往往不给我们哪怕一丁点的过渡,只要父亲那里有任何动静,她便即刻赶过去,那种敏捷与由衷,让满屋子的晚辈每每自叹弗如。我想起前年母亲在武汉过年。母亲当时之所以同意在外面过年,是因为那一身折磨她多年的疾病实在不能再拖下去,答应我们年后上同济医院彻底治一治。为了陪伴母亲,我们要了一间温馨病房。手术之后的母亲从麻醉中醒来,顾不上疼痛就开始后悔,治病哪能像住宾馆。无论我的稿费来得容易和不容易,在母亲看来都不应该如此为她花费。母亲住院的那半个月,是迄今为止,我对她最为孝顺的日子。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坐长途客车来看望的大姐,捧着母亲的手说:“真像是姑娘的手。”那一刻,母亲笑得十分满足。 母亲的手是那乡村沃土,只要一场雪,就会变得风姿绰约光洁照人,然而沃土之意义不是妩媚其表,而是内里中长久的奉献。此时此刻,不烧煤的母亲双手上那些隐约带血的裂口子,只是稍微细了一些,会不会少一些都说不准。大清早,母亲一边和我说着话,一边随手将我正在做的各种事顺手接了过去。而我也像以往每次回家那样,不自主地就顺从了母亲。直到这顿早饭做好后端上桌子,我才重复着从前,在心里责备着自己:怎么连这么小的一点事情也替不了母亲哩!守岁的那夜,过了零点,我一再吩咐母亲初一早上好好睡一觉,那些该做的事,由我起床做。一夜好觉被邻居家的鞭炮惊醒,匆匆起来也放了一大串迎新年的开门吉响。我真的不晓得,做儿子怎么会如此滥用母亲的慈爱,无论我如何告诫自己,到头来一切如故,母亲轻轻地走近来,不用费力争夺,只需稍一抬手,我就放弃了为母亲分担点什么的诺言。就这样,我伤心地发现一个可能属于天下所有男人的秘密:不要相信儿子对母亲的承诺,不是儿子们不孝顺,只因为母爱太伟大了,做儿子的到老也离不开。在家的那几天,母亲曾问她的孙女:“我到你家去住好吗?”女儿想了想才回答:“我家住7楼,奶奶你上得去吗?”女儿没有笑,我也没有笑,惟有母亲在那里开心地笑着,一切答案仿佛都与己无关,就像母亲这辈子所走过的,70岁、80岁和100岁都不是目的,真正属于她的只有这些日复一日,让我这做儿子的想得心疼的实在小事。 那一天,我将女儿叫到身边,故作神秘地问:“将你的奶奶借给我当母亲好不好?”女儿明白我在逗乐,一边说“奶奶本来就是你的母亲”,一边像小猫小狗一样快乐地跑开了。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快乐中渐行渐远,直到无影无踪,留下来陪伴终生的都是不再将爱字说出口来的老母,那才是每一个人的至亲!11. 简析第三段中叙写“抹腰”的文字。(3分) 12. 第四段写父亲的情况,有何用意?(3分) 13. 文中多次写到母亲的笑容,有什么含义?(5分) 14. 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5.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表达的情感的理解(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秋阳赋(宋)苏轼越王之孙,有贤公子,宅于不土之里,而咏无言之诗。以告东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阳之明;吾气肃然,如秋阳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阳之坚百谷;吾恶恶而欲刑之,如秋阳之陨群木。夫是以乐而赋之,子以为何如?”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阳哉?生于华屋之下,而长游于朝廷之上,出拥大盖,入侍帏幄,暑至于温,寒至于凉而已矣。何自知秋阳哉!若予者,乃真知之。方夏潦之淫也,云烝雨泄,雷电发越,江湖为一,后土冒没,舟行城郭,鱼龙入室。菌衣生于用器,蛙蚓行于几席。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耕于三吴,有田一廛。禾已实而生耳,稻方秀而泥蟠。沟塍交通,墙壁颓穿。面垢落曁之涂,目泣湿薪之烟。釜甑其空,四邻悄然。鹳鹤鸣于户庭,妇宵兴而永叹。计有食其几何,矧无衣于穷年。忽釜星之杂出,又灯花之双悬。清风西来,鼓钟其镗。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蚤作而占之,则长庚澹澹其不芒矣。浴于旸谷,升于扶桑。曾未转盼,而倒景飞于屋梁矣。方是时也,如醉而醒,如喑而鸣。如痿而起行,如还故乡初见父兄。公子亦有此乐乎?”公子曰:“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居士曰:“日行于天,南北异宜。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温非其慈。且今之温者昔人炎者也云何以夏为盾而以冬为衰乎吾侪小人轻愠易喜彼冬夏之畏爱乃群狙之三四。自今知之,可以无惑。居不墐户,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无忘秋阳之德。”公子拊掌,一笑而作。【注】无言:内容空洞。生:发芽。矧:也。旸谷:传说中指日出的地方,亦作“汤谷”。 倒景:这里指彩虹。