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选修含解析).doc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选修含解析).doc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选修含解析).doc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选修含解析).doc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选修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二(上)期中化 学试卷(选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2秋启东市期末)“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b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d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2(2分)(2013秋启东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571.6kjmol1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3(2分)(2011崇明县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必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很容易进行c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化学反应中都有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的形式全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4(2分)(2012江苏)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5(2分)(2013秋二连浩特市校级期末)使反应4nh3(g)+3o2(g)2n2(g)+6h20(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o.6mol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为()av(nh3)0.04moll1s1bv(o2)0.015moll1s1cv(n2)0.02moll1s1dv(h2o)0.02moll1s16(2分)(2013秋启东市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7(2分)(2011宝山区一模)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反应:2no(g)+2co(g)2co2(g)+n2(g),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k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一定不再含有no或co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c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d570k时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故使用催化剂并无实际意义8(2分)(2013上海模拟)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 a+bx (h0)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bcd9(2分)(2011中山模拟)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fe(s)+3o2(g)=2fe2o3(s)h14al(s)+3o2(g)=2al2o3(s)h22al(s)+fe2o3(s)=al2o3(s)+2fe(s)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h2)bh3=h2h1ch3=2(h2+h1)dh3=(h2h1)10(2分)(2013天心区校级模拟)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1(4分)(2013秋荆州期末)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50150250350n(pcl3)/mol00.160.19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12(4分)(2011黄浦区一模)为探究温度、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c(g)+d(s)的影响,在起始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分别进行了如下各组实验,各组实验的起始状态相同,组是在的基础上作出的改变,测得不同条件下平衡时各物质浓度见下表第组:保持温度不变;第组:只改变体系体积;第组:只升高温度;第组:某同学只改变某一种实验条件测得的实验数据abc0.05moll1amoll10.05moll1bmoll1bmoll10.122moll10.06moll10.06moll10.04moll10.07moll10.07moll10.098moll1分析相关数据后,同学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第组实验中a=0.05moll1b第组实验中,b0.05moll1c由与组数据的比较,可判断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由与组数据的比较,可判断该同学改变的条件不可能与温度有关13(4分)(2013江苏)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在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在中充入1mol co2 和1mol h2,在中充入2mol co 和2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的多d容器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14(4分)(2013秋泉州校级期末)一定温度下,在4个容积均为1l的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各容器中a都足量)a(s)+b(g)c(g)+d(g)h=+100kj/mol某时刻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n(b)/moln(c)/moln(d)/mol反应时间/min反应速率0.060.600.10t1v(正)=v(逆)0.121.200.20t20.321.0000.120.30v(正)=v(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中平均反应速率v(b)=mol/(lmin)bt2时容器中v(正)v(逆)c容器中反应至平衡时吸热20 kjd容器中c(d)=0.4 mol/l15(4分)(2012江苏一模)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表1 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温度/2580230平衡常数510421.9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25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105c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v(逆)d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mol/l三、非选择题(80分)16(12分)(2013秋启东市校级期中)我国南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而我国东海“可燃冰”的蕴藏量也很可观“可燃冰”的一种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ch4h2o晶体中水是溶剂bch4h2o的组成元素有3种cch4h2o中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1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2)“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另外还有两种化石燃料,它们的名称分别是,(3)可燃冰的发现为我国在新世纪使用高效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你认为能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还有(至少填写二种),(4)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1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2h2s(g)=2h2(g)+s2(g)h=+169.8kjmol1以甲烷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工业上常用的制氢方法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7(14分)(2013秋启东市校级期中)(1)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molco与3amol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该反应的h0,s0(填“”、“”或“=”)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mol co和3mol h2(2)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i:ch4(g)+h2o(g)=co(g)+3h2(g)h=+206.0kjmol1:co(g)+2h2(g)=ch3oh(g)h=129.0kjmol1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2和1mol 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h0改变下列条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h2(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n2(n2不参加反应)(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n2(n2不参加反应)(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 