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点阐讲】1、分析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演变及原因。物质生活方面:环境大城市近代化基础设施发生变化;服饰断发易服;饮食西式餐饮出现并逐步为老百姓接受;居住西式住宅不断增加社会风俗方面: 妇女解放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婚丧礼仪由铺张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社交礼仪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界限鲜明的跪拜礼,“先生”、“同志”取代了尊卑贵贱森严的“老爷”“大人”。 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原因: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历届政府的影响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2、概述中国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演变。分析其原因。物质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统购统销,稳定了物价。改革开放以来: “吃”1987年基本实现温饱;实施“菜篮子工程” “穿”衣服人均拥有量大幅度提高,款式多样化 “住”农村住房不断更新并楼房化;1995年“安居工程”实施社会习俗方面: 取缔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反动会道门等丑恶现象 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婚姻制度 党和政府提倡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化。 实行双休日,延长节日休假时间,休闲方式多样化;并注重环保、讲究卫生等社会新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实行统购统销,稳定物价政策) 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实行了改革开发政策【经典例题】【例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吕氏春秋所载:“昔太古常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妇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材料二 民国时期北京某周姓女,“自幼游学欧美,染一种西洋习气,去岁回国,即在宣武门内某学校充任教务,为出嫁计,未行禀明父母,即在门前挂一招夫广告牌,上书女学士周,现年28岁,原籍广东香山人。久寓北京,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各学士如有与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材料三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剧情:1942年,山西某抗日根据地的刘家峻山村里,民兵队长小二黑与同村姑娘于小芹相爱,却遭到双方父母的反对。二黑的父亲二孔明还私下给二黑收了个童养媳;小芹的母亲三仙姑由于贪财礼,逼小芹嫁给吃喝嫖赌的吴广荣。一天夜里,二黑和小芹正在商量终身大事时,却被早已垂涎小芹的地痞金旺等捆住,借机陷害。幸得区长及时赶来,逮捕了一向欺压百姓的金旺,当众教育了二孔明和三仙姑,并批准了小二黑和于小芹结婚。于小芹抛弃家庭包办婚姻,与小二黑喜结良缘,冲破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材料四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实施,其原则为:“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借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何种婚姻习俗?导致这种婚姻习俗出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近代婚姻风俗出现了何种可喜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结合材料四,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对现代婚姻习俗的影响?【题解】群婚。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不得不群居杂处,以共同进行生产和抵御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变化: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原因:中华民国政府的倡导;受过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响应;西方观念的传入;抗日民主政权的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为婚姻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构建了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范式。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推动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婚姻习俗的重大变革。【能力训练】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不属于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是a.中西餐并行于世 b.西装是流行的服饰 c.公历在民国成立后的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d.列宁装受青睐2. 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a. b. c. d.3. 8.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的成立 改革开放 外来文化a. b. c. d.4.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点头鞠躬,握手等社会习俗的出现,最早开始于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戊戌变法 d.中华民国成立5.20世纪70年代中国人的打扮,从整体样式、色彩看都较单调,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商品供应匾乏,穿衣还主要停留在遮身御寒上 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人们不喜欢穿着打扮 受民国时期服饰的影响a. b. c. d.6.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主要因为 a.列强侵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清政府对外开放的地域集中在东部 c.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 d.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严重不平衡7.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初8.交通工具的进步对近代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有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开阔人们的视野 使近代中国迅速地走向富强a. b. c. d.9.近代中国民众可以通过电话的方式相互联系,最早可以出现在 a.19世纪5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80年代10. 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三跪九叩 长拜做揖 鞠躬 握手 a、 b、 c、 d、11.1881年中国唐胥铁路建成通车,但清政府却让骡马充当火车头,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维护国家主权 b.维护自身统治 c.仇视外洋事物 d.愚昧无知12.下列对我国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近代航运业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 b.中国铁路建设起步早,但发展缓慢 c.