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思自我,成就课堂教学的灵动与厚重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用“知识”成就“人”的艺术,教师应首先通过课堂教学成就自己,方能完成成就学生的历史责任,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追求也永无止境,既追求知识的厚重,又追求艺术的灵动实现这一切,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工作的不断地深入反思,反思教学的设计,反思教学方法,反思教学的主体,反思自我,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课堂教学的艺术关键词:课堂教学自我反思有人说,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是因为从教学设计看,知识性与人文性二者往往难以兼得;从教学细节看,再完美的课堂教学,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何让遗憾尽可能地少?“除了你让自己完整,没有人可以给你完整(影响你生命的十二原型carol spearson)”作为教师,就是依托课堂教学,来成就别人,那首先就要成就自己!成就自我,就从认识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开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认识自我,规划未来,方能成就自己一自我反思,让教学少留遗憾不久前,我接受一个任务,就是在高三数学复习研讨会上上一节研究课,课题为数列求和这是一个重要的章节,涉及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在江苏的高考考试要求中,占了两个“c”,历来都是高考中必考内容自然,这一节所涉及的公式多,公式的变形更多,公式所蕴涵的性质也多,考查的数学方法多(诸如有倒序相加、错位相减、分项求和与裂项相消等)等特点,而高三第一轮复习的目的与宗旨就是唤醒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促使知识网络的形成,加深有关数学方法的理解并进而熟练其应用,形成数学思想课堂教学定位以后,很快就编写好教案,教学用的课件也相应地制作完毕为了确保该课的示范性,于是试上了一遍下课后,总觉得该课的设计有些不顺,原因在哪儿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还是在教学的设计上,没有回归到最基本的定义上,而直接进入等差、等比数列的基础练习,找到原因后,将教学设计略作调整先从数列an的前n项和的定义sna1a2an复习起,进而由sn推出an,接着利用练习“已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4np,则p ,该数列的首项a1 ,公比q ”从练习中总结数列学习的要点:(1)定属性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数列;(2)抓基本量首项a1与公差d(或公比q);(3)熟悉公式通项an与前n项和sn公式再试上一遍,自然就顺畅多了也许到这儿该画个句号了,可我还是不满意自己的设计,因为上述的设计还是突出了教学的主导地位,像是在牵着学生走,学生没有太多的主体地位,要突出这个主体地位,还需要重新设计问题,用问题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参与思考、参与思维活动!“当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时,我相信你们会踊跃地告诉我,许多你知道的内容”在我出示课题数列求和时,这样的一句开场白脱口而出了,因为师生彼此不熟悉而造成的拘谨与尴尬,不由自主地消失了学生们先后站了起来,说出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教师适时地插入引导练习,加以引导与点拨,一节课就这么上完了课后有人评说,这节课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上课的前置语,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与本质!一节示范课可以翻来覆去地上两三遍,甚至更多,而平时的课堂教学呢?总得有第一次如何上好第一次的课?那就先从备课开始,紧接着就是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在心里像上课一样默默地将课上一遍,再从中反思与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而最后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发现教学设计的不足的,此时及时地将其记录下来,作为下一节课及以后教学的参考二自我反思的三种境界(一)常反思,让知识的厚重充盈课堂xcyab如图(21)o一次讲解例题“已知抛物线c:yx2mx1(mr)及给定两点a(3,0),b(0,3),若抛物线c与线段ab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求m的取值范围”解:设c与线段ab的公共点为p、并设点p分线段ab所成的比为,则p点坐标为(,),代入抛物线c的方程得()2m1,即42(53m)103m0(1)若抛物线c与直线ab有两交点p、p,但此两交点分别内、外分线段ab,则满足抛物线c与线段ab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此时方程42(53m)103m0有两个不等实数根1、2,且120即解之得:m(2)若抛物线c与线段ab相切时,方程42(53m)103m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53m)216(103m)0,得m13,m25,再根据x0,3,得m3综上所述,满足抛物线c与线段ab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m的取值范围是 m| m3,或m每每讲完一个例题,总得要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接受、理解,让学生阅读例题的解题过程,理解该题的解题方法与思想,作为教师,我也好利用这个时间与个别学生单独对话,发现学生的理解方式与接受程度,同时也反思例题的选择是否具有示范性,过程是否规范等我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意识到上述解题过程看似完美,但却忽略了两个细节,需要予以弥补于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对例题的解法有什么疑问么?”学生们一齐摇摇头“如果我说这道例题的解题过程是不完备的,你们讨论看一看,不完备在哪儿,应如何弥补?”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例题的解题过程忽略了对端点的讨论,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完善该解题过程:记抛物线c与线段ab的公共点为p,设p分线段ab所成的比为,因为抛物线c过(0,1)点,则必不过b(0,3)点,即实数的值一定存在(1)若该函数的图象与线段ab恰好交于a点,则0,解得m,此时关于的方程42(53m)103m0的另一根为0,这说明抛物线c与直线ab有两个交点p、p,不满足条件,舍去;(2)、(3)完善了解题过程后,我意识到需要再一次否定自己,这种方法较繁琐,本身函数中就有参数m,再引入变量,从而使得问题复杂化如何解最简洁呢?一个思路慢慢形成变量分离!xy如图(22)o记抛物线c与线段ab的公共点为p(x,y)(如图(21),则x,y同时满足xy3(x0,3)与yx2mx1,消去y,得x2(m1)x40,由题意得,此方程在0,3上有且只有一个解,又x0显然不是此方程的解,故有mx1,x(0,3转而为研究函数g(x)x1(x(0,3)的值域问题(如图(22)结合图形,易证函数g(x)x1在(0,2上单调递减,在(2,3上单调递增,故函数g(x)在x2时取得最小值3,且不存在最大值,即函数g(x)在(0,3上的值域为3,)又函数g(x)在(2,3上对应的函数值为(3,与,2)上对应的函数值相同,即对应于(3,上的每一个值,自变量x均有两个,与条件不符,故舍去,所以,满足抛物线c与线段ab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的m的取值范围是 m| m3,或m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数学知识,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精神,即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细致、勇于探索的理性思想数学教师首先应具有勇于探索的理性思想,敢于否定自己当然,在学生面前不断地否定自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一种觉醒唯有如此,才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生成过程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不惟上不惟书;也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不断完善(二)思反常,灵动的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活力在我的另一篇文章从“未教完”到“学未完”中,真实地记录了这么一件事:在一次教学中我把课本例题“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1),b、c的平分线的方程分别是x0和xy0,求b、c两点的坐标”中点a的坐标故意写成(1,3),结果根据角平分线的对称性,学生求得直线bc的方程为2xy50,进而求得b、c的坐标分别为(0,5)和(,)从解题方法和解题过程来看,这个结果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有数学直觉的学生和心细的学生略加分析,就可以断定这个结果又是不可能的为是为什么呢?