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摘 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摘 要要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主要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 发展给高校实验室带来了大力投资、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但与发 达国家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相比较,我国高校实验室在理论 研究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本文从国内外比较研究的视角,通过查阅文献,从管理体制、 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实验教学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国外高校实验室 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模式。同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着力分析了本 市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现状,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 管理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实验室建设的观念有偏差;实验室管理体 制不健全;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投资效益欠佳;实验技术人 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全面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实验室建 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对策。即:创新管理体制,规范投入机制,强化 队伍建设,构建网络平台,探索产学研一体,实现持续发展。 鉴于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还没有构成一个 完整体系,本文的研究成果或许对今后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 的深化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关键字:高校 实验室 建设 管理 研究 a study on laborator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abstract laboratories in university, which are mainly used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re important ground that can cultivate creativity and enhance comprehensive capabilities for the students. in recent years, fast and sustained progress in high education created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which enjoyed heavy investment and upgrade. when compared domestic laborator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ork with those of advanced countries, certain gaps still remain in both aspects of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visual angle of the comparison study of foreign and domestic, and based on literature search, introduced operational model of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foreign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which include those aspects from management system of organization, input of funding, personnel allocation, to lab instruction. meantime, based on verified information from the surve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articl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borator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some protruding problems in laborator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hich exist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are singled out: false or deviated ideas in laboratory development; unsou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systems; insufficient funding for laboratory development or poor returns from investment; irrational allocation of lab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the nee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overall personnel quality.