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培优教案.doc_第1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培优教案.doc_第2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培优教案.doc_第3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培优教案.doc_第4页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培优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一语文 谏太宗十思疏培优教案网上课堂一.本讲主要内容 (一)生字:浚(jn)、戒奢(sh)以俭、壅(yng)蔽、黜(ch)恶、谬(mi)赏、塞(s)源、载(zi)舟(二)词语:1.实词:(1)求木之长者(长,生长。)(2)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形容词使动用法)(3)必浚其泉源(浚,疏通、深挖。)(4)当神器之重(当,主持、掌握。)(5)殷忧:深重忧患。(6)傲物:看不起别人。(7)董之以严刑(董,监督。)(8)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9)见可欲(欲,自己喜爱的东西。动词活用为名词)(10)思谦冲而自牧(谦冲,谦虚;自牧,自身的修养。)(11)下百川(下,居于之下。名词活用为动词。)(12)乐盘游(乐,以为乐,意动用法。)(13)壅蔽:堵塞、蒙蔽。(14)宏兹九德(宏,使光大,使动用法。)(15)简能而任之(简,选拔。)(16)克终者盖寡(克,能够。)2.虚词:(1)“之”的用法一般为:代词(代人、物、事;或指示代词,可译为“这”。)、助词(结构助词定语标志,译为“的”;补语标志,译为“得”;宾语前置标志,无译;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音节助词补足音节,无译。)、动词(译为去、往。)求木之长者(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居域中之大(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代词,代指天下。)代百司之职役哉(助词,的。)(2)“为”的用法一般为:读wi,动词,做、制作,当作,成为,认为,是。读wi,助词,被。读wi,介词,表目的。竭诚则吴霸占为一体(动词,成为。)则思三驱以为度(动词,作为。)(3)“盖”一般用作语气词。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盖在殷忧(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4)“以”的一般用法为:介词(表示动作凭借的工具、方法;译为“用、拿、凭”;表原因,译为“因,由于”;表引进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译为“在,从”;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跟、和”。)、连词(表并列或递进,译为“而、又”;表承接,译为“而”;表目的,译为“来”。)、复音虚词(以是、是以,译为因此。)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连词,表目的,“来”。)振之以威怒(介词,表行为凭借工具方法,“用”。)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以、便”。)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引进行为涉及对象,“把”。)无因喜以谬赏(连词,表目的,以致。)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表原因,因为。)(5)“而”的一般用法,连词(表并列,译为“和,又”;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表承接,译为“就,接着”;表转折,译为“但是,却”;表修饰,译为“地”。)、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表转折,“却”。)而况于明哲乎(表递进,“更”。)则思慎始而敬终(表并列,“和”。)简能而任之(表承接,“就”。)垂拱而治(表修饰,“地”。)(三)语文知识:1.作者:魏征,字玄成,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曾任太子洗马、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其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随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即位后,经过十几年治理,经济发展,百姓安定,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宫宇。对此魏征多次上疏进谏。文中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观点,使太宗惭愧而改过。3.文体:疏,分条陈述,以议论为主的文体。或上疏劝诫帝王,或充分论述观点。本文为骈体文,利用骈文对偶、排比来表达真情实感,又能打破束缚,骈散相间。(四)阅读重点:1.理清层次结构,体会本文“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2.完成文言知识归纳,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不同用法,归纳成语典故。 二.学习指导1.层次思路及本文主旨。先以比喻入题,提出全文主旨:“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以正反对照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之理。再从反面,以史为据述人君有始无终的根原因是忽视人民力量,强调了“居安思危”的重要性。最后正面从现实出发提出“思危之法”,固可“垂拱而治”。以喻说理,借古讽今,提出“居安思危”,以正已安人为核心的“十思”。从戒奢侈、戒骄躁、戒放纵、戒轻信、戒不公等五方面提出劝诫,以达到理想政治境界“垂拱而治”。2.归纳本文成语典故。居安思危:处在安全的环境里,要想到危险、困难有可能出现。载舟覆舟: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择善而从:选择其中好的,随从他。本意为发现别人优点,学习这些优点。这里为挑选其中好的建议加以采纳。善始善终:从开头到结局都很好。固本清源:稳固树根,疏通水源,使树生长,使水流通。这里指打好基础,才能使事物有好的发展。竭诚相待:竭尽诚意来对待。纵情傲物:放纵自己的情感来轻视别人。网上能力训练题 一.能力训练题 (一)基础性训练题:1.找出词语中音、形正确的一组:( )a固本峻(jn)源谦冲自牧b载舟复舟深慎(zhn)懈怠(ti)c壅(yng)敝黜(ch)恶缪(mi)赏d戒奢(sh)从俭竭诚以待谗(chn)邪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 )a浚其泉源(浚,疏通、深挖。) 承天景命(景,大。)b江海下百川(下,流向,流入。) 董之以严刑(董,监督。)c乐盘游(乐,以为乐。) 纵情以傲物(物,指自己以外的人。)d惧谗邪(谗,说坏话陷害别人。) 思正身以黜恶(黜,排斥。)3.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及活用。