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3 分)a肤(f)浅抹(m)杀峥(zhng)嵘 深切悼(do)念b诬蔑(mi)磐(pn)石赎(sh)罪 坚毅不挠(ro)c社稷(j)饿莩(pio)引擎(qn) 砭(bin)人肌骨d虎兕(s)懿(y)范鸡豚(tn) 兢兢(jng)业业2. 在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b. 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耸人听闻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c. 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d. 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3. 仿照下面句子,再写两句其他老师的说法。(4分) 语文老师说,友谊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 4. 试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5 分) 除夕、新春、乾坤、天地、三通鼓、数盏灯替、代、点、擂、扬威、增色、月无光、雷未动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 题。滑稽列传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啗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椁,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柰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馀,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此知可以言时矣。(司马迁史记)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贱:低贱b. 赍以姜枣,荐以木兰 赍:调配c. 抵掌谈语 抵:拍、击d. 又恐受赇枉法 赇:贿赂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 分)a、有所爱马,衣以文绣。 七十者衣帛食肉。b、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乃以秦王属吏,逐西入咸阳。c、竟死不敢为非 秦王竟酒,终不敢加兵于赵。d、此知可以言时矣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优孟是楚国的乐官,富有辩才,他劝楚王厚葬爱马的目的是让楚王发现其荒谬,从而改正错误。b. 楚相孙叔敖死后,其子很穷。优孟得知后就做了孙叔熬的衣冠,模仿孙叔敖的动作神态,最终使楚王醒悟,从而赐给孙叔敖儿子封地。c. 优孟模仿孙叔敖十分逼真,楚王以为孙叔敖复活了,想用他作楚相。优孟回去同妻子商量此事,他的妻子坚决不同意,此事只好作罢。d. 优孟虽然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但具有优良的品质,他的心中装着国家、百姓的利益,他为人正直,仗义执言,同时又机智灵活,善于讽谏。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2 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4 分) (3)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蚕丛路:蚕丛,传说中蜀国开国君主。蚕丛路,代指入蜀的道路。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蜀城:指成都。一说泛指蜀中城市。(1)简要分析这首诗首联与蜀道难首句在语调上的不同。(4 分) (2)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蜀道“崎岖不易行”的?试作简要分析。(4 分) (3)将此诗与蜀道难对比,分析作者对蜀道的感受有何不同?(2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2)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3)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欲寄彩笺兼尺素, 。(晏殊蝶恋花)(6)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7)守着窗儿, 。(李清照声声慢)(8)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欧阳修秋声赋)(9) 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王勃滕王阁序)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 题。荷叶韩开春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其实,我有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这样的季节,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从第一朵荷花在水面上升起,绽开它美丽的笑脸时起,就会不断有孩子顺着塘埂悄悄滑下水去,学着在水面上那群嬉戏的鸭仔的样子,把鼻子一捏,头往下一低,便潜进了水底,上来的时候,手里总会多出一截细嫩甜香的花香藕,临了上岸,还不会忘记摘一片荷叶顶在头顶。有时候也玩打水仗游戏,学着电影里白洋淀民兵打鬼子的模样,顶着一片荷叶,手里端根树枝,一只眼闭着,煞有介事地一瞄,手指一勾,嘴里同时还要发出“叭”的一声。少年的记忆,除了玩耍,大多数还是和味蕾紧密联系在一起,关于荷叶,也是如此。说到吃,必须提一下荷叶粥,这是我母亲夏天常做的,把新鲜的荷叶洗净,切成细丝,放点冰糖,和粳米一同煮,做出来的粥青白相间,颜色好看,味道也好,清香扑鼻,有清热解暑之功效。荷叶还可以包裹食物。我祖父有个习惯,赶集的时候带上一张荷叶,或干或鲜,随季节改变而有所不同,回来的时候,总会变戏法般从怀里掏出一只荷叶包来,里面包着的有时是几片卤猪头肉,有时是两根油条。他用筷子夹起肉丢进我的嘴里,果然是跟往常吃到的不同,肉香中夹杂着荷叶的清香。长大后读明清小说,见到许多关于市井场景的描写,我才知道,原来这用荷叶包熟食的举动并不是我祖父的首创。 (选自2012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11文章第一段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6分) 12林黛玉为何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请分析其原因。(4分) 13“我初中的时候”,多次听雨打残荷,为何从未听出诗意?你认为造成林黛玉与我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么?(4分) 14.结合全文,分析我喜欢夏日新荷的原因。(6分) 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当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着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着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15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6分) 16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6分) 17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4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请以“选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议论文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题纸一、选择题(15分)题号12567答案3、 (5分) 4、 (4分) 二、文言文翻译(10分)8、(1)(2分) (2)(4分) (3)(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1)(3分) (2)(3分) (3)(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0、(1) (2) (3) (4) (5) (6) (7) (8) (9)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1、(6分) 12、(4分) 13、(4分) 14、(6分) 六、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16分) 15、(6分) 16、(6分) 17、(6分)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d2. d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3.数学老师说,友谊是一个万能呢公式,能解决百思不解的难题。音乐老师说,友谊是一首优美的乐曲,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知音。4.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替乾坤增色。新春雷未动,擂三通鼓代天地扬威。二、文言文阅读(19 分)5. a6. d 7. c 8. (1)王说,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2)略(3)略三、古诗词鉴赏(10 分)9. (1)送友人语调平缓,叙述平静,叮嘱友人,诚挚恳切。(2分)蜀道难语调激越,饱含强烈的感情色彩,激烈、高亢。(2分)(2)第二联“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具体指出了蜀道崎岖不易行。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云气依傍马头升起翻腾,似腾云驾雾(2分)“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妙,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2分)(3)蜀道难还有豺狼当关,险恶、凶险,令人恐怖。(1分)送友人写了蜀道上芳树覆盖的优美景致,令人欣喜.(1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 分)10. (1) 万里悲秋常作客 (2)以手抚膺坐长叹(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只是当时已惘然(5)山长水阔知何处 (6)今宵酒醒何处(7) 独自怎生得黑(8)谁悲失路之人 尽是他乡之客(9)黟然黑者为星星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11、为下文写残荷作铺垫;渲染典雅古朴的古徽州的气氛;点明季节时间等。(6分)12、喜欢李诗“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2分)林黛玉寄人篱下,身世凄凉,见到残荷犹见自己,有身世之痛,将一腔哀怨寄予残荷之上。(4分)只要答出第二点就得4分,只答第一点得2分。13、“我”那时是初中学生,有着美好的童年,记忆中还有荷叶粥的香甜,生活无忧无虑,幸福快乐,没有雨打残荷的凄凉之感。(2分)造成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二者身世、阅历(经历)不同:林黛玉少年丧母,寄人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事业单位人员海外实习与职业规划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围墙夜景照明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成都二手房买卖合同含租赁权处理及转租条款
- 2025年度车辆租赁及车辆租赁租赁车辆租赁服务合同
- 贵州省凯里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贵州省余庆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蛋糕店员工保密与竞业禁止劳动合同书
- 2025年文化产业园区场地租赁合同模板(含知识产权)
- 贵州省都匀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租赁共享经济合同范本
- 2025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附其所属企业第一批社会招聘52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创新创业基础》 课件 第1章 创新创业概述
-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英语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黑色像素定义层材料(BPDL)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开环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塑料海洋污染课件
- 民族宗教法规课件
- 2025年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农业科技学(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口算练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