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study, the article proposed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laborator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 our domestic universities, which are: bring forth new ideas for the management systems; regulate the funding process; strengthen team development; establish network platform;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forming the integrated entity of manufacture, academic learning, and research; and realize sustained development. in consideration of no comprehensive systems yet in place in the area of theoretical study of laboratory management work in our domestic universities, it is the hope of this article that the study results may enlighten the process of future progress of our laboratory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ork in our domestic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laboratory, development, management, research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 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周齐佩 日期 :2005 年 5 月 10 日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 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 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不保密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周齐佩 指导教师签名:吴松 日期:2005 年 5 月 10 日 日期:2005 年 5 月 17 日 1 第一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世界经济与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大,人 们对高等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从 1998 年到 2003 年,全国普通高校连续 6 年扩招,年招生规模从 108 万人增加到 382 万人,平 均每年增长 20%以上。2003 年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 1900 万人1。但是,在看 到高校扩招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我们必须冷静而清醒地意识到,扩招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不 平衡。正如教育部长周济院士 2002 年 7 月 3 日在教育部部分直属院校 21 世纪高校实验室工作 咨询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 “我们在考察各地的教学质量时,我发觉对实践环节 丢得非常厉害。特别在扩招之后,这个问题非常尖锐,即使在重点大学,实践环节还是一个很 大的问题”2。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着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 践环节的倾向,反映在教学形式上,理工科学生实验教学弱化、文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够。 实践环节的忽视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较差。 现代社会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某一专业的专门知识,更应是具有新观念,能够不断 从事技术创新,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富有团队精神的人。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和 模式亟需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投资主体还是政府,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公共财政, 高等教育拨款管理体制是由中央与市政府两极管理、以市政府统筹为主。但由于我国高校的运 作没有完全按照经济规律行事,学校资金处于多头投入、多头管理的状况,同一个实验室建设 项目,既可以向教育部申请,也可以向科技部或发改委申请,有时甚至会产生几个部门同时批 准同一个项目的现象,以至于不少的项目计划从策划、预算到实施完成,带有很强的部门意识, 各部门互相联系和协调很少。项目投资一旦申报成功,就按照申报计划购进仪器设备,设备投 1 数据来源: 1998200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站 2 摘自教育部部分直属院校 21 世纪高校实验室工作咨询座谈会实录摘要 2 资管理者不用承担任何投资压力,接受投资方也不用作任何回报。投资项目注重前期审批,对 投资后的运行状况、效益评估等后续管理缺乏足够的研究和重视。传统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导致 高校实验室各自为政、布局分散和互相没有依托的发展局面,不仅造成了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 和建设资金的严重浪费,而且影响了实验室规模的扩大,阻碍了学科建设,制约了高校教学质 量和综合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知识经济为高校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高校必须顺应时势,从实验室的体制、 管理、机制及实验教学方式诸方面进行创新,集中有限资金打造开放度大,使用效率高,技术 服务好,管理机制优的教学科技服务中心,以保证高校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1.2 高校实验室的功能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也是学校教书育人 的重要场所。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主要是由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二部分组成。现代教育理论认 为,实验教学不仅是为学生学习理论提供感性材料,为理解疑难概念铺设台阶,而且在促进学 生认知结构转化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学生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实验训练,全面 培养了技术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校实验室承担着实验教学任务,是进行实验教学的 主要场所。