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振之以威怒。( )c必固其根本。(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e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4.默写课文,按要求填空。(1)臣闻求木之长者,_;欲流之远者,_;思国之安者,_。(2)作者提出的观点:_。(3)盖在殷忧,_,既得志,_。(4)作者提出了哪“十思”?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_。5.翻译下列语句:(1)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_(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5)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6)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二)提高性训练题: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直截了当戒奢以检竭诚以待b默守成规载舟覆舟谦冲自牧c惧谗绌恶捶拱而治谈笑风声d淋漓尽致隐约其辞哗众取宠2.为下列四个词语中加点字选出正确解析。(1)不遗余力a漏掉b剩下c丢失d赠送(2)将信将疑a将要b拿c带领d且(3)大相径庭a直b比喻达到目的的方法c经过d门外的路(4)咸与维新a交往b赞许c参加d给3.填表词语古义今义(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木(2)傲物则骨肉为行路(3)则思三驱以为度4.选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b振之以威怒。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用法相同的是:(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董之以严刑a之 源不深而远望流之远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居域中之大 必竭诚以待下 振之以威怒 思知止以安人b以 思三驱以为度 思无以怒而滥刑 思无因喜以谬赏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则思谦冲而自牧 简能而任之c而 垂拱而治 拔剑撞而破之 项王按剑而跽 则思三驱以为度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至于赵之为赵(三)研习性训练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景公外傲诸侯,内轻百姓,好勇力,崇乐以纵嗜欲。诸侯不说,百姓不亲。公患之,问于晏子曰:“古之圣人,其行若何?”晏子对曰:“其行公正而无邪,故谗人不得入;不阿党,不私色,故群徒之卒不得容;薄身厚民,故聚敛之人不得行;不侵大国之地,不耗小国之民,故诸侯皆欲其尊;不劫人以甲兵,不威人以众强,故天下皆欲其强;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故海内归之若流水。今衰世君人者,辟邪阿党,故谗谄群徒卒繁;厚身养,薄视民,故聚敛之人行。侵大国之地,耗小国之民,故诸侯不欲其尊;劫人以甲兵,威人以众强,故天下不欲其强;灾害加于诸侯,劳苦施于百姓,故仇敌进伐,天下不救,贵戚离散,百姓不兴。”公曰:“然则何若?”对曰:“请卑辞重币而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以谢百姓,其可乎。”公曰:“诺。”于是,卑辞重币诸侯附,轻罪省功而百姓亲,故小国入朝,燕鲁共贡。墨子闻之曰:“晏子知道,道在为人,而失为已。为人者重,自为者轻。景公自为,而小国不与;为人,而诸侯为役。则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已矣。故晏子知道。”1.下列句中的“私”字与“不私色”一句的字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b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慈爱利泽加于百姓泽:恩惠。b劫以甲兵甲兵:穿甲戴盔的士兵。c轻罪省功以谢百姓谢:道歉。d晏子知道知道:懂得治国之理。3.“故谗谄群徒卒繁”的译文正确的是:( )a因此,献媚和说别人坏话的一群人,突然多了起来。b因此,献媚和说别人坏话的人,终于多起来了。c因此,阿谀奉迎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d因此,献媚、说别人坏话的人和许多人突然多起来了。4.“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的译文正确的是:( )a谦恭的言辞,厚重的礼物,用来取悦诸侯。b低下的言辞,大量的钱物,用来说服诸侯。c低下的言辞,厚重的礼物,用来说服诸侯。d谦恭的言辞,大量的钱财,用来取悦于诸侯。5.“今衰世君人者”中的“君人”指的是:( )a有道德的人b君主和百姓c做国君的人d君和臣6.“道在为人,而失为已”的意思是:( )a道就在于为人,而不是为已b道要为别人,不要为自己c得道的是别人,失道的是自己d为人就会得道,为已就会失道7.对晏子治国的最高准则概括得最好的一项是:( )a.卑辞重币以说于诸侯,轻罪省功以谢百姓。b为人者重,自为者轻。c德行教训加于诸侯,慈爱利泽加于百姓。d道在为人,而行在反已。二.能力训练题点拨与解答(一)基础性训练题:1.d(a峻应作浚;b.复舟应作“覆舟”,慎应读“shn”,怠应读di;c.壅敝应作“壅蔽”,黜应读“ch”,缪赏应作“谬赏”)2.b(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3.a(判断句)b(介词短语后置句)c(形容词使动用法)d(动词意动用法)e(名词活用为动词)4.(1)必固其根本;必浚其泉源;必积其德义。(2)观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3)必竭诚以待下,则纵情以傲物。(4)十思: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虚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元以怒而滥刑。5.(1)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2)即使用严酷的刑罚加以监督,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也不会感念君主的恩德,表面上恭敬,可是内心却不悦服。(3)考虑到地位高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加强自我修养。(4)担心上下蔽塞,就想到要虚心地接受臣下的意见。(5)聪明的人就能竭尽他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的气力,仁爱的人就会播撒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6)有所赏赐时,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高兴而赏赐不当;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自己恼怒而滥用刑罚。(二)提高性训练题:1.d(a.戒奢以检应作戒奢以俭;b.默守成规应作墨守成规;c.惧谗绌恶应作惧谗黜恶,捶拱而治应作垂拱而治,谈笑风声应作谈笑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