中国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 d.中国自办电报的时间早于自办邮政的时间13.导致近代中国交通和通信事业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国政府无能 b.外国势力入侵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传统观念的制约14.报纸所具备的功能有 报道新闻 传播知识 通达民情 舆论监督a. b. c. d.15.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a.渔光曲 b.歌女红牡丹 c.八千里路云和月 d.一江春水向东流16.互联网方兴未艾,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各项属于弊的方面有人们可以上网批评时弊 青少年上网成瘾 互联网欺诈贸易 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a. b. c. d.17.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 b.在露天咖啡座里上网c.在西餐馆就餐 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18.下列现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还没有出现的是a.有些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 b.阅读报刊c.乘坐火车 d.可以在家看电视19.现在城乡广大民人对吃饭的要求是a.吃饱即可 b.大鱼大肉天天有c.科学合理 d.无所谓20.造成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基础的变化 b.生活习惯的变化c.价值取向的变化 d.公民素质的变化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矛盾先生在他著名的长篇小说子夜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吴老太爷从乡下乘轮船来到上海,怀中紧抱着太上感应篇,坐进30 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连肌肤都能看得分明的时髦少妇。那少妇高坐在一辆黄包车上,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双白腿,简直好像没有穿裤子。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请回答:在材料中,有哪些东西吴老太爷是以前生活中所没有的?吴老太爷醒过来之后,还有哪些东西会让他再次昏死过去的?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中吴老太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掀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 义和团民众揭帖材料二 1878年,英国一公司获得唐山煤矿开采权,报请修筑唐山至北塘之间的运煤铁路,遭到清政府多数官员的激烈反对。两年后,从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以不用机车牵引为条件获准兴建。由于不允许用机车牵引,只好让骡马充当火车头,这就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材料三 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牌轿车。不料,慈禧太后仅试坐一下便将其“打入冷宫”弃置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但坐在慈禧的前面,而且还和她“平起平坐”,有伤“体制”,最终被闲置起来。材料四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请回答:你如何理解材料一所反映的现象?根据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清政府面对新式交通工具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的看法?据材料四归纳铁路的修建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何积极影响?三、问答题23.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列举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概述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趋势?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24. 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工具的更迭加快了速度,轮船、火车、汽车和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古代传统的交通工具有哪些?我们今天的交通工具又有哪些呢?当今中国交通工具出现变迁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现在你的家乡和你的同学的交通工具状况如何?你喜欢什么样的个人交通工具?谈谈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a 4.d 5.c 6.c 7.b 8.a 9.d 10.d 11.d 12.a 13.c 14.a 15.b 16.b 17.b 18.d 19.c 20.a二、材料解析题21.轮船、汽车、电灯、摩天大楼、旗袍西式婚礼、西餐、西装、点头鞠躬、握手、电话、电影等等中国近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衣食往行、习俗风尚等,都出现了新特征。以吴老太爷为代表一部分社会守旧群体,在社会进步面前,己远远落后于时代,表现为封建保守、愚昧落后。虽然时代变了,但某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22. 答:义和团对铁路、电线、轮船的态度,是农民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能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主义性质,但也说明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愚昧落后。清政府对待新式交通工具的态度,纯粹是愚昧的表现。清政府的举动延缓了新式交通工具在中国的推广,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交流;有利于与铁路交通相关部门的生产;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三、问答题23.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的表现:男女服饰的变化;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中国近现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婚姻风俗;丧葬礼俗;及其他风俗如剪辫易服、禁缠足等。这种变迁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变化的原因: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随之发生变化。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近现代以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咨询服务费收取方案模板
- 旅游主题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药物制剂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活性炭碳化工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东莞网络整合营销方案
- 营养品主题营销方案模板
- 深圳建筑方案设计院
- 文献阅读打卡活动方案策划
- 福建体育培训活动策划方案
- 党团主题活动策划方案案例
- 护理操作授权管理制度
- 平台运营中心管理制度
- T/CECS 10271-2023不锈钢分水器
- 彩钢板房安装合同范本
- 竞选卫生委员演讲稿
- 2025-2030年中国课外辅导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工程项目廉洁培训
- 《直肠造口护理》课件
- 职业技术学院《宠物临床诊断技术》课程标准
- 《器官捐献与脑死亡》课件
- 2025海南省金城安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人才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