同时,高校又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战场,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些重大突破都来自 大学,如计算机、原子弹、雷达等都是由大学先在理论上、技术上突破的。正因为有了这些成 就,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才获得世界公认。因此,高校实验室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 高校实验室是实现育人宗旨的重要课堂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必须重视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 又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 需要。所谓教书育人,就是遵循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高 校实验室在育人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实验室的育人功能是指实验室的教师、科研技术人员和 3 管理人员在教学环节及课余实践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引导、陶冶等活动,达到启迪 心智、规范品德、培养能力等教育效果。 当今社会,高校实验室已打破常规,由学校延伸到社会,并直接走向国民经济的大市场, 真正成为物质文明的探索基地和精神文明的实践基地。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授人以知识和 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影响人的世界观、思维方法和作 风。 一方面,大学生通过教师们精心策划的演示、论证、模拟、设计、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实验 教学活动,展开一个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更广阔的思维和学习空间,学生在实验中不 仅学会先进的科学技术,灵活掌握和应用专业知识技能,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 时也培养了他们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诚实好学、坚韧不拔的优良品德和自我学习 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业精神。使学生能将各种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相结合, 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探索创新精神,发挥综合潜在能力。另一方面,学校有计 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到对口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见习实习,让学生置身于现 实社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亲身感受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行业间的激烈竞争,从 而努力学习学会认知,磨练意志学会生存。所以说,实验室育人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必 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是实现育人宗旨的重要课堂。 (3) 高校实验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科学技术的优势要通过技术创新的复杂过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而高校的实验室是开展教 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一部分实验室可以成为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或为 技术创新作出一定的贡献。这是因为: 高校的科研任务大多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在实验室里开展技术创新可以使其过程中的若 干阶段更早紧密地结合,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提高效益,较之待科研成果研制开发后再找其 它载体试产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次,实验室与高校内部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实验室可充分调动高校各个方 面的力量,发挥高校的综合优势为技术创新服务,推动技术创新工作。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可 以进一步充实和更新实验室的条件,提高技术水平,拓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 功能。同时,实验室与社会与经济有了更广更深入的接触,为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创造出新的 4 增长点,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 (4) 高校实验室是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当实验室建设达到规模化,功能更加齐全时,实验室的任务及服务领域已突破了原有的院 属、校属的局限,向开放式发展。尤其在我国进入 wto 后,国际合作日益频繁,中外合作建 设的实验室已越来越多,同时,我们的实验发现、实验成果、实验数据等是否被国际上认可, 也需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来实现,因此,实验室成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已是必然的趋 势。 1.3 加强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目的、意义 高校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基地,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过程中具有突 出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效益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高校办学经 费的主要来源是公共财政,但由于各校经费来源渠道不同, 数量不同,因此,教育教学资源的 配置也极不平衡,尤其在实验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因学科发展特点,差距尤为明显,各高校的 实验教学资源配置不平衡已是不争的事实。