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1年 4月 第 3 9卷 第 8期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TOOL HYDRAULI CS Ap r 2 01 1 Vo l 3 9 No 8 DO I 1 0 3 9 6 9 j is s n 1 0 0 1 3 8 8 1 2 0 1 1 0 8 0 0 4 线切割上下异形锥度加工的双插补控制算法的实现 刘康 柳 忠彬 胡光 忠 杨 大志 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四川 自贡 6 4 3 0 0 0 摘要 上下异形零件 的加 工是线切割加工 中的一个难点 问题 通过对线 切割上下 异形锥度 加工 的分 析 提出一种 上下 异形线切割加工的双插补通用算法 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线切割上下异形零件的加工控制 关键词 线切割 上下异形零件 插补算法 中图分类号 T G 6 6 1 T G 6 5 9 T H1 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t 0 0 1 3 8 8 1 2 0 1 1 8 0 2 6 3 Re a l iz a t io n o f Du a l I nt e r po l a t io n Al g o r it hm f o r M a chin in g W o r kpie ce wit h Diffe r e nt To p a nd Bo t t o m S ha pe s b y W EDM LI U Ka n g LI U Zh o n g b in HU Gua ng z h o n g YANG Da z h i S ich u a n U n iv e r s it y o f S cie n ce a n d E n g in e e r in g Z ig o n g S ich u a n 6 4 3 0 0 0 C h in a Ab s t r a ct I t is a d iffi cu l t p r o b l e m t h a t ma ch in in g wo r k p ie ce w it h d if f e r e n t t o p a n d b o t t o m s h a p e s b y W E DM Acco r d in g t o t h e a na l y s e s f o r t h e ma chin in g me t h od s o f wo r k pie ce wit h d if f e r e n t t o p a n d b o t t o m s h a p e s b y W EDM a n u niv e r s a l a l g o r it h m wit h d ual in t e r p o l a t io n for ma ch in in g w o r k p ie ce wit h d if f e r e n t t o p a n d b o t t o m s h a p e s wa s p u t f o r w a r d T h e a l g o r it h m is e ffi cie n t a n d co n v e n ie n t Ke ywo r ds W EDM Wo r kp ie ce wit h dif f e r e n t t o p a nd bo t t o m s ha p e s I n t e r po l a t io n a l g o r it hm 随着线切割 机床在模 具加工 等行业 的广 泛应 用 大锥度和 上下异形零件 的切割需求愈加迫切 然而线 切割上下异形加工 的控 制算法 一直是 线切割加工中的 难点 和重点 目前 常用 的方法 主要 有 3种 1 角 度 随动法 u 利 用数 控转 台 摆 台等 附件 实现 锥 度加 工 但无法实现变锥度加工 2 4轴轨 迹线性联动 控制法 是 目前慢走丝中的常规算法 但其线性运算 复杂 且 由于线性化带来 的拟合误 差不 可避免 3 双平面插补控制算法 无需进 行线性 化计算 没有线 性化带来 的拟合误差 是一个较好 的方法 但在文献 3 中 算法仅仅依据摆动杠杆式锥度线切割机床 结构 工件上表面加工轨迹由工作台直接产生 算法 只实现 了与工件下表面相关 的下导轮 比例 随动 对 于 常见的上导轮 坐标相对于下导轮 坐标做相对移 动 的四轴联动线切割机床结构并不适用 作者通过对 上下异 形 线 切 割 加 工 的 