问题把学生从正确求出结果的喜悦中,再一次拉回原题中去经过学生的激烈讨论,他们得出一个全新的结论:此题无解xcyab如图(11)ocxyab如图(12)o这是因为:abc的角平分线应是一条线段,并且应落在三角形的内部(如图(11),但此题使用角平分线的对称性,殊不知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四个角,两对对顶角的平分线(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都是它们的对称轴,而此题所求出的解使得直线是三角形的外角的平分线(如图(12),也就是说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不存在,即此题无解从而说明用对称性求解此类问题不仅要求出符合做法的结果,还要画出图形加以验证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原文见草根化研究:提升教师专业价值一书,2007年12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发行)教学时总觉得例题的解法不完备,如何提出并解决,颇费思量当我将点a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交换一下位置,错误出现了,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教学中,不仅需要有经常反思的习惯,更要常常从反常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使问题得以充分地暴露,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不同的问题背景下获得灵感,问题解决才有可能创新(三)反常思,成就课堂教学的生命质感刚做老师时,从备课到实施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关注于知识,诚然,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播是第一要素但随着教学的不断积累,教学反思的不断深入,渐渐意识到,课堂教学中,只有知识是不够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对话教育的主体是人,而不是书本!教育,应让生命在场(明日教育论坛主编张文质先生主张“慢的教育”,呼吁“教育,让生命在场”)1“我幸福吗?”在欣赏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句至理名言的同时,我们应意识到,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如果教师都不能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幸福,学生又怎么能感受到幸福呢?教师首先让自己的生命在场,课堂教学才有可能成就更健全的生命著名的哲学家黄克剑先生经常提到的一个教育终极目标: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心灵的自我督责,人格的自我提升,境界的自我超越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都具备了更健全发展的可能性,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内在地蕴含了这种更健全的可能性,真正的教育教学活动,就应让人美好的潜在特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成就健全的人2“我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快乐了吗?”用教师的快乐去感染学生,让生命在场,课堂教学才能随顺人的生命自然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在他的禀赋中,都有属于他个人的、别人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勤未必能补拙,扬长远胜于避短,将他们“内在而真实的力量”培育出来,而对一个人生命中不存在的能力不抱奢望3“我的心宁静吗?”当教育充满功利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都不能宁静,从而教育失去了她应有的本真!让生命在场,课堂教学应需要对人的各不相同的特性的由衷尊重这种尊重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几乎就可以看出教育确实是一件艰难的、费力的、复杂的工作所以它本身也只能是“慢的”,操之过急与妄下断论都可能使教育变得粗糙、生硬与武断,立竿见影的教育常常就是对教育的反动所以对每个生命的耐心、包容、理解、成全,其实也就是教育所应有的最基本的立场或许说,这些反思已经超出了课堂教学的范畴,而实现这一切,就需要教师拥有相应的教育智慧,而这样的教育智慧一定来自于教师对自己工作的不断深入的反思,来自于教师的责任,来自于他对教育持久而专注的思考;这样的教育智慧还一定来自我们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不断地去充实自己更少的私欲和羁绊,使自己的工作不断成为心灵之需和幸福的源泉三自我反思,远离职业懈怠数学,从来都是,也必将永远都是高中课堂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承载着在传承知识的同时,传承文明,传承理性的重任,因而不能把课堂教学视为简单的“教”与“学”把教学视为简单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显然,教师不仅剥夺了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而且把自己打扮成为追逐分数的工具,同时又靠分数扼杀着生命孔子在礼记学记中说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可以理解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又何尝不是教师的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呢?“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学不是照本宣科,备课更不是机械重复,即便是相同的教材,但学生必然是不一样的;而面对一样的学生,同样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洛市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提升练习题含答案
- 贺州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法律与合规岗
- 2025年科目循环考试题及答案
- 福建地区中石化2025秋招笔试综合知识专练题库及答案
- 焦作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气储运与管道岗
- 绍兴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炼化装置操作岗
- 2025年社会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 马鞍山市中石化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机械与动力工程岗
- 中国联通酒泉市2025秋招综合管理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朔州市中石油2025秋招网申填写模板含开放题范文
- 2025年安全员b证考试安徽省题库及答案解析
- 首台套申报培训课件
- GB/T 14193.1-2025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第1部分:工业气瓶
- 保安安检培训课件
- 2025年肝素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中药药剂员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脚手架租赁合同3篇
- 2025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3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快手运营课程培训课件
- LED屏幕施工方案
- 做一名优秀的客房服务员.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