有些高校实验教学资源配置较全,但开课人时数不 足, 造成实验教学资源利用率很低。据调查,不少实验设备、仪器和实验室使用率较低,尤其 是大型贵重和精密仪器闲置, 给国家有限的资源带来了严重浪费。如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打破 部门界限,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的整体效益, 无疑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 也是发展 地区教学合作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办学效益将会产生重大作用。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验教学的开展,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 要途经。现在,国外大学已把“掌握实验方法的知识和技能”列为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因此,高校要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生学”成为学校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作一些尝试性的改进与设计,这些技术方法创新的不断积累,是 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由萌芽到成熟的成长过程。学生创新意识主要来源于对学科的浓厚兴 趣,而兴趣是他们探索和钻研的起点,也是驱动他们深入探索的最直接的动力。有了探索才可 能形成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路方法和设想,进而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开发和培养。通过实验 5 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得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可以在实验过 程中积极思维,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各种实验 手段和实验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学生有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挥特长,培 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可以更好地完善实验室功能,同时对实验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素 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励实验人员不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增强竞争意识,这既有利于高 校实验室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整体发展的需要。 6 第二章 境外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概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很有必要了解国外高校实验室建 设与管理的状况,吸取有用的经验。这里仅简要介绍日本、德国和美国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 理模式。 2.1日本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 211 日本高校的组织机构 日本的高等学校分为国立、公立(地方高校) 、私立三类,但无论哪类高校,其组织机构大 致相同,均实行校长领导下的教授负责制。学校设若干管理部门,每个部门设一名负责人,负 责业务行政管理。设有校委会,负责讨论、制订各方面的政策,保证学校财政收支平衡和及时 做出重大决策;同时有若干专业委员会,负责如国际事务、专项申报审核等工作。学校组织机 构大致如下: (1)事务局:负责学校的总务(一般包含校办、校务等综合职能) 、财务、基建、学生事 务等行政管理,所属各业务部门在业务上与各学部的事务科联系。事务局下设若干部(课) :如 总务部、财务部(经理部) 、设施部、学生部、研究协作部、信息化推进部、国际事务部等,没 有教务部、实验室部。 (2)学部:按学科大类或学科群组成的学院,负责本科的培养。一般设教养部(或综合科 学部) 、文学部、理学部、工学部、医学部、农学部、法学部等。教养部(或综合科学部)负责 一、二年级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其他学部负责 3 年级及以上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学习。 (3)大学院:相当于中国的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 (4)研究所:校管的专业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也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如化学研究所、 7 物理研究所、木材研究所、粮食研究所等。 (5)教育研究及设施部:校管的实验研究中心,只对教师、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开放。 212 日本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无论国立、公立还是私立大学,日本高校的实验室体制基本为统一模式。所有实验室基本 上都实行两级管理,分为 3 个层次:学部管理的面向学部或全校开放的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室、 学部管理的面向学部学科和高年级学生使用的专业实验室以及学校管理的共用性或研究性实验 室(相当于中国大学的研究所) 。 (1)校管实验室:主要包括教育研究设施和专业研究所的实验室。教育研究设施是校管的 实验中心,如大型计算中心、仪器中心、放射线同位素中心、环保中心等,是对研究生、教师、 科技人员实行全天开放服务性的实验室。专业研究所只对教授、副教授、助手、外国研究人员 和科研合作人员及研究生开放。校管实验室一般配有较高级的仪器设备,有较高水平的研究项 目和长远的研究目标。 (2)学部管理的实验室:主要供本科生从事实验教学,有的也对研究生和教师开放。凡是 教养部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基础课实验教学的学校,其他学部的实验室仅对三年级及以上 的本科生进行专业课实验教学。有的高校在学部下设有如恒温室、动物室、仪器室、复印室、 资料室等,可供学部或全校共用。 基础实验室由学部进行统一管理,在学部内对学生实现开放。如东京大学一、二年级不分 专业,基础课程实施层次化教学,由教养学部统一承担教学任务,故东京大学的基础物理与基 础化学实验室不分散在各学部进行建设,而由教养学部统一集中建设与管理,对全校开放。同 样,京都大学的基础实验室属于教养学部。早稻田大学各学部位于不同的校区,各学部均拥有 自己的基础实验室,如理工学部的物理化学实验室,由理工学部负责建设与管理,对理工学部 的学生的基础物理和基础化学实验实现开放。