分 析 提 出 了一 个 适 用 于 U V x y四轴联动的上下异形锥度加工的双插补控制算 法 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适用性 算法的加工 精度也得到较好 的保证 1 上下异形加工算法 1 1 上 下导轮 的理 论 坐标 如图 1 所示 作者讨论的算法基于四轴联动线切 割机床结构 进行锥度切割时 其上导轮相对于下导 轮移动相应的距离 从而实现锥度切割 因此 当工 件上下表 面加工 轨迹确定 之后 在加工 的任 一时刻 如果能通过上下表 面的编程坐标计算 出上下导轮的理 论坐标位置 并用适 当的控制方法确保上下 导轮插 补 运动到该 位置 则 能够 简单 地根 据 上下 表 面加工 程 序 实现任意形状 的上下异形工件加工 J g Yb g 图 1 上下异形加工几何 关系 不失一般性 设工件上 表面 为 平 面 下表面 为 平 面 在插 补过 程的任一时刻 t 钼丝 与工件上 表面交点为 Y 下表面交点为 Y 上导轮坐标为 Y 下导轮坐标为 b g Y 下导轮平面到 平 面 平 面到 平 面 工件 两 表面 u 平面到上导轮平面的高度分别为 日 为了保证工件上下表面加工轨迹不引入新的拟合 等误差 工件 平面和 u 平面的加工轨迹严格按照 收稿 日期 2 0 1 0 0 5 2 6 作者简介 刘康 1 9 6 3 一 男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为 C A D C A M 智能设计 电话 1 3 9 9 0 0 5 5 0 9 8 E ma i l l iu k z g g ma il co rn 第 8期 刘 康 等 线切割上下异形锥 度加工 的双插补控制 算法的实现 2 7 t l i D g y w H p c D w y t w 2 3 计 算 上 下 导 轮相 邻 插 补 周 期 理 论 坐 标 如 图 2所 示 在获得相邻插补 周期 和 t 1的上下 表 面位 置 坐 标P P 和 J P P fb 后 根据 式 1 和 2 可 以计 算 出 上下 导 轮 的理 论 坐标 P P 和 P 图2 上下导轮插补位置 J P 4 修 正 上下 导轮 位 置坐 标 对 于很 多 线切 割 机床的丝架而言 控制电机控制上导轮的坐标系实际 上是以下导轮为基点的随动坐标系而非机床的固定坐 标 系 此 时 应该把前面计算得 到的上导轮理论坐标 转换 为 以下导轮为原点 的相 对坐标 此外 为 了提高 插 补精度 可 以进一步考虑 由于上下导轮的半径引入 锥度加工中的导轮半径误差 通过修正上下导轮理论 坐标完成 导轮半径补偿 5 控制 上 下导 轮移 动 到修 正后 的理 论 坐标 位 置 完成 当前插 补周期插补 由前面 的分析 和插补原 理 可知 在任意 时刻 t 当工 件上 下表 面完成 下一插 补周期 t 1的插补后 上下插补轨迹总是根据具体 情况在各 自的 方 向或 者 Y方 向或 者 x y 4 5 方 向最 多 步进一个脉 冲当量 不管 G t 和 G b是直 线或 者 曲线 该 步进脉 冲当量都是一 小直线 同样如 图 2所示 经 过计算和修正的上下导轮从 f 到f 1 时刻的坐标轨迹 也应该是成 比例 的直线 只要控制上下导轮沿直线从 时刻 的坐标位 置移动到 t 1 时刻 的坐标位 置 即可 保证 工件上下表 面沿着 G t 和 G b的轨迹完成插补 因 此 设置 一导轮插补器 在额外 的插 补周期 中 分别 控制 上导 轮从 当前位 置 沿 着直线 P 下导 轮 从 当前位 置 P 沿着直线 P P 成 比例 直线插 补 即 可实现工 件上 下表 面从 插补 周期 t 到 1的插 补 加 工 将该过程应用于整个上下工件表面的轨迹插补周 期 即可完成整个工件的加工 1 3 上下异形加 工算法 根据上述分 析 可 以拟定如下 的上下异形线切 割 插补算法 1 若工件加 工 已经 完成 则 退 出加 工 否 则 取下一段工件上下表 面加工程 序 分别设置工件上表 面和下表面 当前段加工代码 2 初始化 工件上下平面 当前插补 点 P 为 加工代码起始点 保持上下导轮 P 和 P 位置不变 3 根据上下表面加工代码 按照选定的插补 方法完成一 步插补 获得工件表面插补后 的插补点位 置 P p t 4 根据式 1 和 2 计算上下导轮下一理 论插补位置 P 和 p t 5 根据 线切 割机 床导 轮 装 置结 构 修 正 上导 轮或下导轮位置坐标 6 设置上导轮 P 到 P 直线插补指令和下导 轮 JP 到 P 直线插 补指令 7 按上下导轮直线插补指令 在随后的插补 周期中按比例完成该两直线插补 8 修 改工 件上 下表 面插 补位 置 P P 为 p t P 上下导轮 当前位置 P P 为 p P 若工件 上下 表面当前段插 