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有几项正确()淋巴细胞只存在于d中 葡糖糖分解只发生在c中a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 胰岛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b中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都是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 b 血浆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d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3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关系依此图回答: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进入图中的哪个区间的结果() a oa区间 b ob区间 c 进入大于oa区间 d 进入大于ob区间4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脂肪检测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是因为苏丹、苏丹染液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时,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是因为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大而少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解离、弄碎根尖和压片三步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拜尔所做的实验是为了探究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的原因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在不更换培养液的条件下,酵母菌一直保持“s”型增长 a b c d 5如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 a 食物网 b 捕食 c 种间关系 d 生态系统6某山区坡地因树木过度砍伐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治理环境,人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所用的调查数据主要是采用样方法得到的 b 在a年内,物种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物种比物种、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d 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灌木将持续占主导地位7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b x代表大气中的co2库 c y代表分解者 d 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多8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全过程在生物群落中进行 碳元素只能以光合作用方式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 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变化 a b c d 9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 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10“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其中有水藻)”这是一句幼时的儿歌,在这句儿歌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1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图中b=h+c+d+e+f+i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 b c d 13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食物网中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是() a 二氧化碳 b 有机物 c 碳酸盐 d 碳单质14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桑基渔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其能量可循环利用 b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c 水产养殖时,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应多养殖肉食性鱼类 d 在某池塘遭到严重污染,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动植物全部死亡的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15如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 据图2知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 图3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25kg d 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相当于图3中的a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 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17据如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 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 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 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该系统中将作物秸秆、家畜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8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b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远远少于投射到该区域的太阳能 d 能量金字塔反映了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数量关系19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 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6%n20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但它却有一定的价值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路边小草的价值不包括() a 防止水土流失 b 为植食性动物提供食物 c 可能有药用价值 d 释放有毒物质,导致害虫灭绝2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 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 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22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赤霉素能增加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 b 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应该是抑制作用 c 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所以生长素应该是一种蛋白质 d 植物的整个生命过程需要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不仅仅是上述两种激素的作用2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淋巴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b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来自造血干细胞 c 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直接由记忆细胞分泌,因此抗体产生量更大,反应更快更强 d 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并且都具有特异性24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遗传学家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 c 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 d 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25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a 200g b 250g c 500g d 1000g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2015吉林三模)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1)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a、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这种鱼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原因之一是有限,种内竞争加剧使种群的增长停止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2)如果这条河流受到轻度污染,则对此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影响,如果出现恶性污染事件,则会导致绝大多数水生动植物死亡,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这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外来干扰超过这一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遭到破坏27(10分)(2014山东)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和(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28(10分)(2015唐山三模)某一河流中有浮游植物a、b和浮游动物c、d四个优势种群,其中c、d均能以a、b为食,且d又可以以c为食请回答:(1)研究人员将a和b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如a图和b图所示:a种群与b种群的关系是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a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c图,试在c图中画出b种群数量的变化(2)由a、b、c、d四种生物可组成条食物链(3)若大量捕杀c使其数量减少,则在一定时间内会导致d的环境容纳量(增加、不变、下降)(4)若河流周围的工厂少量排污后,河流仍能保持清澈,体现了河流生态系统具有的稳定性29(10分)(2015陕西校级模拟)图