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课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件 人民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2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目标导航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史料实证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 1 代步工具 1 人力车 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数量众多 2 自行车 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 20世纪初 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以后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 3 摩托车 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 4 汽车 改革开放以来 家庭汽车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 一 交通工具的更新 20世纪50年代 2 交通运输 1 近代 轮船 在推动下 1865年4月 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创办于1872年的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 铁路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电车 1906年 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建成 公共汽车 1924年 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飞机 中国的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 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 洋务运动 上海轮船招商局 天津 上海 2 现代 铁路 2006年 全线贯通 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地铁 1969年地铁开始运营 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 磁悬浮列车 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运营 飞机 新中国成立后 全国所有省份实现飞机运营 3 变迁特点 近现代社会交通工具更新速度加快 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 青藏铁路 北京 图解识记 易混易错 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 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把持 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 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1 邮政事业 1 背景 19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邮政通信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 中国还处于依靠和民信局来通信的落后状态 2 历程 1866年 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1896年 正式成立 邮传脱离海关 通信范围囊括全国各主要商埠口岸和中心城市 辛亥革命后 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 二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驿站 大清邮政局 2 电信事业的发展 1 电报 1877年 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年创设无线电报 到1932年底还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2 电话 年 电话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 电话线路和电话营业局 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20世纪80年代之后 通信技术发展迅速 丁日昌 1906 1882 3 作用 1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促进了人员 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 2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思维点拨 易混易错 近代中国的邮电通信设施最初是由外国人控制而非中国清政府管理 19世纪中叶 欧美各国邮电事业蓬勃发展 冲击了中国 鸦片战争以后 列强擅自在租界设立邮政业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才加快通信建设的步伐 由海关试办邮政 中国近代社会交通 通讯的发展 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另一方面也给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 控制和掠夺中国带来了更多便利 史料实证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 主题近代以来交通事业的发展 史料一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 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 理由是 每造铁路 山川之神不安 即旱潦之灾易召 火车飞行 路稍不平 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 仿西洋造火车 借英 法等国金钱 无由归还 诸强邻遂相凌逼 几至亡国 清政府遂搁置修路倡议 史料二甲午战争后 列强在中国疯狂掠夺铁路修筑权 到1911年 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其中半数以上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史料三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活跃 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貌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 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 知识的传播 意味着建立 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 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 自给自足的惰性 推动现代化进程 史料解读史料一部分官员反对修建铁路 理由包括 山川之神不安 借英 法等国金钱 无由归还 引发外来侵略 这表明封建势力阻挠铁路事业发展 史料二说明外国侵略破坏了中国的铁路主权 史料三说明铁路交通事业的进步具有促进经济繁荣 加快知识和信息传播 加速传统社会解体 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问题思考 1 据史料一 归纳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提示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受封建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提示 2 根据史料二 分析说明中国近代铁路兴建的特点 其后果是什么 提示特点 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铁路修筑权 在华修建的铁路长度大大超过了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 其后果一是帝国主义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 二是控制了中国的交通命脉 便于它们进一步侵略中国 3 结合所学知识及史料三 概括近代中国兴建铁路的影响 提示活跃经济 推动城镇发展 带动了与铁路有关行业的发展 有利于知识传播和信息流通 冲击传统社会 推动现代化进程 提示 史论总结近代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1 特点 从时间上看 开端艰难 起步晚 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从发展水平上看 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的排挤 近代交通发展缓慢 从地域上看 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的通商口岸及大城市 西北 西南发展缓慢 从作用上看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 影响 积极影响 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也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消极影响 交通工具的增多 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 空气污染等负面影响 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 方便了外国的经济 政治侵略 深化提升 近代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 近代交通 通讯工具变化显著 在近代 西方发明了轮船 火车 汽车 电报 电话 并传入中国 从而使中国的交通 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2 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彼此距离缩短 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政治 经济 文化的交流 3 新式交通 通讯方式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4 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 它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 接触到西方在政治 经济乃至思想领域中的先进事物 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反馈训练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 1 近代以来 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 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a 服饰的中西合璧b 报刊杂志的创办c 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d 交通通信工具的改变 1 2 3 4 答案 解析 5 6 1 2 3 4 5 6 解析题目中强调传统的粗略时间观念被精确的钟表时间观念替代 a c两项与时间关系较远 所以可以排除 b d两项虽然都与时间有关 但是报刊发行时间的精准程度显然要低于交通通信工具 所以选d项 2 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 该状况主要体现了a 清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b 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c 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d 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 1 2 3 4 5 6 解析 答案 解析20世纪初 近代中国马车和汽车并存 说明西方文明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 西方的先进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但是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并没有消失 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公共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a b c d 答案 解析 3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 据 上海研究资料 该表反映了上海 1 2 3 4 5 6 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上海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 并未涉及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1 2 3 4 5 6 4 朝寄平安语 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 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 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 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 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 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 颇似临行泪 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a 电话b 电报c 邮寄信件d 电子邮件 解析由材料信息 朝寄平安语 暮寄相思字 况经三四译 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 颇似临行泪 即可判断为电报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5 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 申报 发表了以下竹枝词 无数关山一线通 人工巧制夺天工 两地情怀一线通 有声无影妙邮筒 火树千株照水明 终宵如在月中行 洋楼更比蜃楼好 谁读坡仙海市诗 这反映了a 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b 民主革命思想起到开启民智作用c 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d 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答案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近代电报 电话 电灯等科技产品的赞美 说明西方近代科技文化被国人逐步接受 1 2 3 4 5 6 6 近代以来 中国的交通发生了巨变 加快了现代化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后 依靠政府的支持 于1877年以220万两白银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产业 船只由12艘增至30余艘 实力大增 外国的轮船公司于是联合起来以削减运价来挤压招商局 李鸿章利用政治资源采取多种措施 促使外国轮船公司不得不与上海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 协同价格 上海轮船招商局转危为安 在中国的航运业力压外国公司 第一次在对外国公司的商战中占得上风 1 2 3 4 5 6 材料二20世纪初 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 很多人前往观看 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 想不到我泱泱大国 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 真是有辱国格 保守大臣 完了 这东西要多起来 我就没生意咯 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没着没落了 黄包车夫 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 开明人士 1 2 3 4 5 6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轮船招商局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 答案 答案原因 依靠清政府的支持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 意义 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交通运输的局面 1 2 3 4 5 6 解析第一小问要抓住材料一中的第一句话和轮船招商局自身的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