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论文5[2].26.doc_第1页
最终论文5[2].26.doc_第2页
最终论文5[2].26.doc_第3页
最终论文5[2].26.doc_第4页
最终论文5[2].26.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课题名称:两种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设计时间: 2008.04.25-2008.06.13 系 部: 应用化学系 班 级: 0501分专 姓 名: 田 甜 指导教师: 张培培 目录一、前言31.1滴定法31.2比色法(colorimetry)41.3极谱氧电极法51.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6二、实验部分72.1主要试剂和仪器72.2 受试材料的处理82. 3 实验步骤8三、 结果与讨论93.1 两种测定方法的原理93.2实验结果的处理103.3 测定中的人为误差分析113.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的干扰因素比较12四、结论13附录13两种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比较作者:田 甜 班级:0501分专摘 要:本研究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运用碘量滴定法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对金鱼肝脏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根据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从实验表明:碘量滴定法不需昂贵的仪器设备、不需苛刻的实验条件,操作简单易行,但由于反应时间不易控制、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大、中间反应的干扰等因素的干扰,使得用该方法测得的数据标准差较大,精确度较差;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克服了碘量法的缺点,测得结果的标准差和标准误差较小,灵敏度较好,精确度较高,但该方法操作较复杂,提取的酶液浓度、显色反应的产物等也可能干扰结果。所以,不管用哪种方法进行同一种物质的测定,应该既要兼顾成本,又要以达到实验目的为主要目标。关键词:过氧化氢酶;碘量滴定法;可见光分光度法;比较The Comparison of Two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atalase ActivityAuthor:TiantianClass:0501Abstract: The goldfish liver Cat activeness was determinated under the existing laboratory condition, with the methods of iodimetriy and the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separately. The merits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 which caused the error of the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former does not need expensive equipments and harsh experimental condition while the operating procedure of it is simple.But the result of this method is not precise because the reaction process of it cant be controlled freely and the disturbances are multitudinous. The later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former when the result of it is more precise. But the operation of this method is complex and there are also disturbances. Therefore, the cost and the experimental goal should be considered simultaneously while deciding which method be used priority.Key words: Catalase; Lodometric titration;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 Compare一、前言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许多疾病的发生与活性氧密切相关1。在需氧生物体内,过氧化氢(H2O2)是造成组织细胞损伤的重要活性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的氧化还原酶类,它是一种酶类清除剂,又称为触媒,是以铁卟啉为辅基的结合酶。它专一性地将细胞代谢产生的H2O2分解成H2O和O2 ,由此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从而使细胞免于遭受H2O2的毒害,避免了H2O2 在体内积累,使得H2O2不致于与O2在铁螯合物作用下反应生成非常有害的-OH(自由基),它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活性氧,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氧化细胞内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并且有非常高的速度常数,破坏性极强,可使细胞遭受损害,加速细胞的衰老和解体。