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新文化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 新文化运动点击新目标记住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代表人物。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讨论新文化运动分的原因和历史意义。链接旧知识1、_年8月,在_的推动下,在日本_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创立机关刊物民报,后来又阐发政治纲领为_、_、_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辛亥革命的爆发:_年10月10日,_起义。它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_。3、_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以_为首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课前小热身【情景再现】1898年,一个18岁的中国青年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场里有个考生聚精会神地念着自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今科必中!”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呆,心想若是此等迂腐之人考中举人得了势,不知会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从此之后,他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1915年9月,这位曾投身于辛亥革命的志士在上海创办了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月刊,不久改名为新青年。正是这本杂志高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序幕,这场思想启蒙运动就是新文化运动。请同学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 1.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清除_。兴起背景 2.北洋军阀政府在思想领域掀起一股_逆流。3.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新 标志:1915年,_在上海创办,_。 兴起 代表人物:_、_、_、_。文 概况 主要阵地:_和_。 口号:_和_。化 前期:提倡_, 反对_。主要 提倡_,反对_。运 内容 提倡_,反对_。后期:宣传_,宣传_。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 历史 对封建制度和_进行了猛烈扫荡; 意义 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_的诞生做了思想备。课堂进行时小组讨论。结合课文第43、44页相关内容,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深层次原因:问题探究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材料二 李大钊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我国人民应该向俄国学习。(1)材料一中所说的“德、赛两先生”的指的是什么?中国“一切黑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扫除一切黑暗”,陈独秀做了什么具体工作? (2)李大钊所说的俄国革命是指什么革命?为宣传此革命,他发表了哪些文章?(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宣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3、讨论交流:新文化运动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4、课堂小结,朗读歌谣。 新旧思潮起冲突,青年杂志搞运动 。 民主科学摇大旗,陈李胡鲁做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马克思主义响中国。 新文化运动载史册,人们思想大解放。课堂大练兵1.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的是( )a.陈独秀 b.梁启超 c.康有为 d.谭嗣同2.新文化运动后来有了新的内容。这一“新的内容”是指( )a.极力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b.不再宣传民主和科学c.把文化运动发展为革命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新的认识3新文化运动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