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 (阅读题 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去拼命。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性善论”,简言之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制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经学十二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孟子将“王道”作为最高政治理想,他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b、孟子反对“霸道”,他借助诠释圣王的历史与业绩来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历史的走向。c、“民本”是孟子政治思想体系的基础,而“君本”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政治传统的基础,二者之间尖锐对立,势同水火。d、孟子认为“霸”就是以力服人”,其结果是“非心服”,如朱元璋废黜孟子祠、下令删节孟子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霸道”。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孟子一书虽然能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但因为对专制政治有很大的冲击力,后世不少帝王对孟子其人其书是厌恶和排斥的。b、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主张,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c、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 d、孟子认为,民心的向背直接关系到政权是否稳定,君主如果能够行仁政,就会得到臣民的拥护,从而赢得民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的“仁政”说以“性善论”为哲学基础,有严密的思想体系,但在当时普遍崇尚“霸道”的形势下,提出这样的学说是毫无意义的。b、孟子把自己的“仁政”说托制于人们理想中的尧舜禹等圣王,既迎合了人们渴望理想政治的心理,也增强了自身学说的说服力和可信度。c、孟子追求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的“王道”理想,因此,他的言心言性与谈君谈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d、孟子认为,仁爱基于善性,而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如能将其不断扩充和推广,那么,“仁政”学说就能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2、 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涛,字信臣,京兆万年人。后唐天成初,举进士甲科。晋天福初,改史馆修撰。晋祖幸大梁,张从宾以盟津叛,陷洛阳,扼虎牢。故齐王全义子张继祚者实党之,晋祖将族其家。涛上疏曰:“全义历事累朝,颇著功效。当巢、蔡之乱,京师为墟,全义手披荆棘,再造都邑,垂五十年,洛民赖之。乞以全义之故,止罪继祚妻子。”从之。泾帅张彦泽杀记室张式,夺其妻,式家人诣阙上诉。晋祖以彦泽有军功,释其罪。涛伏閤抗疏,请置于法。晋祖召见谕之,涛植笏叩阶,声色俱厉,晋祖怒叱之,涛执笏如初。晋祖曰:“吾与彦泽有誓约,恕其死。”涛厉声曰:“彦泽私誓,陛下不忍食其言;范延光尝赐铁券,今复安在?”晋祖不能答即拂衣起涛随之谏不已晋祖崩涛坐不赴临停未几起为洛阳令迁中书舍人。会契丹入汴,彦泽领突骑入京城,恣行杀害,人皆为涛危之。涛诣其帐,通刺谒见。彦泽曰:“舍人惧乎?”涛曰:“今日之惧,亦犹足下昔年之惧也。向使先皇听仆言,宁有今日之事。”彦泽大笑,命酒对酌,涛神气自若。汉祖起义至洛,涛自汴奉百官表入对,汉祖问京师财赋,从契丹去后所存几何,涛具对称旨,汉祖嘉之。宋初,拜兵部尚书。建隆二年,涛被病。有军校尹勋董浚五丈河,陈留丁壮夜溃,勋擅斩队长陈琲等十人。涛闻之,力疾草奏,请斩勋以谢百姓。家人谓涛曰:“公久病,宜自爱养,朝廷事且置之。”涛愤言曰:“人孰无死,但我为兵部尚书,坐视军校无辜杀人,乌得不奏?”太祖览奏嘉之。涛卒,年六十四,赠右仆射。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注释】晋祖:即后晋高祖石敬瑭,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开国皇帝。閤(g):同“阁”。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祖不能答即拂衣起涛随之谏不已晋祖崩涛坐不赴临停未几起为洛阳令迁中书舍人。b晋祖不能答即拂衣起涛随之谏不已晋祖崩涛坐不赴临停未几起为洛阳令迁中书舍人。c晋祖不能答即拂衣起涛随之谏不已晋祖崩涛坐不赴临停未几起为洛阳令迁中书舍人。d晋祖不能答即拂衣起涛随之谏不已晋祖崩涛坐不赴临停未几起为洛阳令迁中书舍人。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甲科,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唐宋进士分甲乙科。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c铁券,又称“铁契”,由古代皇帝颁赐功臣,世代可据此享受某种特权。d兵部尚书,主要负责兵部的文秘工作,兼有参谋职能,但是没有实权。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涛是非分明。晋祖要灭叛乱者张继祚的家族,李涛认为叛乱的只是张继祚,而其父张全义在洛阳将近五十年,深受洛阳百姓依赖,不能杀掉张全义。b李涛敢于犯颜直谏。泾帅张彦泽杀死张式,霸占其妻,张式的家人到朝廷上诉。晋祖宽恕了张彦泽,李涛声色俱厉地劝谏,不怕触怒晋祖。c李涛临危不惧。张彦泽趁着契丹人攻入汴梁率精兵入京城,肆意杀戮,李涛虽与张彦泽有恩怨,但没有胆怯,从容面对张彦泽。d李涛恪尽职守。他任兵部尚书期间,曾生病很久,但一听说尹勋因丁壮逃散擅自杀人就不听家人劝告,带病起草奏章,请求斩杀尹勋。7、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涛诣其帐,通刺谒见。彦泽曰:“舍人惧乎?”(5分)(2)人孰无死,但我为兵部尚书,坐视军校无辜杀人,乌得不奏?(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11分)小重山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注】章良能:南宋词人,晚年曾任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参政知事等官职。