h2(g)和1mol i2(g)(e)提高起始的反应温度18(14分)(2013广东模拟)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1)4co(g)+2no2(g)4co2(g)+n2(g)h=1 200kjmol1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象正确的是(填代号)(2)汽车尾气中co与h2o(g)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h0820时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时按照下表进行投料,达到平衡状态,k=1.0起始物质的量甲乙丙n(h2o)/mol0.100.200.20n(co)/mol0.100.100.2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平衡时,甲容器中co的转化率是比较下列容器中co的转化率:乙甲;丙甲(填“”、“=”或“”)丙容器中,通过改变温度,使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则温度(填“升高”或“降低”),平衡常数k(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9(14分)(2012秋启东市期末)(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用n(h2)表示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表示成如图1所示的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若容器容积为1l,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n2、h2的转化率均为60%,则在起始时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mol,此条件下(t2),反应的平衡常数k=,当温度升高时该平衡常数将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2)氨气和氧气从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2):4nh3+5o24no+6h2o,4nh3+3o22n2+6h2o温度较低时以生成为主,温度高于900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是20(14分)(2013秋启东市校级期中)水煤气转化反应co(g)+h2o(g)co2(g)+h2 (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2)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编号);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o键cv正(co)=v逆(h2o) dc(co)=c(h2)(3)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得到如下两组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h2ocoh2co1650241.62.452900120.41.63实验1中以v(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填“吸”或“放”)热反应;实验1的平衡常数k1实验2的平衡常数k2(填“大于”“小于”“等于”“不能确定”)(4)如果要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可以采用;a增加co的用量 b增加h2o(g)的用量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21(12分)(2012秋启东市期末)(1)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某科学实验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实线)图中数据a(1,6)代表的意思是:在l min时h2的物质的量是6mol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最小的是a01min b13min c38min d811min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对应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曲线对应的实验改变的条件是(2)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时,等量的co2和h2o(g)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030h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v()、v()和v()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反应开始后的12小时内,在第种催化剂的作用下,收集的ch4最多2013-201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选修)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2秋启东市期末)“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b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d开发利用可燃冰是缓解能源紧缺的唯一途径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热点问题分析:根据题意:“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课题,她突出了生态文明,重点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用已脱硫的煤作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符合主题,故a不选; b开发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洁净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主题,故b不选;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主题,故c不选;d缓解能源紧缺的途径很多,如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等,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难度不大,注意缓解能源紧缺的途径很多,如开发太阳能,氢能,核能等2(2分)(2013秋启东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h=571.6kjmol1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化学反应一定有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变化;b、氢气的燃烧是放热的反应;c、食品的变质过程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化学反应速率和温度有关;d、有的放热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有的吸热反应不需任何条件就能发生解答:解:a、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会伴随能量的变化,故a错误;b、氢气的燃烧是放热的反应,焓变应该是负值,故b错误;c、食品的变质过程是食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慢,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就是这个道理,故c正确;d、有的放热反应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铝热反应是放热的,但是高温下才能发生,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涉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注意反应热和焓变之间的关系以及物质的吸放热和焓变之间的关系,难度不大3(2分)(2011崇明县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必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很容易进行c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d化学反应中都有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的形式全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b、有些放热反应需要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吸热放热;d、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变化,主要以热量形式转化,可以转化为光能等;解答:解:a、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常温下不反应,点燃发生反应,故a错误;b、有些放热反应需要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故b错误;c、依据反应过程中能量守恒,反应热量变化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大小决定,故c正确;d、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有热量变化、光能变化等,能量变化的形式全不全是热量的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能量变化的特征分析,反应吸热放热取决于奋发有为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高低判断,题目较简单4(2分)(2012江苏)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 