通过过氧化氢酶的分解作用从而可维持体内正常的活性氧水平。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将Cat活性作为自然环境下生物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的指标之一2-3。由于很多外源性化合物具有诱导或抑制Cat活性的作用,所以将Cat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价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生物机体的生理毒性报道也越来越多4。由此,测定Cat活性的新方法不断地被开发和应用,主要方法有化学滴定法、比色法、极普氧电极法、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等5。1.1滴定法滴定法:滴定法有两种形式,目前一般实验室滴定分析采用的是人工滴定法,它是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指示滴定终点,然后目测标准溶液消耗体积,计算分析结果。自动电位滴定法是通过电位的变化,由仪器自动判断终点。为了比较仪器和人工滴定方法的测定结果,我们选用了酸价和过氧化值两个指标,分别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人工滴定法进行样品分析。 自动电位滴定法和人工滴定法测定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植物油酸价和过氧化值,与现行的国家卫生标准滴定方法结果相近。 选用酸价值较高的样品,分别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人工滴定法平行测定5次,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1.1%,人工滴定法为1.6%;平行测定酸价值较低的样品5次,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的相对偏差为2.1%,而人工滴定法的相对标准偏差高达11.4%,表明自动电位滴定法的精密度优于人工滴定法。综上所述,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异,精密度达到检验要求。由于自动电位滴定法是根据滴定曲线的一阶导数确定终点,等当点与终点的误差非常小,准确度高,避免了人工滴定法由于要加指示剂可能因加入量、指示终点与等当量间、操作者对颜色判断等的误差;电动定位滴定法无须使用指示剂,故对有色溶液、浑浊度以及没有适合指示剂的溶液均可测定;Metrohm自动电位滴定仪可判断多达9个等当点,可以连续滴定溶液中的多个成分,如连续滴定水样中Ca2+、Mg2+,滴定混合酸。自动电位滴定仪还能对滴定分析的各种测定参数,例如测定日期、仪器型号、滴定用标准溶液的消耗量、滴定曲线作自动记录,并自动计算打印出测定结果作为原始记录保存,减少了分析者原始记录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和运算差错,提高了实验室间分析结果的可比性,有利于实验室管理,因此适于理化分析实验室用作代替人工操作的分析仪器。在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中,过氧化氢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其活性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力有一定关系,故常加以测定,而在这里所用的方法就是高锰酸钾滴定法,过氧化氢酶(catalase)属于血红蛋白酶,含有铁,它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分子氧,在此过程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过氧化氢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可根据H2O2的消耗量或O2的生成量测定该酶活力大小。在反应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反应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经酶促反应后,用标准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滴定多余的过氧化氢。即可求出消耗的H2O2的量。71.2比色法(colorimetry)以可见光作光源,比较溶液颜色深浅度以测定所含有色物质浓度的方法。 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比色分析对显色反应的基本要求是:反应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反应生成的有色化合物的组成恒定且较稳定,它和显色剂的颜色差别较大。选择适当的显色反应和控制好适宜的反应条件,是比色分析的关键。常用的比色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两种方法都是以朗伯-比尔定律(Abc)为基础。常用的目视比色法是标准系列法,即用不同量的待测物标准溶液在完全相同的一组比色管中,先按分析步骤显色,配成颜色逐渐递变的标准色阶。试样溶液也在完全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标准色阶作比较,目视找出色泽最相近的那一份标准,由其中所含标准溶液的量,计算确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光电比色法是在光电比色计上测量一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将吸光度对浓度作图,绘制工作曲线,然后根据待测组分溶液的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得其浓度或含量。