8、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5分)9、有人认为此词下阕的抒情妙在“起伏摇曳”,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中“ , ”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出更强的自我责任和道德约束,这既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美好想象。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作者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名句是“ ,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下造就的,只有通过艰苦的磨炼,才能 “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三 幅 画宗 璞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其实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现只说这三幅画。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老实说,在 1986 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40 年代初,西南联大同学上演家。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是高老太爷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哥哥穿一件烟色长衫,据说很潇洒。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时光一晃过了 40 年。80 年代初,钟山编辑部要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锡去。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人枕边书。”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而汪兄这首游戏之作,隔了 5 年清晰地留在我记忆中。 1986 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得知乃汪兄大作时,不胜惊异。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杨先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还是拖了许久。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爱。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 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下衬墨叶,紧靠叶下有字云:“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又寄来第三幅画。这是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一行小字:为纪念陈瀓莱而作,寄与宗璞。把玩之际,不觉欷歔。谢谢你,汪曾祺! 瀓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50 年代最后一年,瀓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当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相见。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 瀓莱常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认识! 瀓莱于 1971 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缘由。我曾为她写了一 篇水仙辞的小文。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水仙花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发,还要写一幅。 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我常说的“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性情中人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 汪曾祺的戏与诗,文与画,都隐着一段真性情。三幅画放到 1987 年才送去裱,到 1988 年春节才取回。在家里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赫然在焉。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写道,“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这里的“真性情”,既包含着真实、真诚、真挚,更有对至美人性、人情的赞美和追求。b“小鸡思果图”仿佛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观察和思考着社会与人生,汪曾祺借这一可笑的形象,批评宗璞单纯幼稚。c文章回忆了挚友汪曾祺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在浓墨重彩的叙述和描写中展现了汪曾祺多才多艺、真实坦诚的性情中人的形象。d第二幅画上的空白处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我”送裱时“嘱裱工保留此洞”,意在提醒汪曾祺少抽烟,体现了对挚友的关爱之情。 e“红花墨叶图”恬淡、活泼和热烈,既是汪曾祺豁达、真诚特性的自然流露,也有对宗璞性情的体察,更有对友人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许。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三幅画,请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试就第三幅画的内容和意涵,分析汪曾祺的真性情。(6分)有人认为,文章所写内容并不限于三幅画,但以“三幅画”为题,远胜“汪曾祺其人”“我与汪曾祺”等标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仁者周有光他祖籍常州,娶了苏州名门闺秀四姐妹之二的张允和,成为苏州的女婿。张家四姐妹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大约是仅次于宋氏三姐妹的。这个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又留学日本和美国的金融家,八十年后写文章说,他在圣约翰大学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学校的管理非常先进和科学,一切是按罗马字来管理,简单而高效,以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二是英文老师训练学生英文读报的方法,首先是看报要问自己,今天消息哪一条最重要?