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图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大小比较判断;b、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图象中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象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故b错误;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d、图象分析逆反应的活化能e2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e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催化剂的作用实质,图象识别和理解含义是解题关键5(2分)(2013秋二连浩特市校级期末)使反应4nh3(g)+3o2(g)2n2(g)+6h20(g)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o.6mol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为()av(nh3)0.04moll1s1bv(o2)0.015moll1s1cv(n2)0.02moll1s1dv(h2o)0.02moll1s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v=计算v(n2),再根据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判断解答:解:半分钟后n2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mol,则v(n2)=0.01moll1s1,a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nh3)=2v(n2)=0.02moll1s1,故a错误;b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o2)=v(n2)=0.015moll1s1,故b正确;cv(n2)=0.01moll1s1,故c错误;d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h2o)=3v(n2)=0.03moll1s1,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难度不大,常用计算方法通常有定义法与化学计量数法,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6(2分)(2013秋启东市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d加压条件下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是化学平衡,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减小氯气的溶解度,收集氯气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b、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nh3,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b符合;c、浓氨水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使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的,化学平衡nh3+h2onh3h2onh4+oh,逆向进行,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故c不符合;d、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故d不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7(2分)(2011宝山区一模)用于净化汽车尾气的反应:2no(g)+2co(g)2co2(g)+n2(g),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k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一定不再含有no或cob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c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d570k时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故使用催化剂并无实际意义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催化剂的作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根据可逆反应的特点判断;b尾气温度已经很高,再升高温度的意义不大;c研制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d.570k时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但反应速率极慢解答: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排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no或co,故a错误;b尾气温度已经很高,再升高温度,反应速率提高有限,且消耗更多能源,意义不大,故b错误;c研制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速率,解决反应极慢的问题,有利于尾气的转化,故c正确;d.570k时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很大,但反应速率极慢,既然升高温度不切实际,应从催化剂的角度考虑,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题给信息,为解答该题的关键,答题时注意认真审题8(2分)(2013上海模拟)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 a+bx (h0)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bcd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物质具有的能量进行计算: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由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 a+bx (h0)xc(h0)可以看出,a+bc(h0)是放热反应,a和b的能量之和大于c,由a+bx (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h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图象b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为图象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能量分析应用,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热与物质总能量大小的关系判断9(2分)(2011中山模拟)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fe(s)+3o2(g)=2fe2o3(s)h14al(s)+3o2(g)=2al2o3(s)h22al(s)+fe2o3(s)=al2o3(s)+2fe(s)h3则h3与h1和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h3=(h1+h2)bh3=h2h1ch3=2(h2+h1)dh3=(h2h1)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乘以相应的数值进行加减,来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数值进行加减,据此判断解答:解:已知:(1)4fe(s)+3o2(g)=2fe2o3(s)h1(2)4al(s)+3o2(g)=2al2o3(s)h22al(s)+fe2o3(s)=al2o3(s)+2fe(s)h3由盖斯定律(2)(1)得4al(s)+2fe2o3(s)=2al2o3(s)+4fe(s)h=h2h1,即2al(s)+fe2o3(s)=al2o3(s)+2fe(s)h3=(h2h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利用,难度不大,明确已知反应与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关系是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10(2分)(2013天心区校级模拟)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使平衡正向进行,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回答判断解答:解: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让平衡正向进行即可a、增加压强,该平衡会不会发生移动,故a错误;b、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即正向进行,故b正确;c、增大co的浓度,化学平衡向着正方向进行,但是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d、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方面的知识,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注意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1(4分)(2013秋荆州期末)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反应pcl5(g)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t/s050150250350n(pcl3)/mol00.160.19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 pcl5、0.20mol pcl3和0.20mol 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 