与目视比色法相比,光电比色法消除了主观误差,提高了测量准确度,而且可以通过选择滤光片来消除干扰,从而提高了选择性。但光电比色计采用钨灯光源和滤光片,只适用于可见光谱区和只能 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复合光 , 而不是单色光束,还有其他一些局限,使它无论在测量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应用范围上都不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 世纪3060年代,是比色法发展的旺盛时期,此后就逐渐为分光光度法所代替。我们采用比色法测定 CAT 活性 ,简便快速。对临床体检合格拟献血人员进行 CAT活性检测 ,结果表明 ,79 例符合献血者与 250 例不符合献血者的 CAT 活性存在显著差异;79 例符合献血者的 CAT 活性与报道的正常参考值相近似。近年来 ,国内外有人将血清 CAT 活性指标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肝炎表面标记物阳性的 250 例不符合献血要求者 ,CAT活性高于正常参考值。因此 ,我们认为对血清 CAT 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的拟献血人员 ,即使肝炎表面标记物阴性 ,也应暂缓献血 ,以防止潜在肝脏疾病的危险。81.3极谱氧电极法氧电极是为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而设计的一种极谱电极,氧电极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属于极谱分析的一种类型。当两极间外加的极化电压超过氧分子的分解电压时,透过薄膜进入KCl溶液的溶解氧便在铂电极上还原:O22H2O4e4OH银极上则发生银的氧化反应:4Ag4Cl4AgCl4e此时电极间产生电解电流。由于电极反应的速度极快,阴极表面的氧浓度很快降低,溶液主体中的氧便向阳极扩散补充,使还原过程继续进行,但氧在水中的扩散速度则相对较慢,所以电极电流的大小受氧的扩散速度的限制,这种电极电流又称扩散电流。在溶液静止、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扩散电流受溶液主体与电极表面氧的浓度差控制。随着外加电压的加大,电极表面氧的浓度必然减小,溶液主体与电极表面氧的浓度差加大,扩散电流也随之加大。但当外加的极化电压达到一定值时,阴极表面氧的浓度趋近于零,于是扩散电流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溶液主体中的氧的浓度。此时再增加极化电压,扩散电流基本不再增加,使极谱波(即电流-电压曲线)产生一个平顶。将极化电压选定在平顶的中部,可以使扩散电流的大小基本不受电压微小波动的影响。因此,在极化电压及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扩散电流的大小即可作为溶解氧定量测定的基础。电极间产生的扩散电流信号可通过电极控制器的电路转换成电压输出,用自动记录仪进行记录。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能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氧和水,可使生物机体免受过氧化氢的毒害作用。测定过氧化氢酶的方法有测压法、滴定法以及分光光度法等。用氧电极法测量放氧速度,方法灵敏而快速。放氧速度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成正比。9 1.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根据被测量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波段范围(150800纳米)单色辐射的吸收或反射强度来进行物质的定性、定量或结构分析的一种方法。分光光度测量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描述物质分子对辐射吸收的程度随波长而变的函数关系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或吸收曲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通常由一个或几个宽吸收谱带组成。最大吸收波长(max)表示物质对辐射的特征吸收或选择吸收,它与分子中外层电子或价电子的结构(或成键、非键和反键电子)有关。朗伯-比尔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的基础。这个定律表示:当一束具有I0强度的单色辐射照射到吸收层厚度为b,浓度为c的吸光物质时,辐射能的吸收依赖于该物质的浓度与吸收层的厚度。其数学表达式为:A=lg(1/T)=Kbc ;其中A为吸光度,T为透射比,是投射光强度比上入射光强度 c为吸光物质的浓度 b为吸收层厚度,K是一个常数,叫做摩尔吸光系数,K值愈大,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愈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5个部件组成:辐射源。必须具有稳定的、有足够输出功率的、能提供仪器使用波段的连续光谱,如钨灯、卤钨灯(波长范围3502500纳米),氘灯或氢灯(180460纳米),或可调谐染料激光光源等。单色器。它由入射、出射狭缝、透镜系统和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组成,是用以产生高纯度单色光束的装置,其功能包括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试样容器,又称吸收池。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分为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前者适用于紫外到可见区,后者只适用于可见区。容器的光程一般为0.510厘米。检测器,又称光电转换器。