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1)除图1中所示的生物类群,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2)图2中,若a表示图1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若图1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若图1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3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是kj(4)若干年后,该池塘形成一片草地,该过程属于演替30(10分)(2015姜堰市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表示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1)在反射弧的组成中,结构的名称为,结构(填数字序号)表示感受器(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填“单”或“双”)向的(3)在c处施加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该处膜内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是(4)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插入a、b处神经纤维内,然后在结构某处施加一次有效刺激,却发现电表指针未发生偏转,那么施加刺激的位置在2014-201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星子中学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有几项正确()淋巴细胞只存在于d中 葡糖糖分解只发生在c中a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 胰岛素、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b中 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考点: 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 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叫体液,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为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少于于组织液渗回组织液渗入的量,因为组织液渗入淋巴是单向的组织液渗入血浆是双向的所以a为血浆,b为组织液,c为细胞内液,d为淋巴解答: 解: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错误;葡糖糖分解只发生在细胞中,即位于细胞內液中,正确;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组织水肿,错误;胰岛素、神经递质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可以存在于b组织液中,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间的物质交换,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都是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 b 血浆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d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考点: 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 1、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分泌,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多肽、脂质或氨基酸衍生物,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受温度、ph值得影响2、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分为淋巴t细胞和淋巴b细胞,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淋巴因子、呈递抗原、和接受抗原刺激分化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的功能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淋巴b细胞的功能是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3、根对对生长素浓度敏感性强,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了根的生长,所以根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失重状态下植物水平生长,说明生长素能极性运输解答: 解:a、激素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酶在催化化学反应时也需要与特定的底物结合才能发挥作用,a正确;b、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分布在血浆和淋巴中,b正确; c、抗体具有特异性,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定的抗体,c正确; d、太空失重状态下,由于没有重力根失去向地生长的特性,而极性运输是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是主动运输,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生长素的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关系依此图回答: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进入图中的哪个区间的结果() a oa区间 b ob区间 c 进入大于oa区间 d 进入大于ob区间考点: 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 分析: 该曲线中ob段均为促进作用,只是ab段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b点以后则为抑制作用,由于在侧芽处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故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进入图中大于ob区间而造成的解答: 解:a、oa区间为促进作用,a错误;b、ob区间也为促进作用,b错误;c、ab段也为促进作用,只是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c错误;d、b点以后则为抑制作用,故顶端优势现象的产生是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进入图中的b点以后造成的,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能能力,试题难度中等4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脂肪检测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是因为苏丹、苏丹染液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时,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是因为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大而少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通过解离、弄碎根尖和压片三步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拜尔所做的实验是为了探究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的原因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在不更换培养液的条件下,酵母菌一直保持“s”型增长 a b c d 考点: 检测脂肪的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课本实验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最后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 解:脂肪检测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是因为苏丹、苏丹染液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正确;叶子背阳面颜色一般比较浅,细胞所含叶绿体少,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时,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是因为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大而少正确;无氧呼吸过程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者乳酸中未被释放出来,错误;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要将细胞分散开,需要进行室温下解离、把根尖捣碎和加盖玻片后加压片(或简单的说就是解离、捣碎、压片)等步骤才能实现,正确;拜尔做了如下实验:如果把胚芽鞘的尖端去掉,然后再放回原切面的一侧,在没有单侧光影响时,胚芽鞘向未放尖端一侧弯曲生长,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正确;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在不更换培养液的条件下,葡萄糖会被分解完,酵母菌数量会逐渐减少,直至为0,错误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5如图所示成分可构成一个() a 食物网 b 捕食 c 种间关系 d 生态系统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 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遣物分解成无机物解答: 解:一个完整地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空气、水等,而生物部分又由生产者(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如图所示成分有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某山区坡地因树木过度砍伐而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为了治理环境,人们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所用的调查数据主要是采用样方法得到的 b 在a年内,物种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物种比物种、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d 若气候适宜,群落在c点后,灌木将持续占主导地位考点: 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特征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图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很快消失了,属于一年生的草本,是多年生的草本,是灌木解答: 