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形成性测试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形成性测试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形成性测试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江西省南昌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形成性测试试题 文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市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形成性测试卷地理(文科)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选出来,并填入答题表中。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上海和哈尔滨两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3题。1两地气候上的共同点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 b冬夏温差变化不大c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d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形成两地气候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海陆位置差异 b纬度位置差异 c地势高低差异 d受冬夏季风影响的强度不同3有关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 b都是依托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为主c都是耕地连片分布 d都是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的气候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三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四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45题。4四个波段中最容易把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是a波段1 b波段2 c波段3 d波段45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6月份,棉花对各波段的反射率均比9月份高b6月份,番茄对绿波段的反射率略高于9月份c棉花对1、2、3三个波段的反射率,9月份比6月份明显降低d6月份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略高于对绿波段的反射率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67题。6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7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生物措施进行治理8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纬度位置偏高 高大山地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距海洋远 a. b. c. d.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913题。(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9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 bb cc dd10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aa土壤 bb生物 cc供给养分 dd释放养分1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d12.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热带雨林能够a. 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d. 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13.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不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a.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b.生态旅游c.建立自然保护区d.雨林观光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417题。14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b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c山地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d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15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c便利的航运条件 d旅游业的带动作用16该流域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a12月 b45月 c910月 d1112月17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错误的是aa流域开发不能太开放,应以制度加以约束b不断加大开发力度c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d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1822题。18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相符的是a美国“硅谷” b意大利新工业区 c东北地区 d长江三角洲19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a国际经济环境 b对外开放政策 c区位 d侨乡20目前,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布局类型主要是 a原料导向型 b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 d市场导向型2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不正确的是a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 b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c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d涌现出大量卫星城22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贸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增强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不明确,结构趋同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2325题。23.从农业生产部门看,乙地区主要从事a耕作业 b林业 c畜牧业 d.特产农业24乙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a降水丰沛 b光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物种丰富25. 与我省农业生产相比,乙地粮食生产的不足条件是a机械化水平 b土壤肥力 c水热资源 d人均耕地面积二、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6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并由此形成了以_、_为主的景观特色。自东向西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_,干旱程度_。(5分) (2)简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具体表现。(5分)(3)简述沙障能阻挡荒漠化推进的原因。(2分)27读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从图看出,2001年山西省煤炭调出量达_亿吨,2007年,电力输出突破_亿度。(2分) (2)山西煤炭外运路网体系以_为主,_为辅。输出港主要有_、_、_。(5分) (3)简述山西将部分输煤变成输电对其产生的有利影响。(2分)(4)简述山西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的具体措施和效果。(4分)28读图回答问题:(15分)(1)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的主要目标市场分别是_三角洲和_三角洲。(2分)(2)简述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征。(4分) (3)二线工程的目标市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请提出你解决该问题的合理建议。(3分)(4)简述西气东输的管道不走直线的原因。(3分)(5)除资源跨区域调配外,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4分)29读图回答问题:(10分)(1)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2分)a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b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2)简述珠三角区域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4分) (3)简述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区域发展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ddcbabacdb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bcabbcdbacc二、综合题:26(1)干旱 荒漠 草原 减少 增强;(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3)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27(1)2.5 450;(2)铁路运输 公路运输 秦皇岛 黄骅港 日照港;(3)缓解交通压力,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煤炭损耗,提高经济效益。(4)措施:一方面,建设坑口电站,使电力生产能力提高,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另一方面,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效果:提高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和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28(1)长江 珠江;(2)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我国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消费大于生产;(3)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4)为了扩大输气来源;为了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