常用的有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后者较前者更灵敏,特别适用于检测较弱的辐射。近年来还使用光导摄像管或光电二极管矩阵作检测器,具有快速扫描的特点。显示装置。这部分装置发展较快。较高级的光度计,常备有微处理机、荧光屏显示和记录仪等,可将图谱、数据和操作条件都显示出来。仪器类型则有:单波长单光束直读式分光光度计,单波长双光束自动记录式分光光度计和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应用范围包括:定量分析,广泛用于各种物料中微量、超微量和常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的测定。定性和结构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还可用于推断空间阻碍效应、氢键的强度、互变异构、几何异构现象等。反应动力学研究,即研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测定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探讨反应机理。研究溶液平衡,如测定络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酸碱离解常数等。急性胰腺炎时显著升高,对胰腺炎可作出早期诊断,其敏感性优于血清淀粉酶,但报道甚少。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复杂,反应时间长,不能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故我们对其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10,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些方法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特色,因而在不同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是,每种方法又各有自己的缺点,用不同方法对相同的研究对象进行测定,有时会得到具有争议性的结果,这对同一领域的研究来说是不利的。本实验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选用碘量滴定法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在不同时间分别对金鱼肝脏的Cat活性进行了测定,从造成实验结果有差异的干扰因素来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二、实验部分2.1主要试剂和仪器2.1.1主要试剂H2SO4(分析纯,青岛世纪星化学试剂有限公司)、H2O2(分析纯,天津东方化工厂)、KI(分析纯,北京化工厂)、钼酸铵(分析纯,上海科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代硫酸钠(分析纯,北京市庆盛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淀粉(分析纯,北京市庆盛达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钾(分析纯,上海恒信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氢二钠(分析纯,天津津科精细化工研究所)、食用油(市售)、二次水(自制)。试剂配制见附录。2.1.2主要仪器722分光光度计(B0608054,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GSY-4,北京医疗设备厂意成公司)、微量加样器(20-200l, 汕头市科毅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 GL-16G-II,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冰箱(美菱冰箱)、EP管、恒温水浴锅(GSY-4,北京医疗设备厂意成公司)、pH计、1mL无菌注射器(经过肝素钠和生理盐水浸润)等。2.2 受试材料的处理实验用的金鱼购于泰州金鱼市场,平均体重(13.93.80)g,不间断曝气驯养,自然光,两天换一次水,室温(18-26),一周后选取健康、活泼、大小相当的个体进行测定,测定前12小时不投喂。2. 3 实验步骤2.3.1 酶液提取cat是红血素酶,不同的来源有不同的结构。在不同的组织中其活性水平高低不同。过氧化氢在肝脏中分解速度比在脑或心脏快,也就是说动物肝脏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2O2多,因而肝脏中具有较多的Cat6,很多动物实验都是从肝脏提取和制备Cat进行研究,故本实验也选择从肝脏提取。称取1克左右金鱼肝脏,在表面皿内剪碎后,以19(1份肝组织加9份0.155M的KCl溶液)在匀浆器中稀释,用研钵在冰浴研磨5min,匀浆液在4、8000r/min下离心13min,取其上清液,最后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制得粗酶液7。2.3.2 测定 (1) 碘量法测定:取100ml容量瓶6个,编号,其中1、2、3号为H2O2与KI不完全反应组,4、5、6号为H2O2与KI完全反应组。向各瓶中准确加入10ml稀释100倍后的酶液,立即向4、5、6号瓶中各加入5ml H2SO4,终止酶活性,作空白滴定;将各瓶放在25水浴中保温,待各瓶中溶液温度达到25时立即向各瓶中准确加入5ml基质液,摇匀;在加入6号瓶的那一刻起,记录时间,5分钟后依次向1、2、3号瓶中加入H2SO4,终止酶活性,再向每个瓶中加入5mlKI溶液,再加入钼酸铵作为催化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色时,加入8滴淀粉作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记录测定结果8。(2)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按表1要求依次加入各试剂,加入基质液后置于25水浴5min,加入酶液后将所加过试剂的试管在25水浴60s,然后立即加入钼酸铵1.0ml摇匀,10min后在405nm处以去离子水调零比色,记录各组吸光度9。