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宅于不土之里 宅:住宅。 b若予者 若:像。 c方夏潦之淫也 淫:过度。 d蚤作而占之 蚤:通“早”,早晨。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雨止之祥也 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b乃真知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奴婢喜而告余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升于扶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族公子要写一篇歌颂秋阳的赋,苏轼听了他的构思后哈哈大笑,认为他出生在富贵之家,出入朝廷,养尊处优,缺乏真实感受,矫情为文,写不出好的作品。 b本文以秋阳为题,却花很大篇幅叙述阴雨带给人的苦楚:小船行走城郭,鱼龙游入房屋,霉菌长满用具等等。抑扬结合,主旨是为了表达对贫困百姓生活的关注之情。 c夏日阴雨连绵,洪水泛滥,人们在连日的阴雨中困难生活,以及天晴之后人们的欣喜,缘于苏轼的亲身经历,亦是他贬居生活的缩影。 d文章模仿汉赋对话形式,表现了不同境遇的人对于秋阳的不同感触,行文流畅,不可遏制,文采出众。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且 今 之 温 者 昔 人 炎 者 也 云 何 以 夏 为 盾 而 以 冬 为 衰 乎 吾 侪 小 人 轻 愠 易 喜 彼 冬 夏 之 畏 爱 乃 群 狙 之 三 四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夜违湿而五迁,昼燎衣而三易,是犹未足病也。(4分) (2)善哉!吾虽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7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注】杜鹃,又名子规。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2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3分) 2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3-24题。(5分) 材料1: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材料2:孔子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左传哀公十一年) 材料3: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礼记大学)23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其语重矣。请结合材料2、材料3的内容简要分析孔子为何要生那么大的气。(2分) 24 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反映出来的孔子的思想倾向。(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2)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 (白居易琵琶行)(3)举酒属客, , 。 (苏轼赤壁赋)(4)颜渊喟然叹曰:“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5)住近湓江地低湿, 。其间旦暮闻何物? 。 (白居易琵琶行)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想要走得更快,请独行;要想走得更远,请结伴而行。 -非洲古谚这个非洲古谚语,寓意深刻,一定引发你很多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苍南求知补校2013-2014学年第四次月考答题卷 语 文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345891617186.(4分)7. (5分)10. 。(3分)11. 。(3分)12. 。(5分)13. 。(5分)14. 。(4分)15. 。(5分)19. 且 今 之 温 者 昔 人 炎 者 也 云 何 以 夏 为 盾 而 以 冬 为 衰 乎 吾 侪 小 人 轻 愠 易 喜 彼 冬 夏 之 畏 爱 乃 群 狙 之 三 四20.(1) 。(4分)(2) 。(3分)21. (3分)22. 。(4分)23. 。(2分)24. (3分)25.( ) , 。 ( ) , 。 ( ) , 。