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十年环境感监测土地覆盖分类系统v2013.docx_第1页
生态十年环境感监测土地覆盖分类系统v2013.docx_第2页
生态十年环境感监测土地覆盖分类系统v2013.docx_第3页
生态十年环境感监测土地覆盖分类系统v2013.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十年环境感监测土地覆盖分类系统(2013年版)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分为二级:一级为IPCC土地覆被类型,二级基于碳收支的LCCS土地覆被类型。土地覆被图例系统中,一级为6类,对应IPCC的6类,二级类型由FAO LCCS的方法进行定义,共38类,具有统一的数据代码,便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据交换与对比分析,反映通用的土地覆被特征(表1)。表 1全国土地覆被、级分类系统序号级分类代码级分类指标1林地101常绿阔叶林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3-30m,C20%,不落叶,阔叶 102落叶阔叶林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3-30m,C20%,落叶,阔叶103常绿针叶林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3-30m,C20%,不落叶,针叶104落叶针叶林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3-30m,C20%,落叶,针叶105针阔混交林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3-30m,C20%, 25%F 20%,不落叶,阔叶107落叶阔叶灌木林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0.3-5m,C20%,落叶,阔叶108常绿针叶灌木林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0.3-5m,C20%,不落叶,针叶109乔木园地人工植被,H=3-30m,C20%110灌木园地人工植被,H=0.3-5m,C20% 111乔木绿地人工植被,人工表面周围,H=3-30m,C20% 112灌木绿地人工植被,人工表面周围,H=0.3-5m,C20% 2草地21草甸自然或半自然植被, K1.5,土壤水饱和,H=0.03-3m,C20% 22草原自然或半自然植被, K=0.9-1.5,H=0.03-3m,C20%23草丛自然或半自然植被,K1.5,H=0.03-3m,C20%24草本绿地人工植被,人工表面周围,H=0.03-3m,C20%3湿地31森林湿地自然或半自然植被,T2或湿土,H=3-30m,C20% 32灌丛湿地自然或半自然植被,T2或湿土,H=0.3-5m,C20%33草本湿地自然或半自然植被,T2或湿土,H=0.03-3m,C20%34湖泊自然水面,静止35水库/坑塘人工水面,静止36河流自然水面,流动37运河/水渠人工水面,流动4耕地41水田人工植被,土地扰动,水生作物,收割过程42旱地人工植被,土地扰动,旱生作物,收割过程5人工表面51居住地人工硬表面,居住建筑52工业用地人工硬表面,生产建筑 53交通用地人工硬表面,线状特征54采矿场人工挖掘表面6其它61稀疏林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3-30m,C=4-20%62稀疏灌木林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0.3-5m,C=4-20%63稀疏草地自然或半自然植被,H=0.03-3m,C=4-20%64苔藓/地衣自然,微生物覆盖65裸岩自然,坚硬表面66裸土自然,松散表面,壤质67沙漠/沙地自然,松散表面,沙质68盐碱地自然,松散表面,高盐分69冰川/永久积雪自然,水的固态注:C:覆盖度郁闭度(%);F:针阔比率(%);H: 植被高度(米); T:水一年覆盖时间(月);K:湿润指数1、 二级类型定义1:林地:木本为主的植物群落。其郁闭度不低于20%,高度在0.3米以上。包括自然、半自然植被,及集约化经营和管理的人工木本植被。101:常绿阔叶林:双子叶、被子植被的乔木林,叶型扁平、较宽;一年没有落叶或少量落叶时期的物候特征。乔木林中阔叶占乔木比例大于75%,常绿阔叶林占阔叶林50%以上,高度在3米以上。半自然林属于此类,该植被可以恢复到与达到其非干扰状态的物种组成、环境和生态过程无法辨别的程度,如绿化造林、用材林、城外的行道树等。102:落叶阔叶林:双子叶、被子植被的乔木林,叶型扁平、较宽;一年中因气候不适应、有明显落叶时期的物候特征。乔木林中阔叶占乔木比例大于75%,落叶阔叶林占阔叶林50%以上,高度在3米以上,包括半自然林。103:常绿针叶林:裸子植物的乔木林,具有典型的针状叶;一年没有落叶或少量落叶时期的物候特征。乔木林中针叶占乔木比例大于75%,常绿针叶林占针叶林50%以上,高度在3米以上,包括半自然林。104:落叶针叶林:裸子植物的乔木林,具有典型的针状叶;一年中因气候不适应、有明显落叶时期的物候特征。乔木林中针叶占乔木比例大于75%,落叶针叶林占针叶林50%以上,高度在3米以上,包括半自然林。