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菁华高级中学2014高中语文 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四步教学法教案 苏教版必修4年级组别高一年级语文组审阅(备课组长)审阅(学科校长)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 题苏教版语文必修四专题一 季氏将伐颛臾 (1课时)课 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从文章中受到杰出人物言论及其事迹的熏陶,初步养成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过程与方法理清本文谈话的层次;学习引用和比喻的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教学重点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教学难点了解孔子“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均无贫、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教学方法“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一 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1 导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学过的“论学”六则中的其中四则,节选自于论语,为孔子言论,表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在“论学”方面的成就。)孔子的“论学”影响深远,“论政”又如何呢?以季氏将伐颛臾为例来分析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2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2.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积累两种特殊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3.能够翻译文中重要语句。三预习检查1.字音冉(rn)有颛臾(zhuny)社稷(j) 焉用彼相(xing) 虎兕(s)出于柙(xi)龟玉毁于椟(d)中 固而近于费(b)萧墙(xio) 4 背景介绍: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因为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是公臣,他的贡品为鲁国国君所专有。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之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后,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始有文中所录之语。 五【自学指导一】自读文章第一小节,梳理大意,并注意本段的重要实虚词的意思。如:“伐”、“于”(2个)、“过”、“以为”、“东蒙主”“且”等,注意固定句式的翻译“无乃与”、“何以为”,倒装句式“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明确:伐:征讨,讨伐 于:表示引出对象 于:对以为:以之为,让他做 且:况且 过:责备 是:这无乃与,译为:恐怕吧尔是过,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何以为,译为:为什么要?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句【自学指导二】1、自读文章第二小节,梳理大意,并注意本段的重要实虚词的意思。如:“陈”、“过”(2个)、“就”、“”、“持”、“相”等,注意倒装句式“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自学检查:陈力就列:施展才能担任职务 持:护持相:辅助的人 过:错 过:过错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语后置句2、自读文章第三小节,梳理大意,并注意本段的重要实虚词的意思。如:“固”、“取”、“为”“疾”、“舍”、“辞”、“患”、“盖”、“倾”、“故”、“守”等,词语活用“来”、“安”注意倒装句式“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明确:固:(城墙)坚固 取:攻取 为:成为 疾:厌恶 舍:舍弃,回避 辞:找托辞 患:担忧 盖:因为倾:倾覆 故:仍然,还是 服:归服 来、安:使动用法 相:辅佐 守:保全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谋动干戈(状语后置)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二 合作释疑 环节三 点拨拓展(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过程设计二次备课六【合作释疑一】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第一小节,第一句话交代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 对于这一消息,孔子的反应是什么?明确:孔子对二人是当面呵斥,不赞成这种做法。 批评完后,孔子又阐明了三点不赞成的理由:请同学们试着概括。 先王封国 不可伐 邦域之中 不必伐 社稷之臣 不当伐 2、阅读第二小节,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时候孔子是用什么方式来反驳冉有的话?明确:首先引用周任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然后采用了两个比喻论证,“一个盲人在走路,倘是临危而不抱持,跌倒而不搀扶,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 (管理者的过失)【合作释疑二】阅读第三节,孔子声色俱厉,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思考孔子是如何一针见血,反驳冉有?反驳后又讲了些什么道理?明确“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孔子主张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他的这种思想具有平均主义色彩。八点拨拓展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其意思。明确: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了,就要安下心来。 祸起萧墙:祸害从内部发生。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四 当堂检测二次备课完成同步练习p1积累整合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 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年大学智能建造(智能建筑技术)试题及答案
- 景区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 村级防疫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叉车卸车专项应急预案(3篇)
- 2025年上海市中考综合测试(物理、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如何做好监控管理工作
-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5年电大婚姻家庭法学形成性考核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 初探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图文
- 天津中考默写填空真题及答案
- T-CHATA 023-2022 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结核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 2025年中国素描本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婴幼儿心肺复苏课件
- 中职创意美术课件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道及参考答案
- GB/T 17219-2025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及水处理材料卫生安全评价
- DB6110T 007-2021 天麻大田种植技术规程
- GB/T 46141-2025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数字化支付应用指南
- 知道智慧树我们身边的知识产权满分测试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成都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化学信息学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