pcl3、2.0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50s内,n(pcl3)=0.16mol,根据v=计算v(pcl3);b、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n(pcl3)=0.2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则n(pcl3)=0.22mol,根据平衡时n(pcl3),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c、先求平衡常数k,再求浓度商(qc),kqc,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qc,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qc,说明平衡不移动,据此判断平衡移动;d、等效为起始加入2.0molpcl5,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pcl5转化率较原平衡低,故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参加反应的pcl3的物质的量大于1.6mol,据此判断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50s内,n(pcl3)=0.16mol,v(pcl3)=0.0016mol/(ls),故a错误;b、由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n(pcl3)=0.2mo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 mol/l,则n(pcl3)=0.11 mol/l2l=0.22mol,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o,故b错误;c、对于可逆反应:pcl5(g)pcl3(g)+cl2(g),开始(mol/l):0.5 0 0变化(mol/l):0.1 0.1 0.1平衡(mol/l):0.4 0.1 0.1所以平衡常数k=0.025,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0.20 molpcl3和0.20 molcl2,起始时pcl5的浓度为0.5mol/l、pcl3的浓度为0.1mol/l、cl2的浓度为0.1mol/l,浓度商qc=0.02,qck,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达平衡前v(正)v(逆),故c正确;d、等效为起始加入2.0molpcl5,与原平衡相比,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时的pcl5转化率较原平衡低,故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即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l3和2.0 mol 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物质的量小于0.4mol,参加反应的pcl3的物质的量大于1.6mol,故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高于=80%,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平衡常数计算、平衡移动、等效平衡等,难度中等,注意d中使用等效平衡思想分析,使问题简单化,也可以根据平衡常数计算,但比较麻烦12(4分)(2011黄浦区一模)为探究温度、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c(g)+d(s)的影响,在起始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分别进行了如下各组实验,各组实验的起始状态相同,组是在的基础上作出的改变,测得不同条件下平衡时各物质浓度见下表第组:保持温度不变;第组:只改变体系体积;第组:只升高温度;第组:某同学只改变某一种实验条件测得的实验数据abc0.05moll1amoll10.05moll1bmoll1bmoll10.122moll10.06moll10.06moll10.04moll10.07moll10.07moll10.098moll1分析相关数据后,同学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第组实验中a=0.05moll1b第组实验中,b0.05moll1c由与组数据的比较,可判断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由与组数据的比较,可判断该同学改变的条件不可能与温度有关考点: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反应的方程式a(g)+b(g)c(g)+d(s)来判断,在恒温条件下往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反应达平衡时,第组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与a的物质的量相等;b根据与中的c浓度变化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判断b的值大小;c根据与中的浓度变化判断正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d根据与中的浓度变化和极性转化法判断该同学改变的条件解答:解:a在恒温条件下,反应a(g)+b(g)c(g)+d(s)中,在起始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a和b加入的物质的量相等,化学计量数相等,所以反应达平衡时,第组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与a的物质的量相等,平衡时浓度相等,故a=0.05,故a正确;b中c:0.122mol/l10l1mol,当温度不变,由与中c的比较,生成物c浓度增加,只改变体系体积,只能为缩小体积,虽平衡向正向移动,但相对于体积影响仍为各物质的浓度相应增大为主,所以b0.05,故b错误;c只升高温度后,反应物a、b的浓度增大,c的浓度减小,说明化学平衡向着逆向移动,可判断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将c的浓度完全转化成a、b的浓度,a、b的浓度都为0.168mol/l,最初加入的a、b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说明只能是缩小体积,不可能与温度有关,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掌握平衡移动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3(4分)(2013江苏)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密闭容器、,在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在中充入1mol co2 和1mol h2,在中充入2mol co 和2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的多d容器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压轴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容器中从正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容器中从逆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建立的途径不相同;b容器中相当于在容器中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1mol co和1mol h2o,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故容器中到达平衡时温度更高,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c容器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d温度相同时,容器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容器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解答:解:a容器中从正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容器中从逆反应开始到达,平衡建立的途径不相同,无法比较反应速率,故a错误b容器中相当于在容器中平衡的基础上再加入1mol co和1mol h2o,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故容器中到达平衡时温度更高,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故b错误;c容器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容器中co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中的多,故c正确;d温度相同时,容器i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容器中所到达的平衡状态,相当于在容器中平衡的基础上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比两容器相同温度时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低,故容器中co 的转化率与容器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等,难度较大,构建平衡建立的途径进行比较是关键14(4分)(2013秋泉州校级期末)一定温度下,在4个容积均为1l的容器中分别进行反应(各容器中a都足量)a(s)+b(g)c(g)+d(g)h=+100kj/mol某时刻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n(b)/moln(c)/moln(d)/mol反应时间/min反应速率0.060.600.10t1v(正)=v(逆)0.121.200.20t20.321.0000.120.30v(正)=v(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中平均反应速率v(b)=mol/(lmin)bt2时容器中v(正)v(逆)c容器中反应至平衡时吸热20 kjd容器中c(d)=0.4 mol/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该时刻v(正)=v(逆),反应达平衡状态,由于不知道反应是由哪个方向到达的平衡,无法计算各物质的浓度变化量b、根据容器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计算t2时容器中的浓度商qc,比较qc与k,判断反应进行方向,进而判断正、逆反应速率关系c、令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为x,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1+x)mol,b的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