解:a、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a正确;b、0a,物种的种群密度不断上升,所以物种的出生率死亡率,b正确;c、由图可知,物种的数量最终占优势,所以物种比物种、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c正确;d、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将是乔木,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曲线代表的物种,并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7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b x代表大气中的co2库 c y代表分解者 d 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多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式图,根据箭头的方向可知,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根据箭头的粗细可知,能量流动时逐级递减图中x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y代表分解者据此答题解答: 解:a、根据图中箭头的方向可知,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x代表大气中的co2库,b正确;c、由以上分析可知,y代表分解者,c正确d、根据图中箭头的粗细可知,能量流动时逐级递减,因此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越少,d错误故选:abc点评: 本题结合能量流动模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全过程在生物群落中进行 碳元素只能以光合作用方式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 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变化 a b c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往返的过程解答: 解: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部,错误;碳元素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或者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错误;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正确;碳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动,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的动力,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9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 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据图分析,表示草流入到兔体内的能量,表示兔同化的能量流入到狐,兔产生粪便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兔子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能量的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能量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解答: 解:a、是流入兔这一营养级的能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的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a错误;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多少无法得知,故b错误;c、图中/的比值代表兔到狐的能量传递效率,故c错误;d、是兔食草后未吸收的残渣,是兔子的遗体,它们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故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难度较大,其中的几部分能量如不细分很容易混淆,特别注意d选项中粪便中能量=消费者摄入能量消费者同化能量,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固定或同化能量10“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其中有水藻)”这是一句幼时的儿歌,在这句儿歌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 食物链的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解答: 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其中有水藻)”这其中隐含的食物链为:水藻麻虾小鱼大鱼,共有4个营养级故选:c点评: 本题以儿歌为题材,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掌握食物链的写法,能根据儿歌写出相应的食物链,再判断营养级数目即可1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图中b=h+c+d+e+f+i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 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据此解答解答: 解:a、图中b=h+c,a错误;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错误;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未被利用,属于g,c错误;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a b c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分别分析各个选项,找出各个选项所代表的功能方式解答: 解: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属于能量流动功能,正确;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这里分析的是营养结构,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错误;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信息传递功能中的行为信息,正确;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属于物质循环功能,正确综上所述,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13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在食物网中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是() a 二氧化碳 b 有机物 c 碳酸盐 d 碳单质考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分析: 碳循环过程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碳元素在食物网中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是有机物解答: 解: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a错误;b、碳元素在食物网中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是有机物,b正确;c、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中可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元素在食物网中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是有机物,c错误;d、碳元素在食物网中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是有机物,d错误故选:b点评: 掌握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流动形式是解题的关键14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桑基渔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其能量可循环利用 b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 c 水产养殖时,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应多养殖肉食性鱼类 d 在某池塘遭到严重污染,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动植物全部死亡的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传递的,信息流是双向的解答: 解:a、“桑基渔塘”是人工建立的良性生态系统,其物质可循环利用,而能量是单项传递、逐级递减的,不可以循环使用,a错误;b、如果初级消费者增多,但是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应该是不变的因为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变,能量传递效率也是不变的,所以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总能量是不变的,所以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也是不变的,b错误;c、能量是单项传递、逐级递减的所以水产养殖时,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缩短食物链,减少能量的浪费,因此应多养殖植食性鱼类,c错误;d、在某池塘遭到严重污染,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动植物全部死亡的过程中,环境污染加速了鱼的死亡,鱼的死亡使得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存在正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要求高15如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 据图2知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 图3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25kg d 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相当于图3中的a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照射的太阳能能量是1500900,其中有1485000没有被利用,因此生产者利用的能量为15900,约占照射能量的1%;能量金字塔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图1中的a是分解者;最高营养级增加1千克体重,最少需要生产者的条件是:食物链最短,传递效率最大(20%),即120%20%=25;图2中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生产者,图3中,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解答: 解:a、照射的太阳能能量是1500900,其中有1485000没有被利用,因此生产者利用的能量为15900,约占照射能量的1%,a正确;b、能量金字塔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而图1中的a是分解者,b错误;c、最高营养级增加1千克体重,最少需要生产者的条件是:食物链最短,传递效率最大(20%),即120%20%=25,c正确;d、图2中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生产者,图3中,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d正确故选:b点评: 