105: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与阔叶林各自的比例分别在25%-75%之间,高度在3米以上,包括半自然林。106:常绿阔叶灌木林:叶面保持绿色的被子灌木群落。具有持久稳固的木本的茎干,没有一个可确定的主干。生长的习性可以是直立的,伸展的或伏倒的。半自然灌木属于类,该植被可以恢复到与达到其非干扰状态的物种组成、环境和生态过程无法辨别的程度。部分幼林属于此类(根据高度与盖度)。 107:落叶阔叶灌木林:叶面有落叶特征的被子灌木群落。一年中因气候不适应、有明显落叶时期的物候特征,包括半自然灌木,也包括部分幼林(根据高度与盖度)。108:常绿针叶灌木林:叶面保持绿色的裸子灌木群落。具有典型的针状叶,包括半自然灌木,也包括部分幼林(根据高度与盖度)。 109:乔木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干、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乔木植被的土地。包括果园、桑树、橡胶、乔木苗圃等园地。高度在3米以上。110:灌木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干、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灌木、木质藤本植被的土地。包括荼园、灌木苗圃、葡萄园等。高度在0.3-5米。111:乔木绿地:分布居住区内的人工栽培的乔木林,包括郊外人工栽培的休闲地,不包括城镇内自然形成的、人为扰动少的乔木林。112:灌木绿地:分布居住区内的人工栽培的灌木林、乔木与草地混合绿地,包括郊外人工栽培的休闲地,不包括城镇内自然形成的、人为扰动少的灌木林。2:草地:一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被为主的植物群落,茎多汁、较柔软,在气候不适应季节,地面植被全部死亡。草地覆盖度大于20%以上,高度在3米以下。乔木林和灌木林的覆盖度分别在20%以下。包括人类对草原保护、放牧、收割等管理状态的土地。21:草甸:生长在低温、中度湿润条件下的多年生草本植被,属中生植物,也包括旱中生植物,属非地带性植被。22:草原:温带半干旱气候下的有旱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植被类型单一。属地带性植被,分布于我国北方、青藏高原地区。23:草丛:中生和旱生中生多年草本植物群落。属地带性植被,多分布于我国东部、南方地区。24:草本绿地:居住区内的人工栽培的草地,包括郊外人工栽培的休闲地、运动场地。3:湿地:一年中水面覆盖在植被区超过2个月或长期在饱和水状态下、在非植被区超过1个月的表面。包括人工的、自然的表面;永久性的、季节性的水面;植被覆盖与非植被覆盖的表面。31:森林沼泽:乔木植物为主的湿地。乔木郁闭度不低于20%。32:灌丛沼泽:灌木植物为主的湿地。灌木覆盖度不低于20%。33:草本沼泽:以喜湿苔草、及禾本科植物占优势、多年生植物。植被覆盖度不低于20%。34:湖泊:天然、相对静止的水面。35:水库/坑塘:人工建造的静止水面,包括鱼塘、盐场。36:河流:天然流动、线状水面。包括一年洪水位以下的滩地,不包括干旱区径流时间很短的干河谷。37:运河/水渠:人工建造的、大于30米宽的流动的、线状水面。4:耕地:人工种植草本植物,1年内至少播种一次,以收获为目的、有耕犁活动的植被覆盖表面。41:水田: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筑有田埂(坎),可以蓄水,一般年份能正常灌溉,用以种植水稻或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莲藕等。在多类作物轮作中,只要有一季节为水稻或水生作物,则视为水田。42:旱地:种植旱季作物的耕地,包括有固定灌溉设施与灌溉设施的耕地。包括种植旱生作物、菜地、药材、草本果园(如西瓜)等土地,也包括人工种植和经营的饲料、草皮等土地,不包括草原上的割草地。5:人工表面:人工建造的陆地表面,用于城乡居民点、工矿、交通等,不包括期间的水面和植被。由于人工表面常与绿地交叉,在制图单元内,人工表面占到50%以上面积属于该类。51:居住地:城市、镇、村等聚居区。52:工业用地:独立于城镇居住区外的、或主体为工业和服务功能的区域,包括独立工厂、大型工业园区、服务设施。53:交通用地:宽度大于30米的道路,不包括相应站场用地(机场、车站)和防护林带。54:采矿场:土地覆被、岩石或土质的物质被人类的活动或机械被搬离后的状态,包括采石、河流采沙、采矿、采油等。其包括大型露天垃圾填埋场,不包括垃圾处理厂、采矿场附近的矿石石料加工厂,也不包括废弃的采矿石场地。6:其它:一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小于20%的地表、冰雪。61:稀疏林:植被覆盖度为4-20%林地,其中灌木、草地的覆盖度分别小于20%。62:稀疏灌木林:植被覆盖度为4-20%灌木林,其中草地的覆盖度小于20%。63:稀疏草地:植被覆盖度为4-20%草地。包括干旱区一年中曾经返青过、后来又枯死的草地。64:苔藓/地衣:地衣是真菌类和藻类的联合共生形成的复合生物体,出现并包裹在岩石、树干等的外面;苔藓是一类没有真正的叶、茎或根的光合自养的陆地植物,但有类茎和类叶的器官。出现在极端恶劣海拔高或纬度高的环境条件下。苔藓/地衣的覆盖度大于25%时为属于该类型。65:裸岩:地表覆盖为硬质的岩石、砾石覆盖的表面(以铁锹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