早稻田大学这种各学部相对独立的设立实验室与 该校是私立大学、各学部实行自主招生和各学部实行不同的基础课程教学计划有关,从而实现 因材施教。 在实验设备管理体制方面,无论是国立大学或私立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其管理体 制模式基本上是一样的,由大学下设的学部管理。比如早稻田大学下设的理工学部就有一个专 门的机构综合技术总务课负责(可看成中国大学院级专门实验室负责机构) ,专门从事实 8 验人员和实验设备的管理。 213 日本高校实验室的经费 日本高校不论其性质和隶属关系如何,从国家、地方、社会所得到的教育经费均较为充足, 可以较好地满足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使高校具备吸引世界先进科技发展人才的物质条件基 础,也满足了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吸收先进科技成果的需要。 学校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 (1)国家文部省按定编的教职员数和研究生、本科生的数量拨给定额经费,相当于我国的 高教事业经费。日本国立大学教育事业费主要由文部省提供, 一年起码不少于 20 亿人民币。 (2)特别研究经费,主要是各学科的教授提出课题向文部省申报,经文部省认可后拨款, 相当于我国的科研经费。 (3)社会委托项目经费,主要是靠教授的权威、声誉所争取来的委托项目3。 以上二项经费加上学费、社团赞助费等,这些经费在有的学校占总经费的 70%左右。 实验室的经费主要是由教授根据教学和学科需要提出,其中文部省拨款是主要渠道,另外 还有教授研究经费(除文部省拨款外)购置设备及校长基金投入。一般的程序是由各系提出建 设项目预算,学部组成专门委员会讨论,学校的委员会负责上报由文部省拨款,这种申请有教 学需要设备也有研究项目需要设备。其审核是以学校向上的申报是否能得到经费为基本原则, 一般获准的比例较大。 但日本高校也存在着经费充足、装备先进与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特别是国立高校, 资金使用控制不力,人才浪费严重,限制了青年人的发展。 214 日本高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在教养学部完成基础课程教学,实施大专业方向计划。如:文科一类 课程:法学部;文科二类课程:经济学部;文科三类课程:文学部、教育学部;理科一类课程: 3 摘自河北大学李俊卿撰写的中、美、日、德大学科学体制比较研究 9 工学部、理学部、药学部;理科二类课程:农学部、理学部、药学部、医学部;理科三类课程: 医学部医学科。 以上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由教育科、综合文化研究科及数理科、科学研究科的教师承担。 在理论课程实施大专业方向的分层次教学的同时,相应的实验课程也实现分层次教学。虽然工 学部、理学部、医学部等学部的学生的基础实验课程教学在同一实验室进行,但不同学部的学 生因对相应基础知识的深度要求不同决定了不同基础实验课程的不同内涵。 日本大学的实验课程学时与理论课程学时的比例,要大于我国的教学计划要求。如东京大 学的大学物理理论课学时为 2 学时/周,相应的实验课程为 2 个下午/周。早稻田大学的大学物理 理论课学时为 15 学时/周,相应的实验课程为 1 个下午/周。对不同的课程,实验课程学时与 理论课程的比例有所不同,如早稻田大学 3 年级机械学科的实验学时超过理论学时的 1/3。3 年 级后,学生到企业实习 12 周/年,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 参与,如汽车企业,可以让学生上生产线操作,让学生亲自实践与创新。学生在做基础实验前, 由指导教师演示和指导,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 低年级的基础实验课按独立设课的方式进行,如学生在做光学实验时,也许还没有学习大 学物理课程中光学的理论知识。对不同专业,低年级学生做哪些实验是指定的,高年级的实验 由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教材的更新相当及时,如早稻田大学每年都要修改实验教学内容,出版 实验项目书。学生在基础实验室所做的实验数目没有中国大学生所做的基础实验多,但实验项 目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5 日本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日本大学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主要集中在学部和各系,学校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有的大学 有设施部,但主要是管理学校的规划和基础建设,有的大学虽然设有设备课(处) ,但主要管建 筑物中的设备如通风和空气及电气等设施及设备。设备资产主要在经理部(即财务部门)管理。 各学部对实验室行使直接管理,一些研究室的设备则由教授管理。东京大学的一些实验研究室 就是以教授名字命名的。 科研实验设备的购置,是由教授提出各种所需型号,具体由大学经理部契约科(相当于中 国大学的招标办)办理招标采购手续,购入后以实验室为单位建帐管理。 10 实验室装备、实验仪器配备由各学院(系部、研究所)的实验室技官负责提出,经由教师 为主体的委员会确定并报校级委员会审定,财务部门同意即可,无需通过大学的上级部门的批 准。具体的管理工作由各学院承担。 实验设备的维护和报废通常也都是由实验室人员进行,实验室人员按程序提出设备的报废 即可。设备维护分两种情况,基础课和公共教学实验设备由技管人员(ta)负责维护,如计算 机、语音系统等。研究型实验室因技管人员数量很少,主要负责安全工作,其设备的日常维护 则主要由教授助手和研究生进行。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一般由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负责。 216 日本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 日本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是以教授为核心开展的。一名教授领导一个实验室,人员由助教授、 研究生和行政管理人员构成。教授一般都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并在某些领域 具有较长时间的研究经历和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样保证了实验室在学术领域、人才队伍和科研 项目等方面都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历要求在大学本科以上并具备相应学科的实际动手能力,他们不评定技 术职务,而统称为技术官员。在系列划分上有别于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工 作职责以实验准备和收尾工作为主,较少介入实验指导。实验指导工作主要依靠助手和技管人 员(ta)完成。其待遇根据工作状况和年资确定,低于教师系列,但基本与相应的行政事务性 人员相同。 217 日本高校实验室的环境与安全 日本高校各学院、研究所根据需要确定实验室的组建、运行、撤并,学校方面不予干涉。 