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桑梓—记热心教育的洞野蔡侨胞蔡福庆.doc_第1页
心系桑梓—记热心教育的洞野蔡侨胞蔡福庆.doc_第2页
心系桑梓—记热心教育的洞野蔡侨胞蔡福庆.doc_第3页
心系桑梓—记热心教育的洞野蔡侨胞蔡福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系桑梓记热心教育的侨胞蔡福庆“我们洞野村今年又考中四个本科生和两个重点高中啦”漳浦县洞野华侨小学的杨武印校长,又像往常一样给远在印尼的蔡福庆先生汇报这学年的成绩,其实这在当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一度成为漳浦县佛潭镇家喻户晓的佳话,一提起洞野华侨小学,人们的话题离不开它的创办者蔡福庆先生。蔡福庆先生祖籍漳浦县佛潭镇洞野村,现定居于印尼首都雅加达,是印尼的纸业大王,1985年,蔡先生首次返梓探亲,看到家乡依山傍海,沃野成片,村民世代务农,但经济落后,文化贫瘠,特别是村小学,设备极其简陋。他决心改变家乡的教育面貌,拿出2万多元人民币,表示要另择新址独资捐建一所小学。蔡福庆先生不仅创办了洞野华侨小学,还捐款助建漳浦华侨中学、马坪中学、漳浦二中等学校。21年来,总共捐资人民币200万元以上。他总是说:“这是海外赤子的一点心意”,蔡福庆先生热心家乡教育事业的事迹,得到省、市、县各级政府多次表扬,1998年,他获得了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金质奖章。曾有人问他为何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他说:“不管过去如何,现在必须有新观念,朝前看,为家乡创造美好生活尽心尽力。”乡亲们深受感动,在蔡先生的感召下,外出的经济能人也纷纷回来报效家乡,如该村外出在厦门经营水产生意的蔡国华先生,也慷慨解囊,出资修建水泥路,设立奖学奖教金等为家乡的公益事业献爱心。2003年陈我峰移城为西湖蔡家造福西湖村始祖直翁,生于元代后至元三年,即公元1338年(据蔡新修谱纪要),其开基西湖村的时间,比乌石、六鳌、佛昙、杜浔、刘坂,以及县城及附近其它地方的林、陈、杨、刘、卢、邱、朱等姓的开基时间孝较迟,因而出人物的时间也就较迟。到明代中期,西湖村只有蔡大壮于嘉靖二十八年中举人。而明代后期,有蔡宗禹于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蔡而火巽于崇祯十六年中进士。入清以后,西湖(包括于明末避乱迁居下布的)蔡氏中进士的更多,顺治年间有蔡而烷,康熙年间有蔡衍诰、蔡世远,乾隆年间有蔡溎、蔡新、蔡云從、蔡如襄、蔡善述,嘉庆年间有蔡本俊、蔡行达,其中,蔡世远官至礼部侍郎,蔡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举人、贡生、秀才则不胜枚举。因此,有“陈我峰移城为西湖蔡家造福”的谚语流传。后人用这句谚语譬喻:为谋自己福利而无意间使别人得到利益。县政协委员蔡文谦为全村老人献爱心10月13日,县政协委员、深圳地区漳浦同乡会副会长蔡文谦回到家乡佛昙镇洞野村,为全村老人献上一份赤诚的爱心,受到广泛赞誉。蔡文谦委员原是佛昙镇洞野村村民,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1995年只身南下深圳打工,经广东海丰人郑金来先生的帮助引导,在深圳盐田区经营海产生意,起早摸黑,拼命工作,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积累资本,1998年创办深圳达维海产贸易公司,把生意做到东南亚诸国,把产品销向全国一些大中城市。由于守法诚信,经营几年来,业务越做越红火,生意越做越大,成为漳浦人在深圳打工的成功典范。去年,被在深圳的乡亲公推为深圳地区漳浦同乡会副会长,被县政协吸收为委员。自去年以来,蔡文谦委员单为家乡就做了许多善事好事。如赠款4千元为村老年协会添置桌椅;今年春旱,支持5千元协助村委会解决农业用水;今年7月,与香港乡亲共同捐资5万元为二中建篮球场(其中蔡文谦一万元);今年老年节,他又专程从深圳赶回来,为全村136位老人,每人分送50元红包,并设宴招待全体老人。宴席间,他频频举杯,为所有老人祝福,为家乡祝福!其情景,其场面十分感人。蔡文谦委员的爱乡、敬老精神,备受称赞,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村党支部、村委会为其主持会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五四,县政协副主席陈桂味,绥安工业开发区主任蔡水枝,佛昙镇党委书记洪泰强,镇长郑惠坚,以及在香港、深圳经商办企业的部分乡亲都专程到洞野村,对蔡文谦委员的这一善举,表示祝贺。蔡文谦委员表示,今后要更加积极认真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生他养他的家乡。广育英才德功深记侨胞蔡福庆先生漳浦县洞野华侨小学于1985年由爱国华侨蔡福庆先生独资创建,是我县村级小学中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一所完小。十多年来,在蔡先生的热心支持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效益逐年提高,为洞野村普及小学教育向中等学校输送合格毕业生做出可喜的贡献。社会各界贤达及洞野村乡亲莫不赞扬蔡先生“教育树人,桑梓蒙庥”的爱心和善举。洞野村位于佛昙镇东部,依山傍海,土地肥沃。然村民世代以务农为生,经济落后,文化贫瘠。政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创办了洞野小学,使全村的文化状况得到很大提高,1985年,蔡先生返梓探亲,了解到家乡洞野村的教育尚需普及、乡亲的文化水平亟需提高的情况,在征求有关领导及地方华侨社团的意见后,深明大义,慷慨解囊,在洞野村另辟新址独资兴建小学。十多年来,蔡福庆先生时刻关心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为完善学校的设施倾注心血。1987年,学校首期基建施工,校园面积5000平方米,基建面积500平方米。主教学楼及医疗室、厕所、围墙及校门等配套项目均完成。1988年,蔡先生伉俪专程返乡参加学校落成庆典,并计划第二期基建项目。1992年,电教楼落成后,蔡先生出资添置图书、电视机、录像机及大量体育器材,并设立奖教奖学金,以表彰先进,激励师生。至此,学校教学设备基本齐全,实现了十配套。2000年8月,在蔡先生的关心下,学校又修葺一新,绿树掩映,红花吐艳,被评为漳浦县合格文明小学。2001年秋,蔡先生又为学校添置4台电脑,洞野华侨小学的学生实现了步不出村就可学习现代科技文明的梦想。正因洞野小学办学条件优越,十多年来,培养了上千名小学毕业生。他们当中,已有初中毕业生658人,高中毕业生165人,大中专毕业生43人。文化层次得到很大的提高。蔡先生深谙现代教育之道。他高瞻远瞩,在学校投放使用后即出资聘请英语教师,在学校开设英语课,使洞野小学成为全县最早开设外语课程的小学。人情重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