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西晋的建立1 背景 三国后期 实力增强 吴 蜀两国日益衰落 年 魏国灭蜀 曹魏中期 太尉和两个儿子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司马懿死后 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 魏国皇帝形同傀儡 2 建立 年 司马懿的孙子自立为帝 改国号为晋 以为都 史称西晋 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年 西晋灭吴 统一了全国 魏国 263 司马懿 266 司马炎 洛阳 280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八王之乱1 原因 1 大封同姓诸王据守州郡重镇 宗室诸王 既手握重兵 又掌管民事 势力日益强大 2 西晋统治腐朽 向各族人民收取重税 征兵派役 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3 晋武帝的儿子昏庸无能 2 经过 晋惠帝在位时 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先后起兵 相互混战 史称 晋武帝 内迁 晋惠帝 八王之乱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 影响 1 八王之乱 历时16年 西晋从此 2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 幸存者纷纷逃离 其中逃往的即数以十万计 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高潮 衰落 南方 人口迁徙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 游牧民族内迁 东汉 魏 晋时期 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和 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和 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而迁到辽宁 陕西及河套地区 2 十六国 西晋灭亡后 我国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个政权 连同西南的 总称为 十六国 十六国时期 各国彼此攻战 经济遭到破坏 人民颠沛流离 氐族 羌族 匈奴族 羯族 鲜卑族 15 成汉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 前秦 1 统一 4世纪后期 氐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 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2 措施 苻坚任用汉人为丞相 锐意改革 他们整顿吏治 厉行法治 加强集权 招抚流民 减赋禁奢 还大力兴办学校 提倡 3 影响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苻氏 王猛 儒学 1 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 1 西晋统治者大多出身于大地主和大贵族 他们政治昏庸 生活腐化 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2 晋惠帝时 发生了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 耗尽了国力 导致中原人口大量减少 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3 西晋统治腐朽 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 征兵派役 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2 十六国时期汉朝以来 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迁徙 逐渐盘踞华北地区 势力不断壮大 到西晋时期 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 渭水流域 威胁西晋首都洛阳 在八王之乱以后 晋朝国力空虚 民生凋敝 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 再加上当时晋朝统治者对于治下胡人的剥削 胡人趁机起兵 侵扰中原 于是中原大乱 史称 五胡乱华 在百余年间先后由胡人及汉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 大小各异的政权 又因为北魏时期的史官崔鸿著有 十六国春秋 一书 该书将较具代表性的十六个政权独立记录 故又有将此一时期称为 五胡十六国 实则政权的数目远逾十六个 建立者也不限于胡人 材料研读 p79 答案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 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 社会上下道德沦丧 唯利是图 享乐之风盛行 问题思考 p79 答案一方面 从制度层面上讲 西晋大封同姓诸王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拱卫了西晋王室 但是同时也埋下了诸侯王实力过大 威胁中央统治的隐患 另一方面 从具体实施过程来看 晋武帝时期陆续派遣诸侯王据守州郡重镇 即 移封就镇 诸侯王手中的政治 经济和军事权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势力也日益壮大 为其叛乱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课后活动 p81 1 答案西周 东周 西汉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 分封制之下 受封诸侯王获得土地和人口 作为交换 它们也有保卫王畿 保护国君 交纳贡赋等义务 但是 由于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相当大的统治权而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 在一定条件下 这些王国势力逐步壮大 直接或间接威胁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