实验室安全工作由学校或校区安全委员会负责,各学部、学院、研究所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的 安全责任人,各实验室有安全联络员。环保、安全工作由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细则由各 学部、学院、研究所制定并由学校批准。学校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和进行安全演习。学校设有环 保机构,负责对学校整体环保的评价、治理和三废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上报大学所在城市的 相关部门。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委托给社会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 11 218 日本高校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日本高校实验室无论是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还是实验研究中心,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都比较高。实验室全部实行开放,不受上下班限制。基础实验室面向学部或全校(若基础实验 室在教养学部)开放,在课表安排以外的空余时间,实现预约开放。专业实验室面向学部高年 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开放,任何人只要持有仪器操作证就可以直接使用仪器。实验研究中心 类似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面向全日本开放。高年级的优秀本科生也可以申请到 实验室工作,并有机会独立完成课题或协助研究生搞项目。 2.2 德国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 德国高校实验室的运行经费主要来自学校。实验室人员由实验室主任(教授)、科研助手、 行政秘书、技术员组成。实验室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安全制度的执行等由实验室主任及教授 科研助手负责。实验室行政事务性工作由实验室主任即教授领导之下的行政秘书负责,他们承 担了资产管理、仪器购置申请、联络接待等工作,还需处理科学研究、教学以外的其它实验室 工作。 德国高校的实验教学与管理在很多方面与我国大学基本相同。学校和实验室人员是聘任关 系,聘期相对比较长,实验室技术队伍的相对稳定是他们实验室能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验室人员除了担任教学任务外,也要承担研制和开发实验设备的任务,还要从事一些科研工 作,学校对他们有定期的考核。由于实验室实行开放实验教学,每个实验室人员面对的学生数 量要远远少于我们。 德国高校的实验室,其规模随学校的大小而不同,他们非常重视人在实验室中的位置和实 验室的使用功能,不太注重实验室的大小和表面形象。实验室场地比较宽敞,设备配备合理、 周到、实用,不过分强调设备的大规模和大批量,而注意设备的配套性。环境布置适于教学活 动的开展,并注意环境保护。实验室里,既有当今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也有经历了沧桑的老 设备,还有实验室自己开发的特殊设备,不管是哪种设备,都比较注重设备技术的配套性和功 能性,都比较重视具有时代特色新技术的使用,适合于学生的学习,适合学生进行实验研究, 体现了学生是学校办学主体的意识。 德国高校非常重视资源共享,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小重复投资,缩短资源的更新周 12 期,促进技术进步。他们大部分基础性的、验证性的实验是在培训基地完成的。社会化的“技术 实践能力培养基地”(相当于我国大学中的工程训练中心)是德国人才培养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 节。这些基地不属于某个大学,他们面向全社会进行实验教育服务,各个学校将它的一部分教 育经费拨付给培养基地,就可以将它的学生送到这样的基地去进行培训。这些“技术实践能力培 训基地”具有综合的设备配置,在那里,学生实验多具有可重复操作的特点,实验装置往往具有 模块化结构,便于学生拆解装配。培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和一般大专院校的师资队伍不同,他们 都具有一定的专长,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样, 保证了全社会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培训基地既接收大学生来学习,也接收社会上准备就业的青年来学习,其资源为全社会共 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社会化的“实验室”。这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基地”, 既可以使学校的固定投资最小化,又可以使设施的有效利用率最大化,还为教育系统跟踪时代 新成果、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创造了实际的可能性4。 由于这种“技术实践能力培训基地”具有面向全社会进行常规的、基础的实践技能培训的能 力和优势,所以在德国的大学中很少有大规模的、针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实验室,如“金工实习实 验室”、“电工实习实验室”、“基础力学实验室”等。而大专院校自己的实验室主要是为高年级学 生的专业实验教学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服务。德国高校的实验教学中,验证性的实验很少,主 要是设计性、研究性的综合型实验。实验内容多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原型,进行理论分析、 结构设计和工艺处理,学生学到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培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一起参与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既可以配合研究生完成特定的具体 工作,又可以形成学帮带的教学群体,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在德国,实验项目具有强工程应用背景是一个普遍现象。德国实验室所有实验几乎都是从 研究项目中抽取出来的或者原本就是研究项目,所以,必然具备综合性、设计型、研究型的特 点。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使得实验室容易得到来 自企业的经费资助,保证了实验室教学设备和办学条件的更新与完善。尤为重要的是,由于其 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实践能力很强,因此普遍受到企业 4 摘自河北大学李俊卿撰写的中、美、日、德大学科学体制比较研究 13 的欢迎。 2.3 美国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 美国教育行政体系由联邦教育部、州教育部、县、地方构成。