表1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所需试剂的加样量(单位:ml)测定管标准管对照管缓冲液0.21.0基质液1.01.01.0粗酶液0.2 0.2钼酸铵1.01.0 三、 结果与讨论3.1 两种测定方法的原理碘量法的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Cat能把H2O2分解为H2O和O2,Cat活性大小可以用一定时间内分解的H2O2量来表示。当Cat催化H2O2反应一定时间后,再用碘量法测定未分解的H2O2,以钼酸铵作催化剂,H2O2与KI反应放出游离碘,然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反应式为:H2O2 (余)+2KI+H2SO4I2+K2SO4+2H2OI2 +2Na2S2O32NaI+Na2S4O6(连二硫酸钠)用硫代硫酸钠分别滴定空白液(可求出总的H2O2量)和反应液(可求出未经Cat催化分解的H2O2量),根据二者滴定值之差求出经Cat催化分解的H2O2量。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又叫钼酸铵比色法,该方法也是利用Cat可催化H2O2分解生成H2O和O2,原理是:Cat分解H2O2的反应可通过加钼酸铵而迅速终止,利用这个特点,在Cat催化H2O2反应一定时间后加入钼酸铵,Cat催化的反应中断,体系中残留的H2O2与钼酸铵作用生成黄色络合物,络合物在405nm处有最大吸收峰。该反应在很短时间即可达到平衡,并在1h内可保持稳定,由于吸光度的降低在60s内与反应时间成反比,故以60s为测定时间。3.2实验结果的处理3.2.1 碘量法实验结果的处理一般规定,1L酶液中每分钟催化分解1mol分子H2O2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单位(U, molmin-1L-1)8。在碘量法中,根据测得的结果,利用下列反应机理和计算公式可计算出Cat的活性:其中,Uc 为活力单位,a、b分别为基质液完全反应和不完全反应消耗的Na2S2O3毫升数,F为酶液稀释倍数,N为Na2S2O3的摩尔浓度,5是反应时间(min)。测定和计算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表1 第一次碘量法测定的Na2S2O3消耗量和酶活计算值(molmin-1L-1)各管消耗的Na2S2O3量(ml)U12345616.3016.2016.3018.6018.7018.70360.0-16.4016.4016.3018.8018.8518.70362.5-16.5016.3016.3018.8018.7018.70355.0-16.3016.2016.2018.6018.7018.80370.0-注:表中“-”表示P0.05,下同。表2 第二次碘量法测定的Na2S2O3消耗量和酶活计算值(molmin-1L-1)各管消耗的Na2S2O3量(ml)U1234565.205.305.307.507.407.40325.0-5.305.305.407.507.507.40320.0-5.305.205.207.407.507.50330.0-5.305.305.207.507.607.60340.0-3.2.2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实验结果的处理 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中,酶活性计算公式10:Uc=(A测-A对)/A标651/0.2 =(A测-A对)/A标325上式中,65为基质液浓度,1为1.0ml基质液的体积,0.2为酶液用量。测定和计算结果分别见表3和表4。表3 第一次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吸光度和酶活计算值(molmin-1L-1)吸光度U对照管标准管测定管0.0171.0261.235385.8-0.0181.0231.236387.0-0.0181.0191.235388.2-0.0171.0181.236389.2-表4 第二次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吸光度和酶活计算值(molmin-1L-1)吸光度U对照管标准管测定管0.0530.9841.058331.9-0.0530.9831.057331.9-0.0530.9761.053333.0-0.0540.9811.056332.0-3.3 测定中的人为误差分析实验中的误差有多种,既有操作不当造成的人为误差,也有仪器精密度、灵敏度、测定方法等因素造成的系统误差,还有对某一指标多次重复测定中产生的偶然误差11。本实验为了减少人为误差和偶然误差,在前期进行了充分的文献查阅和实验准备,对实验过程有可能造成的人为误差和偶然误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了各种避免的方法和途径,确保实验中人为误差和偶然误差降到最低水平,用Jmtjfx1034统计软件进行误差分析时发现:无论是碘量法还是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同一种方法同一次的平行测定计算出的酶活值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3和表4)。因此,可以认为,本实验人为误差和偶然误差可以忽略,分析本实验两种测定方法结果的差异时不再考虑人为误差和偶然误差。3.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的干扰因素比较将两种方法得到的酶活计算值经过统计软件处理和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用两种方法在两次测定中得到的酶活性大小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表5)。