补完成 返 回步骤 1 继 2 8 机床与液压 第 3 9卷 续 否则返 回步骤 3 注意在该算法的描述 中 工件上下表面的加工轨 迹 由一对插补 器根 据其 原 始 的加工 程 序进 行插 补 获 得 同时这两段加工 轨迹 的插补还应该根据其 几何关 系按 比例进行 以保证上下加工面轨迹的同步 这与 上下异形 的双平 面法是相似 的 在 进行 了一步工 件上 下表 面的插补 计算 后 或 者说 在工 件上 下 表面 的一 个 理论插补 周期 中 利 用 另 一 对 插 补器 对 计 算 出 来 的上下 导轮直线 进行 按 比例 的插 补 即算 法步 骤 7 实际包含 了多个额外的插补周期来实现上下导 轮直线 的 同步插 补 这样 利 用 两对 插补 器 进行 双 插补就可 以方便地完成上下异形工件的线切割控 制 1 4误 差分析 工件插补器对工件上下表面轨迹 的插补根据原始 的加工程序进行 因此没有引入如线性化等其他锥度 算法的理论轨迹误差 如图 3所示 设点 P 州 P 为 某插 补周 期 工 件 上表面的起点和终点 P P M为工件下表面的起 点和终点 P P 为根据式 1 计算的上导轮对 应的插补起点和终点 P P 为根据式 2 计算 的下导轮对应的插补起点和终点 在加工过程中 由 导轮插补器进行直 线插补 完成上 下导 轮的实 际移动 当上下导轮的直线距离小于一个步进脉冲时则该直线 由一步插 补完 成 不 会 引入 误差 到 工件 上下 表 面直 线 当上下 导轮 直线 长度 大 于一 个步 进脉 冲时 如 图 3所 示 则 该 直 线 依 据插 补 方 法 由小 的折 线 构 成 引入 的插补误差依据插补方法 而定 对 于逐点 比 较法而言 小于 一个 脉 冲 当量 这 种插 补误 差 按照 式 1 2 成比例地映射到工件上下表面的直线上 使该两段直线由折线构成 由几何关系可知 由导轮 直线到工件表面直线的误差映射是一个缩小的关系 因此 其所引入的插补误差同样控制在工件表面直线 长度 即一个插补脉冲当量之 内 这与常规的插补误 差相当 是可 以接受的 图 3 插补误 差分析 2结论 作者提出的上下异形锥度加工控制算法 直接根 据工件上下表 面加工程序进行工件表 面轨迹插补 插 补精度高 上下导轮轨迹无需进行特殊 的换算 算法 通用性好 控制简单方便 可 以应用于各种形式的 四 轴联动线切割上下异形和锥度加工 该算法 已成功地 应用于作者开发 的线切割数控系统 中 图 4和 5是两 个加工样例 图 4 加工样例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四川省教师美术专业知识试卷
- 2025年物流师(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试卷:物流市场营销篇
- 大庆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医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山水职业学院《有限元分析与可靠性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体育学院《环保设备与构筑物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高级会计师实务面试题
- 新疆财经大学《税法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数据库开发与应用中级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运用绘本对小班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研究
- 特种畜禽管理办法
- 消防员心理健康教育课件教学
- 医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职责
- 重庆临时摊点管理办法
- 藏族课件模板
- 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 【生物 四川卷】2025年四川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观看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心得体会
- GB/T 45745-2025道路货物运输车辆装载规范
- 梯子安全培训
- 2025年剑桥商务英语(BEC)初级考试试卷全真模拟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