联邦教育部成立于1979年, 他们对各州的约束力不大,只对联邦政府的投入负责。州教育部负责各州的立法。县是介于州 与市之间的一级政府机构。地方是按城市或城镇区域划分的学区。城市教育董事会负责该城市 的教育预算,他们不仅在财政上对市里负责,而且在儿童教育和学校建筑修缮方面对州里负责。 在某些城市或乡镇,教育董事会和当地政府之间是敌对关系,因为通常在预算和资源方面,教 育董事会是市或镇的最大部门。 教育投入是地方政府最大的支出,教育投入中来自联邦政府的很少,大约35%来自州政府, 其余全部由地方城市或城镇承担。美国学校有充足的教育经费,据了解,2002年全美从幼儿园 到大学的教育支出为7000亿美元,占gdp的7%5,用于教学仪器设备的经费为1.5%,根据学生 的人数予以拨给。 美国大学的实验研发机构大体上可分为四类: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各院系实验室,全美 约有6000多个;拥有众多专职研究人员的独立研究所,全美约有5000个;政府在大学中设 立的各种研究中心;工业与大学的合作研究机构。目前在美国高等院校共有19个联邦资助研 究发展中心。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织筹建并提供资助,由大学或大 学集团进行管理。每个中心在5年内可从政府得到1000-1500万美元资助,同时鼓励工业界对这 些研究中心提供资助。后来联邦政府又决定,以工程研究中心为模式,在大学创办更多的跨学 科的科学技术中心,鼓励大学和工业公司在双方急需的研究领域进行合作。该类中心亦由国家 科学基金会提供部分资助,目前已建成100多个。从1973年起,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大学实施“大 学工业合作研究中心计划”。目前,已建立了45个由国家科学基金会、州政府和工业界共同 集资在大学中兴建的此类中心。从1985年起,国家科学基金会还拨款2亿多美元,在大学中建立 了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如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超级计算机中心,由19所大学组成的大学集团 5 摘自教仪所赴墨美教学仪器设备考察组撰写的赴墨西哥、美国教学仪器设备考察情况汇报 , 中国现代教 育装备 ,2003 年,第二期,第 36 页第 37 页 14 进行管理6。 美国高校绝大多数都不设独立的实验课, 而是把实验课从属于普通的学科课程(包括课堂讲 授与实验) , 理科实验的课时数约占该课程的 1/3 至 1/4, 实验内容与讲课内容结合十分紧密。做 哪些实验? 什么时候做什么实验? 是由主讲教师与实验室负责人共同商定的。 美国大部分高校都有主管实验教学的专职教师,实验室主要负责人一般不直接指导学生实 验。实验技术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当高,80%以上分别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无学位的工 人仅占 20%左右。 美国高校比较注重实验教材建设,大部分学校都自编实验教材,其中既有必做实验内容, 也有选做实验内容。实验教材的修改频度较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每年都要对实验教材进行调 整,如加入一些新的现代化的内容,删除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在形式上把灌输式改为启发 式,即在叙述实验原理和步骤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让他们既动手又动脑,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美国高校实验室使用效率相当高,他们许多的实验室并不是属于某一个系或某一个学院, 而是由学校共管的。任何一个教师,只有你有科研项目,你就可以去实验室从事相应的研究。 有些大型仪器设备 24 小时对外开放,他们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管理,并不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 24 小时值班。 6 摘自科林科迪斯撰写的美国大学研究的管理费用计算方式有重大改革 , 国外高等教育快讯 ,1995 年, 第 8 期,第 19 页 15 第三章 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3.1 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的概况 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五十年代期间,实验室建设处于初级阶段,实验室小、少、散,实验条件十分落后,, 体 制上沿用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管理模式,依附于课堂教学,归属教研室管理,学校无专门的实验 室管理机构,也几乎没有专业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实验教学完全是为了验证理论,这种体制对 加深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育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实验室建设处于平稳发展阶段,配备了一部分先进的仪器设备,有 了教学大纲,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实验技术队伍,但体制没有改变, 实验教学仍以验证理论为主。实验室管理工作已有所发展,但主要局限于设备管理7。 八十年代以来,实验室建设经过充实、提高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验室的重要地位受到 了普遍的承认和重视,国家对实验室的投资也有了较大的增加,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内涵得到了 进一步的提升。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一九九二年出台了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规程8, 对实验室承担的任务、实验室建设应具备的条件,实验室的体制、实验室的管理、实验室的人 员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规程还要求高校必须成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该部门应承担学校 所有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物质采购、实验技术队伍管理等工作。目前,高校实验室按其 功能主要有三种类型:(1)全校性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如外语、计算机、物理、化学等); (2)专业实验室;(3)科研实验室(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市重点实验 室等)。截止 2003 年底,本市高校共有各类实验室 917 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 15 个,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 19 个),实验室面积达 530101 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 39.8 亿元。