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宜陵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陵镇镇中学八年级物理周周练(4)1.现将3cm3的水和3cm3的酒精注入一个量杯中,摇晃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为5cm3,这说明 若向量杯里滴人一滴红墨水,我们会发现整个量杯里的液体都变成红色了,这说明 2.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33.4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g,大约含有 个水分子(不考虑水分子间空隙,水分子的体积约为10-29m3),这说明物质是由 组成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4.下面不能说明分子运动的事例是 (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 b.酒瓶盖打开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香味c.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 d.用盐水腌鸭鸭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5.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6.小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 (选填标号)图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 7.两滴露水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滴,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 ;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分子 .8.从分子模型的观点看,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 ( )a.物体内各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运动范围增大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分子 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增大9.打碎的玻璃靠在一起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d.碎片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10.物理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用体育课时学生们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11.关于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固定的形状b.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小c.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态比较,分子间作用力最大是液体 d.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12.下列物质中,分子间的距离最大的是 ( )a.黄金 b.水银 c.酒精 d.空气13.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距离缩小的是 ( )a.水结冰 b.汽油挥发 c.干冰升华 d.石油气液化1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15.把一张干净的报纸紧贴在竖直墙壁上,松手后报纸会自行脱落.如果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报纸就会“粘”在墙壁上.这是报纸和铅笔摩擦 后,报纸与墙壁互相吸引的缘故.16.如图,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握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的道理是 .17.下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b.c.d.18.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和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与甲相排斥、跟乙相吸引.于是可以判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 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 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 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19.电脑显示屏表面比它下面的电脑桌表面有更多的灰尖是因为()a.显示屏是用具有吸附灰尘能力软强的材料制成的b.房间里灰尘的自然堆积c.显示屏工作时,显示屏表面带电,容易吸附灰尘d.显示屏工作时,显示屏表面温度较高20.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通信卫星采用硅光电池板提供电能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21科学家在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历程中,首先发现了(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夸克22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 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c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d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 23下列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24有四种物质:细胞,电子,原子,质子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a b c d25下列说法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汤姆逊用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b卢瑟福发现了中子c查德威克发现了摩擦起电d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设想26电子、中子和质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 ) a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b电子带负电,中子带正电,质子不带电c电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负电d电子带负电,中子和质子均带正电271919年,卢瑟福用粒子从氮原子中打出了 ( )a中子 b质子 c电子 d. 夸克28关于原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的大部分是空的 b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c原子核带正电 d原子内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互相混合在一起,所以整个原子不带电29钠原子核中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在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中,原子核外的电子共有( ) a10个 b11个 c12个 d1个30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其中组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 )a质子和电子 b中子和电子 c质子和中子 d质子、中子和电子31在物理学中,用“电子伏”来表示物理量单位的是 ( ) a质量 b密度 c温度 d能量32.人们认识宇宙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人类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_的天体系统。33.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约_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_(上升/不变/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恒星、行星、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等。34.有四位探索宇宙的科学家:牛顿,托勒玫,哈勃,哥白尼按由古代到近代顺排列的次序是 ( ) a b c d35.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无边、膨胀的 c.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 d.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36.按照物体的尺寸从大到小的顺序,下列排列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太阳系、宇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