(6分)题目:2200200400200600800 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a(b捋lu虎须;c坊fng;d胳臂bei)2(a本份本分 b聒躁聒噪 c涣焕)3b(a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b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结构奇巧,多指工艺品;形容人聪明伶俐。c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d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这里用来形容“事迹”属对象失当)4b(a句式杂糅,“突出”移至“问题”之前。c搭配不当,“改善偏见”改为“改变偏见”。d七位未成年人和一名3岁儿童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 5.d6.答案详解:吸烟会影响味蕾发挥作用,吸烟会降低舌头的味觉灵敏度(或“导致舌头的味觉灵敏度下降”)。(4分,写出一点得2分)7.答案详解:参考示例:尘埃挣脱仁厚的大地,得到了飘飞的快意,却失去了坚实稳固的根基。鱼儿跳出沉默的池塘,得到了广阔的空间,却失去了任意遨游的家园。(评分标准:用拟人修辞2分,句式2分,语意通顺1分。)二、现代文阅读 8.答案:c( a项应为“提供线索”,“提供答案”说法过度;b项错在“第一部家谱出现在先秦时代”,原文为“缺乏记载,至今不得而知”;d项错在“由家谱形成了宗族制度”,原文为“修宗谱与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等共同组成的宗族制度”)9.答案:d(“没有家谱,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表述绝对化)10.答案:家谱是宗族制度的一部分,一定程度上建构了中国古代的道德文明。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成为重要的历史资料。家谱可以“寻根”,既体现文化认同,又看到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家谱是重要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教化作用。(1点1分,3点即满分)11. (1)采用衬托手法,写母亲在我为他买的十分满意的那件新衣服上还是系了抹腰,突出了母亲善良知足、善解人意以及勤劳为本的品质。(2)采用叙述与描写结合的手法,如叙述抹腰“惟一没变”“一件又一件”“成了时装”,又用“沾着油腻、补有补丁”描写其特征,表现母亲一贯勤劳节俭的品质。(3)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写小小的抹腰,表现母亲的品格,赞美母亲的真情。(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12. (1)突出文章的重要内容,因为“母亲过分的苍老,主要原因在父亲”,关爱父亲是表现母亲品质不可或缺的内容。(2)为了突出母亲的辛勤付出难能可贵,表现深深的亲情。(3)为下文母亲的“任劳但不一定任怨”的表现做铺垫。(每点1分)13. 第一处写“母亲灿烂的笑容”表现出晚年的母亲见到儿孙们的幸福感;第二处写“那一刻”母亲的笑,表现了母亲对儿女哪怕是一点点回报都十分满足的甜蜜感受,表现母爱的博大无私;第三处以我和女儿都没有笑与“惟有母亲在哪里开心地笑着”对比,女儿的天真和我心中的酸楚感衬托出母亲甘心付出不计回报的伟大母爱。(第一点1分,后两点各2分)14. (1)用比喻手法,写出母亲的手的美丽形象,表达对母亲的赞美。(2)议论中饱含情感,揭示“沃土”的含义,歌颂母亲的奉献品质。(3)写人物形神兼备,既写外表美丽,又写内心高尚,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感人。(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给全分)15. (1)作者对为自己付出养育之恩的日渐苍老的母亲,有一种回报有限的歉疚感。(2)作者只写了母亲几十年做的无数的实在的小事中的几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平凡小事中寓含伟大母爱的深切感受。(3)作者不但赞美母爱的伟大,而且揭示了母爱对人生的影响和意义,表达了对母爱的深刻理解。(4)作者抒写的情感给我们以启示,要能感受到母爱和珍惜母爱,要尽可能地回报母爱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下一代。(言之成理即可)三、古代诗文阅读 16a(a “宅”应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建造住宅”) 17c(a第一个“也”表判断;第二个“也”句末语气词。b第一个“乃”副词,才;第二个“乃”副词,竟然。c两个都是连词,表修饰。d第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