其次是要问自己,为什么这条消息最重要?第三个问题是,这条消息的背景你知道不知道?这样的学习方法影响和成就了他一辈子。抗战胜利后,他去了美国,一边读,一边在纽约华尔街1号一个叫伊尔文信托公司的美国银行做职员。他说后来(四十年代晚期)回上海办银行就是学美国那一套,设备和管理都用美国的,因此在世界上也属很高水平,跟美国的水平只差两年,各种规章制度非常严格,像现在报纸上报道的中国某个银行被某骗子一下子骗了几千万的事,过去不要说在美国,就是中国的银行也不可能发生。在美国银行工作时条件特别好,工作之余让他到全世界去考察和游览,令他大开眼界。比如他去英国专门去大英博物馆参观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地方。他讲,过去薪金制度与现在是不同的,工资是体力劳动的报酬,而薪金是对脑力劳动的,之间往往相差五倍甚至二十倍。他在美国银行工作时,还曾经和空闲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聊过两次天。这个衣服穿得随便得还不如自己的大人物一点架子也没有,说了许多闲话都忘记了,但有一句话他记住了:一个人假如活到六七十岁,大概有十三年做工作,有十七年是业余时间,此外是吃饭睡觉的时间,因此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关键在于能否利用好你的十七年。蒋政府推翻后,在国外的许多知识分子都认为中国有希望了,中国的建设在等着自己,于是大批从海外归国。周有光当时想,中国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经济建设,就立志回国搞金融经济。他在美国学了一套他们的工作方法,回国就想要改变这里的状况,就到处讲美国高效率的那一套,可在当时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年以后,他从金融业转到文字改革,但他亦做得很出色。单就他作为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的三个中方委员之一,就足以流芳百世。他是参与简化字改革的主要干将之一,和吕叔湘、王力都是好朋友,还在北大、人大开设了汉字改革的课程,他撰写出版了数十种关于语言文字的书,近年来又在随笔杂文方面大显神通。周有光从美国华尔街回到中国,薪金从美元薪酬改为人民币工资,职业从金融高管调做文字工作者,身份从“党外专家”转变为“狗屁”,住房从花园洋房搬入“卧室就是厨室,书橱兼作菜橱”的陋室,但他清茶淡饭,以牛奶、鸡蛋、豆腐、青菜为主食,坚持每天与老伴定时喝茶(或咖啡)“举杯齐眉”,从不生气,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比他官大钱多车小房大的人大多呜呼哀哉了,他却一直好好地活下去。仁者寿啊!(选自青年文摘2011年第8期)相关链接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奉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和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多部,论文300多篇,在国见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百度百科)归来后,周有光在人民银行上海华东分行工作,同时在复旦经研所、上海财经学院兼教授。业余爱好是研究语言文字学。直到“四人帮”被打倒后,他才恢复工作。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同辈学人自“文革”后,十九学术生命终止了。而周有光老而弥坚,于劫难后再创辉煌。他至85岁才离开办公室。退而不休,“把从前没有搞起来的(课题)重新(研究)整理出版”。于90岁时陆续出版语文闲谈六辑和世界文字发展史。前者被纳入“中国文库”,后者被收进“世界文库”。这在同辈学人中是鲜见的。(选自人民日报周有光,一生有光)(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周有光留学日本、美国的这些经历,对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让他认识到当时的中国有许多亟待改变的地方,尤其在经济建设方面。 b作为金融家的周有光,边学习边实践,不断充实自己。同时,对政治也很关心,他去英国专门去大英博物馆参观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地方。c周有光刚回国搞金融经济时,将在圣约翰大学学习和工作期间学到的管理方法等带回了中国,但却不适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因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d文中写周有光回国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文革期间,但这些没有让他沮丧消沉,是为了表明他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强的信心。e周有光中年开始,从金融业转到文字改革,不但参与制订了汉语拼音方案等,还撰写出版了数十种关于语言文字的书,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周有光都收获了什么?请简要概括。(6分)周有光是学经济的,但在语言文字学上的建树却超过了许多专业之士,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文章题目为“仁者周有光”,在周有光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第ii卷 (表达题 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狂妄自大,这遮挡了他们的视线;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a、急功近利 不可一世 闭关自守 b、不可一世 闭关自守 急功近利c、闭关自守 不可一世 急功近利 d、不可一世 急功近利 闭关自守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衣食住行是人的生活的永恒主题,而伴随着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人的生活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生态化和便捷化。b、在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建立在特殊的政治背景上,如秦王去楚国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迎娶楚国嫡公主,完成秦楚联盟。c、无论是“互联网专车”与“黑车”之争,还是p2p平台的频繁“跑路”,这些问题都折射出监管的空白和标准的缺失。d、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移动化开始加速向传统行业渗入,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