分解者没有营养级,该知识点学生容易出错;已知最高营养级增加1千克体重,最少需要生产者的条件是:食物链最短,传递效率最大(20%);反之最多需要生产者的条件是:食物链最长,传递效率最小(10%)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 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考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分析: 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关系解答: 解: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生物多样性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大,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故a正确;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导致其它杂草减少,结构变得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故b错误;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使得生物多样性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故c正确;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都生物多样性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故d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系统的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稳态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这类“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试题将近了选择题的一般以上其实,对这类试题来说,只要我们掌握“错误原理”,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答案选项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也就能轻松作答17据如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 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 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 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该系统中将作物秸秆、家畜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考点: 生态农业工程 分析: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解答: 解:a、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b、每一级都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b正确;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增加,c错误;d、该系统中将作物秸秆、家畜粪便等废弃物合理地进行了应用,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正确故选:c点评: 本题结合题图,考查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过程、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工程建设的过程和原理,能根据题图,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8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b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远远少于投射到该区域的太阳能 d 能量金字塔反映了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数量关系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太阳输送到地球的能量,绝大部分都被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吸收、散失和反射掉,大约只有1%以可见光的形式,被生产者固定;能量金字塔反映了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关系解答: 解:a、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正确;b、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正确;c、太阳输送到地球的能量,绝大部分都被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吸收、散失和反射掉,大约只有1%以可见光的形式,被生产者固定,c正确;d、能量金字塔反映了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关系,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9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 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6%n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某营养级的摄入能=该营养级的同化能+该营养级的粪便能该营养级的同化能的去向主要有: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未被利用和流向分解者解答: 解:a、羊的同化能为:摄入能其粪便能=n36%n=64%n,a正确;b、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是羊未被利用的能量,要远小于52%n,b错误;c、羊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同化能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64%n48%n=16%n,c错误;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其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要小于16%n,d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计算,关键是弄清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向20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特别的关注,但它却有一定的价值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路边小草的价值不包括() a 防止水土流失 b 为植食性动物提供食物 c 可能有药用价值 d 释放有毒物质,导致害虫灭绝考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如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培育了高产抗病杂交水稻)、美学价值等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如森林生态系统被喻为“地下水库”)、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并作为二氧化碳汇集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等潜在价值:我们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解答: 解:a、防止水土流失属于小草的间接价值,a正确;b、为植食性动物提供食物属于小草的直接价值,b正确;c、可能有药用价值属于小草的潜在价值,c正确;d、释放有毒物质,导致害虫灭绝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d错误故选:d点评: 本题以路边小草为素材,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和判断能力2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 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 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考点: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分析: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解答: 解:a、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圈中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故a错误b、外来物种入侵因其缺少天敌制约而导致生物多样性破坏;故b错误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就是红树林的生态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故c正确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故d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22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赤霉素能增加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 b 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应该是抑制作用 c 合成生长素的前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A)(含解析)
- 部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指令解析技术-洞察及研究
-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2-氟-4-溴苯甲酸供应链溯源与质量风险预警模型开发
- 基于AI的阻抗匹配优化算法在非线性负载下的鲁棒性验证
- 地质工程中力锤参数化反演与岩体力学特性非线性关联
- 国产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不足对高端凝点实验器成本控制与性能平衡的挑战
- 可降解材料在分拣机耗材环节的循环经济价值重构
- 可拆装式电热水器模块化架构下的热力学循环优化路径研究
- 反光筒灯表面污渍自清洁涂层在酸性雨区的长效性验证
- 《机器人驱动与运动控制》全套教学课件
- 包装箱制作合作协议书范文模板
- 《钢渣集料冷铺抗滑磨耗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说明编写要求)
- 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服务合同
- DB14∕T 712-2018 高速公路施工驻地、场站、工地试验室建设指南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护理
- DL∕T 516-2017 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
- 工程项目决算书
- 工资变更协议书范本
- 大型设备拆装方案
- 2024年海南财金银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