表5 两种方法测定出的酶活平均值及差异显著性碘量法(SD)可见光分光光度法(SD)P第一次测定361.87506.2500387.55001.47310.05第二次测定328.75008.5391331.45000.96780.05表5显示,在不考虑过失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前提下,两种测定方法得到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反映了用两种方法来测定Cat活性,实验结果的精确度有明显区别。通过分析实验原理和回顾实验过程,发现造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有差异的因素较多(表6)。表6充分显示出在两种测定方法之间,碘量法测定易造成误差的因素比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多,即使是规范操作,也难以避免人为误差的影响,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经典方法的缺陷。但碘量法仅需常规滴定设备,条件易于满足。在满足测定范围和测定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不需要昂贵仪器设备条件、简单易行的方法。表6 造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的因素比较测定方法碘量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样品量所需样本量较大(mL)所需样本量少(仅L)操作人工滴定,繁琐,连续测定误差大仪器操作,简便快速读数滴定终点不易辨认,人眼读数,精确度不高直接显示读数,精确度较高仪器等主要器材酸式滴定管,精密度较差分光光度计,精密度较高酶液浓度文献未作要求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如果不在该范围需要调整公式或稀释,比较复杂。体系pH值文献未作要求,但酶液活性有pH要求用缓冲液调节pH值反应时间水浴后立即加入H2SO4,此时时间的控制易影响结果。反应很快平衡,并可稳定1小时。其它因素淀粉指示剂加入过早与碘结合,会妨碍Na2S2O3对I2的还原,增加滴定误差;I2容易挥发,I-易被空气氧化;等等气泡会干扰比色;比色时间不能过早,(适宜在显色10min后比色);比色皿磨损;等等四、结论实验研究表明,在不考虑过失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前提下,用碘量法与可见光光度法测定Cat活性,得到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本实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各有优点,造起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具有明显差异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碘量滴定法不需昂贵的仪器设备、不需苛刻的实验条件,操作简单易行,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要求的实验条件较苛刻,仪器昂贵,操作较复杂,提取的酶液浓度、显色反应的产物等也可能干扰结果;碘量滴定法由于反应时间不易控制、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大、中间反应的干扰等因素的干扰,使得用该方法测得的数据标准差较大,精确度较差;而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克服了碘量法的缺点,测得结果的标准误差较小,灵敏度较好,精确度较高。附录:主要试剂的配制1、1.8mol/LH2SO4:溶解20mL浓硫酸与180mL的水中,得约200ml浓度为1.8mol/L的稀硫酸2、基质液(0.1mol/L的H2O2):取30%H2O2溶液5.68ml,稀释至1000ml,H2O2要新配制.3、20%KI溶液:20gKI溶于水中至100ml。4、10%的钼酸铵:10g钼酸铵 溶于水中至100ml。5、0.0150N的硫代硫酸钠:3.7251g Na2S2O3.5H2O加100mL新煮沸放冷的蒸馏水,再加入0.12gNaOH,放置棕色瓶中。(用前稀释10倍即可)。6、0.5%的淀粉: 0.5g淀粉加少量蒸馏水调制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至4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防腐,定容到500mL。7、磷酸缓冲液:(65mmol/L,pH=7.4)Na2HPO47.6g。KH2PO4,溶于1L蒸馏水,调节pH至7.4。8、基质液(65umol/L的H2O2):30%H2O23.69mL加入pH7.4磷酸缓冲液至500mL。9、钼酸铵:20.2g溶于500mL蒸馏水中。参考文献1 程时.生物膜与疾病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2 谭亚芳,孙树秦,赖炳森. 一种优化的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方法J. 生物技术,2001,11(5):39-413 周忠良,李康,于静,孙竹筠.壬基酚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雌激素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60-61,704 孟繁静, 刘道宏, 苏业瑜. 植物生理生化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5 陈晓敏.测定切花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3种常用方法的比较J.热带农业科学,2002,22(5):13-176 胡常英,刘丽娜,胡凤英,等. 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新方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6),116-1187 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