近 三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有关情况如下表所示9: 7 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年 5 月,第 36 页 8 摘自211 实验室网网站 9 数据来源:上海市教委 20012004 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统计情况一览表 16 表 1 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室及仪器设备情况一览表 年度 项目 在校学生 数(人) 仪 器 设 备 数 ( 台 、 件) 仪器设备 额 (亿元) 实验室 个 数 实验室 面积 (平方 米) 生均设备 (万元 生) 生均面积 (平方米 生) 2001221699250484 2812469465127212 2002272625281365324821507886119186 2003312971333492398917530101127169 3.2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观念 在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小而全,平均主义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这种思想 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长期以来,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主要是各院系分散管理,各院系在仪器 设备的采购上均想应有尽有,各高校在校内实验经费的投入上也相应地在各院系之间撒胡椒面, 搞平衡,这就导致了经费分散,不能集中经费购置急需的高精设备。加之各院系实验室相对独 立,互不协作,造成了一方面是相同的设备重置,另一方面则是设备大量地被闲置,致使本已 紧张的实验经费因各系的“争夺”而雪上加霜。 另外,有的学校尚未完全扭转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作为理论教学的依附与配角的观 念,仍然存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动手能力培养的倾向10。我们的科研人员从书本、文献上得 到的最新、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往往要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可能有机会通过仪器进行验 证,这无疑是延缓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障碍,是学生的科研热情不能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原因 之一,也是国内学术论文水平不高、实验数据不够丰富的一个症结。有的学校尚未确立实验教 学与实验室建设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建设措施不落实,领导支持力度 10 摘自王煌撰写的创新是推进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密钥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年,第 4 期,第 3 页 17 不适应发展需要,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列不上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列不上中心工作议事 日程。 3.3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名称繁多,职能也有所差异,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主要模式:(1) 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为主型,这类模式以传统的管理体制为基本框架,职能上无大变化。(2) 以资产管理为主型,这类模式以大物资大管理的思路强化了学校的资产管理,而把实验管理的 部分职能调整到其它部门。(3)纯管理型,这类模式把技术物资供应和仪器设备维修等服务性 较强的功能从管理机构中分离出来,使现存的管理机构成了纯管理型机构。(4)复合型,这类 模式既保留了传统的管理职能,又新增了国有资产管理等职能,扩大了管理机构的职责范围, 并进行了相应的深化改革。 目前,实验室建设中管理体制问题依然是最根本性的问题。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各高校设置的专业不断增加,新建实验室数量越来越多,由于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实验 室各自为政、单独发展、布局分散和互相没有依托的发展局面。这不仅造成了仪器设备的重复 购置和建设资金的严重浪费,使实验室建设经费更加紧张,而且影响了实验室规模的扩大,使实 验用房的矛盾更加尖锐。进而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和综合科研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学科建设,制 约了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 按照教育部(原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要求,高等学校实验室逐 步实行以校、院(系)管理为主的二级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态旅游与绿色交通模式-洞察及研究
- 地幔对流与岩石圈变形的相互影响-洞察及研究
- 微服务安全风险分析-洞察及研究
- 岩溶地区土壤侵蚀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关系-洞察及研究
- 智能财务在服务业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合规科技投入效益评估-洞察及研究
- 多级权限管控架构-洞察及研究
- 仓储物流行业智能化的未来趋势研究-洞察及研究
- 冶金机器人应用技术-洞察及研究
- 农村信用社吐鲁番市托克逊县2025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血液净化治疗临床应用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7-0201) 专用条款模板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 养老中心公建民营(一期)项目委托运营合同模版
- 二年级健康成长上册教案
- 医院环境微生物 (3)
- 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综合楼
- 百色RNA生物医药项目投资计划书(模板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